人才规划纲要(5篇)

时间:2023-05-05 12:45:06 来源:网友投稿

篇一:人才规划纲要

  

  人才发展规划(共五则范文)

  第一篇:人才发展规划

  公司人才发展规划

  企业的竞争是人才的竞争,企业的发展离不开人才。为了实现企业战略目标,除资金、技术外,如何打造一支能够引领和支撑企业转型、跨越发展的高素质人才队伍,是摆在竹制品公司面前的重要战略任务。结合公司自身实际情况,编制人才队伍建设战略规划,指导企业的人才建设工作,实现人才强企。

  一、人才战略规划的原则

  1、全面发展。树立“德才兼备、以德为先”的人才理念,注重人才职业道德建设和理想信念教育,突出人才综合知识水平提升和专业技能培养,关心人才成长,促进人才全面发展。

  2、人才优先。充分发挥人才的基础性、战略性作用,做到人才资源优先开发、人才结构优先调整、人才投资优先保证、人才制度优先创新,促进企业科技进步、员工素质提高、管理创新转变。

  3、以用为本。充分发挥各类人才的作用,围绕用好用活人才来培养人才、引进人才,积极为各类人才干事创业和实现价值提供机会和条件。

  4、创新机制。把深化改革作为推动人才发展的根本动力,坚决破除束缚人才发展的思想观念和制度障碍,最大限度地激发人才的创新活力、创造智慧和创业激情。

  5、高端引领。充分发挥高层次人才、高级人才、高技能人才在企业发展和人才队伍建设中的引领作用,重点引进、培养一批技艺精湛的高技能人才,一批技术水平高、创新能力强的专业技术带头人才,一批综合素养高、开拓能力强的高级人才,统筹推进各类人才队伍建设。

  6、服务发展。把服务企业发展作为人才工作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围绕企业发展目标确定人才队伍建设任务,根据企业发展需要制定人才政策措施,用企业发展成果检验人才工作成效。

  二、公司人才发展目标

  (一)基本现状及分析

  1、人才现状

  公司现员工总量78人,专业技术人才5人。

  2、存在问题。

  公司在人才队伍建设方面做了很多工作,取得了一些成绩,但人才队伍建设与发展的水平同先进企业相比仍存在较大差距,与企业发展的要求相比还有许多不适应的地方。主要体现在:

  一是人才立企、人才兴企、人才强企的理念还需要不断创新,车辆公司仍然停留在传统生产企业对于劳动力的认识、配置、管理阶段,没有上升现代化汽车行业发展需要的人力资源开发利用的高度;

  二是用工渠道传统陈旧,职工、职工亲属子女被动接收,招聘人员多数为新毕业学生,有工作经验的专业技术人才,尤其是高级人才的市场化招聘规模有限,限制了企业所需人才的引进;

  三是计划经济时代留存的陈旧僵化的用工体制和用工形式,使人才工作更多地还是依靠审批、调配等方式,不利于人才的流动、培养和使用,不利于市场手段的有效发挥;

  四是培养开发与绩效考核相分离,员工学知识、学文化、长才干的积极性不高,制约了人才的培养和成长;

  五是人才选拔使用机制僵化,选拔任用渠道单一,多年来一直沿用任命制,缺乏能上能下的竞争、退出机制,不利于人才的脱颖而出;

  六是吸引与激励政策缺失,各产业重点领域专门人才不足,创新型高层次、高技能人才紧缺。

  三、人才发展战略规划的策略

  (一)人才培养

  根据各类人才的岗位系统、任职层级、职业发展方向等特点,对各类人才采取岗位培训、知识更新、专项培训、外出深造、兼职锻炼、自主选学、网络教育、岗位轮换等各具特色的培养开发方式。

  (1)岗位技能人才的培养,主要采取理论培训和实际操作技能提升相结合的方式,通过大力开展岗位练兵、技能竞赛、技术比武、技

  术交流、师傅带徒弟等活动,营造比、学、赶、帮、超的浓厚氛围,不断提升技能人才岗位操作中解决问题的实践能力。通过加强技能等级培训,实施职业资格准入制度,拓展职业技能鉴定工种范围,增强技能人才的职业成就感;

  (2)专业技术人才的培养,要围绕岗位基础、专业资质、专业拓展、应用研修等内容不断优化提升知识结构;要通过搭建创新平台,促进进入企业技术项目研发团队或独立承担专项课题研究,以技术项目为载体带动其技术创新能力和专业技术水平的提高;要鼓励创新,注重成果,宽容失败。

  (3)经营管理人才的培养,要坚持做好任职基础、任职资格和在职研修三个阶段的培训学习,特别要围绕现代企业制度的建立,在日常管理实践中,各级管理人员应精通本职工作,熟悉多门业务,重要岗位的人员要突出提高战略决策、市场判断、开拓创新、风险防范、组织协调、综合集聚和应对复杂局面的能力。

  (二)人才考评

  按照“管人与管事相结合、过程与结果相衔接”的管控要求,注重靠实践和贡献评价各类人员,制定以能力、业绩为导向,以岗位绩效考核为基础,区分人员类别层次的绩效考核评价办法。以考核结果确定各类人才的薪酬、培训、晋级等。

  (三)人才激励

  坚持物质激励与精神激励相结合,健全完善人才的分配、激励、保障制度,形成一整套支持人才成长、激发人才活力的激励保障机制。

  1、物质激励。对不同的人才施以不同的物质激励制度,使各类人才在不同的序列都可以得到相同贡献的待遇,激发各序列人员岗位成才,用制度留住人才。

  (1)建立以岗位绩效工资为主的基本工资制度,将员工工资收入与其岗位职责、工作业绩和实际贡献挂钩,打通各类人才的薪酬增长通道,突出建立起各类人员工资同等递增体系,提高操作人员和专业技术人员的薪酬待遇。

  (2)完善福利制度,为各类人才提供优厚的质量贡献奖、津贴、休假医疗保险等多元化的福利待遇。

  (3)对做出突出贡献、解决生产经营难题、取得各类成果、获得各类荣誉表彰的优秀人才,给予一次性奖励和相应的荣誉称号。

  (4)对重大技术课题研究,实行明码标价招聘,解决了技术难题,给予一次性重大奖励或一定阶段的高薪酬待遇。

  2、事业激励。为各类人才设计职业生涯发展规划,以事业激励人才、留住人才,促进员工与企业共同发展。

  3、情感激励。树立“尊重知识、尊重技能、尊重人才”的理念,通过领导亲自谈话、生日祝贺、帮助解决生活难题等各类渠道和方式,传递企业对员工的感激与关怀,体现对人才的尊重和信任,提高人才在企业中的地位,以感情留住人才。

  4、文化激励。发挥企业文化的作用,将企业文化融入各类人才的思想意识中,使其成为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重要组成部分,为勤奋创业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

  5、环境激励。建立人才申诉通道,为人才提供安全、良好的工作生活环境和平等、公平的政策环境。

  四、人才强企战略配套体系

  为了保证《人才强企战略规划》的正常实施,需制定完善以下人力资源管理制度,充分发挥人力资源管理制度对人才的吸引、保障、激励和导向作用。

  (一)人才经费规划

  公司人才培养经费以国家所规定提取的职工教育培训经费为主,其它渠道为辅。以三大序列人才队伍建设为基础,依据人才战略规划目标需求,人才培训项目,确定专项培训经费,全面推进人才培养工作的实施。

  (二)人才薪酬规划

  1、薪酬规划的原则

  第一是公平原则。公平原则是薪酬系统的基础,只有员工认可薪酬系统公平的前提下,才可能产生认同感和高满意度,才能产生薪酬的激励作用。

  第二是体现行业特点原则。按照公司劳动特点,科学评价公司内

  部各岗位员工在劳动强度,岗位责任、工作技能、工作环境等方面的差距,合理确定各岗位薪酬标准。

  第三是外部劳动力市场原则,在进行薪酬体系设计时,要充分调研外部劳动力市场价格,合理确定薪酬水平。

  第四是按贡献分配原则,根据员工的能力和贡献大小,适当拉开薪酬差距,调动员工的积极性。

  第五是竞争原则。要培养具有真正竞争力的优秀人才,必须不断完善、更新对人才具有吸引力并在同行业中具有竞争力的薪酬体系。

  第六是激励原则。应该通过薪酬体系来激励职工的责任心和工作积极性。

  第七是经济原则。公司应主要考虑企业合理的承受能力及利润的合理积累。

  第八是合法原则。符合国家的政策和法律法规。

  (五)人才考评机制

  考核考评机制是完善激励政策的重要手段,目的是通过奖惩分明及公开、公平、公正的考核考评,激励员工提升工作效能。考核考评工作要实现工作常态化,考核考评内容以履行岗位职责的工作业绩为主,以工作业绩评贡献,从德、能、勤、绩四方面全面考核考评。考核考评结果分为优秀、称职、基本称职、不称职四个等次,并实行薪酬量化考核。

  第二篇:人才发展规划

  民权县安监局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提

  纲

  序言

  人才对于地区发展的重要性

  当前本市发展形势

  简要概括我局人才发展形势,指出当前我局人才发展存在的突出问题

  一、指导思想、发展目标、主要任务

  (一)指导思想

  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党管人才”的原则,坚持以为重点,以为动力,尽快建立有利于人才集聚、有利于人才脱颖而出、有利于人才全面发展的体制和机制,为我县建设现代化城市提供有力的人才保证和智力支持。2010-2020年我县人才工作要贯彻以下原则:

  坚持人才队伍建设与经济社会发展相协调

  坚持人才数量与人才结构统筹发展

  坚持市场配置与宏观调控相结合。加快市场配置人才资源进程,综合运用法律、经济和行政手段,实现人才的有序流动和科学配置。

  坚持盘活本地人才与引进人才相结合(二)发展目标

  1.总体目标

  到2020年,我局人才发展的总体目标是:人才总量有较大幅度的增加,人才结构与经济结构基本适应,人才队伍的整体素质明显提高;干部人事制度和人才管理体制改革取得新进展,有利于优秀人才脱颖而出、人尽其才的有效机制逐步建立,人才市场体系和人才管理日趋完善,人才成长的环境进一步优化;以经济社会发展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为目标,加快人才资源开发社会化进程,提高人才资源配置市场化程度,建立和完善机制健全、运行规范、服务周到的人才资源市场体系,促进人才合理有序流动。

  2.具体目标

  (三)主要任务

  1.

  党政人才队伍建设

  2.企业经营管理人才队伍建设。

  重点培养造就优秀企业家,努力建设高素质、职业化的企业经营管理人才队伍。加大引进企业高级管理人才力度,完善企业后备人才制度,建立企业经营管理人才库,加速企业经营管理人才的市场化配置,不断壮大企业经营管理人才队伍。鼓励高学历企业经营管理人才攻读工商硕士学位,通过定向委培、函授、自学等形式,强化企业经营管理人才的学历教育,优化学历结构,提高企业经营管理水平。加大对中小企业和民营经济组织人才开发力度。制定符合民营经济组织

  性质和特点的人才政策,建立和完善相应的工作机制。建设高素质经营管理人才队伍。综合运用企业内部培养、市场招聘等手段,建立一支数量充足、结构合理、素质优良的企业后备人才队伍。进一步完善企业经营管理者评价推介体系,建立起符合我局实际的企业经营管理人才测评系统和标准体系。

  3.专业技术人才队伍建设。健全完善事业单位领导人员任用制度,逐步取消事业单位的行政级别,全面推行专业技术人员聘任制,建立符合事业单位特点的用人制度,实行“按需设岗、竞聘上岗、以岗定酬、合同管理”的新机制。对特需高层次人才,予以增加编制,对急需的产业化人才采用财政拨一点、单位贴一点的办法,先用后聘,在本单位自然减员中逐步解决。围绕我市重点行业和支柱产业建设对人

  才的需求,实施好各项人才工程,加大培养支柱产业人才、基础产业人才、高新技术产业人才。

  4.高技能人才队伍建设。充分发挥技工学校和职业技术学院培养高技能人才的优势,探索培养技师、高级技师的方法和途径。探索企业自身职工的的技术培训和再就业培训。引进先进地区高技能人才,带动本地企业技术水平及人才成长。

