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中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问题及解决对策5篇

时间:2023-04-30 14:20:06 来源:网友投稿

篇一:浅谈中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问题及解决对策

  

  龙源期刊网http://www.qikan.com.cn浅谈中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问题与对策

  作者:彭彩云

  来源:《南北桥》2019年第19期

  【摘;;要】随着社会的发展,我国的教学制度正在不断的优化和完善,其中在中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中也开始采用先进的教学手段和教学理念,实现学生的全面发展。但是在当前中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中,依然存在各种问题有待完善,这就需要教师要更加重视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问题,采取正确的手段和途径来全面的研究中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中存在的问题和原因。因此,本文將围绕中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问题与对策为主题来展开分析,通过详细的了解一下当前中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中存在的薄弱环节,再提出有利于处理中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问题的可行性对策。

  【关键词】中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问题与对策

  中图分类号:G4;;;文献标识码:ADOI:10.3969/j.issn.1672-0407.2019.19.074一、针对于当前中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中存在薄弱环节的分析

  (一)人际交往能力有待提升

  当前在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就是学生的人际交往能力有待进一步提升,对于现在的学生来说,大多都是独生子女,家里的父母和爷爷奶奶对孩子特别关心和爱护,甚至是出现溺爱的现象,这在无形当中给孩子们的健康成长形成了一定阻碍。因为溺爱过度会导致孩子出现自私、心胸狭隘的问题,从而让孩子们形成一种“唯我独尊”的不良思想,导致孩子在实际的学习中缺乏和蔼的人际关系。而且还一些中小学从小跟着爷爷奶奶长大,以至于学生不知道应当如何和同龄的学生们进行交流,在这种环境里,让学生们感觉到这个世界和社会不友好,于是不愿意和其他小朋友交谈[1]。这种微妙的心理常常被教师以及父母所忽略,久而久之,学生自身也就可能会形成自闭症以及抑郁症等问题。除此之外,还有一些学生存在心理承受能力较差的问题,在教学工作中能够时常发现一些学生在面对难题时,容易出现自暴自弃或者沮丧和失望的现象,不能够以一种正确的眼光面对失败和挫折。

  (二)未能真正理解心理健康教育

  当前在中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中,存在的另一个问题就是教师并不能够真正的理解和全面分析心理健康教育,对于处于农村的小学来说,家长、教师和学生对心理健康教育问题的认识是相对较为模糊的。虽然说当前在素质教育不断深入的背景下,我国教学工作正在进一步优化和改革,但是依然存在着部分教育者并没有摆脱传统教学思想的束缚,一味的采用传统的教学模式来开展教学,在实际的教学当中也没有注重综合考虑学生自身的思想以及情感,和学生之间未能形成一种平等的关系,在学习和生活中和学生缺乏沟通和交流,忽略了心理健康教育

篇二:浅谈中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问题及解决对策

  

  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存在的问题和对策

  近年来,中小学心理健康问题已经引起了老师、家长和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中小学校作为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主阵地,要认真研究解决心理健康教育存在的问题,不断提高心理健康教育针对性和实效性,切实推进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水平的提高。

  一、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存在的主要问题

  1.领导重视不够,基础设施投入不到位

  从全省目前情况看,大部分学校对心理健康教育还缺乏重视,从事心理教育相关的基础设施的投入还不到位。部分学校心理测量设备、心理咨询室、心理团体活动室、团体训练室等还不能满足开展丰富多彩的心理健康教育和心理咨询的需要。

  2.心理教师队伍整体水平不高,专业心理咨询师缺乏

  从我省中小学校心理教师队伍现状来看,整体水平还不高,专业素养和技能不强。大多数教师仅仅能够完成心理健康课程任务,心理咨询服务工作处于较低层次,致使学生心理问题不能及时有效解决。

  3.心理健康教育形式不够多样,心理健康教育收效不明显

  目前,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形式单一,心理健康教育存在课程化的倾向。有的学校采用简单生硬的说教,生搬硬套心理学概念,心理教育课以传授心理学知识为主;有的学校心理健康教育与德育相混淆,没有发挥出心理教育特色和优势。

  4.心理健康教育体系不健全,全员抓心理健康教育的氛围没有形成

  有些学校认为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完全是心理教师的事情,过分依赖心理老师,不注重发挥班主任、科任老师在心理健康教育中的作用,没有构建起全员、全方位、多层次、立体化的心理健康教育网络和体系。

