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族乐器的传承与发展3篇

时间:2023-05-01 17:00:05 来源:网友投稿

篇一:民族乐器的传承与发展

  

  龙源期刊网http://www.qikan.com.cn中国民乐的传承与发展

  作者:杨小琪

  来源:《参花(下)》2019年第07期

  摘要:“非琴不是筝,初闻满座惊”,这是“阮痴”冯满天老师在《超级演说家》这档节目中演讲时说的一句话,其实冯满天走入大众的视线是在《出彩中国人》这档节目,决赛的时候一首大阮弹唱《龙的传人》让观众激动不已。阮本不似琴的清高,在冯先生手里又增加了一些疯魔的味道。大阮音浑厚狂野,帮助作者的情感挥发到极致,将观众的激情和喜悦推向高潮。冯先生将传统音乐与现代音乐结合,形成了他自己独特的冯氏风格,充满了真诚、热情。然而,当大阮看到冯满天在《超级演说家》的演讲时,或许它不知不觉中产生了一种悲伤。在现代的自媒体平台传播如此之快的社会里,它很少见到这些曾经研究过中国民族乐器的老艺术家有良好的发展。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发表了一系列关于“四个自信”的重要讲话。因此,我们一定要加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和制度自信,其中最重要的是坚定的文化自信。我们要从中不断学习,从自身做起,发扬与学习中国民族乐器,树立文化自信。但是分析当下中国民乐的学习与传承,其实面临着许多挑战。本文将从民乐的现状、所面臨的挑战以及如何应对进行简单阐述。

  关键词:中国民乐

  传承发展

  对策

  中国民族乐器的历史非常悠久,从已经出土的文物就可以被证实:早在先秦时期就出现了非常多种类的乐器。这些古老的乐器向我们展示了中国古代人民的智慧和创造力。

  一、民族乐器现阶段的发展情况

  (一)现阶段学习民族乐器者数量呈下降趋势

  在笔者周围,每年学习民族乐器的学生越来越少。其中古筝学习者相对较多,其他乐器如鲁特琴、二胡等越来越少。学习钢琴等西洋乐器的人逐渐增加。就以培训中心来说,学习中国民乐以及民族乐器的人比例大不如钢琴和小提琴,这是现在发展的一个明显的现象,我们要想办法改变这种现象。

  (二)媒体的传播力度不够

  一些媒体一直致力于传播我国的民族乐器以及乐曲,但是目前大多数人都没兴趣去欣赏和学习。这种现象导致学的人和教的人越来越少,以至于许多研究民乐的人以及一些演奏家生活比较拮据,其中有很多人转行。

  (三)民族乐器发展渠道缺乏创新

篇二:民族乐器的传承与发展

  

  浅谈中国器乐文化与传承

  摘要:中国器乐文化具有“阴柔”之美,以老子的“贵柔”哲学与道教的“阴柔”美论为基础,化柔为刚,含蓄、内敛区别于西方音乐的直白表露。同时,又极具本土特色,创作内容丰富,富有文学与生态价值。那么,如何把文化代代相传呢?真正的热爱与学习才能使器乐文化焕发时代的光芒,不断创新,走得更远、更好。

  关键字:器乐文化特点

  阴柔

  文化价值

  现状与传承

  一、中国器乐文化的特点

  随着历史朝代的变更,中国的器乐文化也呈现出时代的特点,但创作从未止步。民间器乐曲包括民间音乐、文人音乐、宫廷音乐、宗教音乐、戏曲音乐和现代的民族器乐音乐等。原来的民间音乐多为朴实、直白1、泼辣、生动等特点;而文人音乐自修自娱,表现“中庸”2的思想。随着时代变迁,艺人队伍扩大,创作的规模和技术上有了很大的进步。近现代的乐曲,主要通过在改编和创作上对乐器品种和演奏技术方面着手,加上吸收外来音乐元素来进行创新。

