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化放管服座谈会发言(17篇)

时间:2022-11-16 20:45:03 来源:网友投稿

深化放管服座谈会发言(17篇)深化放管服座谈会发言  深化“放管服”改革、营商环境座谈会发言稿  一、调研发现的问题  1.基层技术设备和人员力量不足。省市有些审批权下放后,基层缺乏相应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深化放管服座谈会发言(17篇),供大家参考。

深化放管服座谈会发言(17篇)

篇一:深化放管服座谈会发言

  深化“放管服”改革、营商环境座谈会发言稿

  一、调研发现的问题

  1.基层技术设备和人员力量不足。省市有些审批权下放后,基层缺乏相应的设备、人员和技术力量,承接能力不足,增加了基层行政成本。如对食品药品、化纤制品、珠宝、计量等方面的检测监管,基层因为没有财力购置相应的检测设备,缺乏相应的检测技术人员,很多检测项目只能去西安检测,增加了检测成本、影响了行政效率。

  2.基础设施建设还不到位。部分工业园区、商场和企业存在水、电、气、路、通讯、垃圾处理等基础设施建设不到位问题;一些工业园区、农业基地的生产生活配套设施不完善,缺少公共交通,员工出行不便;因基础设施不到位、城市服务功能不全,造成市内企业引进人才难、留住人才更难。

  3.个别部门政务效能不高。部分职能部门存在工作人员业务不精通,不能有效指导企业办理注销业务,导致企业重复跑路办事,所办理事项也不能按照承诺的办理期限办结现象;我市有资质承接水、电、气等施工项目的服务机构偏少,而且管理不规范、收费不规范,有些存在向企业收取接入费、碰口费等问题,施工效率也比较差;当前办税服务厅的服务能力跟不上激增的市场主体需要,加之各办税大厅周边存在停车难问题,导致企业和群众办税耗时费力。银行、电信等

  部门存在服务窗口多但开通少的问题,办理业务等待的时间很长;一些园区的大多数企业,已生产经营多年,但因各种原因手续仍不完善,给园区和企业后续发展留下隐患。

  4.企业负担还有待减轻。一些园区企业普遍反映按照建设项目性质、以建筑面积计算收取城市基础设施配套费费用过高,心理上难以接受,征收人防费、教育费附加、地方教育附加等加重了企业建立初期运行负担;部分从事服务性质的企业利润微薄,除部分核心员工外,为职工缴纳社会保险费造成企业生存压力加大;省上出台的对商业用电、用水的一些优惠政策经过物业公司转供后落实不到位,导致价格较高;政府决策部门对于市场主体期盼的税收优惠减免、残保金减免、财政扶持等还没有出台具体措施,区县支持项目建设的财政资金短缺;金融服务体系还不完善,企业融资难问题依然存在。

  二、四点建议

  1.着力降低企业运行成本,优化政策环境。一是建议政府决策部门及时响应市场主体期盼,尽快出台税收优惠减免、残保金减免、财政扶持等具体政策措施,有效激发市场主体活力。二是认真落实各项税收优惠政策,积极与上级部门对接,调整税费目录和标准,切实为企业减负。三是从省级层面制定政策,健全完善金融服务体系,创新金融产品,搭建银企合作平台,破解融资难题。四是制定配套奖励措施,表彰奖励在优化提升营商环境工作中做出突出成绩的单位和个人。五是建议结合实际优化区县考核指标,将超出区县管理范围的水、电、气、土地、金融等考核指标划归市级部门考核体系之中,做到权责匹配、人员匹配。

  2.切实提升政务服务水平,优化市场环境。一是加大“双随机、一公开”监管执行力度,合理确定抽查比例和频次,既保证必要的抽查覆盖面,又防止检查过多和执法扰民。二是进一步规范自由裁量权,完善适用规则,推进同一事项无差别受理、同标准办理。三是坚持“非禁即入”原则,切实放宽市场准入,特别是要放宽对预期有收益或通过收费补偿可以获得收益的项目的准入,引导民间资本加速流动,激发民营经济发展活力。四是大力实施审批服务“一次办、网上办、一站办、就近办”,推进审批服务便利化。

  3.加强市场主体保护,优化法治环境。一是严打侵犯企业合法权益、影响项目建设的黑恶势力犯罪,保障重大项目建设顺利开展。二是对查办涉企的经济犯罪、公安行政案件慎用查封、冻结、扣押、停业整顿等措施,对涉嫌犯罪的企业法人代表或企业高管慎用羁押性强制措施,确保企业正常生产经营。三是强化违约失信行为整治,全面推进公共信用信息归集共享,加强诚信社会建设。四是提高执法队伍整体素质和执法水平,规范执法行为,最大限度减少职能部门执法办案对企业正常生产经营造成的负面影响,营造公平正义

  的法治环境。

  4.加强基础设施建设,优化服务环境。一是加强园区道路、水、电、气、通讯、环保等基础设施的规划和建设。有关部门要加大协调力度,督促水、电、气等供应企业压缩办理时限、加大收费标准等信息公开力度,坚决杜绝向企业收取接入费、碰口费等问题发生,切实满足企业生产运营需求。二是优化公交线路和站点设置,在园区及周边配套建设住宿、餐饮、商务、休闲等生活设施,为入驻企业员工创造便利的生活条件。三是践行绿色发展理念,加快实施《关中平原城市群发展规划》,提升城市综合管理水平,有效化解各种“城市病”,不断优化城市功能,建设方便快捷的生活置业环境。四是积极搭建引进人才落地政策平台,落实完善人才创业创新激励政策,优化服务效率、改善发展环境,确保人才引得来、留得住、用得好。

篇二:深化放管服座谈会发言

  在加强事中事后监管推进“放管服”改革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

  ?公文学习资料上哪找

  随着商事制度改革的深入推动,市场主体数量呈现“井喷式〞的增长态势。就***来说,当前市场主体总量已达万户(企业万户,个体工商户万户),其中,商事制度改革以来就净增市场主体50.2万户,占总量的40.1%。在“放开〞的同时,如何“管好〞,维护公正竞争的市场秩序,是当前乃至今后相当长的时期内各级政府和部门迫切需要重点加以研究和解决的课题。今天,我们召集市各有关部门,围绕加强事中事后监管这个主题进行交流和座谈,我个人认为非常必要,也非常重要。会前,参与了市工商局20xx年企业“双随机〞抽查工作启动仪式,对实施“双随机〞抽查监管新模式有了更深刻的体会。刚刚,市各有关部门和基层市场监管局介绍了在加强事中事后监管方面所做的工作,谈到了一些存在的困难和问题,也提出了一些工作设想,讲得都比较客观实在。在当前形势下,做好事中事后监管工作,对任何一个部门来说,包打天下不可能,关门自守也行不通,我中有你、你中有我是常态,开放合作、协同共治是主流。下面,我讲四个方面的意见,供大家参考。

  一、抓好事中事后监管与事前审批的衔接

  事前审批和事中事后监管都是市场监管体系的组成局部,既相对独立又紧密相联,事前审批的限制条件需要事中事后监管来维护,而事中事后监管的实际效果也取决于事前审批的质量。特别是在我市行政审批局成立后,将逐步实现一个机构管审批、一枚印章发证照,在“审管分〞的改革新模式下,“谁审批、谁监管〞1/3将逐步向“谁主管、谁监管〞侧重,为此,抓好事中事后监管与事前审批的有效衔接就显得尤为重要,一旦企业出现违法或失信行为,是审批的问题还是日常监管的问题?公众应向哪个部门投诉?如果处理不好,这些都简单产生职责推诿的现象。在“宽进严管〞的前提下,我们需要切实改变过去对审批与监管的传统观念,构建新型的“大监管〞格局,做到事前审批与事中事后监管有机结合。这里有两方面的工作需要强调一下:

  一方面,要抓好市场监管信息平台的高效运行。在通过监管平台落实好“双告知〞机制的基础上,重点加快“双反馈〞机制的建立,通过审批部门和市场监管部门对许可审批情况及时反馈,加强对“有照无证〞的源头把控,对不具备条件不能取得行政许可的“先照后证〞市场主体,第一时间掌握情况,作出应对,及时通知市场主体依法办理变更或注销登记。这项工作,请市行政审批局会同市工商局加快研究推动。

  另一方面,要抓紧制定加强事中事后监管的工作制度。商事登记制度改革实施后,“重审批〞的观念已发生明显转变,但由于监管职能的强弱、监管队伍的多少、监管任务的轻重各有不同,导致一些部门“事前审批〞与“事中事后监管〞脱节,“重监管〞的意识尚未有效确立。近期,请市编办牵头对全市审批监管部门是否制定了“先照后证〞改革后续监管方法做一次摸底调查,对尚未制定的部门要催促其抓紧制定工作意见,明确监管主体,细化职责分工,完善监管依据,确保事有人管、责有人负,防止出现监管真空。

  此外,关于实行外商投资企业商事登记“一表登记、单一窗口〞的问题,请市工商局和商务局进一步加强工作对接和对上协调,争取政策支持。同时,国务院

  前天新公布了《无证无照经营查处方法》,明确了部门监管职责。对无照经营的,由工商部门予以处分;对无证经营的,由相关部门予以查处;对既无证也无照经营的,依照无证经营的规定予以查处。这里,我也希望各有关部门,加大证照协同监管的力度,加快转变监管观念,明确各自监管职责,加快构建权责明确、透明高效的证照管理新机制。

  二、加强信用监管与失信惩戒的互补

  信用是市场经济的基础,也是实现事中事后有效监管的前提条件。信用监管的核心在于提高市场主体的诚信意识,实现“一处失信、处处受限〞,营造自觉守信的社会大环境。“宽进严管〞之后,市场准入门槛大幅度降低,对市场主体微观活动的干预大幅度减少,更多的市场主体有时机公正参加竞争,但也可能导致市场主体“带病〞入市,不正当竞争行为相应增多。如果对失信者缺乏相应的惩戒措施,失信收益大于失信本钱,相反,守信者却因经营本钱过高而遭受经济损失,那么,就会产生“劣币驱逐良币〞的效应,对信用监管造成极大的阻碍。在这方面,我们需要加快建立起科学高效的监管体系。

  一是以“年报+信息公示〞加强信用监管。全面落实《企业信息公示暂行条例》及相关配套规章,加强部门间协同配合,建立信息公示共享机制,催促市场主体完善年报信息,即时公布企业信用信息、违法经营行为等情况,为社会提供客观真实信息,倒逼市场主体珍惜信誉、严格自律。

  二是以“双随机+专项检查〞强化日常监管。逐步推动“双随机〞抽查机制向跨部门、跨区域延伸。切实发挥随机抽查在重点监管、分类监管中的作用,实行2/3“双随机〞与“专项抽查〞相结合的方法,提升日常市场监管的效率。这方面,相城区市场监管局全面整合市场监管条线抽查事项,实现对同一市场主体多个检查事项一次完成的做法,值得借鉴和推广。下一步,请市工商局会同市质监局、食药监局,在相城市场监管局经验做法的基础上,在全市范围内进一步探究完善三部门业务整合联合抽查工作,尽快形成全市统一的市场监管“双随机〞抽查模式。

  三是以“约谈+信用示范〞提高守信意识。一方面,要前移监管关口,针对执法检查中发现的问题,开展市场主体约谈工作,警示不规范行为的社会危害性,催促经营者提高诚信经营意识。另一方面,要把企业品牌建设、“守合同重信用〞企业培育工作等作为推动信用体系建设的抓手,发挥示范带动作用,催促经营者提高诚信经营意识,形成守信受益、失信受制的市场环境。

  四是以“共享+联合惩戒〞提升信用价值。要加快实现相关部门之间的数据共享,构建多元支撑的企业信用体系,促进市场监管职能的良性互补。下一步,请市工商局牵头,会同涉及市场监管的相关部门,结合国家及省要求,建立实施***市级层面失信企业联合惩戒制度,通过部门共享企业信用信息,加大对失信企业的信用约束力度,提升守信企业的信用价值。

  三、加快实现协同监管与大数据技术的支撑

  实现事中事后监管职能需要不同层级政府和不同条线职能部门的纵横联动,形成监管合力。跨部门协同监管的基础在于打破政府部门之间的数据分割,消除不同部门数据库之间的“障碍〞。当前,互联网和大数据技术为事中事后协同监管

  提供了有效的技术支撑。要充分利用大数据技术,整合各类监管资源,实施联合监管,通过跨时间、跨空间的信息共享节省行政本钱,提高监管效率。

  一是要大力推动涉企信息归集工作。要按照省政府涉企信息归集公示工作的部署要求,加快制定市级层面的实施意见。以“一网归集、双向服务〞为目标,将各部门行政许可、行政处分、抽查检查等涉企信用信息聚集,形成涉企信用信息的跨部门、跨区域、跨领域的全面覆盖、物理集中、及时归集。这项工作,请市工商局负责牵头实施。刚刚,蒋局长汇报中提到的利用市公共信用信息平台的资源和共享机制,采用技术手段归集涉企信息的建议,请市经信委与市工商局加强协调对接。

  二是要率先建立“三合一〞常态化数据共享机制。市工商局、质监局、食药监局要建立“三合一〞常态化数据共享机制,开放数据端口,对接市场监管综合平台,打通业务系统,实现信息实时共享和无障碍数据交换。市工商局要发挥牵头作用,确保及时、完整、准确地向质监、食品药品监管部门推送信息。质监局、食药监局要畅通数据传输通道,及时向平台提供有关信息。

  三是要以大数据运用为导向,实施精准高效的执法监管。要加强对市场主体数据资源的分析利用,特别是对风险相对较高、违法行为相对频发、监管资源相对薄弱的重点领域,掌握情况,看准问题,瞄准关键,重拳整治,提高监管的针对性、有效性。

  四、加快推动事中事后监管要求与基层履职能力的匹配

  /3适应加强事中事后监管的新要求,需要切实解决好在责任意识、知识结构、专业能力等方面存在不匹配的问题。

  一是要强化市场监管中的法治意识。市工商局、质监局、食药监局要在进一步清理权力清单、责任清单的基础上,指导和帮助基层进一步清理执法依据,按照法定权限和程序行使权力、履行职责。

  二是要加强基层队伍建设。基层市场监管局是落实事中事后监管的主力军,要着力充实一线监管力量,在人员配备、资金投入等方面都要优先向基层倾斜,夯实基层监管工作的基础。

  三是要加强对基层的业务培训和工作指导。市工商局、质监局、食药监局要通过业务学习、交流研讨、案例分析等,组织开展各类有针对性的专业培训,提高现有基层监管队伍的责任意识、业务能力和执法水平,以尽快适应事中事后监管的要求。

  四是要切实发挥好绩效考核的指挥棒作用。请工商局主动对接市编办,将市场监管信息平台运行和失信企业部门联合惩戒两项工作的落实情况纳入绩效考核内容,推动市、县两级政府部门加大工作支持和实施力度,为基层市场监管工作履职到位提供保障。

篇三:深化放管服座谈会发言

  “放管服”改革暨优化营商环境工作会议发言稿

  同志们:

  ;今天,政府召开推进“放管服”改革暨优化营商环境工作会,主要目的是深入贯彻落实中央、自治区、盟委、行署和旗委的决策部署,总结工作、找准问题、启迪思路、完善措施,推动各部门进一步深化“放管服”改革,加快转变政府职能,大力优化营商环境,为促进全旗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强劲动力。刚才,旗直5个部门分别从各自工作角度,就下一步重点工作进行了具体安排,我完全同意,大家要认真抓好落实。下面,我讲四点意见。

  一、提高政治站位,充分认识“放管服”改革和营商环境建设的重要意义

  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放管服”改革和营商环境建设,习总书记在十九大报告中,就转变政府职能、深化简政放权、支持民营企业发展、构建新型政商关系、促进非公有制经济健康发展等重点工作作出战略部署。近年来,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每年都对“放管服”改革和营商环境建设提出明确要求。国务院连续四年召开电视电话会议,就深化“放管服”改革、转变政府职能进行专题部署。特别是今年以来,李克强总理主持召开了13次国务院常务会议,其中涉及“放管服”改革和营商环境建设的就有11次,研究出台了一批含金量高、操作性强的政策措施,可以说进入了政策和行动密集期。充分体现了党中央、国务院为企业松绑、为群众省力、为创新清障的坚定决心和必胜信心。

  自治区党委、政府将“放管服”改革和营商环境建设作为转变政府职能、激发市场活力、推动高质量发展的战略举措,先后下发了《深化“放管服”改革推进审批服务便民化的实施意见》《促进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若干措施》等一系列政策性文件,去年对各盟市首次开展了营商环境评价。李纪恒书记强调,要把优化营商环境作为高质量发展的基础性、全局性、先导性工作,以机构改革为契机,大幅减少政府对资源的直接配置,大幅减少行政审批,大幅减少对微观主体的直接干预。布小林主席要求,要加快政府职能转变,提高行政效能,营造便捷高效、公平竞争、稳定透明的营商环境。

  近年来,按照中央、自治区的部署要求,盟委、行署在“放管服”改革和营商环境建设方面做了大量工作。去年以来,行署对各旗县营商环境进行专题调研,组织部分地区和部门赴武汉、鄂尔多斯等地就“放管服”改革进行考察学习。召开行署全体会议、推进“放管服”改革工作会议等进行专题部署,明确“放管服”改革任务书、时间表、路线图。召开全盟民营企业代表座谈会,听取民营企业的意见和建议。去年6月28日“云端锡林郭勒”政务服务平台上线运行,锡林浩特地区政务服务大厅在全区率先实行了“一窗受理、综合服务”新审批流程和服务模式。经自治区营商环境评价,我盟综合排名全区第6名。

  旗委、政府认真落实中央、自治区方针政策和盟委、行署的安排部署,印发了《深化“放管服”改革工作实施方案》,优化审批流程和服务模式,审批事项承诺办理时限压缩20%,企业和群众办事便利度不断提高。“双随机、一公开”监管全面实施。“多证合一”等商事制度改革扎实推进。全面落实减税降费、金融扶持等政策,2018年,12家企业纳入电力多边交易电价范围,3家企业在自治区股权交易中心挂牌,鸿格尔农牧业等3家企业获得首届旗长质量

  奖,全年新增市场主体533户,新增注册资本金2.43亿元。

  成绩虽有,但问题更多。目前,全旗“放管服”改革和营商环境建设成效还是初步的、阶段性的,“放管服”改革整体性还不强、受益面还不广,有些部门对这项工作不适应、不自觉、跟不上,企业和群众办事还是要跑来跑去,获得感不强。一是思想认识不到位。一些部门对“放管服”改革和营商环境建设的重要性和紧迫性认识不够、主动性不强,对于如何推进落实研究不够。二是简政放权力度不够。有的部门该放的有些还没有放,明放暗不放,放责不放权。有的对放权事项一放了之,监管主体责任履行不到位,后续监管和服务没有跟上。有的改革还停留在上行下效阶段,真正触及关键要害的少,一些已出台的措施停留在纸上,还没有完全落地。三是审批效率不高。部分审批服务流程不优,审批环节多、时间长,并联审批不通畅,“多次跑”“往返跑”情况较多。比如,投资领域审批虽经压缩,但各种审批要件、程序、环节等还是繁多。“三集中三到位”落实不到位,“人进事不进”。部分涉及基层群众量大面广的服务事项仍然没有下放到基层。四是“互联网十政务服务”应用推广力度不够。不动产、税务、社保、公积金等高频事项还未纳入“云端锡林郭勒”平台统一受理,很多网上办理的事项仍然停留在信息公开、进度查询、结果公示等层面,与跨部门业务协同、网上联动的要求还有很大差距。一些部门以数据保密、信息交换机制尚未建立等为由不愿共享交换信息,信息多头管理,网上审批无法协同,企业群众办事来回跑重复提交材料。投资项目在线审批联而不用,审批平台与政务服务平台尚未互联互通。五是政务环境不优。一些企业反映,有的部门单位不按合同和承诺履行职责,仍然存在“新官不理旧账”问题。一些部门办事手续繁琐、随意性大,对所办事项不能“一次性告知”,“拖等压”等问题还不同程度存在,门好进、脸好看,事还是难办。基层执法还存在选择性执法和滥用自由裁量权等问题,随意处罚、变相处罚时有发生。