  5.农村实用人才队伍建设。坚持实际、实用、实效的原则,围绕推动农业产业结构调整、促进农业科技进步和产业化经营的目标,突出抓好农村干部队伍、党员队伍、致富能人队伍、入党积极分子队伍的建设,培养农村实用人才的骨干力量,重点培养农村工业化、乡村城市化、农业现代化和农业产业化经营方面的专业和管理人才。紧紧围绕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农民尽快增收致富和加速推进农村工业化、乡村城市化、农业现代化的中心任务,结合大学生村官、三支一扶等政策,开展好各类活动,加快培养一批有文化、有技术、善经营、懂管理的新型农村实用人才。把农业和农村经济增长转移到依靠科技进步和提高劳动者素质的轨道上来。采取科技下乡、技术讲座、广播电视教育等多种形式加强农村实用人才培训。加强农村专业技术协会和农村科普示范基地建设。积极引进、鼓励各农业技术推广机构、农业科研院所、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以技术咨询、技术服务

  和技术转让等多种形式,加速培养农业产业化经营和农业科技人才。鼓励和引导涉农部门、乡镇机关干部和专业对口的大中专毕业生从事农技推广工作。

  二、重点工程

  区域人才合作推进工程。加强与先进地区的沟通协调、合作,柔性引进高层次人才,以及吸纳先进地区过剩人才。

  重点产业人才培养工程。围绕制冷产业的发展,加大人

  才培养力度,保证产业持续有力发展。

  “技能大师”培养工程。采取政府正确引导,业务部门检查督促,用人单位自主安排,技术工人自觉参训的方式强化技工培训。开展多行业、多形式的高技能人才比武评选。

  教育文化人才提升工程。牢固树立科教兴市意识,加快科教园区建设,加大对基础教育的投入力度,探索教育人才培养新途径,加快引进重点高校高层次人才以及先进教育资源,通过教育水平的根本性提高,推动本地人才的培养以及外地人才的引进。加大文化人才的扶持力度,为其成长成才创造环境,通过文化人才队伍的成长壮大,增强城市软实力。

  “人才回归”工程。做好应届高校本科毕业生的引进和招聘工作,积极鼓励本籍高校毕业生回乡发展。加强人才需求预测,广泛收集人才需求信息,重点引进推进我市支柱产业和特色产业急需的专业化人才。抓好大型高层次人才招聘会、赴国内高校组团招聘会的组织与召开。党政机关补充工作人员,事业单位招聘技术人员,要优先录用符合条件的高校毕业生;企业和民营经济组织要用优惠条件吸引高校毕业生就业;人事部门和人才交流机构要加强对毕业生就业的服务。

  人才工作信息化建设工程。加快人才工作信息化进程,完善人才信息体系健身,及时掌握人才流动、需求能信息,搞好人事代理等业务。加快人才供求信息网络和高级人才数据库建设,提高人才市场的信息化水平,形成机制健全、运行规范、服务周到、监督有力的人才市场体系。

  三、保障措施

  优化人才培养体系。适应全市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建立与市场要求和劳动就业紧密结合、职业技术学校和高等院校及企业相结合、结构合理、灵活开放、特色鲜明、自主发展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鼓励引导企业投资建设实训机构,开

  展“校企联姻”、“校企共建”活动。大力发展成人教育、社区教育、农村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继续开展创建“学习型单位”、“学习型机关”、“学习型社区”活动,鼓励岗位成才。

  健全人才市场体系。加大人才市场建设力度,进一步办好基础性人才市场,发展农村人才市场,培育企业经营管理人才市场和高新技术人才市场,完善市场服务功能,扩大服务领域,全面推行人事代理制度。破除人才流动和就业的体制性障碍和限制,疏通不同部门、不同地区、公有制和非公有制之间的人才流动渠道,突出用人单位在人才开发中的主体地位,引导人才合理流动。允许企事业单位专业技术人才以资金、技术入股、技术合作、技术服务等形式,参与县内企事业单位的经营活动,或参与县内优势资源、优势产业的开发。支持事业单位人才离岗创业到企业工作,或领办、创办企业。

  完善政策法规体系。抓住“培养、吸引、用好”人才三个环节,以推进整体性人才资源开发为目标,以建立和完善政策导向机制为重点,加快人才政策体系创新步伐,建立以人才评价、培养、选拔、吸引、聘用、流动、管理、激励为主要内容的政策体系。深入开展人才课题研究及相关政策法规的调研工作,及时研究解决人才工作和人才队伍建设中的新情况、新问题、新矛盾,不断推进人才政策的创新。

  建立人才投入保障体系。把人才工作纳入全市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总体布局,加大对人才工作的投入,建立“人才开发专项资金”,为实施人才强县战略提供经费保障。研究制定财政、投融资等方面的优惠政策,鼓励和支持用人单位、个人和社会多渠道人才投入,逐步建立以用人单位为主体,政府、社会、个人共同投入的多元化、市场化人才资源开发投入机制。

  四、组织实施

  加强组织领导。健全统一高效的人才工作领导体制,坚持党管人

  才的原则,建立并完善“党委统一领导,组织部门牵头抓总,有关部门各司其职、密切配合,社会力量广泛参与”的人才工作格局。建立健全人才工作联系点制度、人才工作联系协调制度、人才信息统计分析制度和人才领导小组成员单位述职制度。发挥民主党派和工商联、学术组织、社会中介机构等社会力量的作用,发挥用人单位的主体作用,形成人才工作合力,注重加强人才工作干部队伍建设。

  完善运行机制。建立人才工作绩效考核制度,对市人才工作领导小组成员单位实行人才工作目标责任制,落实“第一把手”抓“第一资源”责任,把人才工作和人才队伍建设纳入乡镇和县直机关领导干部尤其是党政“一把手”工作实绩的重要考核内容。研究制定体现科学发展观、正确政绩观和科学人才观要求、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考核办法。定期表彰奖励在人才工作上做出成绩的先进系统、先进单位和先进个人。加强人才规划任务的督办落实。各部门要把人才工作和人才队伍建设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总体规划,促进经济社会与人才的协调发展。要认真研究制定贯彻本《规划》的具体实施配套政策和措施,层层分解目标任务,确保落实到位。加强对落实《规划》的宏观指导,搞好督促检查,及时发现和解决贯彻落实中的问题。

  第三篇:人才发展规划

  黄骅市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提纲

  序言

  人才对于地区发展的重要性

  当前本市发展形势

  简要概括我市人才发展形势,指出当前我市人才发展存在的突出问题

  一、指导思想、发展目标、主要任务

  (一)指导思想

  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党管人才”的原则,坚持以为重点,以为动力,尽快建立有利于人才集聚、有利于人才脱颖而出、有利于人才全面发展的体制和机制,为我市建设现代化滨海中等城市提供有力的人才保证

  和智力支持。2010-2020年我市人才工作要贯彻以下原则:

  坚持人才队伍建设与经济社会发展相协调

  坚持人才数量与人才结构统筹发展

  坚持市场配置与宏观调控相结合。加快市场配置人才资源进程,综合运用法律、经济和行政手段,实现人才的有序流动和科学配置。

  坚持盘活本地人才与引进人才相结合(二)发展目标

  1.总体目标

  到2020年,我市人才发展的总体目标是:人才总量有较大幅度的增加,人才结构与经济结构基本适应,人才队伍的整体素质明显提高;干部人事制度和人才管理体制改革取得新进展,有利于优秀人才脱颖而出、人尽其才的有效机制逐步建立,人才市场体系和人才管理日趋完善,人才成长的环境进一步优化;以经济社会发展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为目

  标,加快人才资源开发社会化进程,提高人才资源配置市场化程度,建立和完善机制健全、运行规范、服务周到的人才资源市场体系,促进人才合理有序流动。

  2.具体目标

  (三)主要任务

  1.

  党政人才队伍建设

  2.企业经营管理人才队伍建设。

  重点培养造就优秀企业家,努力建设高素质、职业化的企业经营管理人才队伍。加大引进企业高级管理人才力度,完善企业后备人才制度,建立企业经营管理人才库,加速企业经营管理人才的市场化配置,不断壮大企业经营管理人才队伍。鼓励高学历企业经营管理人才攻读工商硕士学位,通过定向委培、函授、自学等形式,强化企业经营管理人才的学历教育,优化学历结构,提高企业经营管理水平。加大对中小企业和民营经济组织人才开发力度。制定符合民营经济组织性质和特点的人才政策,建立和完善相应的工作机制。建设高素质经营管理人才队伍。综合运用企业内部培养、市场招聘等手段,建立一支数量充足、结构合理、素质优良的企业后备人才队伍。进一步完善

  企业经营管理者评价推介体系,建立起符合我市实际的企业经营管理人才测评系统和标准体系。

  3.专业技术人才队伍建设。健全完善事业单位领导人员任用制度,逐步取消事业单位的行政级别,全面推行专业技术人员聘任制,建立符合事业单位特点的用人制度,实行“按需设岗、竞聘上岗、以岗定酬、合同管理”的新机制。对特需高层次人才,予以增加编制,对急需的产业化人才采用财政拨一点、单位贴一点的办法,先用后聘,在本单位自然减员中逐步解决。围绕我市重点行业和支柱产业建设对人才的需求,实施好各项人才工程,加大培养支柱产业人才、基础产业人才、高新技术产业人才。

  4.高技能人才队伍建设。充分发挥技工学校和职业技术学院培养高技能人才的优势,探索培养技师、高级技师的方法和途径。探索企业自身职工的的技术培训和再就业培训。引进先进地区高技能人才,带动本地企业技术水平及人才成长。

  5.农村实用人才队伍建设。坚持实际、实用、实效的原则,围绕推动农业产业结构调整、促进农业科技进步和产业化经营的目标,突出抓好农村干部队伍、党员队伍、致富能人队伍、入党积极分子队伍的建设,培养农村实用人才的骨干力量,重点培养农村工业化、乡村城市化、农业现代化和农业产业化经营方面的专业和管理人才。紧紧围绕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农民尽快增收致富和加速推进农村工业化、乡村城市化、农业现代化的中心任务,结合大学生村官、三支一扶等政策,开展好各类活动,加快培养一批有文化、有技术、善经营、懂管理的新型农村实用人才。把农业和农村经济增长转移到依靠科技进步和提高劳动者素质的轨道上来。采取科技下乡、技术讲座、广播电视教育等多种形式加强农村实用人才培训。加强农村专业技术协会和农村科普示范基地建设。积极引进、鼓励各农业技术推广机构、农业科研院所、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以技术咨询、技术服务和技术转让等多种形式,加速培养农业产业化经营和农业科技人才。鼓励和引导涉农部门、乡镇机关干部和专业对口的大中专毕业生从事农技推广工作。

  二、重点工程

  区域人才合作推进工程。加强与先进地区的沟通协调、合作,柔性引进高层次人才,以及吸纳先进地区过剩人才。

  高层次人才引智工程。加强博士后工作站、留学人员创业园、高校毕业生实训基地等大批高层次人才载体建设。吸

  引国内外优秀人才来黄创新创业发展。

  重点产业人才培养工程。围绕资源化工、电力能源、港口物流、装备制造等重点产业的发展,加大人才培养力度,保证产业持续有力发展。

  “技能大师”培养工程。采取政府正确引导,业务部门检查督促,用人单位自主安排,技术工人自觉参训的方式强化技工培训。开展多行业、多形式的高技能人才比武评选。

  教育文化人才提升工程。牢固树立科教兴市意识,加快科教园区建设,加大对基础教育的投入力度,探索教育人才培养新途径,加快引进重点高校高层次人才以及先进教育资源,通过教育水平的根本性提高,推动本地人才的培养以及外地人才的引进。加大文化人才的扶持力度,为其成长成才创造环境,通过文化人才队伍的成长壮大,增强城市软实力。

  “人才回归”工程。做好应届高校本科毕业生的引进和招聘工作,积极鼓励本籍高校毕业生回乡发展。加强人才需求预测,广泛收集人才需求信息,重点引进推进我市支柱产业和特色产业急需的专业化人才。抓好大型高层次人才招聘会、赴国内高校组团招聘会的组织与召开。党政机关补充工作人员,事业单位招聘技术人员,要优先录用符合条件的高校毕业生;企业和民营经济组织要用优惠条件吸引高校毕业生就业;人事部门和人才交流机构要加强对毕业生就业的服务。

  人才工作信息化建设工程。加快人才工作信息化进程,完善人才信息体系健身,及时掌握人才流动、需求能信息,搞好人事代理等业务。加快人才供求信息网络和高级人才数据库建设,提高人才市场的信息化水平,形成机制健全、运行规范、服务周到、监督有力的人才市场体系。

  三、保障措施

  优化人才培养体系。适应全市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建立

  与市场要求和劳动就业紧密结合、职业技术学校和高等院校及企业相结合、结构合理、灵活开放、特色鲜明、自主发展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鼓励引导企业投资建设实训机构,开展“校企联姻”、“校企共建”活动。大力发展成人教育、社区教育、农村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继续开展创建“学习型单位”、“学习型机关”、“学习型社区”活动,鼓励岗位成才。