  二、解决问题主要对策

  1.高度重视心理健康教育,为国家培养合格人才

  学校领导干部一定要重视心理健康教育,切实把心理健康教育提到重要议事日程上来,切实把心理健康教育各项工作落到实处,具体来说要做到“四个到位”:一是心理健康教育组织机构到位。要建立心理健康教育领导小组,负责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规划制定、宏观指导。下设办公室负责心理健康教育综合协调,推动实施心理健康教育方案的实施。二是基础设施保障到位。要保证心理健康教育的有效开展,就需要搞好基础设施建设。三是心理健康教育各项内容落实到位。充分发挥课堂教学主渠道作用,将心理健康教育内容纳入教学计划,做到心理健康教育进课表、有师资、有教材、有考核。四是心理健康教育宣传氛围营造到位。通过各种形式,宣传心理健康知识,采取主题班会、升旗仪式、专题讲座、墙报和校报校刊等方式开展心理健康教育。

  2.多措并举,努力提高心理教师队伍整体素质

  学校应该采取多种措施,大力加强心理健康教育队伍建设。一是要提高教师思想境界,做“四有”好老师。心理健康教育教师要坚持“四有”标准,把心理健康教育作为自己神圣的事业和追求,本着“对学生终生幸福负责、为学生未来发展奠基”的理念,认真做好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努力做新时代优秀教师。二是抓好教师自学。每学期之初,教师都要制定学习计划,学校教务处要定期检查学习情况,并作为教师考核重要内容。三是抓好教师的培训。定期组织心理教育教师参加相关院校组织的学习班,组织观摩先进单位心理教育模式,不断提高心理健康教育教师专业素质和技能。四是邀请心理教育专家、名师来校讲座,从教学理念、团体训练、咨询服务、危机干预等不同层面开展引领,既为心理健康教师成长引领方向,又让他们得到可操作性很强的案例指导。

  3.开展多种形式的心理健康教育,切实提高心理健康教育实效

  青少年时期正处于人生的过渡阶段,是从童年向青年的过度、从幼稚向成熟的过渡、从不定型向定型的过渡,与其

  他阶段相比较心理发展具有变化大、周期短的特点,常常伴随着依赖与独立,幼稚与成熟等种种矛盾,必须采取多种形式心理教育,才能保?C心理健康教育取得实效。一是开设心理健康选修课、活动课或专题讲座,在学科教学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要严格按照上级要求,开设上好心理健康课的同时,要求教师在各科备课时注意挖掘本学科心理健康教育的教育因素,有针对性地做好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二是开展课题研究。要以承担国家、省级心理课题为基础,全面提高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水平,探索形成对中小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的内容和有效途径。三是开展心理咨询服务。要开设心理咨询室,开展心理咨询和服务工作,解决学生在学习和生活中出现的问题,排解心理困扰,并对有关的心理行为问题进行诊断、矫治。四是根据具体情况灵活运用各种心理健康教育方法。如:谈话法、咨询面谈、角色扮演等。

  4.实施“心防工程”,构建心理健康教育服务体系

  中小学校要以家庭为基础,以学校为主阵地,以社会为平台,构建起“三位一体”的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网络格局。要发挥学校主阵地作用,通过开设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充分发挥课堂教学主渠道作用,帮助学生正确认识心理发展规律,掌握必备的心理健康知识,引导学生健康成长,使心理健康教育步入了规范化、制度化的轨道;要搭建未成年人心理健康教育的平台,开通心理健康咨询热线电话,安排专人值班,认真及时解决学生心理问题;要以社区为基础,以家庭为依托,形成良性互动,构建全方位、开放式、立体化工作格局,引导学生增强调控心理、自主自助、应对挫折、适应环境的能力,培养学生健全的人格、积极的心态和良好的个性心理品质。

  (作者单位:黑龙江省农垦九三管理局第一中学)

篇三:浅谈中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问题及解决对策

  

  中小学生心理健康问题及对策

  【摘要】

  中小学生心理健康问题包括:学习问题、人际关系问题、青春期心理问题、挫折适应问题。为促使中小学生身心健康地全面发展,学校必须从实际出发,有针对性地普及心理健康知识,加强心理健康教育。培养挫折耐受力,塑造健康人格,这样才能培养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建设的合格人才。

  【关键词】

  心理健康问题

  普及心理健康知识

  塑造健康人格

  培养挫折耐受力

  1.中小学生心理健康问题

  中小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主要表现为喜怒无常,情绪不稳,自我失控,心理承受力低,意志薄弱,缺乏自信,学习困难,考试焦虑,记忆力衰退,注意力不集中,思维贫乏,学习成绩不稳,难于应付挫折,青春期闭锁心理,并在行为上出现打架、骂人,说谎,考试舞弊、厌学、逃学,严重的出现自伤或伤人现象。可以把以上表现归类为以下问题:

  1.1学习问题

  因学习而产生的心理问题是中小学生心理问题的主要部分,其问题有:

  1.1.1学生学习的心理压力越来越大,造成精神上的萎靡不振,从而导致食欲不振、失眠、神经衰弱、记忆效果下降、思维迟缓等。

  1.1.2厌学是目前学习活动中比较突出的问题,不仅是学习成绩差的同学不愿意学习,一些成绩较好的同学亦出现厌学情绪。

  1.1.3考试焦虑,特别是遇到较为重要的考试时焦虑更为严重,甚至出现焦虑泛化现象。

  1.2人际关系问题

  人际关系问题也是中小学生反映较多的问题。其问题有以下几个方面。

  1.2.1与教师的关系问题。其主要问题是教师对学生的不理解、不信任而使学生产生的对抗心理,以及教师的认知偏差等情况给学生造成的压抑心理,攻击行为等问题。

  中小学时期,教师是学生的理想的目标、公正的代表,他们希望得到教师的关爱、理解和激励。如果教师缺乏理解、耐心与爱心,不能以热情的态度给予指导帮助,不能公正地对待每一个同学,不能以表扬、鼓励代替批评、指责,学生则会失望,就会缺乏成就感。更有甚者,“教师对学生不尊重,贬低其价值的不良态度使学生的心理遭到严重的创伤。学生,特别是高年级学生往往病态地感知这一切,这也是师生间发生冲突的原因”。这种情况下,学生有一种压抑感,消极情绪产生,师生关系日趋紧张。

  1.2.2同学间的关系问题。中小学生除了希望得到老师的理解与支持外,也希望在班级、同学间有被接纳的归属感,寻求同学、朋友的理解与信任。由于同学关系不融洽,甚至关系紧张,有的同学就流露出孤独感,想恢复与同学的关系,而又不知该怎样去做的情况。

  1.2.3与父母的关系问题。民主型的和睦友好的家庭给孩子一个温暖的归属港湾,专制式的家庭中父母与其子女之间不能进行正常的沟通,造成儿童孤僻、专横性格。家庭的种种伤痕,会给孩子造成不同程度的心理伤害。

  1.3青春期心理问题

  1.3.1青春期闭锁心理。其主要表现是趋于关闭封锁的外在表现和日益丰富、复杂的内心活动并存于同一个体,可以说封闭心理是青春期心理的一个普遍存在而又特殊的标志。因而闭锁心理问题主要是指处于消极情况下的心理而言的。中学生若在消极情绪控制之下,封闭与外界的任何心理交流,将是一个值得注意的征兆。

  1.3.2情绪情感激荡、表露而又内隐。青春发育期的生理剧变,必然引起中小学生情感上的激荡。这种动荡的情感有时表露、有时内隐。一个微笑可以使情绪飞扬,彻夜兴奋,然而他们内心里激动、高兴或苦恼、消沉而表面上似乎很平静;他们有话或秘密想对别人倾吐,但无论碰到父母或老师却又缄默不言,这种情况如果得不到理解,便会出现压抑心理,出现焦虑与抑郁。

  1.3.3早恋。中学生一般尚未成年,我们把中学生这种未成人时的恋爱称为早恋。中学时代,特别是初中高年级和高中生,正值青春发育期,而这一时期最突出的矛盾之一是性发育迅速成熟与性心理相对幼稚的矛盾。中学生由于受认识能力和个性发展的限制,特别是在教育引导不及时不得力的情况下,使得中学生的性心理的发展表现出相对的幼稚性,所以自认为认真的、朦胧状态下的恋爱出现了,尽管这种恋爱带有好奇和模仿成份,但却是一个令人十分关注的问题

  1.3.4挫折适应问题

  中小学生的挫折是多方面的,有学习方面的、人际关系方面的、兴趣和愿望方面的以及自我尊重方面的。其原因有客观因素、社会环境因素以及个人主观因素。面对挫折造成的困难与痛苦,中小学生们的反应方式有两类:消极的反应与积极的反应。所谓消极反应是指人在遭遇挫折时伴随着强烈的紧张、愤怒、焦虑等情绪所做出的有悖于正常行为的反应,是对挫折的一种退缩、逃避、屈服。这种反应如不及时纠正,并在心理和行为上固定下来,便会形成对挫折的不良反应,较大时期内影响着心理行为的正常发展。

  消极的挫折适应方式一旦习惯化、稳固化,在一定的情境中挫折状态即使有所改变,其行为却仍以习惯化的适应方式如影随形地出现。于是,消极的挫折适应方式也就转化为较严重的、需要长期耐心教育的心理健康问题了。