  诸如上述的种种问题,已经成为妨碍发展的“绊脚石”,挫伤了企业信心、引发了群众不满、破坏了营商环境、损害了政府形象。过去抓发展,我们主要拼资源拼政策,现在远远不够了,更多的是拼服务、拼环境。现在,全国各地都在深入谋划“放管服”改革、大力优化营商环境,发达地区有发达地区的高招,其他地区也有自己的硬招,如果我们不敏锐识变、不强烈思变、不加快求变,依然得过且过,必然坐失良机、陷入被动、贻误发展。优化营商环境是最持久、最强劲的制胜之道,对此我们必须统一思想解放思想,进一步转变思想观念,树牢发展是第一要务、改革也是发展的理念,进一步简政放权,进一步加大服务,充分激发市场活力,坚决、全面、彻底打好转变政府职能、优化营商环境攻坚战。

  二、聚焦重点精准发力,全面深化“放管服”改革

  (一)大力推进“互联网十政务服务”。这是当前国家和自治区着力推进的一项重点工作,国家政务服务平台年底前将上线运行,2020年底前实现与各省市和国务院有关部门应接尽接、应上尽上。自治区要求今年年底前,盟旗政务服务平台全部建成。各部门要按照国家和自治区的要求,确保年底前实现全旗政务服务一体化,完成与全盟平台对接。一是坚持应上尽上,加速实现网上办事便利化、常态化。加快融入“云端锡林郭勒”平台,不断拓展网上办事广度和深度,加快事项入驻,力争今年年底前全旗政务服务事项网上可办率不低于70%,努力实现一般事项“不见面”。加快推动网上便民服务向苏木镇、嘎查社区覆盖,实现全旗通办、就近能办、异地可办。二是坚持数据共享,让群众享受到更多数据红利。深入推进“网络通”“数据通”“业务通”,推进与全盟共享平台深度对接,加快推动跨层级、跨系统、跨部门、跨业务数据互联互通。按照“一数一源、多源校核、动态更新”的原则,加快构建政务数据资源体

  系,不断提升数据质量,扩大共享覆盖面,提高服务可用性。要突出抓好电子证照库等建设,推动电子证照、电子公文、电子签章等在政务服务中的应用,确保年底前完成全旗电子证照库建设,实现“一处办理、处处认可”“一份资料、全旗共认”。三是坚持“虚实结合”,推动政务服务线上线下一体化办理。以业务融合要集成、数据融合要提速、线上线下融合要贯通为方向,加快推进“一号ー窗一网”办理,实现线上线下功能互补、融合发展。积极推进“互联网十监管”,抓紧推进监管事项梳理工作,尽快认领监管事项,形成监管事项目录清单,确保不缺项不漏项,真正实现对监管的监管。

  (二)大力推行政务服务集中办理。要按照整体政府的理念,以“一窗受理、综合服务”改革为切入点,整合办事流程,推进协同作战,全面提升政务服务大厅运行服务水平,真正擦亮为民服务的主窗口。一是全面推进“一门办理”。加快推行“前台综合受理,后台分类审批、综合窗口出件”模式,年底前全面实现“一窗通办”。同时,完善基层综合便民服务大厅功能,实现就近能办、多点可办、少跑快办。二是继续推进“三集中三到位”。要在应进必进上下功夫,加快推进行政审批服务职能、事项、人员进厅,必须保证业务骨干进驻大厅,驻厅事项在窗口实质运行。对“低频”事项,要通过设置综合受理窗口,实现“一窗接件、内部流转、限时办结”。要严格落实“最多跑一次”要求,推进全流程、全链条审批,固化审批流程,压缩审批时限。三是大力推动服务便民化。积极推广容缺后补、绿色通道、告知承诺等便利措施,通过预约、轮休等办法为企业和群众提供错时延时服务,探索推行全程代办、异地代办等多种方式提高办理效率。充分利用大数据等现代技术手段,研判潜在服务需求,推送更多个性化、精准化服务,让企业和群众办事像“网购”一样便捷。同时,在水、电、暖等公共事业单位及银行等与群众生活密切相关的机构,加快推行“一窗受理”。

  (三)大力推进简政放权。“大道至简”,要进一步念好“筒”字诀。一是持续推进审批流程便捷化。要围绕“马上办、网上办、就近办、一次办”大胆创新,不折不扣减环节、减时间、减材料、减跑动、减成本,确保要件最精、环节最简、时限最短。政务服务部门要按照“一网、一门、一次”的要求全面开展流程再造,打通各部门审批壁垒,形成协同联办机制,真正实现审批服务从“条块分割”向“整体联动”、从“群众来回跑”向“部门协同办”转变。要加快制定“高频”“只跑一次”“一次不跑”等事项清单,聚焦不动产登记、市场准入、企业投资、建设工程、民生事务等办理量大、企业和群众关注的重点领城重点事项,逐项编制标准化工作规程和办事指南,细化每一事项的具体执行方式,逐个明确“跑”几次,怎么“跑”,取消不必要的“空头跑”,为企业和群众提供流程最优、时间最短的审批服务。二是持续开展“减证便民”行动。全面清理“奇葩”证明、循环证明、重复证明等无谓证明,减少盖章、审核、备案、确认、告知等各种繁琐环节和手续。对确需保留的证明事项全部实行清单管理,加强互认共享,减少不必要重复举证,探索建立证明事项告知承诺制,尽可能让企业和群众办事不折腾。

  三、以方便办事为核心,着力优化营商环境

  “放管服”改革是全面深化改革的重要内容、优化制度供给的集中体现、降低制度性成本的重要举措,是破解发展环境各种痛点、堵点的利器。营商环境体现了一个地区的经济软实力和综合竞争力。两者内涵统一、相融互促,根本指向都是激发市场活力和企业创造力。去年国家选取了22个城市进行了营商环境先期试评,自治区印发了《优化营商环境工作实施方案》,提出争取通过3年左右的努力,使全区营商环境达到国内经济发达地区水平。前段时间,行署也出台了《优化营商环境工作实施方案》,并将在下半年对各旗县开展营商环境评价。我们要切实强化营商环境就是生产力的意识,坚持问题导向,紧扣重点指标和关键环节,以点

  带面多维度、立体化、全方位地推动营商环境持续优化,实现营商环境全面提升、全面进步。

  (一)方便企业开办。企业开办时间是营商便利化的关键性指标。要大力推行注册、刻章、发票申领、备案信息补充采集等一站式服务,推进企业登记事项全程电子化、证照联办等,将企业设立登记时间压缩到3个工作日内。要切实抓好投资项目在线审批监管平台应用,特别是“联而未用”部门要严格按照《自治区投资项目在线审批监管平台运行管理办法》,加快推进办理同步、信息共享,实现投资项目的全周期网上审批,减轻企业负担,提高审批效率。

  (二)简化工程建设项目审批办理。这是优化营商环境突出短板。要按照国务院《关于全面开展工程建设项目审批制度改革的实施意见》,对工程建设项目审批制度实行全流程、全覆盖改革,每一个审批阶段均要实行一个部门牵头、并联审批、限时办结,推行告知承诺、区城评估和联合勘验、联合审图、联合测绘、联合验收等制度,压缩工程建设审批时间,实现审批时间减一半目标。

  (三)方便企业水电暖办理。这是保障项目建设和企业生产的重要要素。要将水电暖工程的规划施工等手续纳入项目本体工程一并办理,进一步减环节、优流程、压时效、提效率,确保新宝拉格镇办理供水不超过30个工作日、低压报装不超过15个工作日,高压单电源不超过40个工作日、高压双电源不超过55个工作日;积极推进工业园区热力管网建设。

  (四)方便企业群众不动产登记办理。这是群众较为关注的焦点问题。要接照国务院《关于压缩不动产登记办理时间的通知》要求,通过一窗受理、并行办理、人员集成、取消不必要环节以及实现信息互通共享等措施,确保年内一般登记业务和抵押登记业务办理时间分别压缩到10个和5个工作日。要继续抓好不动产遗留办证问题,确保年底前办理80%,2020年全面“清零”。

篇四:深化放管服座谈会发言

  放管服工作会议领导发言稿

  各位领导,同志们:

  按照会议的安排,就近年来深化“放管服”改革工作的情况作如下汇报,不足之处,请批评指正。

  一、工作成效

  (一)持续深化商事制度改革,有效激发市场主体活力。我局近年先后完成注册资本实缴改认缴、年检改年报、“先照后证”、“多证合一”、企业简易注销登记、全程电子化登记、商务秘书托管登记、外商投资企业商务备案与工商登记“一口办理”、个体工商户“三证整合”等改革任务,出台了《攀枝花市推进工商登记制度改革的实施意见》、《攀枝花市市场主体住所(经营场所)登记管理办法》等系列改革措施。通过“数据网上行、审批不见面”,实现了“最多跑一次”和“一次都不跑”。形成了“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良好势头,同时,助力企业快速融资,全市近三年来办理股权出资、动产抵押959件,为企业融资662.27亿元。促进了市场主体的快速发展。截止今年6月底,全市共有各类市场主体84051户,较商事制度改革前增长53.28。

  (二)建立以信用监管为核心的市场监管新机制。强化企业信息公示。年报制实施以来,年均超过9成的企业依法履行公示义务,向社会公示自身信用信息。强化事中事后监管。坚持宽进严管,先后建立完善“一单两库一细则”,实现12类40项检查事项“双随机、一公开”监管模式全覆盖,随机抽查企业3309户,协助法院冻结企业股权253件(次),归集行政审批和处罚信息8381条,将1666户企业列入经营异常名录向社会公示,触发联合惩戒限制“老赖”担任公司各类职320人(次)。畅通企业

  信用修复渠道,约16%的企业通过补报年报、履行公示义务等情形移出了经营异常名录,企业信用状态恢复为正常。形成了企业自律、政府监管、社会监督的信用监管新局面。

  (三)打造优质高效服务团队。按照“靓窗口、优服务、助创业、圆梦想”要求,不断强化窗口规范化建设,连续16年被评为“优秀窗口”,先后获得“全国工商系统先进集体”、省市级“政务服务示范窗口”、“巾帼文明岗”“先进基层党组织”等殊荣。20余人(次)被评为省、市“人民满意红盾卫士”“政务服务标兵”等。

  二、主要措施

  近年来,我局以营造优质营商环境为目标,着力抓了以下工作。一是全面实现“两集中两到位”。将6大类175个行政审批及服务事项全部纳入市政务服务中心集中办理。实现大厅之外无审批、服务群众“零距离”。二是大幅度降低市场准入门槛。将148项行政审批事项列为工商登记后置审批。三是全面推进“最多跑一次”改革。编制“马上办、网上办、一次办”事项清单,对企业注销、备案登记等63个简易事项实行“马上办”(办理时限不超过1个小时)、优先受理“网上办”、复杂事项要件齐备“一次办”。四是持续深化“多证合一”。将整合证照的办理事项全部集中到工商登记窗口“一窗办理”。通过一窗受理、部门共享、信息互认、多证合一,实现“数据网上行,企业少跑路”。五是强力推进“网上办理”。大力推行公司制企业设立登记全程电子化和企业变更、备案、注销等业务“网上受理”登记模式,进驻中心审批事项实现100%可网上办理,公司制企业全程电子化办结率达35%。六是开启企业简易注销程序,最大程度节约企业退出时间和资金成本。七是全面实施“容缺审批”。在法定核心要件齐备的前提下,允许“边补边办”。

  三、下步工作打算

  (一)“简”字当头,努力在“放”上求突破。全面实施“011”工程。即:企业办照“零见面”、“最多跑一次”、企业设立登记1天办结。同时将企业注销、企业备案登记等63个简易事项提速到当场办结,办理时限不超过1个小时,将入驻中心175项事项全部纳入最多跑一次改革。积极会同税务、公安、人社、银行等部门压缩企业开办时间,2022年底全市实现企业开办时间压缩至4个工作日,领先全国水平。有序推进“证照分离”改革,破解“准入不准营”难题。

  (二)坚持放管结合,努力在“管”上谋创新。加强事中事后监管。以“双随机一公开”抽查为抓手,按照“一次抽查,全面体检”要求,将抽查比例由3%提高到5%。协助推进信用体系平台建设。强化部门间各业务平台信息互联互通、实时共享,实现涉企信用信息归集应用智能化、便利化。促进部门间证照衔接、联动监管和协同执法,构筑起跨部门联动响应和失信惩戒机制,大力推进我市企业诚信建设。

  (三)坚持提升服务,努力在“服”上要实效。

  扩宽“网上办理”通道。强化“银政合作”,再选取14家银行网点设立“工商登记全程电子化辅导站”,同时探索与街镇(社区)服务中心、商会协会和产业园区等机构合作,为申办公司制企业免费提供名称预先核准、设立登记、领取营业执照等“全程电子化”辅助服务,实现全程“零见面”、“零付费”。

  “放管服”工作纪律会议

  为进一步优化我院医疗卫生服务窗口设置,提升整体服务能力和水平,确保医疗质量和医疗安全,维护医患关系和谐,某某某院长转达上级文件精神,召开以窗口服务“方管服”工作会议:

  完善做好医疗服务窗口的设置、建设和管理,加强窗口服务、纪律,加强门诊导医态度,保证上班期间导医在岗,要做到“微笑服务”做好门诊分诊制度,让患者少跑路,快就诊。加强窗口结算,做好微笑服务,避免排长队,多拥挤。做好病区医疗人员服务态度,杜绝发生医患纠纷。对违反规定给予全院通报、警告处分。并在年底考核中适当减分。

  加强医疗服务窗口,以人民群众满意为目标,做好我院窗口服务效能,提升工作质量,服务群众,让患者能够更便捷、更舒心的就医环境。

篇五:深化放管服座谈会发言

  某市发改委主任在”放管服”优化营商环境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座谈会上的发言

  各位领导好!根据会议安排,现在我谈一谈发改委在”放管服”、优化营商环境,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中开展的工作、存在的问题和建议:

  一、努力提高工作效率

  今年以来,我委加强服务推进项目快审快批。一是在政务服务中心窗口安排业务能力较强的工作人员2名,实行AB岗制度,专职负责项目并联审批、政务公开、诚信体系建设、“12345”便民服务等工作。二是对于企业备案项目加强了审前咨询服务,主动指导帮助企业掌握投资政策,准确有效填报项目备案信息,推进即时办理;对申请核准的项目,指导企业完善核准要件,积极协调市政府、地区发改委支持,快速审核,快速报批;对于网办平台不要求上传的附件材料,绝不另行要求提供,资料上传齐全后,第一时间予以办结,不存在吃拿卡要、人为设置关卡情况。目前网办项目备案已实现8个工作日内办结(法定时限15个工作日),熟悉平台操作的办事人员,可实现不见面审批或者最多跑一趟的目标。今年以来联审联批办理59个项目,已办结51个,正在办理8个。三是对于群众在便民服务平台投诉、举报的乱收物业费、蔬菜涨价问题,我委第一时间予以处理解答,经回访,处理解答令群众满意。对于企业、群众现场咨询的困难诉求,列如:不会在网上进行项目申报等,我委工作人员在给予网上办事指南的同时,在网络平台上按步骤演示办理程序,让咨询人员能够更加清楚明白,学会操作,并形成协调解决企业、群众困难诉求及服务事项工作台账备查。四是积极开展“双随机、一公开”工作,查处煤矿企业违规违法行为8起,并将处罚结果通过塔城地区信用信息处理平台进行了公示。五是通过年审对全县行政事业性收费单位的收费项目、标准逐项进行了审查。特别是对自2017年1月1日起涉及取消、免征和调整的行政事业性收费单位重点审查。坚决杜绝国家和自治区宣布取消的收费项目继续收取、应调整的收费标准仍未调整、越权批费收取、不按规定取消收费项目、变更收费标准等问题的发生。

  今年以来,我委各领域工作人员能够加班加点尽职尽责的开展项目审批、申报,安全生产等方面的服务和管理职责,未发现涉及我委相关人员的负面评价。

  二、面临的困难问题

  一是某市历年债务逐渐进入集中还款期,今年需还债6.5亿元,明年需还债7亿元以上,导致可用于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政府资金不足。财政资金在保障工程项目配套资金以及前期费方面显得捉襟见肘。部分项目因中央专项资金被统筹使用而停滞或推进缓慢。项目咨询、规划、设计、造价等各类前期费用难以保障,建设单位与咨询公司之间因前期费支付矛盾突显,合同履约失信风险加大。因资金问题一环扣一环,经济活动的活跃性难以有所改观。2021年4个续建

  专项债项目涉及债券资金4亿元,因未获得债券资金继续支持,面临被迫停工风险。

  二是企业资金不足。企业项目受全球疫情传播带来的副作用,建设端原材料价格普遍上涨,产品销售端受疫情管控、美国打压等影响,产品销售不畅。企业资金短缺,周转困难,融贷资金能力不足,还款违约风险加大,致使投资意愿不强,工程推进缓慢,未能对全年固定资产投资形成有效支撑。(2021年企业投资项目32个,年度计划投资20.81亿元,占年度计划64.59%。但是目前开工21个,完成投资3亿元,仅完成计划投资20.81亿元的14.4%。11个企业项目未开工建设,占9.4亿元,目前资金尚未落实,项目尚未落地。企业投资完成率低,直接影响年度任务的完成。

  三是土地短板困扰城市发展和园区建设。某市成立于1915年,自成立100余年以来城市发展不断拓展空间。由于老城区建设较早,城市规划布局不合理,老旧小区、城乡结合部等占用城市国土空间。城市发展边界受控制,内部布局不尽合理,被大大小小建构筑物占用,新项目落地难,基本都涉及拆迁老旧房屋等设施,拆迁资金短缺,造成新一轮发展困扰。另一方面,工业园区可用土地指标较少、基础设施不完善。招商引资项目协议签订后,在工业园区找地,既要符合工业园区功能布局规划,又要符合土地利用规划,往往因为落地难而项目弃投。比如工业园区可用土地指标仅400余亩,xx园区因没有工业污水处理设施,企业入驻受限。土地等要素短板困扰城市发展和园区建设。

  三、解决问题的建议

  一是建议财政、税务及其他收费部门积极筹措资金,加强政银企对接,加强税收、非税等应收尽收征集,保障工程款支付,确保投资项目能够顺利实施。二是加大对招商引资项目的协调服务力度。针对已过招商引资领导小组会议的招商项目,按照会议纪要,各牵头责任部门紧密联系企业,指派专人为企业前期办理开展指导服务工作,积极协调前期推进中遇到的困难,解决前期推进的问题,力促落地一批新项目,比如棉花全产业链项目,计划投资120亿元(其中固投不低于10亿元),为完成固定资产投资任务提供支撑。三是继续加强招商引资工作,探索采用“云洽谈”“云签约”等方式(2021年8月13日,哈尔滨市阿城区举办招商引资项目云视频集中签约仪式。),确保在疫情环境下招商招商引资工作不断档,招商引资项目可以接替有序,滚动落地,持续为经济发展奠定项目支持。四是积极筹备2022年政策性资金项目的申报工作。认真学习研究国家、自治区宏观政策及投资导向,民生实事、xxx建设之需要,加强与上级部门对接,精心谋划、包装一批符合政策的重大项目,做好项目储备库动态管理,按照时间节点积极申请国家政策性资金支持,力争更多项目落地某市。五是积极推动我市传统产业向产业链上下游延伸,以服装纺织、装备制造、绿色食品等产业为重点,向价值链的中高端迈进,不断提升产品附加值,增强市场竞争力。

  某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2021年8月30日

篇六:深化放管服座谈会发言

  近年来,按照中央及省市有关“放管服〞改革、全面优化提升营商环境的战略部署和工作安排,X县接续发力、久久为功,扎实推进营商环境“三年行动方案〞,强化顶层设计,夯实组织体系,实施重点整治,严格绩效考评,着力发育便捷、高效、标准、透明的营商环境和政务高地,有效增强县域经济社会开展内生动力,科学推动三国历史文化名城实现整体跃升。