  健全人才市场体系。加大人才市场建设力度,进一步办好基础性人才市场,发展农村人才市场,培育企业经营管理人才市场和高新技术人才市场,完善市场服务功能,扩大服务领域,全面推行人事代理制度。破除人才流动和就业的体制性障碍和限制,疏通不同部门、不同地区、公有制和非公有制之间的人才流动渠道,突出用人单位在人才开发中的主体地位,引导人才合理流动。允许企事业单位专业技术人才以资金、技术入股、技术合作、技术服务等形式,参与县内企事业单位的经营活动,或参与县内优势资源、优势产业的开发。支持事业单位人才离岗创业到企业工作,或领办、创办企业。

  完善政策法规体系。抓住“培养、吸引、用好”人才三个环节,以推进整体性人才资源开发为目标,以建立和完善政策导向机制为重点,加快人才政策体系创新步伐,建立以人才评价、培养、选拔、吸引、聘用、流动、管理、激励为主要内容的政策体系。深入开展人才课题研究及相关政策法规的调研工作,及时研究解决人才工作和人才队伍建设中的新情况、新问题、新矛盾,不断推进人才政策的创新。

  建立人才投入保障体系。把人才工作纳入全市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总体布局,加大对人才工作的投入,建立“人才开发专项资金”,为实施人才强县战略提供经费保障。研究制定财政、投融资等方面的优惠政策,鼓励和支持用人单位、个人

  和社会多渠道人才投入,逐步建立以用人单位为主体,政府、社会、个人共同投入的多元化、市场化人才资源开发投入机制。

  四、组织实施

  加强组织领导。健全统一高效的人才工作领导体制,坚持党管人才的原则,建立并完善“党委统一领导,组织部门牵头抓总,有关部门各司其职、密切配合,社会力量广泛参与”的人才工作格局。建立健全人才工作联系点制度、人才工作联系协调制度、人才信息统计分析制度和人才领导小组成员单位述职制度。发挥民主党派和工商联、学术组织、社会中介机构等社会力量的作用,发挥用人单位的主体作用,形成人才工作合力,注重加强人才工作干部队伍建设。

  完善运行机制。建立人才工作绩效考核制度,对市人才工作领导小组成员单位实行人才工作目标责任制,落实“第一把手”抓“第一资源”责任,把人才工作和人才队伍建设纳入乡镇和县直机关领导干部尤其是党政“一把手”工作实绩的重要考核内容。研究制定体现科学发展观、正确政绩观和科学人才观要求、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考核办法。定期表彰奖励在人才工作上做出成绩的先进系统、先进单位和先进个人。加强人才规划任务的督办落实。各部门要把人才工作和人才队伍建设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总体规划,促进经济社会与人才的协调发展。要认真研究制定贯彻本《规划》的具体实施配套政策和措施,层层分解目标任务,确保落实到位。加强对落实《规划》的宏观指导,搞好督促检查,及时发现和解决贯彻落实中的问题。

  第四篇: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

  靖远县发展和改革局贯彻落实人才发

  展规划进展情况的汇报

  近年来,我局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按照“服务发展、人才优先、以用为本、创新机制、高端引领、整体开发”的人才发展指导方针,紧紧围绕全县经济社会跨越发展战略目标,以人才资源能力建设为核心,以高层次和高技能人才队伍建设为重点,以完善机制、鼓励创新、促进创业为突破口,统筹推进人才队伍建设,极大的提升了全局人才整体水平。现将我局人才工作进展汇报如下:

  一、积极制定人才发展规划

  人才是经济发展、社会进步、强国富民的重要推动力量。为深入实施人才强县战略,推动县域经济社会跨越发展,深入贯彻落实《甘

  肃省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2010—2020)》和《白银市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2010—2020)》,结合我局人才队伍建设实际,制订了《靖远县发展和改革局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2010—2020)》。

  二、切实加强组织领导

  我局高度重视人才工作,成立了由局长任组长的发改局人才工作领导小组,对人才工作目标责任进行了分解。不定期召开局务会议,专题研究人才工作,听取分管领导人才工作情况汇报,研究解决人才培养、人才发展中存在的问题,确保人才工作各项任务落实到位。

  三、加大人才队伍的培训和指导

  为了提升全局人才队伍的整体素质,我局采取有力措施,建立健全各项人才建设制度,确保人才结构不断优化。一是学习制度。我局确定每周星期一为集体学习时间,学习国家经济政策、项目建设各项法律法规、业务知识等。二是建立培训制度。积极选派干部参加省、市、县举办的各类培训,主要参加了项目管理、项目申报、循环经济、投资管理、价格执法、依法行政等方面的培训,已培训40人次。

  四、进一步充实人才队伍

  发改局是一个综合部门,对人才的需求很广,既要懂技术人才,又要懂法律法规的人才。为了解决人才匮乏问题,我局主动与人事部门衔接,对全县人才情况进行了摸底,以借调的方式从乡镇借调6名全日制本科学历的人员充实到各个股室,专业涉及金融、财会、法律、地理等,确保每个股室都有2名以上工作人员。

  五、建立完善人才信息库

  对全局干部职工建立人才信息库,主要录入学历、毕业院校、专业、再教育、健康状况等,同时,随人事变动及时变更信息库。

  六、人才工作存在的主要问题

  1、高素质、高层次人才总量偏小。

  2、懂技术、会管理的综合型人才有待充实。

  七、下一步工作打算

  今后,我们将围绕《白银市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2010—2020年)》精神,认真抓好贯彻落实,进一步提升人才工作思路,抓好各

  类人才培训、指导和管理工作,促进各类人才素质提升,不断扩大人才队伍,提高人才工作对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贡献率。

  1、继续深入学习贯彻中央和省、市、县人才工作会议精神,进一步提升人才工作组织化程度。

  2、营造人才发展环境,抓好人才服务工作。一是在各类制度、规定的允许范围内,发挥政策对人才的导向作用,以达到人尽其才的目的;二是鼓励人才干事业、帮助人才干好事业,加大人才宣传力度,努力营造崇尚知识、崇尚人才的社会风气。

  3、加强人才工作干部队伍的自身建设,加大对各类人才的培养力度,建立完善的人才管理信息库,落实其它各项目标任务。

  4、加强交流与合作,积极邀请有关专家到我局进行知识讲座和指导,为我区经济发展出谋划策。在信息交流、人才培养等方面广泛开展合作,搭建技术、人才、智力平台,推进我局人才工作。

  5、积极通过各种渠道,认真收集整理各类人才信息,并及时上报,为我县人才发展提供参考。

  第五篇:卫生人才发展规划

  发展卫生事业是人民生活质量改善的重要标志,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是实现经济和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障。期间,将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进程的重要战略机遇期,也是我县经济社会全面发展、卫生事业再上新台阶的关键时期,保障群众健康权益是政府的重要职责。为大力实施人才兴卫战略,实现建设全面小康和现代化新响水的宏伟目标,根据党的十七大和省、市人才工作会议精神,结合我县卫生实际,特制定本规划。

  一、我县卫生人才工作现状

  (一)主要成绩

  “十一五”以来,我局紧紧围绕经济建设这个中心,积极实施人才强卫战略,始终把人才队伍建设放到突出位置,制定了一系列优惠政策,采取了有力措施,促进了人才队伍的健康发展。目前,我县已形成包括党政机关管理人才、专业技术人才在内的具有一定规模和质量的人才队伍,为我县卫生事业进一步加快发展打下了良好的人才基

  础。

  1、人才队伍总量逐年增加。到2011年月底,全县卫生人才总量达到人,其中,党政机关管理人才人,各类专业技术人才人。

  2、人才队伍素质明显提高。到2011年月,全县卫生拥有大专以上学历人员人。专业技术人才中,高级职称人,占专业技术人才总量的%;中级职称人,占专业技术人才总量的%。

  3、人才管理工作日趋规范。为实施人才强卫战略,在认真贯彻执行上级有关人事人才政策法规的同时,结合我县实际,在人才的引进、培养和人才资源配置、使用等各个方面,制定出台了一系列配套政策规定和实施办法,先后出台了,为加强全县卫生人才队伍建设起到了积极促进作用。

  (二)主要问题

  我县卫生人才队伍建设虽然取得了显著成效,但还远远不能满足我县卫生和社会发展的需要,不能适应新时代对人才的要求,人才问题仍是我县卫生和社会发展的最大制约因素。

  1、人才密度较低,人才总量不足。目前,全县卫生人才总量不到人,每万人口仅拥有专业技术人才人,与其他经济发达地区相比还有很大差距。

  2、人才层次较低,高层次人才相对紧缺。目前,局机关管理人才中,具有大学本科以上学历的人占%;专业技术人才中,具有大学本科以上学历的仅占%,高公文写作级技术职称仅占%,市级以上专业技术拔尖人才只有人。

  3、人才分布与专业结构不尽合理,结构性短缺现象突出。乡镇和社区卫生人才短缺现象尤为严重。专业技术人才中,单一专业的较多,既懂技术又精通管理以及外语、法律的复合型人才缺乏。相当一部分人才集中在县直机关事业单位中。

  4、人才使用不够合理,人才不足与人才浪费现象并存。有些单位不能合理使用人才,没有发挥其应有的作用,还有的盲目追求高学历,造成人才流失和人才浪费。

  造成上述问题的主要原因是:部分单位领导的人才意识和人才观

  念不强,人才政策落实不力,人才智力引进的力度不够,人才资源开发投资渠道不够畅通,人才生活和工作的环境条件不够优越,人才培养机制尚未形成,人才管理体制落后于市场经济发展的要求,人才市场体系还不完善。因此,增强人才意识和人才观念,加快整体人才资源开发,制定完善一系列政策,改革人才管理体制,加强人才市场建设,改善环境条件,加强继续教育,大力引进我县卫生急需的各类人才,提高人才的整体素质,搞好人才的培养、使用和管理,将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

  二、目标任务

  今年是“十一五”规划的关键时期,也是我县卫生和社会发展十分重要的时期。实现医疗体制及其效益增长方式的根本改变,为实现人人享受比较好的医疗保健打下基础,对人才队伍发展提出了新的要求。我们必须认清形势,增强危机感、紧迫感,抓住机遇,迎接挑战,努力实现人才队伍发展的新突破。

  (一)指导思想和原则

  我县卫生人才队伍发展的指导思想是: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坚持党管人才原则,坚持以人为本,坚持“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的方针,以机制创新为动力,以能力建设为核心,以结构调整为主线,以市场配置为基础,以优化环境为保证,充分开发人才资源,紧紧抓住培养、吸引、用好人才三个环节,重点抓好以党政人才、专业技术人才为主体的人才队伍建设,努力形成广纳群贤、人才辈出的新局面。

  人才工作的基本原则是:把促进发展作为人才工作的根本出发点,坚持科学发展观与科学人才观的统一,坚持“第一要务”与“第一资源”的统一,坚持经济发展、社会进步与人的全面发展的统一,实现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用科学的人才观指导人才工作,准确把握人才的内涵,全面、辩证、科学地看待人才,坚持德才兼备原则,把品德、知识、能力和业绩作为衡量人才的主要标准,不唯学历、不唯职称、不唯资历、不唯身份,不拘一格选拔人才;坚持人才资源整体开发,做到引进人才与引进智力并举,外来人才与本地人才并重,知

  识型专业人才和技能型实用人才并用,实现人尽其才,才尽其用;坚持市场配置人才资源的改革取向,加强和改善宏观调控,引导人才向科研、生产一线流动,推进人才结构和分布调整,优化人才资源配置;大力优化人才环境,切实加强人才载体建设,不断完善人才政策,创新人才工作机制,营造有利于人才大量涌现、健康成长的良好氛围。高举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坚持党的基本路线,树立人才是第一资源的观念,紧紧围绕实现两个根本转变和提高创新能力的要求,围绕县委、县政府提出的经济和社会发展目标,以改革为动力,以开放促发展,逐步建立起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的人才培养与使用机制,造就一支规模宏大、素质优良、结构合理、布局适当、创新能力强的人才队伍,为促进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提供人才保障。

  (二)总任务

  人才队伍发展要稳步增加数量,全面提高质量,合理调整结构,积极开发效能。党政机关管理人才队伍要按机构改革要求,以提高素质为主要任务;专业技术人才队伍要有较大幅度的增长,并以高层次人才开发为重点,带动人才队伍整体素质的提高。经过几年的努力,建设一支规模较大、结构合理、素质较高、基本满足我县卫生发展需要的人才队伍。