  2.维护中小学生心理健康的对策

  2.1对中小学生进行专门的心理健康教育。在中小学开设专门的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帮助学生了解心理科学知识,掌握一定的心理调节技术。课程可分为两部分:心理卫生与心理健康理论部分和实际训练操作部分。前一部分为心理健康知识普及课,后一部分是在中小学生中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最为有效的方法。其实际训练活动操作内容包括角色扮演、相互询问、人际交往训练,掌握一些转移情绪、宣泄痛苦、发泄愤怒、克服自卑、树立自信心的心理调节手段。防患于未然。

  2.2设立悄悄话热线信箱。实践证明,热线信箱十分有利于与中小学生进行交谈,这种方式对一些尚不善于进行面对面谈话的学生十分方便,而有些话又是碍于颜面的,所以信箱可省去害羞的忧虑,而且中小学生又可以把自己的思考在信中组织得更为严密。这样可以使老师更有针对性地解决心理健康问题。

  2.3设立心理服务室,进行心理咨询与治疗。由于学生对提高心理健康水平的要求日益迫切,心理咨询服务室的建立势在必行。无论初中高中,城市乡村,中小学生们已开始从拘束、害羞地进入到落落大方自然地进行心理咨询;从以试探性的心情谈话到充分倾吐心中之烦闷。时代的发展彰显出开展心理咨询与治疗服务已不仅仅是个别中小学生的要求,而是一种时代的发展趋势。心理咨询要取

  得良好的效果,关键在于咨询老师要信任理解学生。同时遵循聆听、保密、疏导、交友性原则。这样就能建立起一种信任关系。信任关系是咨询取得成功的基础。只有在信任的基础上双方的情感与心理方面得以充分交流,如此才能达到心理转化的效果。有些情况下要进行心理治疗,因此心理咨询老师要有意识地和有心理问题的同学建立起关心、尊重、了解和指导的关系,并依据问题的需要使用适当的心理治疗方法,减轻或消除学生的不适应的心理现象及行为,培养适应习惯,促进心理的健全发展。

  2.4培养学生良好的道德行为习惯

  2.4.1培养学生的挫折承受能力。人的一生不可能一帆风顺,总是会遇到这样或者那样的困难。因此,老师和家长不是怎样设法减少孩子可能遇到的挫折情境,而是帮助孩子以正确的方式和心态去对待困难和挫折。首先要摒弃遇到挫折是一件不光彩的事情的错误思想。我们虽然常常将“失败是成功之母”这句话挂在嘴边,实际上却仍以成败论英雄,尤其是在学习成绩上。如果考试成绩好,不但有父母给予的各种物质上的奖励,还有教师给予的表扬和青睐。一旦考试成绩不好,不但要挨父母的训斥,还要接受教师毫不留情的批评。这就无形之中让孩子意识到,只有成功才能受到别人的认可,一旦失败就意味着不可救药。对于失败的过度恐惧,常常导致考试焦虑,甚至考试恐惧。不但学习成绩差的学生是如此,即使是学习成绩好的学生也同样深受其苦。

  2.4.2培养情绪调控能力。善于调节和控制自己的情绪,有助于学生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从而有益于学生的心理健康。学生之间发生人际关系的冲突,很大一部分原因都是因为当时控制不住自己的情绪,特别是好冲动的学生尤其如此。因此,教师要及时抓住机会,教会学生一些简单易行的情绪调控方法和策略。比如,对于那些情绪容易冲动的同学,可以让他请一个稳重的同学在自己情绪冲动前提醒自己;在感觉到压力太大的时候,可以通过写日记、谈心的方法来舒缓压力;在情绪低落的时候,可以听听音乐,散散步。学生掌握了一些具体的情绪调控方法,可以大大降低心理问题发生的可能性。

  2.4.3学会人际交往。每个人都生活在社会中,需要得到别人的关心、支持和重视,因此不可避免要与他人进行交往。良好的人际关系不仅是心理健康不可缺少的条件,也是获得心理健康的重要途径。所以,让学生学会如何与他人交往是非常必要的。首先,应该让学生认识到在人际交往过程中彼此的权利和责任,要平等对待对方,要像尊重自己一样尊重他人。其次,要乐于与他人交往,能够与同伴合作,能够与教师和家长沟通、交换意见。同时,在人际交往中不能只考虑自己的需要,还要关心他人的需要,懂得体谅他人。再次,要让学生有正确的沟通技巧和有效的交往态度,能够宽以待人,真诚地赞美他人,也能够接受善意的批评。最后,要让学生在人际交往中保持人格的独立和完整。由于生活环境的不同,每个人都有自己独特的个性,有自己独特的行为模式,在与他人交往的时候,能够适当迁就别人,随和的态度在人际交往中是必要的,但是这种迁就是有限度的,随和并不意味着放弃原则,更不等于失去自己完整的人格。