  一、近年X营商环境的优化实践

  〔一〕强化顶层设计,积极破解开展瓶颈。X年以来,X县先后出台了中小微企业贷款周转金使用方法、优化企业开展环境假设干意见等系列化的标准性文件,明规确矩,建章立制,定向破解县域营商环境方面存在的资金、审批、效能等突出矛盾问题,提速增效,放开放活,有效激发市场主体活力和创业激情。一是放大财政性资金的杠杆撬动作用。从“转贷难〞入手,创新使用金融财政工具,建立落实与实体企业相匹配的转贷资金池,强弱项,补短板。先后与农商银行、中银富登村镇银行、邮政储蓄银行、X惠升财政投资公司等合作建立中小微企业贷款周转资金池X个。截止X年X月末,各类贷款周转金累计发生X亿元、受益企业X户。二是建立“政+商+银〞会商平台,形成协同联动常态机制。采取联席办公会议、银政企会商制度、对口帮扶协作机制、“安静生产日〞“绿色通道〞等系列标本兼治、重在治本的方法措施,净化优化县域企业、商事生态环境。三是“摸着石头过河〞,先行先试营商环境新举措。采取“保姆制〞、“工程包保〞、“一事一议〞等,全链条、多渠道扶持重点行业、主导产业转型升级、补链强链,发育先导产业,做大做强县域产业支撑。四是做强产业效劳支撑平台。加大生态环境专项整治、实施“四水同治〞、落实水、气、土“三年行动方案〞等,“腾笼换鸟〞,着力构建开展新格局,形成后发新优势。筹资×亿元,政府主导超前建设标准化厂房,筹划实施×等重大工程等,“栽下梧桐树,引来金凤凰〞。五是优先开展直接融资。精心梳理县域产业“基因图谱〞,对成长性好、强链延链的骨干企业、优势工程,结合产业规划,导入现代企业制度。同时,加大财政奖补力度,完善投资、财金、上市等支持举措,推动高成长性企业试水直接融资,发育壮大县域资本市场。×持续深耕资本市场,×登陆新三板,×实现悉尼主板挂牌,鼎泰高科抢滩科创板进入实质性阶段。

  〔二〕提升政务效能,持续优化政务环境。一是深化“放管服〞改革。围绕全面降低制度性交易本钱,进一步缩减市场准入负面清单,积极推动“非禁即入〞

  普惠政策落地。强化审批、报备事项的事中、事后监管,推动生产要素的市场化改革,加快形成竞争性市场体制。二是严格落实“最多跑一次〞改革。彻底清理行政审批事项,优化商事效劳流程,稳固商事改革成果,推行“并联审批〞、“网上办〞等,根本实现商事事项办理“零跑路〞。三是推行商事代办“一条龙〞。科学分置企业代办、工程代办、民生代办、镇〔街道、乡〕村〔社区〕代办,结合志愿效劳、自助效劳等,健全商事全程代办效劳体系,强化绩效约束机制等,各类市场主体对商事效劳改革的获得感、满意度明显增强,“亲、清〞政商关系有力促进了营商环境的改善和提升。

  〔三〕推动善治转变,着力打造开放高地。营商环境也是生产力。近年来×县围绕市场开放,加快推动由土地、财金等要素吸引型开放向政务、规那么等机制制度型开放转变。坚持全局和局部相匹配、治标与治本相结合、渐进和突破相促进,先后筹划实施了商事制度改革、市场“非禁即入〞改革等,连年组织×开放论坛、“两节一会〞、“营商环境大讨论〞等,解放全民思想,推进开放营商。率先设立营商环境举报投诉中心,将营商环境工作纳入县委巡察、绩效评估、专项督查等,组织“两代表、一委员〞评议,在县融媒体矩阵开辟“我来说营商〞专栏等,积极营造良好的营商环境。设立财政专项预算,实施企业家素质提升工程。在每年年中、年终,组织对县公共资源交易中心、县市民效劳大厅、县工信委、县产业集聚区、县税务局、县商务局、县应急管理局等重点涉企部门的效劳效能“大问卷〞。从严治理“玻璃门〞、“窗口受理、线下绕办〞等现象,稳固形成优化营商环境的长效机制,发育良好营商生态。按照“有信必核、有咨必复〞的原那么,从严从快查处侵商侵企行为,始终保持对营商环境不作为、乱作为“零容忍〞的高压态势。

  二、当前营商环境的主要问题

  一个好的营商环境,是中西部地区实现“弯道超车〞后发崛起的最大优势。优化营商环境,必须坚持问题导向,树立有解思维,勇于自我革命。从目前×营商环境看,主要有两个方面的突出问题:

  〔一〕商事效劳仍存不优。一是“两重两轻〞表现比拟明显。在商事、“最多跑一次〞等改革中,重审批报备、轻跟进管理,重执法执罚、轻常态效劳的现象还不同程度存在。安监消防、食品监督、社会办学等行业事后监管不到位,文化平安、社会养老、协会监管等领域,治理任务较重。二是部际之间、乡镇层级之

  间协调协作难。受部门、行业利益干扰,以及其在营商大局上的站位上下等,乡镇间、部际间优化营商环境工作的不平衡性较大。一些单位和工作人员不作为、不担当,在落实营商环境政策举措上推推动动,甚至推而不动、阴奉阳违,“上热、中温、下凉〞的现象难以铲除。三是问题动态清零机制不健全。联审联批事项办理流程上的不经济、并联审批机制运行过程中的不衔接问题不容无视,必须多措并举,强化流程监控,确保动态清理。同时,一些工作人员能力缺乏、本领恐慌的问题也相对突出。

  〔二〕惠商政策措施棚架时有发生。一些部门、单位宣传贯彻营商政策的不到位,致使惠商政策“碎片化〞、政策红利发挥不充分,近年来的集中治理成效难稳固。主要表现在:一是受行业规那么、部门担当等因素影响,中小微企业转贷资金池不能满足实体企业“短、小、频、急〞的融资需求。二是园区食宿、托教、医疗、商业配套的不到位,加剧了园区企业“招工难、留人更难〞。三是环境容量缺乏、用地指标偏紧、资本要素配置失调等,制约了前景好、高成长性企业的开展空间拓展。四是职教中心的缺失、技工培训和再教育体系的空白,增加了企业高素质人才引进、普工外乡化的本钱等。

  三、优化提升X营商环境的思考

  优化提升×营商环境,是一项系统的社会工程,不可能一蹴而就,必须全面发力、多点突破、蹄疾步稳、纵深推进。结合当前×营商环境现状,建议以破“五难题〞、立“五高地〞为总抓手,标本兼治,久久为功,推动营商环境治理科学化、法治化、制度化,打造在×乃至全省知名的一流营商生态品牌。破“五难题〞、立“五高地〞,即是目标,更是过程。破“五难题〞,就是要立足当前,放眼长远,围绕商事制度改革不彻底、市场资源配置不经济、社会信用体系不健全、商事效劳流程不通畅、政府杠杆调节不得法的问题,强化顶层设计,做好统筹协同,实施重点突破,努力把×打造成为豫西南政务效劳优、人文环境佳、商事效能高、政商关系亲、市场活力足的开展高地,创出×投资沃土品牌。

  〔一〕实施“三大攻坚〞,突破改革“碎片化〞。汲取近年来先进地区和自身在营商环境实践方面的成败得失,重点解决在引商、安商、扶商、富商、尊商政策方法举措上的不衔接、“碎片化〞问题。实施资本招引落地、工程筹划运作、环境改善提升“三大攻坚行动〞,盘存量,解难题,扩增量,活主体,提质量。突出营商机制、制度、保障,三管齐下,系统集成,稳固成效。一是厘清“两个

  清单〞。动态完善市场“负面清单〞和商事效劳“权责清单〞。发挥市场和政府“两只手〞的协同倍益效应,让市场更高效配置资源、资本。二是健全营商环境支撑保障体系。系统梳理中央和省市县历年来惠企利商的政策、方法、措施、意见、纪要等,结合依法行政、简政放权、商事改革,科学衔接,形成体系,发挥集成效能。三是扭住关键“节点〞,实施突破。从优强企业、重点工程、高增长点最现实、最紧要、最给力的“小切口〞入手,结合县域产业规划和行业“基因图谱〞,科学谋划,明晰商事效劳“路线图〞,实施顶层推动、“节点〞突破、“政务外包〞等,让市场主体有更多的获得感、幸福感、归属感。

  〔二〕做好“加减乘除〞文章,加快政府职能转变。围绕“放管服〞改革深化和建设效劳型政府,强化县乡村三级联动,主动担当,积极作为。一是科学放管、简政利企。进一步廓清政府和市场的边界,以做实公共资源交易平台为切入点,以点带面,稳固市场经济改革成果,推动市场更好发挥在公共资源配置、公共效劳采购、公共事务磋商诸方面的决定性作用,收紧政府“无形之手〞,激发经济社会内生动力,稳经济、稳投资、稳预期,调结构、促转型、惠民生。二是接续发力、扛牢责任。牢固树立科学的开展观、政绩观,以“功成不必在我〞和“功成一定有我〞的理念,一任接着一任干,为×可持续开展夯实根底。三是全面清理、“握指成拳〞。彻底去除税务、房管、测绘、卫健等“红顶〞中介,斩断政企不清、政事不分的利益链条。抓住中央和省市投融资体制改革的机遇,把依附政府,附庸财政、水利、发改、国土、农业农村、交通等职能部门的各类投融资平台完全推向市场,压降政府债务负担,使更多的公共财力、物力“好钢用在刀刃上〞。

  〔三〕打通“亲清〞政商“最后一公里〞,再造营商新生态。政商亲、活力足;政商清,后劲大。一是实施政务效能监察与履职“免责〞机制建设“两手抓〞。重点破除推推动动、甚至推而不动的顽习,消除“末梢梗阻〞。紧盯窗口单位、关键平台、利害部门,全面深入治散、治懒、治混。强化正向鼓励,以上率下,勇担当,善作为,引领营商环境治理向纵深推进。二是鼓励推动群众创业、万众创新。大胆探索,创新改革,以政务效劳的新理念、新路子、新举措,推动×开放的大门敞得更开,形成全社会尊重创业、尊重劳动,关爱企业家的良好社会环境,形成多种经济成份竞相开展的生动局面。三是加大宣传推介,擦靓×营商品牌。好的营商环境是生产力,品牌是更具魅力、更富底蕴的生产力。利用现代媒

  体矩阵,精心创意,科学筹划,全方位、多维度展示×开放营商新形象、新“干货〞,让×、让中国听到×开放声音、×创业故事、×营商方略,让×在助力高质量开展的生动实践中走出盆地,走向全国。

篇七:深化放管服座谈会发言

  在深化“放管服”改革优化营商环境工作推进会上的讲话

  今天下午,我们一起参加了省政府网上政务服务能力提升工作培训会议,会上,国务院电子政务办公室李三群同志作了专题报告,报告的政策性、专业性、实践性、指导性很强,让我们对中央关于数字政府建设,尤其是“互联网+政务服务”工作,有了全面的了解,对当前存在主要问题有了清晰的认识,更重要的是为我们下一步工作指明了方向。

  省政府副秘书长、办公厅主任x提出了三点要求,具有很强的针对性,大家要抓好贯彻落实。下面,我们召开全市深化“放管服”改革优化营商环境工作推进会,主要任务是传达贯彻x月x日省政府召开的省协调小组2021年第1次全体会议精神,安排下阶段工作。刚才,市政务服务和大数据管理局传达了省协调小组2021年第1次全体会议精神,通报了我市“一网通办”能力提升百日攻坚行动开展情况,并作了安排,市发展改革委、市住房公积金中心作了发言,你们要践言践行,抓紧抓细抓实、抓出成效。现在我再讲两点意见。

  一方面,迅速行动,抓整改促提升

  在省推进政府职能转变和“放管服”改革暨政务公开协调小组2021年第1次全体会议上,通报了全省“一网通办”

  能力提升百日攻坚行动相关情况,x大类指标中,我市x类指标排名靠前、x类指标处于中下、x类指标排名滞后。各地各有关部门要深入查找原因、采取务实管用措施,抓细抓实问题整改,全面提升“一网通办”能力。

  (一)抓指标提升

  一是落后指标要补短提升。从通报情况看,我市“一网通办”能力提升中,x类严重滞后指标分别为应用平台接入、数据开放共享。在应用平台接入方面,我市在“x通办”x分站点接入系统应用数x个,均为网页链接,没有一个符合国家标准以接口方式接入。从客观上讲大家缺资金、缺技术,从主观上讲大家不重视、敷衍推诿、不担当作为。市公安局、市民政局、市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局、市医保局、市卫健委、市文化广播旅游局、市不动产登记中心、市住房公积金中心等所有使用本行业应用系统的部门,要讲政治,从大局出发,在x月x日前,按照国家规定标准以接口方式将本部门(包括下属事业单位、公共服务企业)的应用系统全部接入“x通办”x分站点。在数据开放共享方面,综合指标满分为x分,我市仅得x分,全省倒数第3。市发展改革委要牵头抓好问题整改,主动对接省级相关部门,吃透考核评价标准,对政务信息资源进行再梳理,进一步扩大平台共享目录收集范围和渠道,健全完善数据共享机制,提升数据共享开放水平,确保既要有平台,又要有数据。市级各部门要积极配合、主动提供数据,市政府信息公开办要加强业务指导,务必确保我市数据共享开放指标综合排名进入全省第一方阵。

  二是中游指标要提档升位。在电子证照和电子印章应用、平台推广使用x个方面,我市处在全省中下水平。市级各部门要主动与上级部门对接,x月x日前全面完成电子印章的申请、制作和授权,完成电子证照模板制作和绑定,将有效期内非涉密存量证照电子化、结构化,全量全要素汇聚到省一体化政务服务平台;增量电子证照要及时向省一体化政务服务平台汇聚、更新,进一步扩大电子证照共享互认范围,切实减少企业群众办事提交材料的频次和数量。各区县、市政务服务和公共资源交易服务中心要持续加大“x通办”app推广使用力度,采取短信、现场提醒、宣传引导等多种方式,组织引导广大企业群众优先选择政务服务“网上办”“掌上办”,积极注册“x通办”app,主动参与政务服务“好差评”评价,对办理事项进行“一事一评”,实现每周每万人口政务服务主动评价数提升到x人以上,督促指导有关部门(单位)限期整改差评事项,进一步增强企业群众办事体验感和便捷度。

  三是靠前指标要进位争先。系统运行基础配置、统一政务服务事项、优化政务服务运行流程、工程建设项目审批管理系统运行x个方面,排位虽然靠前,但尚未进入全省第一方阵,各地各部门要创新工作、持续用力,力争取得更好成

  绩。市政务服务和公共资源交易服务中心要牵头抓好事项认领、事项梳理、实施清单配置、办事指南等方面的优化提升,坚决将非涉密政务服务事项全部纳入一体化政务服务平台,围绕“一网通办”优化再造服务流程,确保实现申请、受理、审查、决定、制证等环节全流程在线办理、服务事项异常数据“清零”、网上可办事项达x%、全程网办事项达x%以上、“最多跑一次”事项达x%以上。市住房城乡建设局要牵头负责抓好工程建设项目审批管理系统运行管理,将所有工程建设项目审批事项全部按规定纳入工改系统办理,力争国家标准事项覆盖率提升到x%以上。各区县要参照市上标准抓好相关指标提升工作。

  (二)抓调度督导

  一是实行周调度。从本周开始,在“一网通办”能力提升百日攻坚期间实行周调度、周排名、周通报,此项工作由谯小涛同志牵头负责。二是实行月、季研判。参照省上当前做法,我们最近也实行月研判制度,如果后期情况较好,再调整为季度研判,此项工作由我亲自调度。三是抓督查督办。市目标绩效办会同市政务服务和大数据管理局,开展好督促检查工作。四是对工作不力的进行约谈。今天召开了推进会,如果下次再出现类似情况,市委政府将对责任部门“一把手”进行约谈。

  二、持续用力,夯基础固根本

  “一网通办”、数字政府建设是政务服务的重要内容,针对x实际情况,我强调四点:一要抓好数字政府建设的规划和顶层设计,尤其是“互联网+政务服务”的建设。目前,x还没有智慧城市、数字城市的规划,还没有启动共建共享共用相关项目建设,与全省其他市州有一定差距,这项工作专业性比较高,要依托专业技术力量,加快编制“十四五”信息化建设和数字经济发展规划。二要抓好平台建设。全市数字平台建设小、弱、散,一些基础平台建设不够系统和完善,还没有完全打通平台畅通的壁垒,数字政务缺乏支撑,严重制约了“x通办”x分站点的建设。三要抓好数据共享。全市数据共享不足,工作比较滞后,大家要树立数据是最大资源的理念、树立数据共享的理念,打破陈旧的制度障碍、狭隘的理念障碍、落后的技术障碍。四要抓好运营管理能力提升。在“互联网+政务服务”、数字政府建设等方面,需要专业的人才、专业的运营队伍,这是我们的短板,大家要通过引进人才、培养现有人才等多种方式加强队伍建设,夯实“一网通办”基础。

篇八:深化放管服座谈会发言

  “放管服”改革暨优化营商环境工作会议发言稿

  今天,政府召开推进“放管服”改革暨优化营商环境工作会,主要目的是深入贯彻落实中央、自治区、盟委、行署和旗委的决策部署,总结工作、找准问题、启迪思路、完善措施,推动各部门进一步深化“放管服”改革,加快转变政府职能,大力优化营商环境,为促进全旗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强劲动力。刚才,旗直5个部门分别从各自工作角度,就下一步重点工作进行了具体安排,我完全同意,大家要认真抓好落实。下面,我讲四点意见。

  一、提高政治站位,充分认识“放管服”改革和营商环境建设的重要意义

  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放管服”改革和营商环境建设,习总书记在十九大报告中,就转变政府职能、深化简政放权、支持民营企业发展、构建新型政商关系、促进非公有制经济健康发展等重点工作作出战略部署。近年来,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每年都对“放管服”改革和营商环境建设提出

  明确要求。国务院连续四年召开电视电话会议,就深化“放管服”改革、转变政府职能进行专题部署。特别是今年以来,李克强总理主持召开了13次国务院常务会议,其中涉及“放管服”改革和营商环境建设的就有11次,研究出台了一批含金量高、操作性强的政策措施,可以说进入了政策和行动密集期。充分体现了党中央、国务院为企业松绑、为群众省力、为创新清障的坚定决心和必胜信心。

  自治区党委、政府将“放管服”改革和营商环境建设作为转变政府职能、激发市场活力、推动高质量发展的战略举措,先后下发了《深化“放管服”改革推进审批服务便民化的实施意见》《促进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若干措施》等一系列政策性文件,去年对各盟市首次开展了营商环境评价。李纪恒书记强调,要把优化营商环境作为高质量发展的基础性、全局性、先导性工作,以机构改革为契机,大幅减少政府对资源的直接配置,大幅减少行政审批,大幅减少对微观主体的直接干预。布小林主席要求,要加快政府职能转变,提高行政效能,营造便捷高效、公平竞争、稳定透明的营商环境。

  近年来,按照中央、自治区的部署要求,盟委、行署在“放管服”改革和营商环境建设方面做了大量工作。去年以来,行署对各旗县营商环境进行专题调研,组织部分地区和部门赴武汉、鄂尔多斯等地就“放管服”改革进行考察学习。召开行署全体会议、推进“放管服”改革工作会议等进行专题部署,明确“放管服”改革任务书、时间表、路线图。召开全盟民营企业代表座谈会,听取民营企业的意见和建议。去年6月28日“云端锡林郭勒”政务服务平台上线运行,锡林浩特地区政务服务大厅在全区率先实行了“一窗受理、综合服务”新审批流程和服务模式。经自治区营商环境评价,我盟综合排名全区第6名。

  旗委、政府认真落实中央、自治区方针政策和盟委、行署的安排部署,印发了《深化“放管服”改革工作实施方案》,优化审批流程和服务模式,审批事项承诺办理时限压缩20%,企业和群众办事便利度不断提高。“双随机、一公开”监管全面实施。“多证合一”等商事制度改革扎实推进。全面落实减税降费、金融扶持等政策,2018年,12家企业纳

  入电力多边交易电价范围,3家企业在自治区股权交易中心挂牌,鸿格尔农牧业等3家企业获得首届旗长质量奖,全年新增市场主体533户,新增注册资本金2.43亿元。

  成绩虽有,但问题更多。目前,全旗“放管服”改革和营商环境建设成效还是初步的、阶段性的,“放管服”改革整体性还不强、受益面还不广,有些部门对这项工作不适应、不自觉、跟不上,企业和群众办事还是要跑来跑去,获得感不强。一是思想认识不到位。一些部门对“放管服”改革和营商环境建设的重要性和紧迫性认识不够、主动性不强,对于如何推进落实研究不够。二是简政放权力度不够。有的部门该放的有些还没有放,明放暗不放,放责不放权。有的对放权事项一放了之,监管主体责任履行不到位,后续监管和服务没有跟上。有的改革还停留在上行下效阶段,真正触及关键要害的少,一些已出台的措施停留在纸上,还没有完全落地。三是审批效率不高。部分审批服务流程不优,审批环节多、时间长,并联审批不通畅,“多次跑”“往返跑”情况较多。比如,投资领域审批虽经压缩,但各种审批要件、程序、环节等还是繁多。“三集中三到位”落实不到位,“人