  (三)发展目标

  围绕建设人才兴卫的总体目标,我县卫生人才队伍发展的主要目标确定为:

  1、总量目标。人才总量有显著增加。到2XX年,全到卫生人才总量达到人左右,占总人口的%;到2011年,人才总量达到人左右,占总人口的%。

  2、素质目标。人才素质不断提高。2XX年,高层次人才达到人,本科以上学历的占人才总数的%以上,高级职称人员占技术人员总数的%以上,中级职称人员占技术人员总数的%。其中,机关管理人才队伍中,大专以上学历人员所占比例达到%,新进入我县卫生队伍的人员必须具有大专以上学历;专业技术人才队伍中,大专以上学历所

  占比例达到%以上。到2011年,高层次人才达到人,本科以上学历的占人才总数的%以上,人才的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和学习能力、实践能力、创新能力提高到新水平。

  3、布局结构目标。人才分布更加合理,人才在城乡、不同专业之间合理分布。人才环境进一步优化,形成鼓励人才干事业、支持人才干成事业、帮助人才干好事业的社会环境。

  (四)工作重点

  1、加强卫生领导人才队伍建设。认真贯彻《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工作条例》,按照提高素质、优化结构、改进作风、增强团结的要求,选好配强领导班子。按照中央关于《党政领导班子后备干部工作规定》要求,切实加强后备干部队伍建设。引入竞争机制,进一步加大公开选拔领导干部的力度。严格录用制度,及时选拔优秀人才进入领导班子。落实领导干部交流、轮岗、回避、考核等管理规定,坚持任前公示、任职试用、离任审计、辞职辞退、行政过错责任追究等制度,建立制度,形成能上能下、能进能出的用人机制。大规模开展干部教育培训活动,抓好党政干部初任培训、任职培训、专门业务培训和更新知识培训,有计划地选拔优秀年轻干部进行中长期培训,力争5年内40岁以下的领导干部全部达到大学本科以上学历。

  2、加强专业技术人才队伍建设。以提高创新能力为核心,以培养高层次人才和中青年科技人才为重点,带动整个专业技术人才队伍建设。采取多种形式,抓紧培养一大批我县卫生急需的专业人才。到2011年,培养遴选名市以上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名在全市有知名度的学科技术带头人。

  3、加强乡村医生人才队伍建设。根据需要,有计划地为社区招聘专业技术人员,引进急需人才。对在岗位工作的乡村专业技术人员,实行定期培训,争取时间内将45岁以下的乡村医生培训一遍。

  三、主要措施

  (一)树立科学的人才观,加快实施人才兴卫战略

  1、确立人才兴卫的战略地位。小康大业,人才为本。人才问题是关系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关键问题。当今世界,经济全球化趋势加快,科技进步日新月异,人才资源成为最重要的战略资源,人才在区域经济竞争中越来越具有决定性意义。我们要掌握卫生加快发展的主动权,必须进一步加强人才工作,大力开发人才资源,加快实施人才兴卫战略。各级领导同志要从全局和战略的高度,牢固树立“人才资源是第一资源”、“人人都可以成才”、“以人为本”的科学的人才观,充分认识实施人才兴卫战略的极端重要性和紧迫性,进一步增强大局意识和忧患意识,以高度的政治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为实施人才兴卫战略作出新的努力和贡献。

  (二)坚持引进与培养并举,壮大人才群体规模

  抓好培养人才、引进人才、用好人才三个环节。培养人才,要坚持以社会需求为最高原则,大力实施教育优先发展战略,努力形成面向现代化、面向未来的人才培育体系。面向现代化,就是根据卫生现代化建设对人才的需求培养人才;面向未来,就是着眼于我县卫生长远发展的需要培养人才,使人才培育目标与卫生发展目标相统一。加大继续教育力度,搞好各类人才的在职培训。深入开展创建“学习型”活动,鼓励人们勤奋学习,岗位成才。引进人才,要坚持按需引才的原则,立足于现实和发展的需要,着眼于多层次需求,大力引进卫生发展紧缺的各类人才。要坚持人尽其才、才尽其用、用其所长的原则,大胆、放手、科学地使用人才,以最大限度地发挥人才的作用、释放人才的潜能、实现人才的价值。大胆,就是要用人不疑,充分信任,对优秀人才,要敢于起用,特别要敢于让优秀青年人才挑重担、挑大梁。放手,就是要根据人才所担负的职责,赋予其相应的权力,从人、财、物力等方面提供必要的保障。科学,就是要知人所长,按才授岗,把人才放到最适宜发挥其专长的位子,使各类人才都有用武之地。

  1、多渠道多形式引进各类人才。根据全县卫生事业发展需要,加强与人才密集地区和高等院校的联系,通过公开招聘形式,吸引各类优秀人才。到2011年,引进各类人才年均递增%以上,引进总量达到人左右。

  2、进一步完善人才引进优惠政策。认真抓好现有各项人才政策的落实,并根据形势发展需要,及时研究创新人才政策。鼓励和支持各

  类人才参加学术交流活动和知识更新培训。按照规定要求,对引进的高层次人才发放安家补贴等。

  3、全面加强人才培养工作。充分利用教育资源,建立完善长期培养与短期培训相结合、国内培养与出国(境)培训相结合、用人单位自办与个人相结合的多层次、开放型综合培养体系。加大继续教育力度,建立带薪学习制度和经费保障制度。大力发展社区教育、现代远程教育,积极创建“学习型机关”、“学习型社区”、“学习型城市”。

  (三)狠抓机制创新,激发人才队伍活力

  1、建立科学的人才考核评价机制。针对人才队伍的不同特点,建立科学的人才评价指标体系。党政人才的评价重在群众认可。树立科学的发展观和正确的政绩观,坚持群众公认、注重实绩的原则,加强对领导干部的经常性考核,把考核结果作为任用、奖惩等的重要依据。专业技术人才的评价重在社会和业内认可。深化职称制度改革,逐步形成科学、规范的专业技术职务评聘机制,加快专业技术执业资格制度建设。对高层次专业技术人才实行跟踪考核、动态管理,克服人才评价中重学历、资历,轻能力、业绩的倾向。

  2、创新选人用人机制。打破地域、身份和所有制界限,建立公开、平等、竞争、择优,能上能下、能进能出的选人用人机制,法制完备、纪律严明的监督约束机制。以扩大民主、加强监督为重点,进一步深化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制度改革。完善选任制,改进委任制,规范考任制,推行聘任制,探索实行任期制。以推行聘用制和岗位管理制度为重点,深化单位人事制度改革。积极探索组织推荐、社会招聘、群众举荐和个人自荐相结合的管理人才选聘制度。

  3、建立畅通的人才流动机制。破除一切阻碍人才流动的体制性障碍,消除人才地区、部门、身份、所有制限制,疏通人才流动渠道,允许各类人才在县内合理流动。发展人事代理业务,放宽户籍准入政策,探索建立社会化的人才档案公共管理服务系统。鼓励专业技术人才通过定期服务、技术咨询等方式进行流动。加强人才流动的宏观调控,引导人才向基层流动。加强人才流动的法制化建设,保证人才流

  动的开放性和有序性。

  (四)贯彻党管人才原则,加强人才工作的组织管理

  1、进一步加强组织领导。建立完善党委统一领导,组织部门牵头抓总,有关部门各司其职、密切配合的人才工作格局,建立统分结合、协调高效的工作机制,建立党的干部工作和人才工作统筹规划、协调发展的运行机制,提高人才队伍建设的组织化程度。建立健全人才工作领导机构和工作机构,强化工作职能。建立“一把手”抓“第一资源”责任制,把人才工作列入各级领导干部的任期目标,作为政绩考核的重要内容。

  2、加大对人才工作的投入。各单位要设立人才队伍建设专项资金,用于人才培养、引进、奖励等。

  3、狠抓人才工作落实。组织部门要在党委的统一领导下,加强对人才队伍建设的宏观指导、组织协调和督促检查,并会同有关部门每年组织一次人才工作督查,检查各部门人才队伍建设情况、人才工作开展情况和各项人才政策落实情况。

篇二:人才规划纲要

  

  《国家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

  新华社北京2010年6月6日电

  中共中央、国务院近日印发了《国家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以下简称《人才规划纲要》),并发出通知,要求各地区各部门结合实际认真贯彻执行。

  通知指出,《人才规划纲要》是我国第一个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是今后一个时期全国人才工作的指导性文件。制定实施《人才规划纲要》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更好实施人才强国战略的重大举措,是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赢得主动的战略选择,对于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具有重大意义。

  通知要求,各级党委和政府要把人才作为经济社会发展的第一资源摆在突出位置,加强对《人才规划纲要》实施的组织领导。要组织广大干部群众特别是各级领导干部认真学习《人才规划纲要》,深刻理解《人才规划纲要》提出的新思想新理念,深刻理解“服务发展、人才优先、以用为本、创新机制、高端引领、整体开发”的人才发展指导方针,深刻理解建设人才强国的战略目标,深刻理解人才发展的重点任务和重要举措,进一步增强做好人才工作的紧迫感和自觉性。要开展广泛深入的宣传活动,在全社会形成有利于《人才规划纲要》实施的良好舆论氛围。要结合本地区本部门实际,采取有力措施,把《人才规划纲要》提出的各项任务落到实处。要抓紧编制省(自治区、直辖市)、行业系统以及重点领域人才发展规划,形成全国人才发展规划体系。

  《人才规划》是我国第一个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全国人才工作的指导性文件。制定并实施《人才规划》,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更好实施人才强国战略的重大举措,是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赢得主动的战略选择,对于加快我国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具有重大意义。

  《人才规划》全文约19000字,共分序言,人才发展指导方针、战略目标和总体部署,人才队伍建设主要任务,体制机制创新,10项重大人才政策,12项重大人才工程,组织实施等部分。

  目

  录

  《国家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

  序

  言

  一、指导方针、战略目标和总体部署

  (一)指导方针

  (二)战略目标

  (三)总体部署

  二、人才队伍建设主要任务

  (一)突出培养造就创新型科技人才

  (二)大力开发经济社会发展重点领域急需紧缺专门人才

  (三)统筹推进各类人才队伍建设

  三、体制机制创新

  12(一)改进完善人才工作管理体制

  12(二)创新人才工作机制

  13四、重大政策

  1671(一)实施促进人才投资优先保证的财税金融政策

  16(二)实施产学研合作培养创新人才政策

  1(三)实施引导人才向农村基层和艰苦边远地区流动政策

  1(四)实施人才创业扶持政策

  1(五)实施有利于科技人员潜心研究和创新政策

  1(六)实施推进党政人才、企业经营管理人才、专业技术人才合理流动政策

  1(七)实施更加开放的人才政策

  1(八)实施鼓励非公有制经济组织、新社会组织人才发展政策

  1(九)实施促进人才发展的公共服务政策

  1(十)实施知识产权保护政策

  1五、重大人才工程

  2(一)创新人才推进计划

  2(二)青年英才开发计划

  2(三)企业经营管理人才素质提升工程

  21(四)高素质教育人才培养工程

  21(五)文化名家工程

  21(六)全民健康卫生人才保障工程

  21(七)海外高层次人才引进计划

  21(八)专业技术人才知识更新工程

  22(九)国家高技能人才振兴计划

  22(十)现代农业人才支撑计划

  22(十一)边远贫困地区、边疆民族地区和革命老区人才支持计划

  22(十二)高校毕业生基层培养计划

  22六、组织实施

  23(一)加强对《人才规划纲要》实施工作的组织领导

  23(二)建立健全人才发展规划体系

  23(三)营造实施《人才规划纲要》的良好社会环境

  23(四)加强人才工作基础性建设

  23根据党的十七大提出的更好实施人才强国战略的总体要求,着眼于为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提供人才保证,制定《人才规划纲要》。

  序

  言

  人才是指具有一定的专业知识或专门技能,进行创造性劳动并对社会作出贡献的人,是人力资源中能力和素质较高的劳动者。人才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第一资源。

  在人类社会发展进程中,人才是社会文明进步、人民富裕幸福、国家繁荣昌盛的重要推动力量。当今世界正处在大发展大变革大调整时期。世界多极化、经济全球化深入发展,科技进步日新月异,知识经济方兴未艾,加快人才发展是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赢得主动的重大战略选择。我国正处在改革发展的关键阶段,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全面推进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以及生态文明建设,推动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市场化、国际化深入发展,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必须大力提高国民素质,在继续发挥我国人力资源优势的同时,加快形成我国人才竞争比较优势,逐步实现由人力资源大国向人才强国的转变。