  其中,蔡钊3在其发表文章中提到,阴柔是中国器乐艺术的重要美学特征之一。主要体现在三方面,一音量,除了鼓、唢呐,大部分乐器如古琴,音量比较微弱、温柔。二是音色,如萧、木鱼等乐器都是中空的,音色空灵而富有深度和张力。三是意境的幽远,这正是由于中空的乐器制造的长长的尾声引导人去想象,而不像西方音乐总是戛然而止。也许西方音乐也有高潮,可以演奏得激昂,但它总只是带给人一种演奏过程的享受,不像中国器乐总是那么柔和,却能制造出意境引发想象,甚至引导人向善,化柔为刚。这与中国人含蓄、内敛的性格多么相似,因此,无庸置疑中国器乐文化是植根于中国民族文化的,具有本土特色。

  二、中国器乐文化价值特征

  虽说中国器乐各自在内容、结构和表现形式上都有着独特的魅力,但总体来

  即在感情上少有遮掩,少修饰。

  在器乐曲中表现为闲适、优雅与和谐。

  蔡钊,四川大学音乐系副教授,道教与宗教文化研究所博士,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所博士后。

  看,它们之间是继承与发展,日臻完善的关系,共同组成中国器乐文化。不同朝代由于文化发展的程度不一样,器乐文化也就显得有了时代的特征了;同样,不同的地方与民族会产生不一样的器乐文化。这么看来,中国器乐文化跟文物相似,都应该具有自身的价值。那么,中国器乐文化有什么价值呢?这些价值从何而来呢?下面从文化的特点来分析它的价值:

  (一)中国器乐文化的文学、历史及生态价值

  在第一部分提到中国的民间器乐的种类,其中民间音乐具有朴实等特点,这创作是与民间生活紧密相连的。中国器乐作品内容有融入社会,宗教,民情,风俗等,如抗议宗教礼仪的越剧《梁祝》,反映生活情趣的《百鸟朝凤》,反映民族个性的《离骚》,表达相思之情的《月满西楼》等。这些内容丰富,融入文学、词赋与绘画等元素的器乐文化,显示中国器乐文化同时具有文学和历史价值。而《高山流水》等描绘自然景观的作品,又突显了中国器乐文化中反映出人与自然和谐的生态价值。

  (二)中国乐器的历史价值

  我个人认为,中国器乐文化是不仅仅局限于器乐作品的,中国乐器本身就是具有价值的。民间乐队的编排具有区域性,现代有江南的丝竹,西安鼓乐,山西八大套,苏南吹打,晋北笙管乐等。又由于不同的主打乐器,不同的乐队演奏风格不一,才显得器乐文化的丰满。随着时代的发展,乐器正不断地被改进,包括在制作材料,结构形态及音色效果等方面进行革新。比如二胡会由原来的只有两个音到现在可以成为单独演奏的乐器;笛子由原来的木制到现在的不锈钢,其音孔也在不断变化。不同的乐器代表着不同时代,这体现其历史价值性,是我们了解中国器乐文化发展过程的的重要依据。

  三、中国器乐文化的现状与传承

  (一)中国器乐文化的现状

  说到中国器乐文化发展的现状,近期的中国音乐金钟奖中作为中国音乐的权威奖项,已经连续两年没有器乐类作品的最高奖了,这是一件颇尴尬的事情,而这背后正反映着中国器乐萎缩性的发展现状。产生这种现状的原因可以概括为:一由于创作收益微薄而导致人才流失;二社会上关注器乐的人群少,致艺术的传

  播与传承受阻;三创作没能与时俱进,使其接受度不大。是的,过去,中国器乐的传承主要以口口相传的方式,然而现今社会,生活的压力与诱惑使得越来越多的年轻人转向了物质而放弃了传承,使民间音乐走向消亡。非物质文化的保护显得越来越重要了,而最重要的还是解决传承的问题。那么如何进行非物质文化方面的保护呢?下面以回族民间器乐为例进行介绍。