  进事不进”。部分涉及基层群众量大面广的服务事项仍然没有下放到基层。四是“互联网十政务服务”应用推广力度不够。不动产、税务、社保、公积金等高频事项还未纳入“云端锡林郭勒”平台统一受理,很多网上办理的事项仍然停留在信息公开、进度查询、结果公示等层面,与跨部门业务协同、网上联动的要求还有很大差距。一些部门以数据保密、信息交换机制尚未建立等为由不愿共享交换信息,信息多头管理,网上审批无法协同,企业群众办事来回跑重复提交材料。投资项目在线审批联而不用,审批平台与政务服务平台尚未互联互通。五是政务环境不优。一些企业反映,有的部门单位不按合同和承诺履行职责,仍然存在“新官不理旧账”问题。一些部门办事手续繁琐、随意性大,对所办事项不能“一次性告知”,“拖等压”等问题还不同程度存在,门好进、脸好看,事还是难办。基层执法还存在选择性执法和滥用自由裁量权等问题,随意处罚、变相处罚时有发生。

  诸如上述的种种问题,已经成为妨碍发展的“绊脚石”,挫伤了企业信心、引发了群众不满、破坏了营商环境、损害了政府形象。过去抓发展,我们主要拼资源拼政策,现在远

  远不够了,更多的是拼服务、拼环境。现在,全国各地都在深入谋划“放管服”改革、大力优化营商环境,发达地区有发达地区的高招,其他地区也有自己的硬招,如果我们不敏锐识变、不强烈思变、不加快求变,依然得过且过,必然坐失良机、陷入被动、贻误发展。优化营商环境是最持久、最强劲的制胜之道,对此我们必须统一思想解放思想,进一步转变思想观念,树牢发展是第一要务、改革也是发展的理念,进一步简政放权,进一步加大服务,充分激发市场活力,坚决、全面、彻底打好转变政府职能、优化营商环境攻坚战。

  二、聚焦重点精准发力,全面深化“放管服”改革

  (一)大力推进“互联网十政务服务”。这是当前国家和自治区着力推进的一项重点工作,国家政务服务平台年底前将上线运行,2020年底前实现与各省市和国务院有关部门应接尽接、应上尽上。自治区要求今年年底前,盟旗政务服务平台全部建成。各部门要按照国家和自治区的要求,确保年底前实现全旗政务服务一体化,完成与全盟平台对接。一是坚持应上尽上,加速实现网上办事便利化、常态化。加快

  融入“云端锡林郭勒”平台,不断拓展网上办事广度和深度,加快事项入驻,力争今年年底前全旗政务服务事项网上可办率不低于70%,努力实现一般事项“不见面”。加快推动网上便民服务向苏木镇、嘎查社区覆盖,实现全旗通办、就近能办、异地可办。二是坚持数据共享,让群众享受到更多数据红利。深入推进“网络通”“数据通”“业务通”,推进与全盟共享平台深度对接,加快推动跨层级、跨系统、跨部门、跨业务数据互联互通。按照“一数一源、多源校核、动态更新”的原则,加快构建政务数据资源体系,不断提升数据质量,扩大共享覆盖面,提高服务可用性。要突出抓好电子证照库等建设,推动电子证照、电子公文、电子签章等在政务服务中的应用,确保年底前完成全旗电子证照库建设,实现“一处办理、处处认可”“一份资料、全旗共认”。三是坚持“虚实结合”,推动政务服务线上线下一体化办理。以业务融合要集成、数据融合要提速、线上线下融合要贯通为方向,加快推进“一号ー窗一网”办理,实现线上线下功能互补、融合发展。积极推进“互联网十监管”,抓紧推进监管事项梳理工作,尽快认领监管事项,形成监管事项目录清单,确保不缺项不漏项,真正实现对监管的监管。

  (二)大力推行政务服务集中办理。要按照整体政府的理念,以“一窗受理、综合服务”改革为切入点,整合办事流程,推进协同作战,全面提升政务服务大厅运行服务水平,真正擦亮为民服务的主窗口。一是全面推进“一门办理”。加快推行“前台综合受理,后台分类审批、综合窗口出件”模式,年底前全面实现“一窗通办”。同时,完善基层综合便民服务大厅功能,实现就近能办、多点可办、少跑快办。二是继续推进“三集中三到位”。要在应进必进上下功夫,加快推进行政审批服务职能、事项、人员进厅,必须保证业务骨干进驻大厅,驻厅事项在窗口实质运行。对“低频”事项,要通过设置综合受理窗口,实现“一窗接件、内部流转、限时办结”。要严格落实“最多跑一次”要求,推进全流程、全链条审批,固化审批流程,压缩审批时限。三是大力推动服务便民化。积极推广容缺后补、绿色通道、告知承诺等便利措施,通过预约、轮休等办法为企业和群众提供错时延时服务,探索推行全程代办、异地代办等多种方式提高办理效率。充分利用大数据等现代技术手段,研判潜在服务需求,推送更多个性化、精准化服务,让企业和群众办事像“网购”

  一样便捷。同时,在水、电、暖等公共事业单位及银行等与群众生活密切相关的机构,加快推行“一窗受理”。

  (三)大力推进简政放权。“大道至简”,要进一步念好“筒”字诀。一是持续推进审批流程便捷化。要围绕“马上办、网上办、就近办、一次办”大胆创新,不折不扣减环节、减时间、减材料、减跑动、减成本,确保要件最精、环节最简、时限最短。政务服务部门要按照“一网、一门、一次”的要求全面开展流程再造,打通各部门审批壁垒,形成协同联办机制,真正实现审批服务从“条块分割”向“整体联动”、从“群众来回跑”向“部门协同办”转变。要加快制定“高频”“只跑一次”“一次不跑”等事项清单,聚焦不动产登记、市场准入、企业投资、建设工程、民生事务等办理量大、企业和群众关注的重点领城重点事项,逐项编制标准化工作规程和办事指南,细化每一事项的具体执行方式,逐个明确“跑”几次,怎么“跑”,取消不必要的“空头跑”,为企业和群众提供流程最优、时间最短的审批服务。二是持续开展“减证便民”行动。全面清理“奇葩”证明、循环证明、重复证明等无谓证明,减少盖章、审核、备案、确认、告知等各种繁琐环节和手续。对确需保留的证明事项全部实行清单管理,加强互认共享,减少不必要重复举证,探索建立证明事项告知承诺制,尽可能让企业和群众办事不折腾。

  三、以方便办事为核心,着力优化营商环境

  “放管服”改革是全面深化改革的重要内容、优化制度供给的集中体现、降低制度性成本的重要举措,是破解发展环境各种痛点、堵点的利器。营商环境体现了一个地区的经济软实力和综合竞争力。两者内涵统一、相融互促,根本指向都是激发市场活力和企业创造力。去年国家选取了22个城市进行了营商环境先期试评,自治区印发了《优化营商环境工作实施方案》,提出争取通过3年左右的努力,使全区营商环境达到国内经济发达地区水平。前段时间,行署也出台了《优化营商环境工作实施方案》,并将在下半年对各旗县开展营商环境评价。我们要切实强化营商环境就是生产力的意识,坚持问题导向,紧扣重点指标和关键环节,以点带面多维度、立体化、全方位地推动营商环境持续优化,实现营商环境全面提升、全面进步。

  (一)方便企业开办。企业开办时间是营商便利化的关键性指标。要大力推行注册、刻章、发票申领、备案信息补充采集等一站式服务,推进企业登记事项全程电子化、证照联办等,将企业设立登记时间压缩到3个工作日内。要切实抓好投资项目在线审批监管平台应用,特别是“联而未用”部门要严格按照《自治区投资项目在线审批监管平台运行管理办法》,加快推进办理同步、信息共享,实现投资项目的全周期网上审批,减轻企业负担,提高审批效率。

  (二)简化工程建设项目审批办理。这是优化营商环境突出短板。要按照国务院《关于全面开展工程建设项目审批制度改革的实施意见》,对工程建设项目审批制度实行全流程、全覆盖改革,每一个审批阶段均要实行一个部门牵头、并联审批、限时办结,推行告知承诺、区城评估和联合勘验、联合审图、联合测绘、联合验收等制度,压缩工程建设审批时间,实现审批时间减一半目标。

  (三)方便企业水电暖办理。这是保障项目建设和企

  业生产的重要要素。要将水电暖工程的规划施工等手续纳入项目本体工程一并办理,进一步减环节、优流程、压时效、提效率,确保新宝拉格镇办理供水不超过30个工作日、低压报装不超过15个工作日,高压单电源不超过40个工作日、高压双电源不超过55个工作日;积极推进工业园区热力管网建设。

  (四)方便企业群众不动产登记办理。这是群众较为关注的焦点问题。要接照国务院《关于压缩不动产登记办理时间的通知》要求,通过一窗受理、并行办理、人员集成、取消不必要环节以及实现信息互通共享等措施,确保年内一般登记业务和抵押登记业务办理时间分别压缩到10个和5个工作日。要继续抓好不动产遗留办证问题,确保年底前办理80%,2020年全面“清零”。

  (五)降低企业获得信贷难度。金融是优化营商环境的重要力量。要针对“银行找项目、企业跑资金”两难问题,积极搭建政银企对接平台,及时了解掌握企业的资金需求和困

  难,将有信誉、有发展潜力、有资金瓶颈的企业推介给银行,推动精准对接、深度合作。要用足国家关于支持合格金融机构发放普惠口径小额贷款和“助保贷”政策,解决好小微企业融资需求。要实质性推动无还本续贷政策落实,避免对暂时遇到流动性困难的企业简单一刀切地抽贷、断贷、压贷。

  (六)优化企业纳税服务。纳税便捷化是营商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要切实落实便捷办税制度,拓展“最多跑一次”清单范围,年底前实现90%以上涉税事项一次办结。同时,进一步拓展“套餐式”服务范围,探索多税种综合申报、多类事项一次性办结,全面推行电子税务局,加快涉税信息目录建设,持续提升办税效率。

  (七)降低企业运行成本。要将政策落实作为优化营商环境的重要切入点,实行落实民营企业扶持政策季调度制度,建立重点民营企业台账,积极推动国家、自治区、盟委、行署促进民营经济、中小企业发展的各项政策措施在我旗落实落细。要着力抓好减费降税政策落实,建立税收优惠政策台账,开展减税工作督导,进一步清理和规范涉企收费,确

  保政策精准落地。总之,各部门要切实强化责任担当,抓好政策的宣传解读和落地见效,决不能让好的政策措施在实施层面“卡壳”。

  四、强化组织领导,确保取得成效

  (一)自觉担起改革重任。“放管服”改革及营商环境建设作为一场刀刃向内的自我革命,必须作为“一把手”工程高位推进。特别是“放管服”改革难点之一就是打破条块划分,对业务流程进行重组、再造和优化,更需要部门主要领导发挥关键作用,从科学谋划、统筹协调到强力推动,从落实责任、考核激励到问责追责,要切实强化责任担当,自觉扛起改革重任,以刮骨疗毒、壮士断腕的勇气将改革进行到底。各有关部门主要领导要将“放管服”改革及优化营商环境工作作为重要的政治任务,对标对表国家、自治区、盟委、行署和旗委、政府工作要求、推进步骤和时间节点,坚持目标引领,打好提前量,算好进度账,一项一项地明确责任单位、责任人,精准精细抓好落实。

  (二)加强改革协同联动。“放管服”改革及营商环境建设作为一个有机整体,有些工作一环扣着一环,必领上下衔接、左右协同。全旗上下一定要树立一盘棋的思想,强化协同配合、系统集成,打好“组合拳”,做到任务共担、工作联动、服务协同。旗政务服务局作为新成立部门,要尽快熟悉情况进入角色牵好头抓好总。旗发改委要统筹谋划好营商环境建设。各责任部门要切实树立系统思维和整体作战观念,细化举措、主动作为,进一步做好系统对接、网上审批、项目入厅、信息资源整合、流程再造等工作衔接和政策对接,确保思想重视到位、制度配套到位、任务执行到位。

  (三)坚持宽进严管营造竞争有序的市场环境。市场主体有活力,经济发展才有动力。要积极推动“非禁即入”“非禁即准”普遍落实,抓好市场准入负面清单实施和资源配置方式创新,坚决破除民间投资进入的不合理限制和隐性壁垒,充分激发各类市场主体创新创造活力。“宽进”就要“严管”,“宽进”之后,“严管”不可缺位。要按照“谁审批、谁主管、谁监管”的原则,全面落实监管责任,要明规矩于前,划出红线、底线,让市场主体知晓行为边界;要寓

  严管于服务,积极推行“双随机、一公开”监管、信用监管、大数据监管、“告知承诺+事中事后监管”等新型监管方式,规范市场执法行为,依法当好“裁判”;要施重惩于后,对严重违法违规、影响恶劣的市场主体要坚决清除出市场,防止“劣币驱逐良币”,着力营造竞争有序的市场环境。同时,要深入推进政务公开、决策公开、执行公开,加强政策解读,主动回应群众关切,以公开稳预期、强监督、促落实、优服务,打造阳光法治政府。

  (四)着力构建新型政商关系。良好健康的政商关系是经济社会发展的润滑剂和助推器。要着力构建亲清新型政商关系,强化为企业为项目服务意识,落实好领导联系重点项目、重点企业制度,对企业做到以诚相待、主动对接、精准服务,真心实意支持企业发展。特别是对战略性新兴产业和符合高质量发展方向的重大项目重点企业,主动提供保姆式、全程代办式服务,采取“一事一议”方式给予精准服务和政策支持。要加强诚信政府建设,切实做到言必行、行必果,承诺的就要严格遵守、积极兑现,决不能开“空头支票”。要将作风建设作为优化营商环境的重要抓手,主动对标对表

  先进,充分学习借鉴好经验好做法,凡企业和群众反映强烈的问题都要严肃认真对待,凡损害企业和群众利益的行为都要坚决纠正,用好的作风换取好的营商环境。

  (五)狠抓落实落地。要将“放管服”改革及优化营商环境纳入督查重点事项,实行月通报制度。要坚持奖惩并举,对成效明显的要加大表扬和激励力度,对不作为乱作为、执行已有明确规定不力、落实“放管服”改革举措不力、破坏营商环境的部门和个人,坚决严肃问责,切实在全旗形成抓改革、议改革、促改革的良好氛围。

  同志们,深化“放管服”改革及优化营商环境事关发展全局,意义重大、责任重大。各部门单位要切实将各项工作抓细、抓实、抓到底,以改革的实际成效展现新时代新风貌新作为。

篇九:深化放管服座谈会发言

  深化“放管服”改革、营商环境座谈会发言稿

  营商环境只有更好没有最好,政府服务也只有更好没有最好。在调研中我们也发现了我市在深化“放管服”改革、优化营商环境工作中的一些欠缺和不足,这些问题看似都是一些小问题,但对于当前经济下行压力较大、转型发展压力很大、需要进一步优化营商环境、激发市场活力的铜川来说,这些问题都需要引起政府部门的高度重视,采取切实措施加以解决。

  一、调研发现的问题

  1.基层技术设备和人员力量不足。省市有些审批权下放后,基层缺乏相应的设备、人员和技术力量,承接能力不足,增加了基层行政成本。如对食品药品、化纤制品、珠宝、计量等方面的检测监管,基层因为没有财力购置相应的检测设备,缺乏相应的检测技术人员,很多检测项目只能去西安检测,增加了检测成本、影响了行政效率。

  2.基础设施建设还不到位。部分工业园区、商场和企业存在水、电、气、路、通讯、垃圾处理等基础设施建设不到位问题;一些工业园区、农业基地的生产生活配套设施不完善,缺少公共交通,员工出

  行不便;因基础设施不到位、城市服务功能不全,造成市内企业引进人才难、留住人才更难。

  3.个别部门政务效能不高。部分职能部门存在工作人员业务不精通,不能有效指导企业办理注销业务,导致企业重复跑路办事,所办理事项也不能按照承诺的办理期限办结现象;我市有资质承接水、电、气等施工项目的服务机构偏少,而且管理不规范、收费不规范,有些存在向企业收取接入费、碰口费等问题,施工效率也比较差;当前办税服务厅的服务能力跟不上激增的市场主体需要,加之各办税大厅周边存在停车难问题,导致企业和群众办税耗时费力。银行、电信等部门存在服务窗口多但开通少的问题,办理业务等待的时间很长;一些园区的大多数企业,已生产经营多年,但因各种原因手续仍不完善,给园区和企业后续发展留下隐患。

  4.企业负担还有待减轻。一些园区企业普遍反映按照建设项目性质、以建筑面积计算收取城市基础设施配套费费用过高,心理上难以接受,征收人防费、教育费附加、地方教育附加等加重了企业建立初期运行负担;部分从事服务性质的企业利润微薄,除部分核心员工外,为职工缴纳社会保险费造成企业生存压力加大;省上出台的对商业用电、用水的一些优惠政策经过物业公司转供后落实不到位,导致价格较高;政府决策部门对于市场主体期盼的税收优惠减免、残保金减免、财政扶持等还没有出台具体措施,区县支持项目建设的财政资金短缺;金融服务体系还不完善,企业融资难问题依然存在。

  二、四点建议

  1.着力降低企业运行成本,优化政策环境。一是建议政府决策部门及时响应市场主体期盼,尽快出台税收优惠减免、残保金减免、财政扶持等具体政策措施,有效激发市场主体活力。二是认真落实各项税收优惠政策,积极与上级部门对接,调整税费目录和标准,切实为企业减负。三是从省级层面制定政策,健全完善金融服务体系,创新金融产品,搭建银企合作平台,破解融资难题。四是制定配套奖励措施,表彰奖励在优化提升营商环境工作中做出突出成绩的单位和个人。五是建议结合实际优化区县考核指标,将超出区县管理范围的水、电、气、土地、金融等考核指标划归市级部门考核体系之中,做到权责匹配、人员匹配。

  2.切实提升政务服务水平,优化市场环境。一是加大“双随机、一公开”监管执行力度,合理确定抽查比例和频次,既保证必要的抽查覆盖面,又防止检查过多和执法扰民。二是进一步规范自由裁量权,完善适用规则,推进同一事项无差别受理、同标准办理。三是坚持“非禁即入”原则,切实放宽市场准入,特别是要放宽对预期有收益或通过收费补偿可以获得收益的项目的准入,引导民间资本加速流动,激

  发民营经济发展活力。四是大力实施审批服务“一次办、网上办、一站办、就近办”,推进审批服务便利化。

  3.加强市场主体保护,优化法治环境。一是严打侵犯企业合法权益、影响项目建设的黑恶势力犯罪,保障重大项目建设顺利开展。二是对查办涉企的经济犯罪、公安行政案件慎用查封、冻结、扣押、停业整顿等措施,对涉嫌犯罪的企业法人代表或企业高管慎用羁押性强制措施,确保企业正常生产经营。三是强化违约失信行为整治,全面推进公共信用信息归集共享,加强诚信社会建设。四是提高执法队伍整体素质和执法水平,规范执法行为,最大限度减少职能部门执法办案对企业正常生产经营造成的负面影响,营造公平正义的法治环境。

  4.加强基础设施建设,优化服务环境。一是加强园区道路、水、电、气、通讯、环保等基础设施的规划和建设。有关部门要加大协调力度,督促水、电、气等供应企业压缩办理时限、加大收费标准等信息公开力度,坚决杜绝向企业收取接入费、碰口费等问题发生,切实满足企业生产运营需求。二是优化公交线路和站点设置,在园区及周边配套建设住宿、餐饮、商务、休闲等生活设施,为入驻企业员工创造便利的生活条件。三是践行绿色发展理念,加快实施《关中平原城市群发展规划》,提升城市综合管理水平,有效化解各种“城市病”,不断优化城市功能,建设方便快捷的生活置业环境。四是积极搭建引