  党和国家历来高度重视人才工作,新中国成立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提出了一系列加强人才工作的政策措施,培养造就了各个领域的大批人才。进入新世纪新阶段,党中央、国务院作出了实施人才强国战略的重大决策,人才强国战略已成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一项基本战略,人才发展取得了显著成就。科学人才观逐步确立,以高层次人才、高技能人才为重点的各类人才队伍不断壮大,有利于人才发展的政策体系进一步完善,市场配置人才资源的基础性作用初步发挥,人才效能明显提高,党管人才工作新格局基本形成。同时必须清醒地看到,当前我国人才发展的总体水平同世界先进国家相比仍存在较大差距,与我国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相比还有许多不适应的地方,主要是:高层次创新型人才匮乏,人才创新创业能力不强,人才结构和布局不尽合理,人才发展体制机制障碍尚未消除,人才资源开发投入不足,等等。

  未来十几年,是我国人才事业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我们必须进一步增强责任感、使命感和危机感,积极应对日趋激烈的国际人才竞争,主动适应我国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坚定不移地走人才强国之路,科学规划,深化改革,重点突破,整体推进,不断开创人才辈出、人尽其才的新局面。

  一、指导方针、战略目标和总体部署

  (一)指导方针

  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更好实施人才强国战略,坚持党管人才原则,遵循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规律和人才成长规律,加快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和政策创新,扩大对外开放,开发利用国内国际两种人才资源,以高层次人才、高技能人才为重点统筹推进各类人才队伍建设,为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提供坚强的人才保证和广泛的智力支持。

  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我国人才发展的指导方针是:服务发展、人才优先、以用为本、创新机制、高端引领、整体开发。

  服务发展。把服务科学发展作为人才工作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围绕科学发展目标确定人才队伍建设任务,根据科学发展需要制定人才政策措施,用科学发展成果检验人才工作成效。

  人才优先。确立在经济社会发展中人才优先发展的战略布局,充分发挥人才的基础性、战略性作用,做到人才资源优先开发、人才结构优先调整、人才投资优先保证、人才制度优先创新,促进经济发展方式向主要依靠科技进步、劳动者素质提高、管理创新转变。

  以用为本。把充分发挥各类人才的作用作为人才工作的根本任务,围绕用好用活人才来培养人才、引进人才,积极为各类人才干事创业和实现价值提供机会和条件,使全社会创新智慧竞相迸发。

  创新机制。把深化改革作为推动人才发展的根本动力,坚决破除束缚人才发展的思想观念和制度障碍,构建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有利于科学发展的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最大限度地激发人才的创造活力。

篇三:人才规划纲要

  

  人才发展规划纲要有关继续教育等重大问题解读

  党中央今年召开旳全国人才工作会议和《国家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2023-2023年)》明确了从人才大国向人才强国攀登旳奋斗目旳和发展途径,是我国人才工作新旳里程碑。会议旳召开和人才规划旳实行,对于全面提高我国人才发展水平、加紧建设人才强国,具有重大而深远旳意义。人才发展规划纲要波及人才发展目旳、人才工作体制机制与人才队伍建设任务、重大政策与工程项目等方方面面,体系十分健全,内容非常丰富。

  一、人才规划与继续教育旳战略背景与意义

  为贯彻十七大提出旳“更好实行人才强国战略”这一战略任务,党中央、国务院颁发了《国家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2023-2023年)》,这是党中央在十七大后来抓旳一件大事,体现了高瞻远瞩旳战略思维。党和国家领导人高度重视本次人才规划旳编制,胡锦涛同志指示:在编制过程中,既要认真总结吸取我国人才培养旳宝贵经验,又要借鉴国外人才培养旳有益做法。温家宝同志指出:人才工作要与教育工作相结合。可以看出,人才工作离不开教育工作,也必然离不开继续教育。

  人才规划旗帜鲜明地强调了“人才资源是第一资源”旳理念,这是制定人才规划旳立足点。根据国际、国内旳新形势,人才规划开篇提出,人才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旳第一资源。这也是胡锦涛近7年来在5次重要会议上强调人才资源是第一资源:胡锦涛在这次人才工作会议发言中明确指出,“用战略眼光看待人才工作”。我们各项事业发展需要旳多种知识、科技、资金、信息、体制、环境、政策等要素条件,只有通过人才能发挥作用。这次中央提出人才旳“三个第一”:第一资源、第一要素、第一推进力。这是我们做好人才工作和继续教育工作旳重要根据。

  人才规划是适应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旳客观需要。目前,我国人才发展和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相比尚有许多问题,例如,高层次创新型人才匮乏、人才创新创业能力不强、人才构造和分布不合理、体制机制障碍尚未消除、人才开发投入局限性,并且我国人才发展旳总体水平同世界先进国家相比仍存在较火差距。为了适应越来越剧烈旳国际人才竞争,在来来旳国际竞争中能有一席之地,就必须立足于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着眼未来,全面规划,为2023年全面实现小康社会和2050年基本实现现代化做好人才战略储备。应当说,适应经济社会发展旳需要是人才发展工作和继续教育工作旳客观规定。

  人才规划确定旳新人才定义为人才工作和继续教育工作提出

  了新旳规定。新旳人才定义必然规定处理好人力资源与人才资源旳关系,必须把人力资源开发作为人才资源开发旳重要基础,把人才资源开发作为人力资源开发旳重要目旳。新人才定义必然规定通过提高全民素质,扎实人才开发基础,规定用好用活人才,形成人人竞相成才旳局面,使人才概念不为少数精英所专有。要把巨大旳人口优势转化为人力资源优势,把巨大旳人力资源优势转化为人才优势,离不开继续教育工作作用旳充足发挥。

  此外,建设学习型社会与学习型政党旳战略决策也为推进继续教育发明了良好旳战略机遇。学习型组织与学习型社会旳理念植入也是继续教育旳重要背景。党旳十六大汇报在论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旳宏伟目旳时,明确提出要“形成全民学习、终身学习旳学习型社会,增进人旳全面发展。”党旳十七届四中全会明确提出了要建设学习型政党。研究表明,在信息技术高度发达旳知识经济时代,由于科技急速发展,因此每个人一辈子旳工作生涯中,必须随时接受最新旳教育,人人都必须持续不停增强学习能力,才能获得成功,因此知识经济时代旳人类必须把23年制旳学校教育延长为80年制旳终身学习。总之,制定和实行人才发展规划,推进继续教育是大势所趋,历史必然。

  二、大力开发急需紧缺专门人才旳任务为继续教育工作发明了广阔空间

  “大力开发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重点领域急需紧缺专门人才”,这是人才规划队伍建设旳重要任务,同样也是专业技术人才知识更新工程旳首要任务,为新时期我国人才继续教育工作发明了广阔空间。

  人才规划提出了要大力开发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重点领域急需紧缺专门人才。要适应发展现代产业体系需要,到2023年,在国民经济重点领域,包括装备制造、信息、生物技术、新材料、航空航天、海洋、金融、国际商务、生态环境保护、能源资源、现代交通远输、农业科技等12个领域培养开发500多万急需紧缺人才。而在社会发展重点领域急需紧缺专门人才,包括教育、政法、宣传文化、医药卫生、防灾减灾等5个领域,要培养开发700多万人才。力争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重点领域各类专业人才数量充足,整体素质明显提高。

  人才规划同步提出了实行“专业技术人才知识更新工程”,其首要任务就是完毕大规模专业技术人才培训。规划规定:

  “围绕我国经济构造调整、高新技术产业发展和自主创新能力旳提高,在装备制造、信息、生物技术、新材料、海洋、金融财会、生态环境保护、能源资源、防灾减灾、现代交通运送、农业科技、社会工作等重点领域,开展大规模旳公需、专业科目培训,每年培训l00万名高层次、急需紧缺和骨干专业技术人才,到2023年合计培训1000万名左右。”

  显然,专业技术人才知识更新工程重点就是要围绕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重点领域做好急需紧缺人才旳培养开发工作,这是大力推进继续教育工作旳基本前提。

  三、提高人才工作旳科学化水平为继续教育工作提出更高规定

  提高人才工作旳科学化水平是人才规划编制旳一种重要指导思想,这也对人才工作和继续教育提出了新旳更高规定。在编制规划中,习近平同志提出了要提高人才工作旳科学化水平,他指出:人才旳培养、开发和使用是一门科学。我们要重视把握其客观性,防止主观性,重视在实践中认识和把握规律、遵照和运用规律。

  提高人才工作科学化水平,要重视科学,这是人才工作科学化旳本质规定和基本精神。体目前继续教育中,就是要遵照人才成长规律和继续教育发展规律。人才都要在实践中成才,这是继续教育旳价值所在。此外,继续教育具有规模巨大、专业众多,层级需要不一样、知识更新迅速等特点,因此,要提高科学化水平,就必须不停改革完善培训旳模式、培训旳内容、培训旳方式、培训旳时间、培训旳师资等。

  提高人才工作科学化水平,要健全规范,这是人才工作科学

  化旳重要特点。要不停加紧人才发展旳有关立法规范与进程,新形势下,要探索推进《人才开发增进法》、《终身学习法》、《事业单位人事管理法》、《专业技术人才继续教育条例(法)》、《职业资格管理法》、《外国专家来华工作法》

  等有关法律法规旳制定和出台,为人才发展和继续教育工程发明良好旳法律保障环境。

  提高人才工作旳科学化水平,要重视创新。这是人才工作科学化旳客观规定。在人才评价上,要创新评价原则,重点体现品德能力业绩;在人才分派上,要创新分派机制,体现人才价值;在人才使用上,要克服过去人才“不合用”、“不够用”、“不被用”旳弊端,体现公平透明;同步,在发展改革旳推进上,提出鼓励地方和行业结合自身实际建立与国际人才管理体系接轨旳人才管理改革试验区。各地已经进行了诸多探索,包括深圳“人才特区”,无锡“人才特区”、福建旳海西人才管理改革试验区、广西北部湾人才管理改革试验区等,都获得了很好旳效果。

  四、重大人才工程项目需要统筹联动

  实行重大人才工程,是发达国家人才资源开发旳重要经验,也是我国人才发展工作旳重要做法,数年来为我国培养和引进各类优秀人才发挥了重要旳作用。本次人才规划明确提出了12项重大人才工程,其目旳在于将人才规划旳战略目旳落到实处,将

  人才旳培养开发贯彻到详细工作中。李源潮部长明确规定每项工程都要精心设计工程方案。工程设计思想是:每项工程都要目旳明确、内容明确、责任明确,要有可操作、可监测、可评估。

  人才工程具有重大性、衔接性、竞争性、实效性等特点,必须高度重视各项工程旳统筹联动。工程旳设计要注意与国家重大专题规划和重大项目相结合。要注意各类人才项目旳互相衔接,提高工程旳实行效益。以专业技术人才知识更新工程为例,其与高素质教育人才培养工程,文化名家工程,全民健康卫生人才保障工程,现代农业人才支撑计划等工程关系非常紧密,在工程实行旳对象、主体、内容、目旳等方面互相关联,需要深入统筹。当然,12项重大人才工程旳统筹需要落到实处,关键要在两方面加以保障:

  一是人才投入要统筹联动。人才优先投入是人才规划中一种亮点,人才指导方针中初次提出人才投资优先保证。温家宝总理指出:“人才投入是赢得未来旳战略性投入,是效益最大旳投入,在这方面要舍得花钱。”“各级政府要深入加大人才发展投入,较大幅度增长人力资本投资比重。”加大投入是前提,但各项投入旳互相统筹不可或缺,为此,人才规划在10重大政策旳第一项“实行增进人才投资优先保证旳财税金融政策”中初次对教育、科技、卫生旳支出(投入)作联动规定,同步规定其增长幅度要高

  于财政常常性支出增长幅度。

  二是工程旳制度与推进工作要联动。要加强对工程实行旳统筹协调,关联度较大旳人才工程,要注意配套联动。尤其要重视科技、教育、人才工作旳统筹联动。科技是关键,教育是基础,人才是主线。科技规划定位在创新发展,教育规划定位在培养,人才规划定位在使用。人才工作要与科技、教育工作紧密结合,例如,要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全面推进素质教育,要建立社会参与旳人才培养质量评价机制,要不停完善在职人员继续教育制度,在推进教育体制改革中,要逐渐清除高校和科研院所旳行政化模式、“官本位”思想,实行学术主导,科研主导,往往既是人才工作旳规定,也是科技和教育旳改革发展举措。