  现在回族的民间器乐有:口琴子、泥哇呜、咪咪管、角笛等,由于历史的变迁,这些乐器在我国汉族和其他少数民族中已十分少见,只是在宁夏回族中流行。过去主要以民间曲调为主,口耳相传,自娱性演奏,那么,一旦民间中作为传承的人选不再愿意去继承,民间的这种特色的器乐文化就会像西方音乐那样子,在某个时刻戛然而止,凭空消失一般使我们再也看不到了。近十几年来,正是由于人们生活方式的改变,器乐文化的传承遇到了危机,引起了社会的关注。2006年5月20日,国务院把回族器乐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体现了国家对于文化保护的意识。然而,文化仅仅作为保护似乎是不够的,器乐文化的生命力在于创作与传承,只有大部分人都学会去欣赏,懂得去品味,才会本着兴趣去学习和创新,使它得以代代相传。

  (二)中国器乐文化的传承

  关于器乐文化的传承,主要在于创作方面。过去我们总是局限于利用自身所拥有的乐器去演奏,使得在作曲和音乐效果方面有缺陷。而目前许多民族器乐曲的创作都立足本体面向世界,在保持本民族特色的基础上,吸收西方音乐作曲法,曲体采用了A-B-A的模式;在乐队的组建中出现与西洋管弦乐的结合,引入提琴、长号、圆号、小号等乐器。这表示中国器乐文化正朝着规范化方向发展,由曲谱替代过去的口口相传,加入了西方音乐元素更丰富了现有的器乐文化。这正是与时俱进,创新与传承的体现。青年二胡演奏家于琳,她希望通过民族器乐普及教育实现自己人生价值的同时,能够让大众更为清楚地认识到将民族器乐教育真正变成素质教育的重要性。作为器乐文化的传承和传播者,她的想法让我们看到了器乐文化继承的希望与未来。

  (三)中国器乐作品的赏析

  关于创作,下面介绍两个作品——《弯弯的月亮》和《月满西楼》:

  《弯弯的月亮》,作者李海鹰,是一首中国现时通俗歌曲的代表作品,抓住

  了流行音乐的精髓并且成功地与古典、民族元素进行嫁接,在当代音乐界有突出的贡献。歌词采用古诗中的辘轳体,歌词优美,以夜空为背景,由远及近,由大到小,以月亮到小桥再到小船等意象,进而引入主角阿娇与她的童年。以刘欢所唱的版本赏析,整首歌音乐柔和,以钢琴伴奏。前部分音乐柔和地描绘背景,曲调舒缓,到了“我的心充满惆怅”进入高潮的时候,会有让思乡情绪所淹没有感觉,令人感触,带给人更远的想象。现时更有袁娅维在《中国好声音》电视节目中进行创新性演唱,为歌曲加入了爵士的音乐元素,另有一翻韵味。虽然我还是觉得过去的版本更能触动人。

  《月满西楼》,来自琵琶曲《夕阳箫鼓》,这是南宁著名词人李清照的《一剪梅》,最著名的演唱者是出演87版《红楼梦》中晴雯角色的安雯,作曲的正是她的丈夫苏越。因为是词的原因,整首曲的歌词显得分外优美动人。曲调一开始便带给人淡淡的忧伤,让人想象古代女子相思的情景——女子衣着单薄,走上楼,看着远方,开始想念自己的丈夫。除了琵琶外还有鼓、箫、筝等乐器伴奏,使得曲中的感情表现更丰满,更能拨动人的情感。“花自飘零水自流,一种相思,两处闲愁,此情无计可消除,才上眉头,却上心头。”更令听者感到一种无法解脱的感觉,这浓重的相思让人感到无可奈何。曲末一句“却上心头”长长的忧伤的尾声把人引到更远的想象和思念。整首曲子下来能让听者充分地理解曲中女子那种无法逾越的相思,让人叹息的同时设身处地地去想象,曲子真的太美了。

  以上两首歌曲都是我很喜欢的,它们与传统的中国民族器乐有相似也有不同,其中《弯弯的月亮》加入了流行元素,使歌曲能让更多的年轻人喜爱,但又能保留民族元素,这是很难得的;《月满西楼》利用词来作曲,而且曲中带着淡淡的忧伤,词的美和情感的细腻使歌曲极具魅力,让人回味无穷。中国器乐文化的传承正是需要这种创新,只有与时俱进,才能不断进步,得到越来越多的人喜爱,但很重要的一点是,每一次的创作必须保留民族的元素,否则创作对于中国器乐文化就毫无意义了。最后,希望越来越多的人喜爱中国器乐,越来越多的名家能够充分利用中国民族器乐文化的特点创作更多脍炙人口的新歌曲。