  进人才落地政策平台,落实完善人才创业创新激励政策,优化服务效率、改善发展环境,确保人才引得来、留得住、用得好。

篇十:深化放管服座谈会发言

  “放管服”改革暨优化营商环境工作会议讲话稿

  “放管服”改革暨优化营商环境工作会议讲话稿

  同志们:

  今天,政府召开推进“放管服”改革暨优化营商环境工作会,主要目的是深入贯彻落实中央、自治区、盟委、行署和旗委的决策部署,总结工作、找准问题、启迪思路、完善措施,推动各部门进一步深化“放管服”改革,加快转变政府职能,大力优化营商环境,为促进全旗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强劲动力。刚才,旗直5个部门分别从各自工作角度,就下一步重点工作进行了具体安排,我完全同意,大家要认真抓好落实。下面,我讲四点意见。

  一、提高政治站位,充分认识“放管服”改革和营商环境建设的重要意义

  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放管服”改革和营商环境建设,习总书记在十九大报告中,就转变政府职能、深化简政放权、支持民营企业发展、构建新型政商关系、促进非公有制经济健康发展等重点工作作出战略部署。近年来,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每年都对“放管服”改革和营商环境建设提出明确要求。国务院连续四年召开电视电话会议,就深化“放管服”改革、转变政府职能进行专题部署。特别是今年以来,李克强总理主持召开了13次国务院常务会议,其中涉及“放管服”改革和营商环境建设的就有11次,研究出台了一批含金量高、操作性强的政策措施,可以说进入了政策和行动密集期。充分体现了党中央、国务院为企业松绑、为群众省力、为创新清障的坚定决心和必胜信心。

  自治区党委、政府将“放管服”改革和营商环境建设作为转变政府职能、激发市场活力、推动高质量发展的战略举措,先后下发了《深化“放管服”改革推进审批服务便民化的实施意见》《促进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若干措施》等一系列政策性文件,去年对各盟市首次开展了营商环境评价。李纪恒书记强调,要把优化营商环境作为高质量发展的基础性、全局性、先导性工作,以机构改革为契机,大幅减少政府对资源的直接配置,大幅减少行政审批,大幅减少对微观主体的直接干预。布小林主席要求,要加快政府职能转变,提高行政效能,营造便捷高效、公平竞争、稳定透明的营商环境。

  近年来,按照中央、自治区的部署要求,盟委、行署在“放管服”改革和营商环境建设方面做了大量工作。去年以来,行署对各旗县营商环境进行专题调研,组织部分地区和部门赴武汉、鄂尔多斯等地就“放管服”改革进行考察学习。召开行署全体会议、推进“放管服”改革工作会议等进行专题部署,明确“放管服”改革任务书、时间表、路线图。召开

  全盟民营企业代表座谈会,听取民营企业的意见和建议。去年6月28日“云端锡林郭勒”政务服务平台上线运行,锡林浩特地区政务服务大厅在全区率先实行了“一窗受理、综合服务”新审批流程和服务模式。经自治区营商环境评价,我盟综合排名全区第6名。

  旗委、政府认真落实中央、自治区方针政策和盟委、行署的安排部署,印发了《深化“放管服”改革工作实施方案》,优化审批流程和服务模式,审批事项承诺办理时限压缩20%,企业和群众办事便利度不断提高。“双随机、一公开”监管全面实施。“多证合一”等商事制度改革扎实推进。全面落实减税降费、金融扶持等政策,2018年,12家企业纳入电力多边交易电价范围,3家企业在自治区股权交易中心挂牌,鸿格尔农牧业等3家企业获得首届旗长质量奖,全年新增市场主体533户,新增注册资本金2.43亿元。

  成绩虽有,但问题更多。目前,全旗“放管服”改革和营商环境建设成效还是初步的、阶段性的,“放管服”改革整体性还不强、受益面还不广,有些部门对这项工作不适应、不自觉、跟不上,企业和群众办事还是要跑来跑去,获得感不强。一是思想认识不到位。一些部门对“放管服”改革和营商环境建设的重要性和紧迫性认识不够、主动性不强,对于如何推进落实研究不够。二是简政放权力度不够。有的部门该放的有些还没有放,明放暗不放,放责不放权。有的对放

  权事项一放了之,监管主体责任履行不到位,后续监管和服务没有跟上。有的改革还停留在上行下效阶段,真正触及关键要害的少,一些已出台的措施停留在纸上,还没有完全落地。三是审批效率不高。部分审批服务流程不优,审批环节多、时间长,并联审批不通畅,“多次跑”“往返跑”情况较多。比如,投资领域审批虽经压缩,但各种审批要件、程序、环节等还是繁多。“三集中三到位”落实不到位,“人进事不进”。部分涉及基层群众量大面广的服务事项仍然没有下放到基层。四是“互联网十政务服务”应用推广力度不够。不动产、税务、社保、公积金等高频事项还未纳入“云端锡林郭勒”平台统一受理,很多网上办理的事项仍然停留在信息公开、进度查询、结果公示等层面,与跨部门业务协同、网上联动的要求还有很大差距。一些部门以数据保密、信息交换机制尚未建立等为由不愿共享交换信息,信息多头管理,网上审批无法协同,企业群众办事来回跑重复提交材料。投资项目在线审批联而不用,审批平台与政务服务平台尚未互联互通。五是政务环境不优。一些企业反映,有的部门单位不按合同和承诺履行职责,仍然存在“新官不理旧账”问题。一些部门办事手续繁琐、随意性大,对所办事项不能“一次性告知”,“拖等压”等问题还不同程度存在,门好进、脸好看,事还是难办。基层执法还存在选择性执法和滥用自由裁量权等问题,随意处罚、变相处罚时有发生。

  诸如上述的种种问题,已经成为妨碍发展的“绊脚石”,挫伤了企业信心、引发了群众不满、破坏了营商环境、损害了政府形象。过去抓发展,我们主要拼资源拼政策,现在远远不够了,更多的是拼服务、拼环境。现在,全国各地都在深入谋划“放管服”改革、大力优化营商环境,发达地区有发达地区的高招,其他地区也有自己的硬招,如果我们不敏锐识变、不强烈思变、不加快求变,依然得过且过,必然坐失良机、陷入被动、贻误发展。优化营商环境是最持久、最强劲的制胜之道,对此我们必须统一思想解放思想,进一步转变思想观念,树牢发展是第一要务、改革也是发展的理念,进一步简政放权,进一步加大服务,充分激发市场活力,坚决、全面、彻底打好转变政府职能、优化营商环境攻坚战。

  二、聚焦重点精准发力,全面深化“放管服”改革

  (一)大力推进“互联网十政务服务”。这是当前国家和自治区着力推进的一项重点工作,国家政务服务平台年底前将上线运行,2020年底前实现与各省市和国务院有关部门应接尽接、应上尽上。自治区要求今年年底前,盟旗政务服务平台全部建成。各部门要按照国家和自治区的要求,确保年底前实现全旗政务服务一体化,完成与全盟平台对接。一是坚持应上尽上,加速实现网上办事便利化、常态化。加快融入“云端锡林郭勒”平台,不断拓展网上办事广度和深度,加快事项入驻,力争今年年底前全旗政务服务事项网上可办率

  不低于70%,努力实现一般事项“不见面”。加快推动网上便民服务向苏木镇、嘎查社区覆盖,实现全旗通办、就近能办、异地可办。二是坚持数据共享,让群众享受到更多数据红利。深入推进“网络通”“数据通”“业务通”,推进与全盟共享平台深度对接,加快推动跨层级、跨系统、跨部门、跨业务数据互联互通。按照“一数一源、多源校核、动态更新”的原则,加快构建政务数据资源体系,不断提升数据质量,扩大共享覆盖面,提高服务可用性。要突出抓好电子证照库等建设,推动电子证照、电子、电子签章等在政务服务中的应用,确保年底前完成全旗电子证照库建设,实现“一处办理、处处认可”“一份资料、全旗共认”。三是坚持“虚实结合”,推动政务服务线上线下一体化办理。以业务融合要集成、数据融合要提速、线上线下融合要贯通为方向,加快推进“一号ー窗一网”办理,实现线上线下功能互补、融合发展。积极推进“互联网十监管”,抓紧推进监管事项梳理工作,尽快认领监管事项,形成监管事项目录清单,确保不缺项不漏项,真正实现对监管的监管。

  (二)大力推行政务服务集中办理。要按照整体政府的理念,以“一窗受理、综合服务”改革为切入点,整合办事流程,推进协同作战,全面提升政务服务大厅运行服务水平,真正擦亮为民服务的主窗口。一是全面推进“一门办理”。加快推行“前台综合受理,后台分类审批、综合窗口出件”模式,年底前全面实现“一窗通办”。同时,完善基层综合便民服务大厅功能,实现就近能办、多点可办、少跑快办。二是继续推进“三集中三到位”。要在应进必进上下功夫,加快推进行政审批服务职能、事项、人员进厅,必须保证业务骨干进驻大厅,驻厅事项在窗口实质运行。对“低频”事项,要通过设置综合受理窗口,实现“一窗接件、内部流转、限时办结”。要严格落实“最多跑一次”要求,推进全流程、全链条审批,固化审批流程,压缩审批时限。三是大力推动服务便民化。积极推广容缺后补、绿色通道、告知承诺等便利措施,通过预约、轮休等办法为企业和群众提供错时延时服务,探索推行全程代办、异地代办等多种方式提高办理效率。充分利用大数据等现代技术手段,研判潜在服务需求,推送更多个性化、精准化服务,让企业和群众办事像“网购”一样便捷。同时,在水、电、暖等公共事业单位及银行等与群众生活密切相关的机构,加快推行“一窗受理”。

  (三)大力推进简政放权。“大道至简”,要进一步念好“筒”字诀。一是持续推进审批流程便捷化。要围绕“马上办、网上办、就近办、一次办”大胆创新,不折不扣减环节、减时间、减材料、减跑动、减成本,确保要件最精、环节最简、时限最短。政务服务部门要按照“一网、一门、一次”的要求全面开展流程再造,打通各部门审批壁垒,形成协同联办机制,真正实现审批服务从“条块分割”向“整体联动”、从“群众来回跑”向“部门协同办”转变。要加快制定“高频”“只跑一次”“一次不跑”等事项清单,聚焦不动产登记、市场准入、企业投资、建设工程、民生事务等办理量大、企业和群众关注的重点领城重点事项,逐项编制标准化工作规程和办事指南,细化每一事项的具体执行方式,逐个明确“跑”几次,怎么“跑”,取消不必要的“空头跑”,为企业和群众提供流程最优、时间最短的审批服务。二是持续开展“减证便民”行动。全面清理“奇葩”证明、循环证明、重复证明等无谓证明,减少盖章、审核、备案、确认、告知等各种繁琐环节和手续。对确需保留的证明事项全部实行清单管理,加强互认共享,减少不必要重复举证,探索建立证明事项告知承诺制,尽可能让企业和群众办事不折腾。

  三、以方便办事为核心,着力优化营商环境

  “放管服”改革是全面深化改革的重要内容、优化制度供给的集中体现、降低制度性成本的重要举措,是破解发展环境各种痛点、堵点的利器。营商环境体现了一个地区的经济软实力和综合竞争力。两者内涵统一、相融互促,根本指向都是激发市场活力和企业创造力。去年国家选取了22个城市进行了营商环境先期试评,自治区印发了《优化营商环境工作实施方案》,提出争取通过3年左右的努力,使全区营商环境达到国内经济发达地区水平。前段时间,行署也出台了《优化营商环境工作实施方案》,并将在下半年对各旗县开

  展营商环境评价。我们要切实强化营商环境就是生产力的意识,坚持问题导向,紧扣重点指标和关键环节,以点带面多维度、立体化、全方位地推动营商环境持续优化,实现营商环境全面提升、全面进步。

  (一)方便企业开办。企业开办时间是营商便利化的关键性指标。要大力推行注册、刻章、发票申领、备案信息补充采集等一站式服务,推进企业登记事项全程电子化、证照联办等,将企业设立登记时间压缩到3个工作日内。要切实抓好投资项目在线审批监管平台应用,特别是“联而未用”部门要严格按照《自治区投资项目在线审批监管平台运行管理办法》,加快推进办理同步、信息共享,实现投资项目的全周期网上审批,减轻企业负担,提高审批效率。

  (二)简化工程建设项目审批办理。这是优化营商环境突出短板。要按照国务院《关于全面开展工程建设项目审批制度改革的实施意见》,对工程建设项目审批制度实行全流程、全覆盖改革,每一个审批阶段均要实行一个部门牵头、并联审批、限时办结,推行告知承诺、区城评估和联合勘验、联合审图、联合测绘、联合验收等制度,压缩工程建设审批时间,实现审批时间减一半目标。

  (三)方便企业水电暖办理。这是保障项目建设和企业生产的重要要素。要将水电暖工程的规划施工等手续纳入项目本体工程一并办理,进一步减环节、优流程、压时效、提效率,确保新宝拉格镇办理供水不超过30个工作日、低压报装不超过15个工作日,高压单电源不超过40个工作日、高压双电源不超过55个工作日;积极推进工业园区热力管网建设。

  (四)方便企业群众不动产登记办理。这是群众较为关注的焦点问题。要接照国务院《关于压缩不动产登记办理时间的通知》要求,通过一窗受理、并行办理、人员集成、取消不必要环节以及实现信息互通共享等措施,确保年内一般登记业务和抵押登记业务办理时间分别压缩到10个和5个工作日。要继续抓好不动产遗留办证问题,确保年底前办理80%,2020年全面“清零”。

  (五)降低企业获得信贷难度。金融是优化营商环境的重要力量。要针对“银行找项目、企业跑资金”两难问题,积极搭建政银企对接平台,及时了解掌握企业的资金需求和困难,将有信誉、有发展潜力、有资金瓶颈的企业推介给银行,推动精准对接、深度合作。要用足国家关于支持合格金融机构发放普惠口径小额贷款和“助保贷”政策,解决好小微企业融资需求。要实质性推动无还本续贷政策落实,避免对暂时遇到流动性困难的企业简单一刀切地抽贷、断贷、压贷。

  (六)优化企业纳税服务。纳税便捷化是营商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要切实落实便捷办税制度,拓展“最多跑一次”清单范围,年底前实现90%以上涉税事项一次办结。同时,进一步拓展“套餐式”服务范围,探索多税种综合申报、多类

  事项一次性办结,全面推行电子税务局,加快涉税信息目录建设,持续提升办税效率。

  (七)降低企业运行成本。要将政策落实作为优化营商环境的重要切入点,实行落实民营企业扶持政策季调度制度,建立重点民营企业台账,积极推动国家、自治区、盟委、行署促进民营经济、中小企业发展的各项政策措施在我旗落实落细。要着力抓好减费降税政策落实,建立税收优惠政策台账,开展减税工作督导,进一步清理和规范涉企收费,确保政策精准落地。总之,各部门要切实强化责任担当,抓好政策的宣传解读和落地见效,决不能让好的政策措施在实施层面“卡壳”。

  四、强化组织领导,确保取得成效

  (一)自觉担起改革重任。“放管服”改革及营商环境建设作为一场刀刃向内的自我革命,必须作为“一把手”工程高位推进。特别是“放管服”改革难点之一就是打破条块划分,对业务流程进行重组、再造和优化,更需要部门主要领导发挥关键作用,从科学谋划、统筹协调到强力推动,从落实责任、考核激励到问责追责,要切实强化责任担当,自觉扛起改革重任,以刮骨疗毒、壮士断腕的勇气将改革进行到底。各有关部门主要领导要将“放管服”改革及优化营商环境工作作为重要的政治任务,对标对表国家、自治区、盟委、行署和旗委、政府工作要求、推进步骤和时间节点,坚持目标

  引领,打好提前量,算好进度账,一项一项地明确责任单位、责任人,精准精细抓好落实。

  (二)加强改革协同联动。“放管服”改革及营商环境建设作为一个有机整体,有些工作一环扣着一环,必领上下衔接、左右协同。全旗上下一定要树立一盘棋的思想,强化协同配合、系统集成,打好“组合拳”,做到任务共担、工作联动、服务协同。旗政务服务局作为新成立部门,要尽快熟悉情况进入角色牵好头抓好总。旗发改委要统筹谋划好营商环境建设。各责任部门要切实树立系统思维和整体作战观念,细化举措、主动作为,进一步做好系统对接、网上审批、项目入厅、信息资源整合、流程再造等工作衔接和政策对接,确保思想重视到位、制度配套到位、任务执行到位。

  (三)坚持宽进严管营造竞争有序的市场环境。市场主体有活力,经济发展才有动力。要积极推动“非禁即入”“非禁即准”普遍落实,抓好市场准入负面清单实施和资源配置方式创新,坚决破除民间投资进入的不合理限制和隐性壁垒,充分激发各类市场主体创新创造活力。“宽进”就要“严管”,“宽进”之后,“严管”不可缺位。要按照“谁审批、谁主管、谁监管”的原则,全面落实监管责任,要明规矩于前,划出红线、底线,让市场主体知晓行为边界;要寓严管于服务,积极推行“双随机、一公开”监管、信用监管、大数据监管、“告知承诺+事中事后监管”等新型监管方式,规范市

  场执法行为,依法当好“裁判”;要施重惩于后,对严重违法违规、影响恶劣的市场主体要坚决清除出市场,防止“劣币驱逐良币”,着力营造竞争有序的市场环境。同时,要深入推进政务公开、决策公开、执行公开,加强政策解读,主动回应群众关切,以公开稳预期、强监督、促落实、优服务,打造阳光法治政府。

  (四)着力构建新型政商关系。良好健康的政商关系是经济社会发展的润滑剂和助推器。要着力构建亲清新型政商关系,强化为企业为项目服务意识,落实好领导联系重点项目、重点企业制度,对企业做到以诚相待、主动对接、精准服务,真心实意支持企业发展。特别是对战略性新兴产业和符合高质量发展方向的重大项目重点企业,主动提供保姆式、全程代办式服务,采取“一事一议”方式给予精准服务和政策支持。要加强诚信政府建设,切实做到言必行、行必果,承诺的就要严格遵守、积极兑现,决不能开“空头支票”。要将作风建设作为优化营商环境的重要抓手,主动对标对表先进,充分学习借鉴好经验好做法,凡企业和群众反映强烈的问题都要严肃认真对待,凡损害企业和群众利益的行为都要坚决纠正,用好的作风换取好的营商环境。

  (五)狠抓落实落地。要将“放管服”改革及优化营商环境纳入督查重点事项,实行月通报制度。要坚持奖惩并举,对成效明显的要加大表扬和激励力度,对不作为乱作为、执行

  已有明确规定不力、落实“放管服”改革举措不力、破坏营商环境的部门和个人,坚决严肃问责,切实在全旗形成抓改革、议改革、促改革的良好氛围。

  同志们,深化“放管服”改革及优化营商环境事关发展全局,意义重大、责任重大。各部门单位要切实将各项工作抓细、抓实、抓到底,以改革的实际成效展现新时代新风貌新作为。

篇十一:深化放管服座谈会发言

 局领导在2021全市“放管服”改革工作座谈会上讲话(仅供学习)

  局领导在2021全市“放管服”改革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

  同志们:

  今天的座谈会是市局“放管服”改革工作领导2021年召开的第一次会议。主要任务是:贯彻落实X市长指示、批示精神,把我市“放管服”改革工作进一步推向深入。

  刚才,__、__等单位介绍了经验做法和下一步工作打算,宣传、联指、保障、监管4个职能小组也作了很好的表态发言,__单位提了很好的建议,会议开的很好、很成功。听完大家的发言后,我对全市“放管服”改革有几点体会:

  第一,成果非常多。“放管服”改革工作已经开展两年,通过全局上下各方面的努力,取得了很大的成果。比如交管局在车驾管服务改革方面就很有震撼效应,我陪同__书记到车管所检查,从受理、办证一系列流程都给人耳目一新,群众办事非常方便。户政改革成绩也非常显著,从吸引外地人才措施,到异地办证、简化手续方面想了不少办法,改革力度非常大。出入境方面智能化效果非常好,全市护照有__多万本,港澳台签注也有__多万本,通过智能化自助服务,大大提高了办事效率,而且基本解决了周末办证的问题。还有政务改革方面,包括各项审批得到了各方面支持,得到了上级各方面的认可。应该说,今年的放管服改革效果非常显