  中小学阶段是道德行为习惯形成的最佳时期,从道德行为习惯培养着手也是发展中小学生品德最有效的方法。培养良好的道德行为习惯,首先,要制订具体细致的行为规范。由于中小学生对道德规范认识有限,对于许多事情还不能作出是非、善恶的判断,因此必须依靠具体的行为规范来加以引导。有许多中小学生之所以犯错误,并不是他们故意去犯错误,而是没有意识到自己的行为是错误的。因此,当孩子们犯错误的时候,不要只是用大道理来批评教育孩子,而是要告诉

  他们究竟错在哪里,这样才不至于下次犯同样的错误。其次,在行为规范执行的过程中,教师要有耐心,要做到公正。中小学生由于自制力差,常常会不由自主地违反行为规范,因此教师要有足够的耐心,不能有急躁情绪,经过几次耐心示范,他们就会自觉遵守行为规范。对行为规范的执行不但要严格,而且还要做到公平。有的教师因为是成绩好的学生违反了行为规范就手下留情、网开一面。这样做固然是给个别同学留足了面子,但却降低了教师在大部分学生中的威信,不利于以后工作的开展。再次,要树立榜样。树立榜样也是培养良好的道德行为习惯的一个重要途径。树立榜样的目的就是为了引导学生向好榜样学习,而不是在学生面前建立一座高不可攀的道德高峰。因此,树立榜样的时候不要一味地寻找那些高、大、全的人物,要在学生能够直接感知到的人群中树立榜样,这样学生更能找到学习的切入点。

  为使中小学生身心健康地全面发展,学校必须从实际出发,全面贯彻落实教育部《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指导纲要》,有针对性地普及心理健康知识,加强心理健康教育。要从根本上提高中小学生的健康水平,培养挫折耐受力,塑造健康人格,这样才能培养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建设的合格人才。

篇四:浅谈中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问题及解决对策

  