  参考文献:

  [1]蔡钊.中国器乐艺术的阴柔之美[J].音乐探索,2010,03:70-71+78.[2]杨美娟.中国器乐文化价值特征刍议[J].华章,2009,18:36+46.[3]孙玉兵.浅谈回族民间器乐与传承[J].戏剧之家(上半月),2012,11:43.[4]赵纲、张卉.中国器乐创作为何面临尴尬[J].人民日报,2004,12:03.

篇三:民族乐器的传承与发展

  

  中华民族的瑰宝乐器:听古乐之美,见证古筝艺术的传承与发展

  导读

  中国是一个历史悠久且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华夏五千年岁月如流,为中国留下了许多宝贵的历史财富。相伴中国一起成长的,不仅仅是物质、经济水平,同时也有宝贵的音乐文化。统一多民族国家的性质,决定了我国音乐文化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特点。这些独特的音乐文化不仅体现了中国特有的音乐文化素养,更贴近民生,反映不同时期国人的社会生活及文化发展状况。

  古筝图

  它们是中国音乐的重要组成部分,更以最独特的方式向世人显示了中国音乐文化。本文将以中华民族的瑰宝乐器——古筝为主,深入讨论素有“东方钢琴”美称的古筝艺术的传承与发展。

  在我国音乐文化发展的过程中,也产生了许多值得珍藏民族乐器,一、古筝起源之迷

  起源时间

  提及古筝,必须先谈它在中国民族乐器中的地位:它是最具代表性的中国传统弹拨乐器之一,其代表的是中国历史悠久的音乐文化。

  现今,古筝艺术更是以“民间音乐”的遗产类别,被评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古筝图

  那么在中国民族传统乐器史上占据重要地位的古筝艺术到底起源

  于何朝何代呢?实际上,关于古筝的起源,始终众说纷纭,各有见解。关于其何时出现于中国、由谁打造出来,更是没有史料记载。关于古筝,唯一能够确定的,就是它最早出现于战国时期,在先秦开始流行。因为秦朝时期,首次出现了关于古筝的记载:

  秦朝时期丞相李斯曾在《谏逐客书》中写:

  “夫击瓮、叩缶、弹筝、搏髀、而歌呼呜呜,快耳目者,真秦之声也。”

  这是古筝首次出现以文字记载的方式出现在中国,因此,中国古代,古筝还有一个特别的名字,被称之为“秦筝”。尽管没有具体记载何时出现,后世之人也将古筝的出现时间定为秦朝。这一点,可以从古代词人的诗词中看出:

  唐朝著名诗人岑参就曾在《秦筝歌送外甥萧正归京》中提及秦筝:

  “汝不闻,秦筝声最苦,五色缠弦十三柱。怨调慢声如欲语,一曲未终日移午……”

  由此可见,在中国封建思想中,都将古筝默认为是秦朝时期的乐器,但这仅代表古筝流传于秦朝,并无人能够证明其诞生与秦朝。

  古筝图

  何人制作

  如果说前面提及的只是古筝存在的时间限定,那么接下来提及的,古筝是如何出现于世的。作为中国传统民族乐器之一,古筝的制作过程必定出自中国人之手。对于古筝的制作,实际也是说法不一。今日,从最受关注的两个说法简单进行评价。

  后蘷创制,子野考成

  针对古筝的种种说法中,其中以蘷制作古筝的说法传播的比较广泛。这个说法源于晋朝时期一位姓陈的女子,其在著作《筝赋》中,有对古筝的由来进行了解。她在文章中曾写过这样的句子,对古筝制作者进行交代:

  “伊夫筝之为体,惟高亮而特殊,应六律之修和,与七始乎消息;括八音之精要,超众

  器之表式。后夔创制,子野考成。”