  著,我在陪同省厅领导和督察专员调研时,有切身感受,感到很振奋。

  第二,力度非常大。各单位树立了以人民为中心的理念,就如何方便群众,落实“马上办、网上办、就近办、一次办”,想了很多办法,出台了很多措施,力度非常大。

  第三,建议非常好。刚才,同志们包括4个职能部门、财政局、城管局、公安局等单位都提出了很多很好的建议,比如提出的内部数据壁垒如何打通的问题,对解决户政方面的问题很有针对性;

  监管职能小组谈了责任担当,要舍得下放权力,在当前反腐败力度这么大的形势面前,更应该洁身自爱,权力能下放的全部下放;

  还有财政局、城管局提的建议也很好,要做好顶层设计,不要打乱仗,要有统一的部署、统一的模式、统一的模块来推进;

  能整合的尽量整合,要打破壁垒;

  要根据自身特点研发设备,并在全市逐步推广。这些建议,对于深化“放管服”改革具有很好的指导意义。

  第四,信心非常足。从发言中可以看出,大家对将来的改革充满信心,在现有条件下已经迈出了一大步,取得了可喜的成绩。有科技的支撑,有上级的政策,将来工作的信心更加足。

  第五,措施非常实。各单位特别是交管、出入境、财政等部门,取得了可喜的成绩,出台的改革措施,非常管用、实用,极大地方便了群众,提升了政府形象。

  这次会议后,各单位要进一步统一思想,在前一阶段工作的基础上,认真学习借鉴全国兄弟单位好的做法,结合工作实际,把“放管服”改革工作不断地推向深入。下面,就如何推进“放管服”改革工作,我再强调五点

  意见。

  一、要高度重视。重视是思想认识问题,也是政治站位问题,大家要知道:“放管服”改革,是自我革命、自我革新,主要是简政放权、搞好服务,是一种奉献,是一种付出;

  既是国务院一大战略部署,是一项政治任务,也是一项重大民生工程。大家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认识为什么要改、怎么改。

  一是必须改。首先是职责所在。作为行政机关,掌握大量的行政审批权,而且和其他单位不一样,涉及量大、面广、人多。我市有X多万人口,机动车X多万,驾驶人X多万,户政更是涉及每一个人,护照有X多万,港澳台签注X多万。各项改革,可以惠及千家万户,可以树立我们良好形象,可以解放劳动力,还可以夯实群众基础,总之,改革工作百利而无一弊。第二是大势所趋。改革是党中央、国务院推出的一项重点工程,省市各级领导非常重视,改革工作还要检查验收,“放管服”改革势在必行。第三是民心所向。改革是人民群众的要求,改革要从细小的事情做起,从热情服务做起。二是迅速改。要赶快做,实实在在的把改革措施落到实处,从每一个审批环节来体现出改革成效。三是认真改。要认真研究,根据办事流程、业务要求,根据群众的需求、全国的先进做法,认认真真思考,领导要负责,要成立机构,制定方案,各项工作必须落到实处。四是设法改。要将利于管理和搞好服务相结合,运用科技手段支撑,想方设法让群众办事最简单化、最快捷化、最就近化。五是长期改。随着形势的变化,科技水平还会不断提升,发现了好的措施、好的设备要不断更新,改革过程中要不断完善,最后达到完美的效果。六是督导改。改也

  得改,不改也得改,不改就要追究责任,就要约谈、问责。各单位一定要在六个方面提高认识,把各项工作做好,做到群众的心坎上,提高群众的获得感和幸福感。

  二、要明确标准。前期,__局下发了《关于进一步深化“放管服”改革的指导意见》,明确提出了“马上办、网上办、就近办、一次办”四个目标,X市长也多次就实现“四个办”作出重要批示。各单位一定要按照“四个办”要求,按照“能放全放、应放尽放”的原则,把审批权限下放,优化业务流程、提升窗口服务、打造智慧政务,让群众少跑腿,达到“一次办、一窗办”和“一次不跑”目标。一是要编制事项目录。改革办要根据工作实际,制定《__审批服务事项目录》,明确“马上办、网上办、就近办、一次办”办事属性,分门别类、列出清单,为下一步深化改革打下坚实的基础。所有的服务项目都要列出清单,每个项目怎么改,要拿出方案、拿出流程,该减的一定要减,改放的一定要放,放到最底层,减到最方便。二是要拿出具体办法。交管、户政、出入境等职能组已经出台了意见,关键是抓好落实,要进一步明确和细化每一项的标准、流程、规范,还要在压减流程上下功夫。三是要切实落地见效。再好的措施,关键在于落实。各分县局、各基层科所队在抓改革工作方面要下真功夫,不能敷衍群众、不能敷衍领导。各单位主要领导要亲自抓,分管领导具体抓,一定要把改革工作抓到实处。

  三、要智能便捷。“放管服”改革工作量大、琐碎、群众要求高,特别是现在人力有限的情况下,一定要发挥科技手段的作用,用智能代替人工,重点要抓好三项工作:一是要全力拓展自助服务功能。目前一些委、办、局已在各办事大厅、窗口投放了一批自助机,在__等试点单位放了交管、户政、出入境三类业务自助服务机,群众还是比较认可。下一步各部门自助机一定要综合起来,把所有办证业务放到一台机子上,把所有业务流程放到一台机子上,自助机一定要朝综合集成的方向来努力。二是壁垒。目前内网、外网还没打通,很多数据没有办法共享,也没有办法实现掌上服务。下一步不仅内部要打通壁垒,而且要和所有政务部门都打通,通过信息共享,就可以取消许多证明事项,各单位可以在网上直接调取数据,进一步简化审批程序。三是要全力搭建掌上服务平台。要利用微信公众号、“__”APP等移动平台,群众可以在手机上办事,不需要出门就可以办事。掌上办是下一步工作的重点,也是最终的目标。

  四、要规范流程。“放管服”改革既要放到位,也要管到位,要坚持放管并重、放管结合,进一步推进工作规范开展。一是设备使用要熟练。相关部门要加强业务指导,让前台引导员懂得如何操作,还要做好自助机的日常维护和修理,下一步研发、购置自助机要围绕操作简单方面努力。二是配套制度要跟进。各业务部门要制定出台全市统一的办事标准,各窗口单位要严格按照规范办理各项业务,同项业务在全局任一办事点都要做到申请材料统一、办事流程统一、办理时限统一,杜绝因办理标准不统一、程序不规范引起群众投诉。三是监管制度要完善。建立网上巡查和明察暗访相结合、数据分析与重点调查相结合、社会监督与内部监督相结合的监管机制,畅通监督渠道,建立咨询投诉举报平台,对存在管理不严格、违规违法等问题的,依法依规严格查处。

  五、要强化保障。“放管服”改革工作责任重大,各单位尤其是领导同志,要把改革举措落地作为大事来抓,做好改革保障工作。一是要强化领

  导保障。领导保障是最重要的保障,是关键的保障,加强领导是关键,单位一把手要亲自抓,做好改革保障工作。二是要强化宗旨教育。“放管服”改革在某种意义来说是自我革命、自我革新、流程再造的一个过程,实际上也是把权力全部放下去,让群众更方便。思想教育非常关键,要让全员心中筑牢群众意识,清醒认识到改革是应该做、必须做的事情。三是要强化宣传引导。充分利用报纸、广播、电视、网络和新媒介,要及时推广经验做法,发布新政策、新举措,让改革措施家喻户晓。四是强化督导问责。市纪检监察等部门,要开展明察暗访,要对“放管服”进行考核,对工作落实不到位的,要进行问责、约谈。这些保障工作加强了以后,认识解决了、措施解决了、保障解决了,“放管服”改革工作一定能顺利推进。

  会议结束后,各单位回去一定要抓好落实,按照总体的工作方案,改革的总体原则、具体要求,因地制宜把“放管服”改革工作不断推向深入,抓出实效,争取“放管服”改革走在全省前列。

篇十二:深化放管服座谈会发言

 营商环境只有更好没有最好,政府效劳也只有更好没有最好。在调研中我们也发现了我市在深化“放管服〞改革、优化营商环境工作中的一些欠缺和缺乏,这些问题看似都是一些小问题,但对于当前经济下行压力较大、转型开展压力很大、需要进一步优化营商环境、激发市场活力的铜川来说,这些问题都需要引起政府部门的高度重视,采取切实措施加以解决。

  一、调研发现的问题

  1.基层技术设备和人员力量缺乏。省市有些审批权下放后,基层缺乏相应的设备、人员和技术力量,承接能力缺乏,增加了基层行政本钱。如对食品药品、化纤制品、珠宝、计量等方面的检测监管,基层因为没有财力购置相应的检测设备,缺乏相应的检测技术人员,很多检测工程只能去西安检测,增加了检测本钱、影响了行政效率。

  2.根底设施建设还不到位。局部工业园区、商场和企业存在水、电、气、路、通讯、垃圾处理等根底设施建设不到位问题;一些工业园区、农业基地的生产生活配套设施不完善,缺少公共交通,员工出行不便;因根底设施不到位、城市效劳功能不全,造成市内企业引进人才难、留住人才更难。

  3.个别部门政务效能不高。局部职能部门存在工作人员业务不精通,不能有效指导企业办理注销业务,导致企业重复跑路办事,所办理事项也不能按照承诺的办理期限办结现象;我市有资质承接水、电、气等施工工程的效劳机构偏少,而且管理不标准、收费不标准,有些存在向企业收取接入费、碰口费等问题,施工效率也比较差;当前办税效劳厅的效劳能力跟不上激增的市场主体需要,加之各办税大厅周边存在停车难问题,导致企业和群众办税耗时费力。银行、电信等部门存在效劳窗口多但开通少的问题,办理业务等待的时间很长;一些

  园区的大多数企业,已生产经营多年,但因各种原因手续仍不完善,给园区和企业后续开展留下隐患。

  4.企业负担还有待减轻。一些园区企业普遍反映按照建设工程性质、以建筑面积计算收取城市根底设施配套费费用过高,心理上难以接受,征收人防费、教育费附加、地方教育附加等加重了企业建立初期运行负担;局部从事效劳性质的企业利润微薄,除局部核心员工外,为职工缴纳社会保险费造成企业生存压力加大;省上出台的对商业用电、用水的一些优惠政策经过物业公司转供后落实不到位,导致价格较高;政府决策部门对于市场主体期盼的税收优惠减免、残保金减免、财政扶持等还没有出台具体措施,区县支持工程建设的财政资金短缺;金融效劳体系还不完善,企业融资难问题依然存在。

  二、四点建议

  1.着力降低企业运行本钱,优化政策环境。一是建议政府决策部门及时响应市场主体期盼,尽快出台税收优惠减免、残保金减免、财政扶持等具体政策措施,有效激发市场主体活力。二是认真落实各项税收优惠政策,积极与上级部门对接,调整税费目录和标准,切实为企业减负。三是从省级层面制定政策,健全完善金融效劳体系,创新金融产品,搭建银企合作平台,破解融资难题。四是制定配套奖励措施,表彰奖励在优化提升营商环境工作中做出突出成绩的单位和个人。五是建议结合实际优化区县考核指标,将超出区县管理范围的水、电、气、土地、金融等考核指标划归市级部门考核体系之中,做到权责匹配、人员匹配。

  2.切实提升政务效劳水平,优化市场环境。一是加大“双随机、一公开〞监管执行力度,合理确定抽查比例和频次,既保证必要的抽查覆盖面,又防止检查过多和执法扰民。二是进一步标准自由裁量权,完善适用规那么,推进同一事项无差异受理、同标准办理。三是坚持“非禁即入〞原那么,切实放宽市场准入,特别是要放宽对预期有收益或通过收费补偿可以获得收益的工程的准入,引导民间资本加速流动,激发民营经济开展活力。四是大力实施审批效劳“一次办、网上办、一站办、就近办〞,推进审批效劳便利化。

  3.加强市场主体保护,优化法治环境。一是严打侵犯企业合法权益、影响工程建设的黑恶势力犯罪,保障重大工程建设顺利开展。二是对查办涉企的经济犯罪、公安行政案件慎用查封、冻结、扣押、停业整顿等措施,对涉嫌犯罪的企业法人代表或企业高管慎用羁押性强制措施,确保企业正常生产经营。三是强化违约失信行为整治,全面推进公共信用信息归集共享,加强诚信社会建设。四是提高执法队伍整体素质和执法水平,标准执法行为,最大限度减少职能部门执法办案对企业正常生产经营造成的负面影响,营造公平正义的法治环境。

  4.加强根底设施建设,优化效劳环境。一是加强园区道路、水、电、气、通讯、环保等根底设施的规划和建设。有关部门要加大协调力度,催促水、电、气等供应企业压缩办理时限、加大收费标准等信息公开力度,坚决杜绝向企业收取接入费、碰口费等问题发生,切实满足企业生产运营需求。二是优化公交线路和站点设置,在园区及周边配套建设住宿、餐饮、商务、休闲等生活设施,为入驻企业员工创造便利的生活条件。三是践行绿色开展理念,加快实施?关中平原城市群开展规划?,提升城市综合管理水平,有效化解各种“城市病〞,不断优化城市功能,建设方便快捷的生活置业环境。四是积极搭建引进人才落地政策平台,落实完善人才创业创新鼓励政策,优化效劳效率、改善开展环境,确保人才引得来、留得住、用得好。

篇十三:深化放管服座谈会发言

 深化“放管服”改革、营商环境座谈会发言稿

  营商环境只有更好没有最好,政府服务也只有更好没有最好。在调研中我们也发现了我市在深化“放管服”改革、优化营商环境工作中的一些欠缺和不足,这些问题看似都是一些小问题,但对于当前经济下行压力较大、转型发展压力很大、需要进一步优化营商环境、激发市场活力的铜川来说,这些问题都需要引起政府部门的高度重视,采取切实措施加以解决。

  一、调研发现的问题

  1.基层技术设备和人员力量不足。省市有些审批权下放后,基层缺乏相应的设备、人员和技术力量,承接能力不足,增加了基层行政成本。如对食品药品、化纤制品、珠宝、计量等方面的检测监管,基层因为没有财力购置相应的检测设备,缺乏相应的检测技术人员,很多检测项目只能去西安检测,增加了检测成本、影响了行政效率。

  2.基础设施建设还不到位。部分工业园区、商场和企业存在水、电、气、路、通讯、垃圾处理等基础设施建设不到位问题;一些工业园区、农业基地的生产生活配套设施不完善,缺少公共交通,员工出行不便;因基础设施不到位、城市服务功能不全,造成市内企业引进人才难、留住人才更难。

  3.个别部门政务效能不高。部分职能部门存在工作人员业务不精通,不能有效指导企业办理注销业务,导致企业重复跑路办事,所办理事项也不能按照承诺的办理期限办结现象;我市有资质承接水、电、气等施工项目的服务机构偏少,而且管理不规范、收费不规范,有些存在向企业收取接入费、碰口费等问题,施工效率也比较差;当前办税服务厅的服务能力跟不上激增的市场主体需要,加之各办税大厅周边存在

  停车难问题,导致企业和群众办税耗时费力。银行、电信等部门存在服务窗口多但开通少的问题,办理业务等待的时间很长;一些园区的大多数企业,已生产经营多年,但因各种原因手续仍不完善,给园区和企业后续发展留下隐患。

  4.企业负担还有待减轻。一些园区企业普遍反映按照建设项目性质、以建筑面积计算收取城市基础设施配套费费用过高,心理上难以接受,征收人防费、教育费附加、地方教育附加等加重了企业建立初期运行负担;部分从事服务性质的企业利润微薄,除部分核心员工外,为职工缴纳社会保险费造成企业生存压力加大;省上出台的对商业用电、用水的一些优惠政策经过物业公司转供后落实不到位,导致价格较高;政府决策部门对于市场主体期盼的税收优惠减免、残保金减免、财政扶持等还没有出台具体措施,区县支持项目建设的财政资金短缺;金融服务体系还不完善,企业融资难问题依然存在。

  二、四点建议

  1.着力降低企业运行成本,优化政策环境。一是建议政府决策部门及时响应市场主体期盼,尽快出台税收优惠减免、残保金减免、财政扶持等具体政策措施,有效激发市场主体活力。二是认真落实各项税收优惠政策,积极与上级部门对接,调整税费目录和标准,切实为企业减负。三是从省级层面制定政策,健全完善金融服务体系,创新金融产品,搭建银企合作平台,破解融资难题。四是制定配套奖励措施,表彰奖励在优化提升营商环境工作中做出突出成绩的单位和个人。五是建议结合实际优化区县考核指标,将超出区县管理范围的水、电、气、土地、金融等考核指标划归市级部门考核体系之中,做到权责匹配、人员匹配。

  2.切实提升政务服务水平,优化市场环境。一是加大“双随机、一公开”监管执行力度,合理确定抽查比例和频次,既保证必要的抽查覆盖面,又防止检查过多和执法扰民。二是进一步规范自由裁量权,完善适用规则,推进同一事项无差别受理、同标准办理。三是坚持“非禁即入”原则,切实放宽市场准入,特别是要放宽对预期有收益或通过收费补偿可以获得收益的项目的准入,引导民间资本加速流动,激发民营经济发展活力。四是大力实施审批服务“一次办、网上办、一站办、就近办”,推进审批服务便利化。

  3.加强市场主体保护,优化法治环境。一是严打侵犯企业合法权益、影响项目建设的黑恶势力犯罪,保障重大项目建设顺利开展。二是对查办涉企的经济犯罪、公安行政案件慎用查封、冻结、扣押、停业整顿等措施,对涉嫌犯罪的企业法人代表或企业高管慎用羁押性强制措施,确保企业正常生产经营。三是强化违约失信行为整治,全面推进公共信用信息归集共享,加强诚信社会建设。四是提高执法队伍整体素质和执法水平,规范执法行为,最大限度减少职能部门执法办案对企业正常生产经营造成的负面影响,营造公平正义的法治环境。

  4.加强基础设施建设,优化服务环境。一是加强园区道路、水、电、气、通讯、环保等基础设施的规划和建设。有关部门要加大协调力度,督促水、电、气等供应企业压缩办理时限、加大收费标准等信息公开力度,坚决杜绝向企业收取接入费、碰口费等问题发生,切实满足企业生产运营需求。二是优化公交线路和站点设置,在园区及周边配套建设住宿、餐饮、商务、休闲等生活设施,为入驻企业员工创造便利的生活条件。三是践行绿色发展理念,加快实施《关中平原城

  市群发展规划》,提升城市综合管理水平,有效化解各种“城市病”,不断优化城市功能,建设方便快捷的生活置业环境。四是积极搭建引进人才落地政策平台,落实完善人才创业创新激励政策,优化服务效率、改善发展环境,确保人才引得来、留得住、用得好。

篇十四:深化放管服座谈会发言

 全市“放管服”改革工作座谈会讲话

  同志们:今天的座谈会是市局“放管服”改革工作领导2021年召开的第一次会议。主要任务是:贯彻落实X市长指示、批示精神,把我市“放管服”改革工作进一步推向深入。

  刚才,XX、XX等单位介绍了经验做法和下一步工作打算,宣传、联指、保障、监管4个职能小组也作了很好的表态发言,XX单位提了很好的建议,会议开的很好、很成功。听完大家的发言后,我对全市“放管服”改革有几点体会:第一,成果非常多。“放管服”改革工作已经开展两年,通过全局上下各方面的努力,取得了很大的成果。比如交管局在车驾管服务改革方面就很有震撼效应,我陪同XX书记到车管所检查,从受理、办证一系列流程都给人耳目一新,群众办事非常方便。户政改革成绩也非常显著,从吸引外地人才措施,到异地办证、简化手续方面想了不少办法,改革力度非常大。出入境方面智能化效果非常好,全市护照有XX多万本,港澳台签注也有XX多万本,通过智能化自助服务,大大提高了办事效率,而且基本解决了周末办证的问题。还有政务改革方面,包括各项审批得到了各方面支持,得到了上级各方面的认可。应该说,今年的放管服改革效果非常显著,我在陪同省厅领导和督察专员调研时,有切身感受,感到很振奋。