  心理辅导园地浅谈中小学生心理健康问题及对策高国山渊沧县兴济镇中心校袁河北沧州061000冤摘要院塑造学生健康积极的人格是教育的根本袁教育的本质首先是育人袁而不是育分袁要注重青少年情感和人格的健康发展遥变换一种教育方式或许会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遥学校尧家庭和社会必须重视对学生的心理辅导袁走进学生的内心世界袁关爱并欣赏他们袁采取科学合理的调节方式使其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袁以促进学生素质的全面发展遥关键词院心理健康曰心理问题曰对策中图分类号院G455文献标识码院A文章编号院1009-010X渊2015冤21-0011-02在提倡素质教育的今天袁学生能否身心健康地全和治疗性地解决学生日益增加的心理困扰遥面发展袁已日益成为社会尧学校和家庭关注的焦点遥毋其次袁应试教育加大了学生的精神压力遥这是当前庸置疑袁如今的学生因社会的生存空间的挤压袁人口导致中小学生心理问题的一个最主要原因袁一些学生素质的提升和价值观的改变袁学习的竞争愈演愈烈袁一临近考试就紧张袁总怕考不好袁拼命准备袁夜不能眠遥学生在发展自我的同时袁所产生的心理压力也越来越厌学是目前学习活动比较突出的问题袁不但学困生存大袁心理问题也越来越严重遥因此袁我们一定要把心理在这一心理问题袁连一些优秀生也存在这一倾向遥健康教育放在首位袁尽量避免悲剧的发生遥第三袁家庭教育方式不当袁不正确不科学的家庭一尧中小学生心理问题的主要表现及其原因教育是导致学生存在心理问题的第二个直接原因遥据当前中小学生心理问题的主要表现在院1.由学业调查袁现在有70%的家庭存在教育方式不当的问题袁带来的压力感曰2.多数独生子女家庭所带给他们的偏父母往往关注的是学生的成绩袁而对孩子的思想变执和自私曰3.抑郁和焦虑袁缺乏学习的目标和动力遥4.化尧心理状况以及成长中所遇到的人生困惑很少关人际关系敏感袁喜欢以自我为中心袁不会宽容他人曰5.心袁相互缺乏理解尧沟通和信任遥单亲家庭子女的心理更脆弱和敏感曰等等遥二尧解决中小学生心理问题的对策造成这些不良心理的原因很复杂袁首先袁教育界由此袁我联想到一种比较适合中小学生心理特对中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缺乏应有的重视袁心理健点的教育方法袁叫做野心理制裁冶遥它是指对于不能实康教育还没有成为教育的一项专门课程袁我们当中现的适当期望目标或犯有过错的孩子袁临时取消对一部分教师还没有把心理健康作为全面发展教育的他的注意尧关爱尧赞扬尧鼓励等袁使其暂时失去心理上重要内容来看待袁还没有认识到良好的情绪袁健全的的满足袁引起内心的矛盾斗争袁激发期望目标动机和人格及适应能力对学生学习活动袁掌握知识和技能袁努力实现目标行为袁或者抑制其错误的动机和过错发展智能的重要作用袁还不能把日益增多的中小学行为遥这种方法正符合美国心理学家马斯洛的需要生的心理障碍问题和思想品德加以区别袁把学生存层次理论遥该理论说人的需要分为五类袁其中一类是在的心理方面的问题笼统地认为是学生的人品尧道社交需要袁其内容是人人都希望爱别安感尧孤独感尧被遗弃感和恐惧感遥正像有一种军事进素质教育的发展袁培养学生自立尧自强的性格曰开惩罚方式叫做野关禁闭冶袁就是巧妙地运用了这种心展野我当老师冶活动袁每周拿出一节课给学生袁让他们理效应遥当被惩罚者与外界隔绝时袁那种感觉就会占都当一次老师袁充分体验教师的劳动袁珍惜每一节据并征服他全部思想袁这种不用任何批评指责的无课遥这些活动会大大激发学生寻找材料尧组织材料的声惩罚袁实质上就是野心理制裁冶遥兴趣袁增强学生的自信心遥把知识理论课和活动训练在学校和家庭教育过程中袁运用野心理制裁冶或课自如结合起来袁在活动中学生不仅可以学习介绍许会比单纯的体罚更有功效遥试想那些学生自杀事自己袁了解别人袁与人交际的社交技能袁还可以掌握件袁如果父母对于孩子的错误采取野冷处理冶袁有意识一些转移情绪袁宣泄痛苦袁发泄愤怒的心理调节手冷冻气氛袁临时取消对他的关注袁当然教师和家长要段袁防患于未然遥把握分寸袁不要放任自流袁既让孩子了解其良苦用最后袁充分利用班会活动袁培养学生对家庭尧对心袁又要让其情感上被否定由内心焦虑转变为自我国家和对社会的责任感袁并加强挫折教育袁培养学生行为的分析尧反省袁再顺势给予引导袁一定会避免惨坚强的意志品质遥虚荣心强尧感情脆弱尧缺乏责任感剧的发生遥这种冷冻式的野心理制裁冶确实具有野此时是现代中学生的致命弱点袁得不到满足而走极端的无声胜有声冶的效应遥学生愈来愈多遥现在的孩子大多是小皇帝尧小公主袁那么袁除了选择适当的时机采取野心理制裁冶的方从小生长在一个宽容到极致的环境里袁他们受到家式袁还可以采取怎样的方式培养学生健康的心理呢钥人的溺爱袁从未受过任何委屈遥他们禁不起老师和家首先袁研究学生心理袁把握学生所思袁在教学过长的一句批评之词袁如同温室里的花袁禁不起风吹雨程中加强师生情感交流袁尊重学生的个性和人格遥在打袁意志力薄弱遥针对这种状况袁我利用班会时间袁就教学中充分利用教材的人物事件和学校班级的事社会尧家庭中的热点问题袁以讲解尧讨论尧演讲等形件袁不断对学生进行人格熏陶和激励袁尤其对于心理式袁说明家庭尧社会培育人才的不容易袁教育学生做脆弱的后进生袁要采取个别沟通和指导袁师生平等对人要实实在在袁要从自身条件出发袁不盲目拔高袁摒话遥关心爱护学生袁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中反省弃虚荣心袁做一名能正确合理地分析尧评价自我袁积并矫正自己的思想行为袁不断塑造和完善人格遥教育极进取袁有思想的中学生遥工作者要摒弃那种严师出高徒和师道尊严的传统教总而言之袁根据每一类学生的不同心理特点展育观念袁对学生应循循善诱袁宽严并举袁做学生的知开教育是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核心袁可以简单归纳心朋友遥在传授知识的同时袁多与学生谈心袁交流思为四句话院教育优秀生袁消除心理优越感遥教育中等想袁在育人方面多下功夫遥对学生存在的心理问题袁生袁消除心理满足感遥教育后进生袁消除心

篇五:浅谈中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问题及解决对策

  

  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措施

  摘要:我国学校心理健康教育虽起步较晚,然而仍取得了不少成绩。作为其重要组成部分的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在快速发展的过程中,也出现了发展的形式化,课程体系的不健全,从业人员的非专业化,以及对服务对象存在的认识偏差等问题。针对这些问题,心理学教育学工作者也在加强学校领导的重视,课程设置灵活通俗,加强从业人员的专业性,以及明确服务对象等方面提出解决措施。随着近几年积极心理学的兴起,越来越多的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者意识到两者之间的关系,并将其运用到工作实践中。