  其中,最后这一句“后夔创制,子野考成”这句,实际上就已经交代了陈氏认为的古筝制作人是谁。在陈氏的认知中,古筝是由一个叫蘷的古代乐官创造而成,但古筝最终完成在一个叫子野的乐师手中。乍一看,也许会觉得这个说法有可信度,但实际上,《筝赋》,只能被定义为文学作品,并无法判断其是否真实符合历史事实,所以陈氏之说法,并没有确凿证据,不足为信。

  蒙恬制筝

  除蘷及子野之外,历史上比较受争议的制筝者就是蒙恬。甚至有许多记载对蒙恬制筝有详细描述:

  《礼·乐记》中有:“五技筑身也”。今并、凉二州苹形如毖,不知谁所改作也。或曰秦策恬所造。

  对蒙恬制筝有描述,甚至有人认为古筝的制作者就是蒙恬。但这部分人都忘记一个极其关键因素,那就是蒙恬所在的时期,与古筝出现的时间并不吻合。古筝最早出现的时间是春秋战国时期,可蒙恬却是秦朝的大将,若真强硬说蒙恬是制造古筝的人,实际上确实有些生硬。但换个角度来看,筝既然是在秦朝流行,那么蒙恬很有可能是改造筝的人。当然,没有任何史料记载,古筝的制作人究竟是谁,一切的猜测,只源于人们对时代背景的考量。

  二、诗乐交融,相伴发展

  毋庸置疑,中国古代封建社会,是一个非常注重礼乐的国家。礼乐文化体系的发展,也是呈系统化、体系化发展。古筝作为中国民族乐器之王,自出现以来,就备受国人的喜欢,作为中国传统弹拨乐器,古筝必定是以弦定音的。据记载以及1933年湖南考古队在西汉早期王后古墓中挖掘出的五弦乐器,又根据相关学者考证,基本可以断定该五弦乐器为秦末时期的五弦筝,这也是中国古筝最早的形态。

  古筝图

  二弦,这也是贯穿中国历朝历代古筝的一种基本形态。不仅如此,汉朝时期的古筝,在音调上也有很大的改善,首次出现了转调。根据东汉候瑾《筝赋》中,对古筝变调有详细记载:

  “于是急弦转柱,变调改曲。”

  事物的发展总有顶峰时期,古筝也是如此。在经过几朝人的喜爱

  随着时代的发展,古筝的形态发生很大改变,从五弦筝形成至十后,古筝在唐代迎来了发展的顶峰。在这个时期,古筝出现了十三弦,同时被应用于雅乐中,不仅如此,唐朝作为一个文化极其繁荣的时代,古筝与诗词真正做到了交汇发展,诗与乐的交融,更是为唐朝诗词留下了绚丽的一笔色彩。

  《听筝》唐代·李端

  鸣筝金粟柱,素手玉房前。

  欲得周郎顾,时时误拂弦。

  这首来自唐代诗人李端的诗,就以古筝为引,写下了这首关于女子与周郎之间的小小互动。在玉房内弹筝的女子,为吸引自己心爱的周郎眷顾,特地在弹古筝时错拂弦,一个小小的典故,却营造出了优

  美的意境,由此也可看出,古筝在唐朝时期流行之广。

  十三弦古筝

  增加,由原来的传统十二弦,改制十三弦筝、十四弦筝。十四弦筝的出现,实际也有其特定原因。

  《律吕正义合编》有:“今筝十四弦则五声二变为七,倍之为十四也”。

  直至明清时代,古筝形态开始发生了进一步变化,弦的数量开始此处用倍数的方式,形成了七声音阶定弦,以此对古筝的弹奏进行精准化调整。

  近现代以来,古筝的发展愈发趋于繁荣。其形态也出现了许多改变,弦的数量也不断增多,现如今,古筝以二十一弦为主,与其他弦筝为辅共同发展。

  三、古筝的丰富内涵

  古筝声音优美,婉转动听,确实极具欣赏价值。但古筝的出现,绝不仅仅是为了悦耳动听,其丰富内涵,也是值得后世之人研究和探讨的。

  古筝图

  传递曲中情感

  现如今,人们常说“初识不知曲中意,再听亦是曲终人”。这句话实际是在表达音乐给人带来的共鸣,每一首歌曲的背后,毕竟有它独特的情感故事,那么作为中国古代传统音乐艺术之一的古筝,在弹奏中,自然也有其传递感情的独特方式。每一首古筝曲,其中都有不一样的感情色彩,是这些情感,丰富了古筝曲的内涵,使得它拥有了独一无二的含义。