  第二,力度非常大。各单位树立了以人民为中心的理念,就如何方便群众,落实“马上办、网上办、就近办、一次办”,想了很多办法,出台了很多措施,力度非常大。

  第三,建议非常好。刚才,同志们包括4个职能部门、财政局、城管局、公.安局等单位都提出了很多很好的建议,比如旦山山此把行届的问斯计妃台长云的门而说”设””很有针对性;监管职能小组谈了责任担当,要舍得下放权力,↓↓↓”上国在当前反腐败力度这么大的形势面前,更应该洁身自爱,权力能下放的全部下放;还有财政局、城管局提的建议也很好,要做好顶层设计,不要打乱仗,要有统一的部署、统一的模式、统一的模块来推进;能整合的尽量整合,要打破壁垒;要根据自身特点研发设备,并在全市逐步推广。这些建议,对于深化“放管服”改革具有很好的指导意义。

  第四,信心非常足。从发言中可以看出,大家对将来的改革充满信心,在现有条件下已经迈出了一大步,取得了可喜的成绩。有科技的支撑,有上级的政策,将来工作的信心更加足。

  第五,措施非常实。各单位特别是交管、出入境、财政等部门,取得了可喜的成绩,出台的改革措施,非常管用、实用,极大地方便了群众,提升了政府形象。

  这次会议后,各单位要进一步统一思想,在前一阶段工作的基础上,认真学习借鉴全国兄弟单位好的做法,结合工作实际,把“放管服”改革工作不断地推向深入。下面,就如何推进“放管服”改革工作,我再强调五点意见。

  一、要高度重视。重视是思想认识问题,也是政.治站位问题,大家要知道:“放管服”改革,是自我革命、自我革新,主要是简政放权、搞好服务,是一种奉献,是一种付出;既是国务院一大战略部署,是一项政.治任务,也是一项重大民生工程。大家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认识为什么要改、怎么改。

  一是必须改。首先是职责所在。作为行政机关,掌握大量的行政审批权,而且和其他单位不一样,涉及量大、面广、人多。我市有X多万人口,机动车X多万,驾驶人X多万,户政更是涉及每一个人,护照有X多万,港澳台签注X多万。各项改革,可以惠及千家万户,可以树立我们良好形象,可以解放劳动力,还可以夯实群众基础,总之,改革工作百利而无一弊。第二是大势所趋。改革是党中央、国务院推出的一项重点工程,省市各级领导非常重视,改革工作还要检查验收,“放管服”改革势在必行。第三是民心所向。改革是人民群众的要求,改革要从细小的事情做起,从热情服务做起。二是迅速改。要赶快做,实实在在的把改革措施落到实处,从每一个审批环节来体现出改革成效。三是认真改。要认真研究,根据办事流程、业务要求,根据群众的需求、全国的先进做法,认认真真思考,领导要负责,要成立机构,制定方案,各项工作必须落到实处。四是设法改。要将利于管理和搞好服务相结合,运用科技手段支撑,想方设法让群众办事最简单化、最快捷化、最就近化。五是长期改。随着形势的变化,科技水平还会不断提升,发现了好的措施、好的设备要不断更新,改革过程中要不断完善,最后达到完美的效果。六是督导改。改也得改,不改也得改,不改就要追究责任,就要约谈、问责。各单位一定要在六个方面提高认识,把各项工作做好,做到群众的心坎上,提高群众的获得感和幸福感。

  二、要明确标准。前期,XX局下发了《关于进一步深化“放管服”改革的指导意见》,明确提出了“马上办、网上办、就近办、一次办”四个目标,X市长也多次就实现“四个办”作出重要批示。各单位一定要按照“四个办”要求,按照“能放全放、应放尽放”的原则,把审批权限下放,优化业务流程、提升窗口服务、打造智慧政务,让群众少跑腿,达到“一次办、一窗办”和“一次不跑”目标。一是要编制事项目录。改革办要根据工作实际,制定《XX审批服务事项目录》,明确“马上办、网上办、就近办、一次办”办事属性,分门别类、列出清单,为下一步深化改革打下坚实的基础。所有的服务项目都要列出清单,每个项目怎么改,要拿出方案拿出流程,该减的一定要减,改放的一定要放,放到最底层,减到最方便。二是要拿出具体办法。交管、户政、出入境等职能组已经出台了意见,关键是抓好落实,要进一步明确和细化每一项的标准、流程、规范,还要在压减流程上下功夫。三是要切实落地见效。再好的措施,关键在于落实。各分县局、各基层科所队在抓改革工作方面要下真功夫,不能敷衍群众、不能敷衍领导。各单位主要领导要亲自抓,分管领导具体抓,一定要把改革工作抓到实处。

  三、要智能便捷。“放管服”改革工作量大、琐碎、群众要求高,特别是现在人力有限的情况下,一定要发挥科技手段的作用,用智能

  代替人工,重点要抓好三项工作:一是要全力拓展自助服务功能。目前一些委、办、局已在各办事大厅、窗口投放了一批自助机,在XX等试点单位放了交管、户政、出入境三类业务自助服务机,群众还是比较认可。下一步各部门自助机一定要综合起来,把所有办证业务放到一台机子上,把所有业务流程放到一台机子上,自助机一定要朝综合集成的方向来努力。二是要全力打通内外网壁垒。目前内网、外网还没打通,很多数据没有办法共享,也没有办法实现掌上服务。下一步不仅内部要打通壁垒,而且要和所有政务部门都打通,通过信息共享,就可以取消许多证明事项,各单位可以在网上直接调取数据,进一步简化审批程序。三是要全力搭建掌上服务平台。要利用微信公众号、“12123”APP等移动平台,群众可以在手机上办事,不需要出门就可以办事。掌上办是下一步工作的重点,也是最终的目标。

  四、要规范流程。“放管服”改革既要放到位,也要管到位,要坚持放管并重、放管结合,进一步推进工作规范开展。一是设备使用要熟练。相关部门要加强业务指导,让前台引导员懂得如何操作,还要做好自助机的日常维护和修理,下一步研发、购置自助机要围绕操作简单方面努力。二是配套制度要跟进。各业务部门要制定出台全市统一的办事标准,各窗口单位要严格按照规范办理各项业务,同项业务在全局任一办事点都要做到申请材料统一、办事流程统一、办理时限统一,杜绝因办理标准不统一、程序不规范引起群众投诉。三是监管制度要完善。建立网上巡查和明察暗访相结合、数据分析与重点调查相结合、社会监督与内部监督相结合的监管机制,畅通监督渠道,建立咨询投诉举报平台,对存在管理不严格、违规违法等问题的,依法依规严格查处。对仔仕官埋小广格、进规进法

  五、要强化保障。“放管服”改革工作责任重大,各单位尤其是领导同志,要把改革举措落地作为大事来抓,做好改革保障工作。一是要强化领导保障。领导保障是最重要的保障,是关键的保障,加强领导是关键,单位一把手要亲自抓,做好改革保障工作。二是要强化宗旨教育。“放管服”改革在某种意义来说是自我革命、自我革新、流程再造的一个过程,实际上也是把权力全部放下去,让群众更方便。思想教育非常关键,要让全员心中筑牢群众意识,清醒认识到改革是应该做、必须做的事情。三是要强化宣传引导。充分利用报纸、广播、电视、网络和新媒介,要及时推广经验做法,发布新政策、新举措,让改革措施家喻户晓。四是强化督导问责。市纪.检监察等部门,要开展明察暗访,要对“放管服”进行考核,对工作落实不到位的,要进行问责、约谈。这些保障工作加强了以后,认识解决了、措施解决了、保障解决了,“放管服”改革工作一定能顺利推进。

  会议结束后,各单位回去一定要抓好落实,按照总体的工作方案,改革的总体原则、具体要求,因地制宜把“放管服”改革工作不断推向深入,抓出实效,争取“放管服”改革走在全省前列。

篇十五:深化放管服座谈会发言

 深化“放管服改革营商环境座谈会发言稿供借鉴

  一、调研发现的问题

  1.基层技术设备和人员力量不足。省市有些审批权下放后,基层缺乏相应的设备、人员和技术力量,承接能力不足,增加了基层行政成本。如对食品药品、化纤制品、珠宝、计量等方面的检测监管,基层因为没有财力购置相应的检测设备,缺乏相应的检测技术人员,很多检测项目只能去西安检测,增加了检测成本、影响了行政效率。

  2.基础设施建设还不到位。部分工业园区、商场和企业存在水、电、气、路、通讯、垃圾处理等基础设施建设不到位问题;

  一些工业园区、农业基地的生产生活配套设施不完善,缺少公共交通,员工出行不便;

  因基础设施不到位、城市服务功能不全,造成市内企业引进人才难、留住人才更难。

  3.个别部门政务效能不高。部分职能部门存在工作人员业务不精通,不能有效指导企业办理注销业务,导致企业重复跑路办事,所办理事项也不能按照承诺的办理期限办结现象;

  我市有资质承接水、电、气等施工项目的服务机构偏少,而且管理不规范、收费不规范,有些存在向企业收取接入费、碰口费等问题,施工效率也比较差;

  当前办税服务厅的服务能力跟不上激增的市场主体需要,加之各办税大厅周边存在停车难问题,导致企业和群众办税耗时费力。银行、电信等部门存在服务窗口多但开通少的问题,办理业务等待的时间很长;

  一些园区的大多数企业,已生产经营多年,但因各种原因手续仍不完善,给园区和企业后续发展留下隐患。

  4.企业负担还有待减轻。一些园区企业普遍反映按照建设项目性质、以建筑面积计算收取城市基础设施配套费费用过高,心理上难以接受,征收人防费、教育费附加、地方教育附加等加重了企业建立初期运行负担;

  部分从事服务性质的企业利润微薄,除部分核心员工外,为职工缴

  纳社会保险费造成企业生存压力加大;

  省上出台的对商业用电、用水的一些优惠政策经过物业公司转供后落实不到位,导致价格较高;

  政府决策部门对于市场主体期盼的税收优惠减免、残保金减免、财政扶持等还没有出台具体措施,区县支持项目建设的财政资金短缺;

  金融服务体系还不完善,企业融资难问题依然存在。

  二、四点建议

  1.着力降低企业运行成本,优化政策环境。一是建议政府决策部门及时响应市场主体期盼,尽快出台税收优惠减免、残保金减免、财政扶持等具体政策措施,有效激发市场主体活力。二是认真落实各项税收优惠政策,积极与上级部门对接,调整税费目录和标准,切实为企业减负。三是从省级层面制定政策,健全完善金融服务体系,创新金融产品,搭建银企合作平台,破解融资难题。四是制定配套奖励措施,表彰奖励在优化提升营商环境工作中做出突出成绩的单位和个人。五是建议结合实际优化区县考核指标,将超出区县管理范围的水、电、气、土地、金融等考核指标划归市级部门考核体系之中,做到权责匹配、人员匹配。

  2.切实提升政务服务水平,优化市场环境。一是加大“双随机、一公开”监管执行力度,合理确定抽查比例和频次,既保证必要的抽查覆盖面,又防止检查过多和执法扰民。二是进一步规范自由裁量权,完善适用规则,推进同一事项无差别受理、同标准办理。三是坚持“非禁即入”原则,切实放宽市场准入,特别是要放宽对预期有收益或通过收费补偿可以获得收益的项目的准入,引导民间资本加速流动,激发民营经济发展活力。四是大力实施审批服务“一次办、网上办、一站办、就近办”,推进审批服务便利化。

  3.加强市场主体保护,优化法治环境。一是严打侵犯企业合法权益、影响项目建设的黑恶势力犯罪,保障重大项目建设顺利开展。二是对查办

  涉企的经济犯罪、公安行政案件慎用查封、冻结、扣押、停业整顿等措施,对涉嫌犯罪的企业法人代表或企业高管慎用羁押性强制措施,确保企业正常生产经营。三是强化违约失信行为整治,全面推进公共信用信息归集共享,加强诚信社会建设。四是提高执法队伍整体素质和执法水平,规范执法行为,最大限度减少职能部门执法办案对企业正常生产经营造成的负面影响,营造公平正义的法治环境。

  4.加强基础设施建设,优化服务环境。一是加强园区道路、水、电、气、通讯、环保等基础设施的规划和建设。有关部门要加大协调力度,督促水、电、气等供应企业压缩办理时限、加大收费标准等信息公开力度,坚决杜绝向企业收取接入费、碰口费等问题发生,切实满足企业生产运营需求。二是优化公交线路和站点设置,在园区及周边配套建设住宿、餐饮、商务、休闲等生活设施,为入驻企业员工创造便利的生活条件。三是践行绿色发展理念,加快实施《关中平原城市群发展规划》,提升城市综合管理水平,有效化解各种“城市病”,不断优化城市功能,建设方便快捷的生活置业环境。四是积极搭建引进人才落地政策平台,落实完善人才创业创新激励政策,优化服务效率、改善发展环境,确保人才引得来、留得住、用得好。

篇十六:深化放管服座谈会发言

 2021年深化“放管服”改革、营商环境座谈会发言稿

  (两篇)

  文稿一

  营商环境只有更好没有最好,政府服务也只有更好没有最好。在调研中我们也发现了我市在深化“放管服”改革、优化营商环境工作中的一些欠缺和不足,这些问题看似都是一些小问题,但对于当前经济下行压力较大、转型发展压力很大、需要进一步优化营商环境、激发市场活力的铜川来说,这些问题都需要引起政府部门的高度重视,采取切实措施加以解决。

  一、调研发现的问题

  1,基层技术设备和人员力量不足。省市有些审批权下放后,基层缺乏相应的设备、人员和技术力量,承接能力不足,增加了基层行政成本。如对食品药品、化纤制品、珠宝、计量等方面的检测监管,基层因为没有财力购置相应的检测设备,缺乏相应的检测技术人员,很多检测项目只能去西安检测,增加了检测成本、影响了行政效率。

  2.基础设施建设还不到位。部分工业园区、商场和企业

  存在水、电、气、路、通讯、垃圾处理等基础设施建设不到位问题;一些工业园区、农业基地的生产生活配套设施不完善,缺少公共交通,员工出行不便;因基础设施不到位、城市服务功能不全,造成市内企业引进人才难、留住人才更难。

  3.个别部门政务效能不高。部分职能部门存在工作人员业务不精通,不能有效指导企业办理注销业务,导致企业重复跑路办事,所办理事项也不能按照承诺的办理期限办结现象;我市有资质承接水、电、气等施工项目的服务机构偏少,而且管理不规范、收费不规范,有些存在向企业收取接入费、碰口费等问题,施工效率也比较差;当前办税服务厅的服务能力跟不上激增的市场主体需要,加之各办税大厅周边存在停车难问题,导致企业和群众办税耗时费力。银行、电信等部门存在服务窗口多但开通少的问题,办理业务等待的时间很长;一些园区的大多数企业,已生产经营多年,但因各种原因手续仍不完善,给园区和企业后续发展留下隐患。

  4.企业负担还有待减轻。一些园区企业普遍反映按照建设项目性质、以建筑面积计算收取城市基础设施配套费费用过高,心理上难以接受,征收人防费、教育费附加、地方教育附加等加重了企业建立初期运行负担;部分从事服务性质的企业利润微薄,除部分核心员工外,为职工缴纳社会保险费造成企业生存压力加大;省上出台的对商业用电、用水的一些优惠政策经过物业公司转供后落实不到位,导致价格较高;政府决策部门对于市场主体期盼的税收优惠减免、残保金减免、财政扶持等还没有出台具体措施,区县支持项目建设的财政资金短缺;金融服务体系还不完善,企业融资难问题依然存在。

  二、四点建议

  1.着力降低企业运行成本,优化政策环境。一是建议政府决策部门及时响应市场主体期盼,尽快出台税收优惠减免、残保金减免、财政扶持等具体政策措施,有效激发市场主体活力。二是认真落实各项税收优惠政策,积极与上级部门对接,调整税费目录和标准,切实为企业减负。三是从省级层面制定政策,健全完善金融服务体系,创新金融产品,搭建银企合作平台,破解融资难题。四是制定配套奖励措施,表彰奖励在优化提升营商环境工作中做出突出成绩的单位和个人。五是建议结合实际优化区县考核指标,将超出区县管理范围的水、电、气、土地、金融等考核指标划归市级部门考核体系之中,做到权责匹配、人员匹配。

  2.切实提升政务服务水平,优化市场环境。一是加大“双随机、一公开”监管执行力度,合理确定抽查比例和频次,既保证必要的抽查覆盖面,又防止检查过多和执法扰民。二是进一步规范自由裁量权,完善适用规则,推进同一事项

  无差别受理、同标准办理。三是坚持“非禁即入”原则,切实放宽市场准入,特别是要放宽对预期有收益或通过收费补偿可以获得收益的项目的准入,引导民间资本加速流动,激发民营经济发展活力。四是大力实施审批服务“一次办、网上办、一站办、就近办”,推进审批服务便利化。

  3.加强市场主体保护,优化法治环境。一是严打侵犯企业合法权益、影响项目建设的黑恶势力犯罪,保障重大项目建设顺利开展。二是对查办涉企的经济犯罪、公安行政案件慎用查封、冻结、扣押、停业整顿等措施,对涉嫌犯罪的企业法人代表或企业高管慎用羁押性强制措施,确保企业正常生产经营。三是强化违约失信行为整治,全面推进公共信用信息归集共享,加强诚信社会建设。四是提高执法队伍整体素质和执法水平,规范执法行为,最大限度减少职能部门执法办案对企业正常生产经营造成的负面影响,营造公平正义的法治环境。

  4.加强基础设施建设,优化服务环境。一是加强园区道路、水、电、气、通讯、环保等基础设施的规划和建设。有关部门要加大协调力度,督促水、电、气等供应企业压缩办理时限、加大收费标准等信息公开力度,坚决杜绝向企业收取接入费、碰口费等问题发生,切实满足企业生产运营需求。二是优化公交线路和站点设置,在园区及周边配套建设住宿、餐饮、商务、休闲等生活设施,为入驻企业员工创造便利的生活条件。三是践行绿色发展理念,加快实施《关中平原城市群发展规划》,提升城市综合管理水平,有效化解各种“城市病"不断优化城市功能,建设方便快捷的生活置业环境。四是积极搭建引进人才落地政策平台,落实完善人才创业创新激励政策,优化服务效率、改善发展环境,确保人才引得来、留得住、用得好。

  文稿二

  同志们:

  9月11日,在全国深化“放管服”改革转变政府职能电视电话会议结束后,我省紧接着召开了全省深化“放管服”改革转变政府职能电视电话会议,克强总理、唐仁健省长分别在会议上作了重要讲话,对全国、全省下一步深化“放管服”改革工作做出了全面部署和精细安排,为我们当前一段时间做好“放管服”工作指明了基本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今天,我们召开全省水利系统深化“放管服”改革转变政府职能工作视频会议,主要任务是认真贯彻落实国务院、省政府会议精神,进一步总结取得新成效,分析研判水利发展新形势,查找改革新问题,研究应对新对策,进一步部署下一阶段我省水利系统深化“放管服”改革各项工作,持续提高水利系统治理服务效能。刚才,省水利厅“放管服”改革领

  导小组办公室主任、政策法规处处长对我省水利“放管服”改革工作作了全面总结通报,省水利厅“放管服”改革领导小组成员单位厅规计处、水资源处、河湖处、水保处等单位分别围绕各自主管的行政审批事项制度改革情况作了书面发言,讲得都很好,指出的问题真实存在,提出的意见中肯客观,找出的措施精准明确,我完全赞同。下面,我就如何进一步做好全省水利深化“放管服”改革和优化营商环境工作,再强调三点意见。

  一、肯定成绩,正视问题,切实增强深化水利“放管服”改革和优化营商环境的紧迫感、责任感

  “放管服”改革旨在推动政府职能深刻转变,使市场在资源配置

  中起决定性作用和更好发挥政府作用,是一场重塑政府机构和市场关系、刀刃向内的政府自身革命,也是激发市场活力、推动高质量发展的战略举措。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全面开启了深化改革、整体推进改革的新时代,明确提出到202*年在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上取得决定性成果。七年来,在党中央、省委省政府的统一部署和坚强领导下,全省水利系统高举改革旗帜,全省上下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和省上关于全面深化改革、优化营商环境的一系列决策部署要求,主动适应和把握水利发展新常态,坚持把水利“放管服”改

  革作为有效应对水利发展不稳定因素的关键举措,始终将“放管服”改革作为抓实一切涉水改革工作的“牛鼻子”,作为深化一切水利改革的“先手棋”、转变水利部门职能的“当头炮”和落实当前“六稳”“六保”任务的重要抓手,作为优化水利市场领域营商环境的切入点和突破口,紧紧围绕“为激发涉水企业有效投资拓空间、为涉水企业公平营商创条件、为涉水群众办事增便利”的责任目标,从“简政放权”入手,在更高起点、更高层次、更高目标上全面深入推进水利系统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各项工作,形成了“放”“管”“服”三管齐下、互为支撑的改革新局面,改革总体呈现全面发力、多点突破、蹄疾步稳、纵深推进的良好态势,部分领域走在了时代潮头、省内前列。