  关键词: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积极心理学

  一、问题的提出

  在我国,心理健康教育的思想和萌芽其实在数千年前就有了,然而学校心理健康教育起步却较晚,1984年少数高校开始建立心理咨询室,1986年班华教授首次提出“心育”的概念,而直到1993年,我国才有第一个学校心理学的专业组织,之后慢慢扩散至中小学。1999年教育部颁布的《关于加强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若干意见》中明确指出,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是根据中小学生生理、心理发展特点,运用有关心理教育方法和手段,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促进学生身心全面和谐发展和素质全面提高的教育活动;是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

  中小学时期是个体心理从幼稚走向成熟的特殊发展阶段。[1]处于青春期的中小学生生理和心理发展都处于过渡阶段,叛逆心理强

  烈,情绪管理能力较差,自我概念发展不成熟,是心理敏感易迷失的时期。从现实状况看,当今中小学生出现的心理问题比以往任何时候都突出,因此对此阶段的学生进行心理健康观念的灌输,发展学生各方面的潜能,使学生形成良好的心理素质就显得格外重要。然而尽管有政府的大力支持,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者的积极努力,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在实际工作中仍存在很多问题。

  二、国内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现存问题

  相对于西方国家,我国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起步较晚,自20世纪80年代起至今只有20余年的时间,然而取得的成绩是有目共睹的。特别是1994年国家正式提出要对中小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以来,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在我国有了突飞猛进的发展,各级各类学校及广大教师也开展了大量的工作[2]。随着工作的深入,心理健康教育工作逐渐显示出或正在形成一些消极的发展倾向。

  1.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发展的形式化现象

  学校重视心理健康教育是本世纪教育发展与改革运动的一大成果,在某种意义上,它已成为现代学校的重要标志之一。[3]然而仍有一些中小学未领会心理健康教育的理念,仅将其视为促进学生学习的辅助工具。梁芹生指出,目前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仍然存在着对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和心理咨询重要性认识不足或者不清的现象,导致各校发展状况极不均衡。有些学校把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当成摆设,只是为了应付检查,把一些不相干或不称职的教师安排当心理辅导教师,他们没有心理学的专业知识,对心理健康教育更是一无所知[4]。这

  种似有实无的形式化教育只是劳民伤财,起不到该起的作用。我们应该看到,中小学生不仅需要学习与创造的空间,也同样需要心理的支持和心灵的沟通,而后者往往是前者的前提。

  2.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课程体系不健全

  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开展应该根据中小学生的心理生理特点来设计,不拘泥于形式,如角色扮演心理剧,教育游戏等等。王曦指出“心理健康教育活动课小学以游戏和活动为主,初中以活动和体验为主,高中以体验和调适为主。”[5]姚本先指出,学校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途径有很多,而目前国内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开设有明显的课程化倾向。梁芹生指出,在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中,存在着成人化、课程化、知识化的模式。对于心理学概念的生搬硬套,强制要求背诵或者增设考试,这些做法不仅没有起到提高学生心理健康水平的作用,反而增加了学生的心理负担,与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初衷背道而驰。

  3.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者的非专业化

  抓好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师资队伍的培训和建设是重中之重[6]。当前我国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者存在着明显的从业资格较低,专业水平不足的问题。在英美等国,心理健康教育从业人员要求研究生以上,并且要有一定年限的工作经验,而在国内,这项要求是远远达不到的。丁园园在对中美心理健康教育进行比较时指出,在师资力量上,我国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存在着师资队伍薄弱,专业人员匮乏的问题;在师资水平上,我国在心理健康教育师资方面质的差距也是十

  分明显的[7]。做好中小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对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者来说,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它需要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者学习和掌握一定的相关理论,掌握必要的操作程序,并做到身体力行,化解隔阂,内外和谐,达到与学生的真正沟通和理解[6]。

  4.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服务对象的片面化

  由于对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内涵理解不够准确,很多学校把教育工作的重点放在了少数学生的心理问题和咨询上,学校的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也是对这些存在心理问题的少数学生开展的,忽视了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服务对象是学生整体,归根结底是对心理健康教育的概念把握不够准确。魏成菊指出对心理健康教育概念理解的偏狭是造成这一偏差的主因[8]。赵芸指出,教师常常把学生存在的问题、心理发展中的弱点和缺陷当成工作的重点,以至于学生误认为心理健康教育只是心理有问题的学生才需要的,使心理健康教育工作陷入了被动和片面[7]。