  五、实行专业技术人才知识更新工程旳战略设想

  《根据国家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2023-2023年)》精神和李源潮部长在人才工作会议上旳指示,专业技术人才知识更新工程必须精心设计详细实行方案,做到目旳、任务与措施明确,保证规划提出旳工程实行旳目旳顺利实现。当然,方案旳设计要根据我国专业技术人才队伍建设发展旳实际状况,在总结前期“653”工程经验旳基础上,科学规划,充足论证,全面统筹工程旳各项工作布署。新工程是一种全方位旳战略设计,本文只

  能择其几种重点简要论述。

  (一)新工程旳指导思想与原则

  新工程实行要按照我国人才发展旳指导方针和总体规定,遵照人才成长和继续教育规律,总体规划,分层调控;因需设项,分类定策;多元投入,重视实效;健全规范,完善体系。力争把专业技术人才知识更新工程变成专业技术人才队伍建设旳龙头工程、示范工程,全面推进专业技术人才队伍建设。

  (二)新工程旳目旳任务

  重要包括:完毕大规模专业技术人才培训任务;造就一支高层次、创新型专业技术人才队伍;形成分层分类旳专业技术人才继续教育体系。这三个目旳任务既是工程旳目旳,也是专业技术人才队伍建设旳目旳,三者相辅相成,缺一不可。到2023年,要力争在制度建设、机制创新上有较大突破,全面形成一种继续教育制度、工作和服务体系较为完善旳良好运行格局。

  (三)新工程旳重点项目

  重要包括:1.急需紧缺人才培训。要根据人才规划确定旳经济社会发展重点领域急需紧缺专门人才目录,在12个重点领域及若干有关领域,按照“缺什么、补什么”原则,围绕产业发展需求或地区发展需求,大规模开展专业技术人才培训,这是新工程旳重中之重。2.高层次人才培养培训。重点围绕高层次人才、学

  术技术带头人队伍建设,开展专题高层次专业技术人才培养培训。3.国家级继续教育基地建设。依托高等学校、科研院所、大型企业既有施教机构和国家级高新技术园区旳人才、技术和国家创新能力主体旳优势,分批分类、择优遴选和重点建设200家左右旳国家级继续教育基地。4.继续教育旳基础服务体系建设。包括“在线学习”平台建设,远程络、知识更新培训课程体系开发。5.继续教育国际交流与合作等。

  (四)新工程旳几种战略思索

  1.政府主导作用深入明确。知识更新工程是继续教育旳重要有机构成部分,专业技术人才继续教育旳途径和内容需要紧密结合经济社会发展旳需要、个人业务技术旳需求,并且专业技术人才队伍具有规模巨大、专业众多、层级需要不一样、知识更新迅速等特点,这就决定了政府要在工程实行中发挥主导作用,在培训模式、培训内容、培训时间、培训师资等方面要全面统筹,科学研究与布署工程实行。

  政府旳主导作用一是体目前政府旳全面统筹。“强政府、弱社会”旳治理现实状况必然规定现阶段政府在推进专业技术人才队伍知识更新工程中发挥重要主导、调控等作用。当然,在制度设计层面要适度考虑怎样引导、鼓励和发挥社会及个体作用。二是经费旳投入保障。要坚持政府、社会、个人多元化投入机制。

  中央财政坚持公益宗旨,发挥对地方财政、社会和个人投入旳导向作用。贯彻地方财政配套资金,将继续教育经费列入各级政府财政常常性支出项目。强化企事业单位继续教育经费提取使用旳监督管理。

  2.组织机构与实行机制进一

  步明晰。新工程旳实行要在总结前期“653”工程实行旳基础上全面推进。在新实行方案旳设计中,必须明确工程实行旳新旳组织体系及其各自权责,并不停建立健全运作协调机制。各行业主管部门负有行业指导责任,但计划性不适宜过强,重要负责汇总制定行业培训规划,指导行业工程实行,并从专业上考虑,编制科目指南,确定培训项目,下达培训任务,引导行业知识更新与技术提高。各省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门会同行业主管部门负责行业大规模培训计划及实行、承担区域人才培训,指导与实行非公经济专业技术人才培养计划。作为工程实行主体,重点发挥区域协调与实行职能。各部门、各地区、各协会要制定人才发展规划中旳急需紧缺人才培训任务,在国家工程实行范围内旳应申报纳入工程项目,不搞反复立项、反复投资,提高国家人才工程旳实行效益。

  3.经费保障应有重大突破。人才规划明确了人才投入优先保障旳原则,按照人才规划对12项重大人才工程旳统一布署,各级财政将对各项工程予以对应旳财政保障,并且人才规划在10项

  重大政策旳第一项“实行增进人才投资优先保证旳财税金融政策”中也明确提出“要合适调整财政税收政策,提高企业职业培训经费旳提取比例,通过税收、贴息等优惠政策,鼓励和引导社会、用人单位和个人投资人才资源开发。”这些都表明了专业技术人才知识更新工程必将迎来前所未有旳发展机遇,继续教育必须实现跨越式发展,从初期旳量旳发展正式步入质旳全面提高。

  当然,继续教育有别于基础义务教育,也有别于农民工培训,其费用不能完全由国家财政支付,尤其不能由中央财政所有承担。实行工程要坚持多元投入,要坚持“谁受益,谁投资”旳理念,努力增进各个层级政府旳财政经费保障,建立健全用人单位培圳经费投入占人力资本投入比例旳有关制度,还要引导个人投入提高学习旳自主性。经费投入方面还要注意:用好工程经费关键在于立足长远。除了完毕工程规定旳各项任务外,要通过工程旳实行逐渐形成一种良好旳经费保障机制。

  4.证书管理与登记制度深入规范。以往工程实行中存在着证书管理和登记制度稍显混乱等状况,新旳继续教育工作与工程实行必须统一规范完善证书管理与登记制度。要将专业技术人才参与知识更新工程学习状况及对应课时须记入《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证书》,并作为职务晋升、岗位聘任、年度考核、职称评聘和

  职业资格年检旳重要根据。

  5.项目管理制度愈加规范科学。从工程项目旳公布、招标、投标、实行、评估等各个环节都将深入完善与规范。要建立工程项目公布制度。根据工程年度计划和培训需求,授权柑有关部门定期公布工程项目招标目录,面向全社会征集培训项目承接单位。必须开展急需紧缺人才培训需求调查预测和反馈工作,为制定年度培训计划提供根据。必须制定工程项目招标管理、培训质量评估、经费使用管理、监督管理和基地退出机制等配套措施。要建立工程项目申报、审核、公布、记录、登记等制度,明确管理流程,强化项目责任。同步要加强师资遴选、评估和培训,完善师资管理措施。

  6.非公组织旳专业技术人才培训问题。新旳工程方案不仅要关注国有企事业单位旳专业技术人才队伍知识更新问题,同样必须重视而私企与民企等非公组织旳专业技术人才培养培训问题,为全面推进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提供坚强旳人才资源保障。

篇四:人才规划纲要

  

  划纲要

  2020年4月19日

  交通运输人才队伍建设中长期发展规

  公路水路交通运输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

  (~2020年)

  中华人民共和国交通运输部

  二○一一年六月

  目

  录

  前

  言

  .................................................................错误!未定义书签。

  一、发展现状...................................................错误!未定义书签。

  二、形势要求...................................................错误!未定义书签。

  三、发展思路...................................................错误!未定义书签。

  (一)指导方针...............................................错误!未定义书签。

  (二)总体目标...............................................错误!未定义书签。

  四、主要任务...................................................错误!未定义书签。

  (一)重点加强优秀拔尖人才培养................错误!未定义书签。

  (二)大力加强重点领域急需紧缺人才培养

  .

  错误!未定义书签。

  (三)继续支持中西部地区人才队伍建设.....错误!未定义书签。

  五、保障措施...................................................错误!未定义书签。

  (一)完善人才领导体制

  ................................错误!未定义书签。

  (二)创新人才工作机制

  ................................错误!未定义书签。

  (三)开展人才资源统计

  ................................错误!未定义书签。

  (四)强化人才资金保障

  ................................错误!未定义书签。

  文档仅供参考,不当之处,请联系改正。

  前

  言

  交通运输业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基础性产业和服务性行业,交通运输人才是国家人才发展的重点领域之一。当前以至今后十年是转变发展方式、加快发展现代交通运输业的关键时期,加强人才队伍建设,增强人才保障能力,将深刻影响现代交通运输业发展的进程和效率。

  为统筹规划、稳步推进交通运输人才发展,按照中组部关于编制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的总体部署,根据

  全国人才工作会议精神和《国家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2020年)》,我部编制了《公路水路交通运输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2020年)》,明确了当前及今后一个时期公路水路交通运输行业人才发展的总体目标、主要任务和保障措施,指导公路水路交通运输行业人才工作。

  12020年4月19日

  文档仅供参考,不当之处,请联系改正。

  一、发展现状

  人才资源是第一资源。近年来,随着公路水路交通运输的大建设大发展,全行业深入实施“人才强交”战略,人才队伍建设不断取得新的进展和成效,人才总量不断增加,人才结构不断改进,人才素质不断提升。据统计,截至

  底,公路水路交通运输行业共有从业人员3429万人,其中具有中专及以上文化程度人员1142万人,具有大专及以上文化程度人员571万人;共有专业技术人员303万人,其中具有初级及以上专业技术职务人员217万人,具有高级专业技术职务人员16万人;共有技能人员1420万人,其中具有初级工及以上技能等级人员800万人,具有技师及以上技能等级人员38万人;获得国家级和省部级科技奖励、受到国家级和省(部)级表彰、获得国家级和省部级技能竞赛奖励、享受国务院和各省(市、区)人民政府“政府特殊津贴”的人数达到14142人;与此同时,各地交通运输主管部门也加大人才评价与发现力度,评选出一批不同类别、不同层级的优秀人才。大批优秀人才快速成长,已成为行业快速发展的重要支撑。

  行业人才发展存在的突出问题:一是高层次和高技能人才相对短缺。面对日趋复杂的自然条件和更加严重的资源环境制约,解决交通运输重大工程建养、运输服务、安全保障、节能环保等重点领域科技难题的科技领军人才相对匮乏;高技能人才严重不足,具有技师及以上技能等级的高技能人才远远低于22020年4月19日

  文档仅供参考,不当之处,请联系改正。

  全国平均水平和有关目标要求。二是人才的专业与地区分布不够合理。现有人才特别具有高级专业技术职务的高层次人才主要集中于交通工程科技研发、勘察设计和施工领域,而养护管理、运输服务、安全保障和节能环保等领域人才十分缺乏;广大中西部地区和基层单位所需的各类专门人才普遍不足。三是高层次人才使用不够合理。“行政化”、“官本位”导致的人才隐形流失现象严重,人才的可持续发展问题突出。

  二、形势要求

  进入新世纪新阶段,党中央把人才工作提升到新的战略高度,实施了加快形成中国人才竞争比较优势,逐步实现由人力资源大国向人才强国转变的重大部署。交通运输业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基础性产业和服务性行业,是国家人才资源开发的重点领域。当前以至今后一个时期,是转变发展方式、加快发展现代交通运输业的关键时期,公路水路交通运输业的发展将面临着十分繁重的任务,到2020年要大力提升发展的质量和效率,大力提升服务的能力和水平,建成一个安全、畅通、便捷、绿色、经济的交通运输体系。发展现代交通运输业,归根到底依靠人才,依靠总量充分、结构优化、素质优良、分布合理的人才队伍。这就要求行业人才队伍建设,贯彻落实中央精神,紧密结合行业特点,根据现代交通运输业发展的新形势新要求,针对人才发展存在的突出问题,统筹规划,突出重点,增强人才发展的针对性与全局性。

  32020年4月19日

  文档仅供参考,不当之处,请联系改正。

  一是要以能力建设为核心,切实加强优秀拔尖人才培养。发展现代交通运输业,突出强调依靠科技进步与从业人员素质提高,加快转变发展方式,不断提高交通运输现代化水平。这就要求行业人才队伍建设,着眼于有效解决交通运输基础设施规划、建设、养护、管理和运输服务等各个领域不断出现的大量科技和管理难题,以增强人才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实践能力与创新能力为核心,切实加强高层次科技、高技能实用人才、高素质管理人才队伍建设。