  古筝图

  《侗家舞曲》作为我国十大经典古筝曲之一,其中就表达了浓厚的情感色彩。作为一首具有少数民族风格的古筝曲,它在弹奏过程中,表达了对侗族人民热爱生活的态度,以及其对美好生活最炙热的向往。

  因为侗族人民为这首古筝曲赋予了独特的情感,也使这首曲子拥有了独特的内涵。

  除表达积极向上的情感之外,也有许多古筝曲传递了悲情色彩。譬如《临安遗恨》这首著名古筝曲,在谈的过程中表达的是英雄岳飞受奸人陷害入狱,而后对国家对家人的种种遗憾之情,又例如《孔雀东南飞》这首经典古筝曲,其中对焦仲卿和刘兰芝之间的凄美爱情故事,进行的细腻化表现。

  古筝图

  种种情感交汇,为古筝填充了丰富的内涵,使得古筝不仅是一首歌曲,更表达了弹奏者以及编曲者丰富的内心世界极其情感。

  弹奏技巧加持

  技法选择

  想要弹奏出优美且具有丰富内涵的古筝曲,弹奏技巧是必须掌握的。在古筝弹奏中,有八大技法之说,根据不同情绪及风格的曲目,应当选择合适的技法,相反则会因为使用不当,使得原本极好的古筝曲,没有弹出预期的效果。

  古筝图

  速度及力度的把控

  古筝是中国传统弹拨乐器,所以在速度和力度的控制上,是非常关键的。在弹古筝曲之前,必须对曲子进行深入研究,在弹奏时对速度进行高度控制,如此体现出曲中原本想表达的节奏性,这也是古筝曲突出特点的一个重要举措。

  四、古筝现今发展

  随着时代变迁,古筝艺术也随着中国一起成长。自八十年代以来,古筝艺术颇为流行,也因此得到了广泛普及。如今,学习古筝的人越来越多,不乏有很多有能力的人走出国门,将古筝艺术展现给外国友人。实际上,古筝艺术又何尝不是中国音乐文化的一个缩影呢?所以传播古筝艺术,实际也是中国音乐文化传播与发展的一个过程。

  古筝图

  展望古筝艺术未来

  作为中华民族的瑰宝乐器,古筝在现今社会的普及率确实还算不错。但现今,大多数学习古筝的人,都是以培养兴趣为主,实际对古筝文化的了解程度并不够深。所以,想要使古筝文化真正传播出去,还需要时间和创新。

  譬如时代变迁下,古筝艺术文化也应该得到新时代背景下的创新,可以结合其极强的可塑性,与其他种类的音乐文化相结合,打造符合新时代背景的古筝艺术。

  结语

  尽管如今是全球化的世界,但中华民族五千年历史留下的、经得起时间打磨和推敲的古筝文化,仍旧有其独特的魅力与价值。所以,民乐文化的传播是弘扬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环节。作为华夏儿女,应该始终坚持文化自信,坚持这些能够经得起推敲的传统音乐文化的价值。使得像古筝这类民族乐器,能够在音乐全球化的缤纷世界中,留下浓重墨彩的、专属中国传统音乐文化专属的绚丽色彩。

  文/柒叔历史观

  (注:本文图片来源于网络,若有侵权,可联系删除。)

  参考资料:《浅谈古筝的起源与发展历程》、《浅谈古筝传承与发展》、《谈古筝表演艺术的古典美》

推荐访问:民族乐器的传承与发展 民族乐器 传承 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