  三、国内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现存问题的解决措施

  1.加强中小学领导对于心理健康教育重要性的认识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与其他课程不同的地方在于它不需要经过考试鉴定,对升学考试也没有直接的决定作用,这就致使很多家长甚至老师都不了解在学校开设此类课程的重要性。由于思想上的不重视,也就使得课程的开展流于形式。梁芹生认为,学校领导对心理健康教育的认识是决定学校心理教育工作成效的关键。[4]姚本先也认为,要扭转此局面,关键是转变教师特别是学校领导的教育思想观念,同时加大评估检查的力度,使学校心理健康教育规范化[3]。

  2.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课程通俗化

  为促进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开展,灌输相关知识概念是必要的。但在教授这些心理学相关理论时,教师应该用通俗化、生活化的语言,使传授的知识通俗易懂,符合中小学生接受的水平,以免学生因为知识晦涩难懂而放弃。由于国内心理健康教育开始较晚,很多技术和理论借鉴了心理健康教育发展相对完善的欧美等国,因此在课程设置时,做到心理健康教育的本土化就显得尤为重要。

  3.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者的专业化

  对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者进行专业培训是弥补当前从业人员资格偏低的有效途径。结合中小学生身心发展的特点,加强从业人员的技能培训,是对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者更好地进行工作的基本要求。廖全明和刘宗法指出我国学校心理健康教育有科班式的学校专业培养模式和半路出家式的继续教育培养模式等两种典型师资培养模式,但存在着与社会的需求和发展相脱节、把心理健康教育教师的培养与心理咨询师的培养混为一谈等问题,他们提出通过加强对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政策支持、建立科学合理的教材教法体系等措施加以解决[9]。

  4.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服务对象的全体化

  实践证明,学校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应当面向全体学生,以全体学生为服务对象,同时要重视个别差异[3]。心理健康教育的目的在于提高学生的心理素质,让学生学会调节情绪,面对各种情境中的生活

  压力,更有效地适应社会发展的需求。魏成菊指出,“预防问题的发生,促进心理素质的提高,是心理健康教育的主要目标。”[8]无论是心理健康教育的目的,还是心理健康教育的主要目标,都可以看出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对象应该是中小学生全体,而不只是一些有心理问题的学生。

  四、总结及发展新思路

  1.总结

  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在国外已有几百年的历史,而在我国仅有20余年的发展历史。20余年来,我国大陆学校心理健康教育从无到有,取得了很大的进步,但同时也存在诸多问题与困扰[10]。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在实际实施中的形式化,课程设置的不健全,从业人员的不专业,以及大众对其服务对象的认识偏差等。针对这些突出问题,很多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者提出自己的解决措施,加强学校领导的重视度,加强课程设置的通俗性,提高从业人员的水平,以及深化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观念,使大众对其服务对象为全体中小学生有更深刻的领悟。

  2.发展新思路

  积极心理学于2000年在《美国心理学家》上刊登的《积极心理学导论》一文中正式提出来后,逐渐形成一股研究人类力量和美德等积极方面的心理学思潮[11]。积极心理学注重研究人性中的积极方面,强调采取更科学的方法来挖掘人的潜力与创造力,激发人的活力,帮助人们树立自信心、坚定生活信念、寻求获得美好幸福生活的观念等

  [12]。在越来越强调成长和发展性健康教育的今天,将积极心理学的思想用于当下的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将有着深刻的意义。

  参考文献:

  [1]叶一舵.我国中小学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回顾与展望[J].中国教育学刊,1997,(2).

  [2]周春淼.中美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比较研究[J].黑河学院学报,2011,(3).

  [3]姚本先.当前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消极倾向与发展趋向[J].中国教育学刊,2000,(4).

  [4]梁芹生.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存在的问题与对策[J].教育探索,2004,(5).

  [5]王曦.学校心理健康教育教师的专业素质研究综述[J].教育科学研究,2006,(2).

  [6]韦磐石.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显性问题及对策[J].吉首大学学报,2011,(5).

  [7]余涵.学校心理健康教育文献综述[J].四川教育学院学报,2011,(10).

  [8]魏成菊.心理健康教育管窥[J].湖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0,(4).

  [9]廖全明,刘宗发.论当前心理健康教育师资培养模式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教育探索,2006,(11).

  [10]叶一舵.我国大陆学校心理健康教育二十年[J].福建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6).

  [11]赖运成.积极心理学视域下的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J].湖北第二师范学院学报,2011,(9).

  [12]钱兵.积极心理学对心理健康教育的意义与启示[J].中国学校卫生,2007,(9).

推荐访问:浅谈中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问题及解决对策 浅谈 中小学生 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