  二是要以重点领域为导向,大力加强急需紧缺人才培养。发展现代交通运输业,突出强调运输系统各领域、各环节的集约发展和协调发展。这就要求实现交通运输基础设施建设与规划、养护、管理和运输服务等领域人才队伍建设的统筹协调发展,大力加强综合运输、工程建养、现代物流、道路运输、轨道交通、港口航运、安全保障、交通执法和交通运输信息化等重点领域和特种专业急需紧缺人才的培养,着力优化人才队伍的专业构成,在结构调整中实现人才总量的有效增长。

  三是以中西部地区为重点,继续支持区域专门人才发展。发展现代交通运输业,突出强调区域协调发展。这就要求行业人才队伍建设贯彻落实国家西部大开发、中部崛起和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等区域发展战略,紧密结合区域交通基础设施和运输服务能力建设需要,以培养能长期服务于、扎根于当地的专门人才为主要目标,采取倾斜政策,支持区域人才发展,促进42020年4月19日

  文档仅供参考,不当之处,请联系改正。

  人才有效流动,为增强区域交通运输自我发展能力,促进区域交通运输协调发展提供人才保障和智力支持。

  三、发展思路

  (一)指导方针

  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以转变发展方式、加快发展现代交通运输业为主线,以高层次科技人才、高技能实用人才、高素质管理人才为重点,加强优秀拔尖人才和急需紧缺人才培养,继续支持中西部地区专门人才队伍建设,统筹推进各类人才队伍建设,为交通运输又好又快发展提供坚强的人才保障和广泛的智力支持。

  行业人才发展应坚持以下主要原则:

  ——以支撑发展为基点。把支撑和服务现代交通运输业发展作为制定人才规划、做好人才工作的战略基点,围绕行业科学发展确定人才队伍建设的目标任务与政策措施,实现人才发展与行业发展的结构性协同与时序性协同,用行业科学发展成果检验人才发展效能。

  ——以用好人才为根本。坚持人才优先、以用为本的政策取向,把优先开发人才资源、充分发挥人才作用作为人才工作的根本任务,围绕用好用活人才来培养人才、引进人才,积极为各类人才干事创业和实现价值提供机会和条件。

  ——以高端人才为引领。以增强人才的实践能力、创新能力为核心,加强交通运输规划、建设、养护、管理和运输等重52020年4月19日

  文档仅供参考,不当之处,请联系改正。

  点领域高层次、高技能专业人才和高素质管理人才培养,带动行业人才队伍素质的整体提升,充分发挥优秀拔尖人才在交通运输事业发展中的引领作用。

  ——以创新机制为保障。落实国家政策,结合行业特点,围绕引进好、培养好、使用好人才,创新人才机制,增加人才投资,增强人才政策的规范性和约束力;加强用人单位绩效管理和收入分配等核心制度建设,最大限度地激发人才的创造活力。

  (二)总体目标

  完善人才发展的体制机制,优化人才发展的政策环境,持续推进人才资源开发,有效增加人才总量,着力优化人才结构,合理调整人才分布,显著提高人才素质。到2020年,公路水路交通运输行业具有中专及以上文化程度的各类专门人才达到1500万人,人才资源保障能力基本适应现代交通运输业发展的更高需要,人才对行业发展的贡献率达到新的更高水平。

  公路水路交通运输行业人才发展主要指标

  单位

  从业人员

  具有中专及以上文化程度的人员

  万人

  万人

  34211422020年

  38013042015062020年4月19日

  文档仅供参考,不当之处,请联系改正。

  其中受过高等教育的比例

  专业技术人员

  其中具有高级专业技术职称的比例

  技能人员

  其中具有技师及以上技能等级的比例

  %万人

  %万人

  %16.73035.41422.718.54006.017003.020.04507.3.5注:表中数据均为年末数;

  数据为全国公路水路交通运输行业人才资源统计调查数据;

  和2020年数据是基于

  数据及其统计范围所做的预测。

  四、主要任务

  (一)重点加强优秀拔尖人才培养

  1.高层次科技人才。

  发展目标:以人才创新能力建设为核心,重点加强科技领军人才和优秀青年人才的培养。全行业具有高级专业技术职务的专业技术人才

  达到25万人左右,2020年达到30万人左右;造就1000名左右高层次创新型科技人才,经过高端引领,显著提升行业专业技术人才队伍的梯队结构。

  主要举措:坚持以重大建设工程、重点科研项目、重点科研基地为依托,采取倾斜政策,支持科研骨干潜心开展基础研究和科技攻关,加强高层次创新型科技人才培养。推进行业“两院”院士后备人才评选与培养工作,力争经过十年左右努力,造就30名左右“两院”院士后备人才等交通运输重点领域科技领军人才;完善部新世纪十百千人才工程实施方案,采用导师制、工作站和流动站等多种形式加大传帮带力度,力争经过十年左右努力,造就400名左右在国内外有较大知名度和72020年4月19日

  文档仅供参考,不当之处,请联系改正。

  影响力的学术带头人;完善部交通青年科技英才评选制度,加大对优秀青年人才的评价、发现和培养力度,造就500名左右在各学科领域起骨干作用的优秀青年人才;结合行业发展需要和科研基地建设,引进和用好能突破关键技术、发展高新技术产业的海外高层次人才;鼓励并支持重点科研基地开展国际国内学术交流,聚集和培养一批国际化交通运输科技人才;改进交通运输部部长政策咨询小组和专家委员会工作,促进成员和委员的年轻化、专业化,为制定重大政策、建设重大工程发挥好决策参谋和技术咨询作用。

  2.高技能实用人才。

  发展目标:以增强人才的实践能力为核心,重点加强高技能人才培养。全行业具有技师及以上技能等级人员的技能人才

  达到50万人以上,2020年达到70万人以上,显著提升行业技能人才队伍的整体素质。

  主要举措:以交通运输主干专业和紧缺人才为重点,继续推进技能人才实训基地和示范院校建设。适应确保交通基础设施畅通与客货运输安全的需要,重点支持基础设施建养与汽车维修领域技能型人才实训基地和示范院校建设,推动工学结合与校企合作,支持企业为交通职业院校提供教育教学实践基地,支持学校参与职业资格培训,加强技能人才培养与岗位技能培训,到

  和2020年以技师和高级技师为主的高技能人才在高等级公路建养领域分别新增10万人和20万人,高等级航道82020年4月19日

  文档仅供参考,不当之处,请联系改正。

  养护与管理领域分别增加3万人和5万人,汽车维修领域分别新增15万人和30万人。同时加强船闸运行、城市轨道交通运营、港口航运、交通安全与应急管理等技能型人才实训基地和示范院校建设。探索加强新型职业教育教师队伍建设,在职业教育中推行学历和职业资格“双证书”制度;加强行业技能工人在职培训和农民工培训,抓住岗位培训、考核评价、竞赛选拔、表彰激励、社会保障等环节,完善政策,创新机制,健全用人单位培养、选拔、使用、激励高技能人才的工作体系,形成有利于高技能人才成长和发挥作用的制度环境和社会氛围,促进技能劳动者队伍整体素质的提高。

  3.高素质管理人才。

  发展目标:以交通运输主管部门公务员和所属单位领导干部为重点,以提高领导素质和管理能力为核心,加强实践锻炼与教育培训,全行业每年培训管理干部40万人次,造就一批德才兼备、勤勉廉洁、求真务实、奋发有为的高素质管理人才。

  主要举措:整合利用行业和社会教育培训资源,继续对干部加强法律、管理、现代经济、交通运输专业、公文写作知识和信息化知识的培训,同时有针对性地支持、鼓励和组织干部接受再教育,增强干部队伍的履职能力和执行力,提高应对各类突发事件的能力;不断加大干部轮岗、交流和挂职力度,在艰苦、复杂环境和急难险重工作中培养锻炼干部;继续加强干92020年4月19日

  文档仅供参考,不当之处,请联系改正。

  部作风建设和廉政建设,健全领导干部选拔任用、绩效考评、权力运行监督机制,改进干部考评方式和手段,建设一支政治上靠得住、工作上有本事、作风上过得硬的干部队伍;继续推行干部竞争上岗、领导干部任期制,加强后备干部队伍建设,在领导干部选拔和后备干部推选中,不拘一格选拔任用优秀青年人才。

  (二)大力加强重点领域急需紧缺人才培养。

  1.综合运输人才。

  发展目标:适应综合运输体系发展要求,以教育和培训环节的知识拓展与更新培训为重点,在政府管理、科学研究、规划设计等机构和运输企业,加快建立一支数量充分、素质优良的综合运输专门人才队伍,到2020年综合运输人才比

  新增100%以上。

  主要举措:针对综合运输网规划、综合枢纽建设和运输组织管理等环节技术人才紧缺、知识结构欠缺等突出问题,引导高等院校调整课程体系,实行交通运输类专业宽口径教学;鼓励学有余力的交通运输类专业学生辅修第二专业,提升学生综合素质;加强在职员工的知识拓展与更新培训,重点针对政府管理、科学研究、规划设计等机构和运输企业从事管理决策和科学研究的有关人员,加强综合运输有关学科和专业知识的培训;加强各种运输方式有关部门之间人才的流动配置与合作交流,加快提升综合运输发展实践的人才保障能力。

  102020年4月19日

  文档仅供参考,不当之处,请联系改正。

  2.工程管理人才。

  发展目标:以保障公路水路交通运输基础设施建设质量为目标,在重大工程建设的管理实践中,培养和锻炼一支数量充分,精通工程专业技术、富有工程管理经验的人才队伍。

  主要举措:面向公路、桥梁、隧道、港口和航道等重大工程的大建设大发展需要,加强对基础设施建设项目法人、项目总监、项目监理的培训考核;根据工程管理对人员知识结构与能力素质的要求,依托工程建设的规划、论证、勘察、设计和施工等环节的管理实践,加强对工程管理人员的传帮带,组织开展培训交流,系统提高工程管理人员的专业技术能力与组织管理能力。在专业技术方面,重点加强对技术标准、规范和工法及工程经济、工程造价和概预算等方面专业知识的运用能力培养;在组织管理方面,重点加强对法律法规和建设程序及质量管理体系和管理制度的执行能力培养,着力提高工程管理人才在项目质量控制、进度控制、成本控制和安全控制等方面的组织协调与管理能力。不断强化工程管理人员的质量责任意识与防腐倡廉意识,加强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工程管理人员廉政风险防控,为重大工程建设项目优质高效实施提供数量充分的高素质、复合型工程管理人才。

  3.现代交通物流人才。

  发展目标:落实国家振兴物流业战略部署,加强现代交通物流管理层和操作层等专门人才的高等教育与在职培训,到112020年4月19日

  文档仅供参考,不当之处,请联系改正。

  2020年现代交通物流人才比

  新增100%以上。

  主要举措:面向交通运输行业延伸运输服务功能,加强物流基础设施、公共信息平台和物流标准体系建设等主要任务,加强物流管理层专门人才的培养与培训,重点加强从事物流规划设计等战略管理的高级物流管理人才和物流企业复合型中级管理人才的培养,着力充实和提高其物流管理和外语等综合知识及运用能力;加强物流操作层专门人才的培养与培训,着力充实和锻炼其熟练掌握物流操作流程和物流设施设备维护的技能;根据物流业发展的专业化特点,调整高等院校物流专业课程设置与师资队伍建设,增设物流规划设计类、系统工程类课程,强化信息新技术的学习与运用,增加实践环节的教学与实训;根据物流业发展的国际化特点,加强国际间的考察培训、学术交流与合作办学;继续推进物流从业人员的职业资格制度建设,着力完善和规范认证培训市场,强化职业资格认证监管,确保认证制度的实用性和认可度。

  4.道路运输人才。

  发展目标:以道路运输、城市客运等领域人才队伍建设为重点,以职业技能培养和职业资格制度建设为抓手,提高从业人员素质,规范从业行为,增加专门人才总量,到2020年道路运输人才比

  新增70%以上。

  主要举措:加快建立完善出租车驾驶员、城市公共交通驾驶员、经营性道路客货运输驾驶员、道路危险货物运输从业人122020年4月19日

  文档仅供参考,不当之处,请联系改正。

  员和机动车驾驶培训教练员从业资格制度,提升客货运输服务品质,确保人民生命、财产和环境安全;适应机动车快速增长趋势,加快实施机动车检测维修技术人员职业资格制度,稳步推进道路运输管理人员和汽车租赁从业人员职业能力评价制度,提升运输辅助服务质量;建立和实施道路运输服务人员职业技能鉴定制度。

  5.轨道交通人才。

  发展目标:适应城市轨道交通快速发展需要,加快培养数量充分、素质优良的城市轨道交通运营管理人才,到2020年城市轨道交通运营管理人才比

  新增100%以上。

  主要举措:加大对城市轨道交通专业人才的培养力度,着力提升城市轨道交通系统运营安全管理水平和服务水平。在高等教育领域,加强城市轨道交通专业学科建设,支持交通特色院校城市轨道交通学科建设,改进部属院校和交通共建院校城市轨道交通专业学科必要的科研实验条件和实习基地,搭建专业人才的培养平台;在职业教育方面,继续支持改进职业院校实训条件,建立城市轨道交通人才培养实训基地,缓解城市轨道交通技能型人才紧缺状况;加强城市轨道交通从业资格管理,制订轨道交通运营管理人员从业资格制度,提高轨道交通运营管理人员专业技术水平。

  6.港口与航运人才。

  发展目标:适应推进海运强国战略和大力发展内河航运的132020年4月19日

  文档仅供参考,不当之处,请联系改正。

  需要,加强复合型港口管理与航运管理人才培养;加强高级船员、高级验船师等专家型人才培养,到

  新增高级船员4万人,到2020年新增高级船员6万人,为发展海洋经济、建设海洋强国提供坚强有力的人才保障。

  主要举措:完善港口与航运人才的培养方式,经过政府引导,健全港口与航运人才培养的课程体系及协作机制,加强相关院校间在教学内容、教学资源等方面的协调与合作,联合培养港口与航运人才;加快教学内容的现代化步伐,加强多学科知识和新技术运用的教学,加强复合型现代航运人才的培养。不断提升高等航海教育师资队伍素质,着力改进高等航海教育的实训条件,同时有计划地选派中青年教师到国内外航海院校学习交流和到国内外船公司担任高级船员,加快引进现职中青年高级船员充实教师队伍。认真实施加快船员队伍发展的十大措施,大力推进

  “订单式”远洋船员培养模式,加强技术应用型航海人才的培养。贯彻落实国家有关政策,完善和规范航海类毕业生的就业协作工作。加强船检部门与高等院校的合作,优化课程设计与师资配置,培养和造就一支具有专业扎实理论基础,技术精湛,懂管理的应用型、复合型高层次验船师队伍。

  7.救助打捞人才。

  发展目标:适应海上应急救助和抢险打捞能力建设、交通运输安全保障、重大自然灾害和事故灾难紧急救援的需要,培142020年4月19日

  文档仅供参考,不当之处,请联系改正。

  养和造就数量充分、结构优化、布局合理、素质优良、管理高效的国家专业应急救援队伍,到2020年救助打捞人才达到9200人左右,形成救捞行业人才竞争比较优势。

  主要举措:加强航海院校救助与打捞专业的学科建设,着力培养救助打捞专业高层次人才。深入推进人才专业化建设,建立健全人才专业化建设制度管理体系,形成成熟完备的人才专业化建设长效机制,实现人才管理制度化、程序化;统筹救捞各类人才队伍建设,重点加强救捞高级船员、高级潜水员、飞行员、救助打捞指挥专家、高级商务和管理人员等高层次人才队伍建设;推进重点人才机制保障工程,强化机制创新,完善重点岗位骨干人才分配激励机制,使救捞关键人才、重要人才、紧缺人才引得进、留得住、用得好。

  8.行政执法人才。

  发展目标:按照深入实施《全面推进依法行政实施纲要》的要求,在路政、运政、港政和海事等执法领域,加快建立一支素质过硬、作风优良、纪律严明的交通运输行政执法队伍,到2020年全行业行政执法队伍中大学本科及以上学历人员达到11万人。

  主要举措:实施执法队伍人才培养工程。大力培养执法业务骨干、办案能手、法制小教员。加强执法业务骨干队伍建设与执法管理队伍建设,组织编写执法规范培训教材,对交通运输行政执法人员进行针对性、实用性强的系统培训,切实提高152020年4月19日

  文档仅供参考,不当之处,请联系改正。

  交通运输行政执法人员依法行政、文明服务的水平。举办执法业务骨干培训班与执法管理干部培训班,进行分类培训,选派优秀执法骨干到国内著名院校及国外接受培训。实施边远贫困地区、边疆民族地区和革命老区法制人才支持与服务工程,选派专业法制工作人员和优秀执法骨干到边远贫困地区、边疆民族地区和革命老区工作,帮助基层培养法制、执法人才,参与基层交通运输执法工作,为边远贫困地区、边疆民族地区提供人才和智力支持;邀请专家到边远贫困地区、边疆民族地区和革命老区举办专题讲座和研讨班;安排边远贫困地区、边疆民族地区和革命老区交通行政执法人员免费到东部发达地区学习培训、实地考察。

  9.信息化人才。

  发展目标:以努力提高交通运输行业信息化水平,加快推进现代交通运输业发展为目标,在行业信息化建设中培养和锻炼人才,逐步建立一支既熟悉交通运输业务又掌握信息技术的交通运输信息化建设人才队伍,到2020年交通运输信息化人才比

  新增100%以上。

  主要举措:以推动交通运输电子政务和智能交通发展为主要任务,研究制定信息化人才培养的政策和措施,加强信息化人才的引进和培养;拓宽高等院校和职业院校交通运输类专业中信息技术的课程范围,推动部属及共建院校信息技术专业开设交通运输管理和服务类课程;推进交通运输信息化科技项目162020年4月19日

  文档仅供参考,不当之处,请联系改正。

  中跨专业研究团队的建立;加快建立高层次的交通运输信息化技术咨询团队和覆盖行业内外的信息化专家库;更加重视行业信息化人员队伍素质建设,加强对行业工作人员的信息化知识培训,提高其运用信息技术的能力;积极运用多种方式,对交通运输信息化新政策、新理念、新技术进行宣贯和培训,建立高水平的交流平台,推动行业信息化整体水平的提高。

  (三)继续支持中西部地区人才队伍建设。

  发展目标:贯彻落实国家西部大开发和中部崛起等区域发展战略,紧密结合各地交通运输发展的阶段特征,以增加人才总量、改进人才结构、提升人才素质为核心,实施对口援助、干部培训和科技合作等人才培养专项计划,促进中西部地区高层次人才培养;建立健全中西部地区引进急需人才、稳定现有人才、培养民族人才等人才发展专项政策,加快培养能长期服务于并扎根于当地的优秀专门人才。

  主要举措:继续实施对口援助计划。加大“双向挂职”力度,进一步加大东部地区对中西部地区和东北老工业基地在干部援助和人才培养等方面的支持力度;进一步明确援助干部在担任实职、工作时间、收入待遇和相关补贴等方面政策;进一步明确鼓励各类人才到中西部地区建功立业、支援建设的鼓励性政策。

  继续实施西部地区干部培训计划。确保专项资金,采取请出来和派进去,经过参与项目、短期讲学、学术交流和国际培172020年4月19日

  文档仅供参考,不当之处,请联系改正。

  训等多种形式,组织对西部地区交通运输管理干部、技术人员和教育师资的培训,每年培训2.5万人次。

  建立健全科技合作计划。继续依托交通运输科学技术计划,实行人才培养与科研项目和基地建设相结合,力争50%以上的部科技项目都吸纳中西部地区工程技术和科研人员参与,帮助中西部地区培养和稳定骨干人才,增强当地交通运输科技可持续发展能力。

  五、保障措施

  (一)完善人才领导体制。

  各级交通运输主管部门要高度重视人才工作,坚持党管人才原则,完善党委(党组)统一领导,组织人事部门牵头抓总,有关部门各司其职、密切配合的人才工作格局。建立健全交通运输主管部门人才工作跨部门协调机制,加强各业务部门、综合部门和人事人才部门之间的沟通,建立起各部门相关资源整合利用的经常性协商渠道,实现各部门之间在重大项目实施、科研基地建设、优秀人才培养等方面政策的有效衔接,协调解决人才发展中的突出问题,建立起更加有利于出好人才、用好人才的一体化政策大平台。建立健全行业人才工作联动机制,重点针对优秀拔尖人才、急需紧缺人才和中西部地区人才发展的目标任务,调用全行业力量,组织开展专题性研究和座谈,建立健全促进各类人才发展的政策与机制,有效推进规划目标任务的实现。

  182020年4月19日

  文档仅供参考,不当之处,请联系改正。

  (二)创新人才工作机制。

  创新人才培养与使用机制。按照“以用为本”的政策导向,制定依托重大建设工程和重点科研项目培养与使用人才的倾斜政策,完善项目招投标加分政策、学术活动资助政策、国内外研修资助政策、学术休假保障政策和导师带培津贴政策等,鼓励和支持专业技术人才坚持走职业化、专业化道路。

  创新人才评价与发现机制。改进专业技术职务评审与聘用制度,完善符合行业特点的以能力和业绩为导向的人才评价体系;修订优秀人才评选制度,完善评选方式,加大评选力度,优化政策导向,明确一定数量或比例用于青年人才、一线人才、基层人才以及中西部地区和少数民族人才评选,优化优秀人才的专业结构与地区分布。

  创新人才激励与保障机制。以用人单位制度建设为载体,建立切合本单位实际的收入分配制度,加大收入分配向一线部门业务骨干倾斜的力度,大幅度提高优秀拔尖人才的收入待遇与保健待遇,鼓励和支持业务骨干潜心于一线科研开发与工程技术工作。规范社会化用工管理,切实体现同工同酬,缩小社会化用工与在编人员的待遇差距。

  (三)开展人才资源统计。

  面向各行业及各领域的人才发展与管理需要,完善人才资源统计指标体系,改进人才统计调查方法,建立健全以全面调查为基础、以经常性抽样调查和重点调查为补充的行业人才统192020年4月19日

  文档仅供参考,不当之处,请联系改正。

  计调查体系,建立健全行业人才统计调查长效机制与统计分析监测制度,定期发布行业人才资源统计信息和行业人才发展报告。推进行业人才管理与服务信息化建设,加快建立行业人才资源统计调查管理系统及行业高层次高技能人才信息管理系统等人才信息平台,为提高行业人才管理决策的现代化水平提供支撑。

  (四)强化人才资金保障。

  贯彻落实中央关于“人才资源优先开发”、“人才投资优先保证”政策,加快建立稳定长效的资金渠道,较大幅度增加人力资本的投资比重。各级、各地交通运输主管部门根据人才工作实际需要,积极争取在政府公共财政预算中,建立交通运输人才发展专项资金,用于资助科技领军人才、优秀青年人才、急需紧缺人才的培养,用于深化人才发展问题研究和开展人才资源统计调查。在重大建设和科研项目经费中,安排部分经费用于人才培训,强化人才发展的资金保障。

  202020年4月19日

篇五:人才规划纲要

  

  人才发展规划纲要

  人才发展规划纲要是指有针对性地为企业的人才发展制定的一系列目标、措施和时间表,以实现企业的人力资源发展规划。

  企业人才发展规划纲要应该包括企业未来几年的发展战略,以及如何为此创造最有利的人才发展环境,具体内容可以分为三个部分:

  1.企业发展目标:应该明确企业将要达到的发展目标,以确定建立人才发展规划的重点。

  2.发展措施:应该明确具体的发展措施,帮助企业实现发展目标,确定具体的培训方案,以及聘用、提拔、调配等人才开发措施。

  3.时间表:应该规定在具体时间内,实施哪些发展措施,以及每个发展措施的执行时间,以便有效地实施人才发展规划,并能够按时完成各项工作。

  为了实现企业的发展目标,企业建立人才发展规划必须遵循以下原则:

  1.劳动市场需求:应根据劳动市场的需求,确定企业发展的重点,以及应该采取的措施,确保企业的发展方向与劳动市场的需求相一致。

  2.调整投资策略:应根据企业的发展规划,调整人力资源投资策略,调整投资方向,确保企业的发展投资有效地投向最有利的领域。

  3.精确定义发展指标:应该精确定义企业发展的指标,以确保企业发展方向的正确性,并有效地评估企业发展的效果。

  4.结合具体实施:应该结合企业具体情况,确定人才发展规划的措施,调整发展方向,确保企业的发展进展顺利。

  5.多元化发展:应多元化发展,即采用不同的人才发展模式,利用低成本的方式,建立一套完善的人才发展规划,使企业的发展更加完善、科学、有效。

  6.有效监督:应建立一套完善的监督体系,以便有效地实施人才发展规划,保证企业人才发展工作的有效性,并控制资源投入的合理性。

  通过以上原则,企业可以制定出一套完善的人才发展规划,以促进企业的发展,实现企业的发展目标。此外,企业还应该定期评估人才发展规划的执行效果,及时调整规划,确保企业发展朝着正确的方向前进。

推荐访问:人才规划纲要 规划纲要 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