  一是水利部门职能发生深刻转变。我们在接好、管好中央和省下放审批事项的同时,持之以恒减权、放权、赋权,水利部门管理长期滞存的“重审批、较监管、弱服务”、“重事前、轻事后”的局面得到明显改观。通过简政放权,将该放的权力放给水利市场和企业,以水利部门权力“瘦身”打开了激发水利市场活力之门;水利“放管服”改革推动了全省水利系统履职理念、方式和体制的变革,及时对部门权责清单进行大范围动态调整,目前省级权责事项共71项,其中行政许可20项,从不同方面厘清厘实了水利部门与水利市场的边界,基本形成边界清晰、分工合理、权责一致、运

  转高效、依法保障的水利职能体系,扭转了水利部门职能越位、缺位、错位现象,创新实行“首问负责制”,初步建立先现场踏勘、再联合评审、后审批发证的运行审批模式,有效避免了盲目审批,推动了从“严进宽管”到“宽进严管”的转变,有力避免了“监管真空”。

  二是水利营商环境持续优化。全面落实减时间、减环节、减材料、减流程、减费用、减跑路等“六减”政策措施,制定“减审批提效能优服务工作方案”,大幅压缩涉水行政审批事项,省级层面核准的企业投资项目压减%,非行政许可审批全部退出历史舞台,市场准入负面清单管理制度全面实施。清理了行政事业性收费项目和收费标准*项,事中事后监管得到加强,划转行政审批事项*项,厘清和理顺行业监管体制机制,严格落实行政执法“三项制度”,推行涉水企业“双随机、一公开”日常抽查监管常态化;水利建设市场信用体系建设逐步加快,涉水企业信用信息公示系统和守信联合激励、失信联合惩戒机制进一步健全;公平竞争审查制度严格落实;原来涉及*职能处室的20项许可事项统一授权首席代表派驻政务服务中心现场审批,全部实现“一站式”和“网上办理”。大幅压缩办理时限,所有事项办理时限由原来的*个工作日压减至*个工作日,压减率达*%,审批环节由原来的*个减少到*个,减幅达*%。

  三是“放管服”信息公开制度落实有力。近年来,不断完善水利政务信息公开制度,坚持“公开为常态,不公开为例外”,全面推进涉水决策、执行、管理、服务、结果公开和重点领域信息公开,实行审批结果及时推送公示,主动公开行政许可事项清单、公共服务事项清单、随机抽查事项清单、行政审批中介服务事项清单等水利“放管服”改革信息,让群众和企业了解放权情况、监督放权过程、评价放权效果。同时按照“互联网+政务服务”工作要求,加快与省级有关部门和市县水利部门的信息系统互联互通,初步打破了“信息孤岛。让基层、群众和涉水企业办事更方便、更快捷、更有效率。

  虽然我省水利系统“放管服”工作打出了行政审批流程优化再造、部门“权责清单”制定推行、事中事后监管有效提升等一系列组合拳。但我们也清醒地认识到,取得的成效仍是阶段性的、初步的,深化水利“放管服”改革还有不少“硬骨头”要啃、不少“肉中刺、眼中钉”要拔,必须提高思想认识,坚定信心,切实增强新时代推进水利“放管服”改革的紧迫感和责任感。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放”的效率不高。有的审批权限虽然下放,但相应的证明材料存在随意增加,“审批加码”现象仍然滞留;一些审批事项承诺了时限,但囿于各种因素,实际无法完成,存在“承诺打折”;个别下放事项就解决涉水企业痛点难点堵点问题上

  “含金量”不足,没有全链条下放,存在“明放暗不放”的现象。二是“管”的精准度不高。我省水利系统监管任务点多、线长、面广,但习惯于应急式、被动式、静态式和运动式监管,常态化监管仍存在短板;协调监管、联动监管、互通监管机制有待优化,社会化、公众化、多元化、信息化监管比较滞后,监管内容仍存在粗放、精细化、精准化程度不够,监管的方式方法创新不足,监管中现代科技手段运用不够,难以适应新形势下加强事中事后监管的现实需求。三是“服”的效能有待提升。水利部门虽然实现了信息数据互联互通,但存在推送信息数据少、部分共享数据不能用的情况,基本信息处于“碎片化”状态,“信息孤岛”问题尚未得到破解;水利政务服务功能发挥欠佳,线上受理和线下运作两头跑的情况依然存在,部分工作人员服务意识不强、业务能力滞后、工作效率低下;高频事项电子印章建设长期迟滞不前,整体上进展比较缓慢,电子化服务的认可度和利用度也比较低,等等。从日常掌握和督查的情况看,这些问题在我省水利系统都不同程度存在,有的还比较突出。对于这些问题,我们必须引起高度重视,采取有效措施,切实加以解决。

  二、突出重点,精准发力,推动全省水利“放管服”改革和优化营商环境取得新突破

  今年以来,面对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冲击和历史性

  洪涝灾害双重压力,中央、省上出台实施了一系列惠企利民政策,力度非常大、含金量非常高。推动这些政策在全省水利系统全面落地见效,必须通过深化水利“放管服”改革的办法,创新实施方式,采取更加有力的举措,在直面问题、破解难题中,最大限度消除堵点、缩短时滞,不断提高政策落地的实效性和精准性,确保水利“放管服”改革、优化营商环境不断向纵深推进。

  第一,“放”的力度要更大,进一步放出活力、放出创造力。

  虽然目前市级政府部门行使的行政审批事项基本都是国家法律、法规设定的,但仍然存在限制多、门槛高、审批繁等突出问题,影响了企业创新创业创造。各级各部门要按照唐仁健省长关于“要继续做好为市场主体“降门槛”“提效率”的工作,进一步压减企业各类准入许可证办理环节,取消不必要审批,推行业务集成化办理,把门槛降到最低,把效率提到最高”的要求,对全省现有的行政审批事项、各种具有审批性质的管理措施,进行系统梳理并形成清单,分类推进行政审批制度改革。一是聚焦“精准放权”,着力推进“简政放权协同化”。改革越深入,越要注意协同,不仅要抓改革落实协同,也要抓改革效果协同,促进水利各项改革举措在政策取向上相互配合、在实施过程中相互促进、在改革成效上相得益彰。简政放权不是简单的层层下放,需要强化沟通配合,建立健全层级之间、地区之间的协同联动机制。各级各单位要科学合理划分事权,统筹协调已下放的权力事项,实现改革“一盘棋”,持续清理要求企业群众提供的不合理、不合法、不必要手续,坚决杜绝“奇葩证明、无谓证明”,推动由原来的“粗放式削权减证”向“精准式协同减放”转变。二是聚焦“审批时限”,着力推进“压缩时限最短化”。要本着环节紧凑、运转高效的原则,进一步优化调整审批流程环节,推进审批流程再造,由原先申请受理-审查-决定-发证/办结四个环节合并简化为申请受理(1个工作日)-审查/决定-发证/办结三个环节;在原有法定审批时限的基础上,压缩一批重点事项的审批时限,确保审批时限“应压尽压”;政务窗口要及时与各审批单位加强协同,密切配合,实行提前介入审批制度,健全审批时限预警机制,对确实审批周期长、申请材料复杂的行政许可事项实行容缺后补和先行批准,切实做到审批更加精简快速、便捷高效,各环节无缝衔接、有序实施、按期办结。三是聚焦“审批方式”,着力推进“审批方式再优化”。要广泛推行告知承诺制,强化涉水企业诚信意识,实现水利部门定标准、涉水企业或个人作承诺、实行过程强监管、失信严惩戒。要切实破除水利信贷、招投标方面的隐形障碍,全面落实“非禁即入”,让各类水利市场主体、水利社会资本公平参与,依法

  平等进入水利市场,促进水利市场公平竞争。

  第二,“管”果要更好,进一步管出公平、管出质量。

  减政不可减责,放权不是放任。要坚持放管结合、并重推进,把主要精力用在事中事后监管上,着力构建“事前管标准、事中管达标、事后管信用”的水利监管体系。一要推进监管转型,打造多元监管体系。长期以来,水利系统行业监管多唱“独角戏”、少打“组合拳”,监管方式单一,积极构建以权责清单为基础、以“双随机、一公开”监管为原则、以信用监管为核心、以智慧监管为支撑、以衔接配套“制度链”为保障,行政监督、行业规范、社会监督相结合的综合性、多元化监管体系,是推进监管方式转型、实现水利领域从严监管的必然选择,各级水务部门要聚焦“监管转型”,创新监管的方式方法,着力推进“新型监管科学化、元化”加大重点从严监管。二要突出信用监管,打造信用管控新引擎。信用监管是促使水利市场主体守法诚信经营的重要抓手,要重视推进以信用监管为核心的新型水利市场监管,加快水利建设市场信用体系建设,完善水利建设市场主体诚信档案、行业黑名单制度和市场退出机制,抓好随机抽查结果与社会信用体系衔接,强化信用结果在水利领域行政审批、招标投标、评奖评优中的运用,健全守信激励和失信惩戒机制,及

  时公示、共享信用信息,推动实施信用约束。对中介机构要加强信用监管,公开涉水中介服务事项清单,把对其信用评价的结果作为清理规范中介服务机构的重要依据。三要强化智慧监管,打造“互联网+监管”体系。要紧紧依托国家“互联网+监管”系统,要准确把握在线政务服务平台建设工作的总体要求、目标任务和工作重点,同步做好水利领域“互联网+监管”系统建设和对接工作,加强监管信息归集共享,将行政许可、行政检查、行政处罚等信息,以及执法决定、违法失信、抽查抽检等信息关联整合,全面实现水利政务服务事项标准统一和全流程网上办理,打造以网管网、线上线下一体的水利监管体系。

  第三,“服”的质量要更高,进一步服出便利、服出实惠。

  推进政务公开,创新服务方式,提高办事效率是水利部门增强服务意识、体现服务理念的务实举措,各级税务部门要强化对水利建设市场主体的服务,加快建设服务型系统。一是加大“互联网+政务服务”推行力度。网上平台是优化政务服务的重要载体,各级水务部门要强化互联网思维,切实抓好“互联网+政务服务”工作,推动各级政务服务大厅水利窗口规范化建设,实现省、市、县、乡一体化服务,在一些重点审批领域事项“就近能办”的基础上,逐步探索推

  进政务服务事项“异地可办”,促进政务服务网络化、移动化、智慧化。二是加大政务信息资源共享和政务公开力度。紧紧依托政务信息资源共享交换平台和水利系统基础信息资源库,综合运用互联网+技术应用、大数据支撑等现代信息技术手段,大力推进水利数据归集共享,建立完善水利系统政务数据开放标准体系,健全水利基础信息资源库,促进全省水利部门政务数据信息互联互通和共享共用。坚持应公开、尽公开原则,持续开展政务公开,自觉接受社会公众监督,实现水利部门履职透明化。三是加大政务服务标准化、规范化建设力度。要建立健全水利领域政务服务标准和配套制度体系,以制度化推动政务服务标准化。各级水务部门要先行先试,探索制定出台水利政务服务基本标准、制度和服务规范,科学细化量化审批服务标准,推行权责清单标准化建设,探索实行同一涉水审批事项无差别受理、同标准办理的标准化水利审批服务模式。积极开展水利领域政务服务标准化示范基地建设,在政务服务标准化方面积累更多的水利经验。

  三、压实责任,齐抓共管,为深化水利“放管服”改革和优化营商环境提供坚实保障

  深化水利“放管服”改革、优化水利营商环境是刀刃向内的自我革命,也是应对新形势下水利领域一切困难挑战的关键一招,要紧紧依靠改革破解水利难题、促进水利全局发展,紧紧依靠优化水利营商环境为全省水利发展增添新动力、释放新活力。全省水利系统要统一用力,努力推动水利“放管服”改革走深走实、水利营商环境持续优化。

  一是强化责任担当。切实把深化水利“放管服”改革、优化水利营商环境摆上重要议事日程,牢固树立抓水利“放管服”改革就是抓水利营商环境、抓水利营商环境就是抓水利发展的总体理念,从全省水利全局利益出发,勇于打破利益束缚,推动各项任务落细落小、落地落实。厅“放管服”改革协调小组作为这项工作的领导机构,要加强水利“放管服”改革顶层设计和政策集成创新,根据水利“放管服”改革实际进展情况,及时研究阶段性目标任务和工作安排,调整、确定重点水利改革领域,制定改革路线图和时间表,分阶段细化重点工作,督促指导全省水利系统落实改革措施,动各项改革协调配套、整体推进。各级水务部门主要负责同志要亲自谋划、亲自部署、亲自推动,分管领导要抓具体、抓深入,协调解决水利“放管服”改革和优化营商环境领域的难点堵点问题,扎实抓好问题整改,确保水利改革工作顺利推进。

  三是强化督查问责。切实有效发挥“放管服”改革督查考核指挥棒作用,建立健全省级统一的水利“放管服”改革

  监督考核评价体系,科学规范督查考核,重点做好水利领域精准协同削权减证、放权工作有效承接、事中事后监管创新、政务服务便民化进展等事项的督导检查,发现问题及时督促整改。要进一步完善水利系统"好差评”制度,倒逼水利部门深化改革、改进服务。建立健全企业和群众满意度评价

  机制,常态化开展满意度调查,让涉水企业和群众评判水利改革成效。

  三是强化法治引领和保障作用。“放管服”改革不可避免地会涉及现行法律法规的修改,各水务部门要主动与立法、司法机构沟通协调,及时推动相关法律法规调整和授权工作,健全立法与改革的衔接机制,善于以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推进改革,依法严厉打击非法取水、乱挖滥采、违法设障等突出问题,坚决查处水利工程施工分包、违法转包、出借借用资质等违法行为,着力清除水利建设市场壁垒和不正当竞争行为,巩固已有改革成果,将行之有效并可长期坚持的做法逐步上升为制度规范,以法治手段维护公平竞争环境,保障水利领域各项改革依法有序推进。

  同志们,深化水利“放管服”改革、优化水利营商环境,事关水利改革发展全局,既是当务之急、又是长远之计。让我们更加坚定信心和决心,坚定不移推进和深化水利改革,破除体制机制障碍,把深化水利“放管服”改革和优化营商

  环境进行到底,为实现水利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和全省水利“十四五”开好局、起好步作出更大贡献!

  2021年关于深化“放管月艮”改革、优化营商环境情况

  汇报两篇材料

  文稿一

  为全面推进深化“放管服”改革、优化营商环境,进一步巩固和扩大全区优化环境制度改革,提高行政效能,针对群众反映的不动产登记办理的相关问题,**不动产登记中心积极部署整改工作,按照“有则立改,无则加勉”的原则,对照优化营商环境责任清单,落实整改措施。现将情况汇报如下:

  (一)压缩办理时限

  1、下列登记即时办结:不动产查封、解押、地址变更、更名变更、异议等一般登记业务。

  2、下列登记一日内办结:除政府统一组织的不动产登记及非公证继承的转移登记之外的其他业务,均一日内办结。*月*日起已实施。

  (二)进一步优化登记流程

  1、取消市级登簿环节,由区不动产登记分中心直接受理(初审)、审核(登簿)、缮证(发证),由去年的*个环节压减到*个环节。查封、解封登记,抵押注销直接受理(登簿),无需审核。**年**月份已实施。

  (三)优化服务标准,打造便民服务大厅

  1、坚持用心用情,主动为老、弱、病、残等特殊人群提供优质服务,鼓励利用双休日、节假日提供预约服务。

  2、政务大厅设立了法制办公室及非公证继承业务问询室,法制工作室与枣庄法律事务所联合办公,为办事群众进行政策解答、与法制宣传工作。非公证继承业务问询室配备了索尼Z150手持专业摄像机一套、录音笔等设备。

  3、分中心购置了型号为HT-ZB07不动产自助查询打印终端、HT-ZB08不动产权证自动打证终端,机器设备已到位,设置在政务服务中心24小时自助服务区,24小时为群众提供查询、打证服务。

  (四)延伸服务端口

  通过省“一网通办”平台向优良的房地产企业、银行等金融机构提供不动产登记业务延伸服务,无需再到不动产登

  记大厅办理。**分中心已与工商银行、建设银行、农商银行登记金融机构对接,开展金融机构代办点工作,预告登记的业务已经实现“零跑腿”。与**区腾达房产中介、紫锦庄园小区的开发商**兴能置业有限公司、开发天畅润地鲁南网商谷创业园小区的开发商**火樱桃投资开发有限公司对接,开通房屋中介及小区不动产登记代办点,将不动产登记业务延伸到房产中介、小区售房中心,实现小区业主在自己小区就能办理房屋不动产权登记业务。

  (五)对接省、市级不动产登记“一网通办”平台

  **省自然资源厅会同省大数据局等有关部门依托信息化手段,开展不动产登记“一网通办”,整合全省各级不动产登记信息资源,实行线上线下融合、多级联动,将与企业和群众密切相关的不动产登记申请、受理等业务环节迁移至互联网运行,打造全省不动产登记业务随时随地线上申请、网上查看、现场核验、内网办结、登簿,随到随办的“一网通办”新模式,现我分中心已通过大数据共享,连接公安、民政等多个平台,实现信息共享。

  (六)水电气热协同过户办理经验与做法

  1、各级重视,思想高度统一。作为这项工作的牵头部门,区自然资源局党组高度重视,党组会专题研究推进工作,将其列为党组的重点工作重点推动,组建了工作专班,主要领导亲自挂帅,积极争取与区住建、水务、审批、等部门支持,注重协调联动,形成了工作合力。

  2、精心组织,全面动员部署。区自然资源局会同区住建、水务、供电部门,对全区水电气热企业现状进行深入调研,多次组织召开不动产登记与水电气热协同办理座谈会,区有关部门和水电气热企业参加,安排协调办理工作任务和推进措施。

  3、学习借鉴,精心制定实施方案。市不动产在先期了解济南、温州、杭州省内外情况的基础上,组织赴*州考察学习不动产登记与水电气热过户协同成功经验做法,重点学习过户协同办理流程,与温州有关单位座谈交流,温州经验真正实现让群众最多跑一次,值得学习借鉴。在考察学习、借鉴、吸收省内外先进经验,征求各部门单位意见的的基础上,制订工作方案,进一步明确技术路线、工作任务、落实责任和时间要求。

  4、信息共享,构建协同办理新模式。采取线下与线上相结合的模式,建立不动产登记与水电气热信息共享平台,水电气热单位根据不动产登记部门推送的二手房登记结果信息办理水电气热过户。群众申请二手房买卖过户登记完成后,水,电、气、热过户都要分别提交申请,手续繁琐;协

  同办理后,不动产登记是“龙头”,群众“只提交一次申请”,为方便群众,《不动产登记申请书》增设“公共服务事项“,群众自愿申请协同办理的,申请人只需在“水口、电口、气□、热□”框内打即可(可多选、单选或不选),水电气热服务单位予以认可,不动产登记窗口一次性受理不动产登记和水电气热过户协同办理申请,避免了让群众多次提出申请、重复提交多套材料,减轻了群众负担。截止目前协同办理燃气、供电过户**件,办理供水过户**件。

  不动产登记涉及家家户户,与人民群众联系做密切,在今后推动工作的过程中,我们将进一步总结经验,听取群众意见,不断完善工作流程,为**经济发展建设做贡献,为群众提供更优质高效的不动产登记服务,不断增强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

  文稿二

  一、疫情期间,推出一系列利企便民的深化“放管服”改革创新举措:

  (一)制度先行规范服务,确保防疫各项工作有序进行

  1.及时发布公告,保障服务规范。

  *区第一时间发布《*区关于在疫情防控期内提倡网上申办政务服务的倡议书》,倡导群众网上办事;及时印发《关

  于应对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优化政务服务助力企业复工复产的通知》,明确提出涉疫审批优先办、事项承诺容缺办、复工复产快速办、畅通渠道邮件办等八项举措,助推复工复产工作顺利进行。

  2.率先建立考核,保障服务成效。

  出台《*区经济发展督查指导专项行动暨“四送一服”双千工程“红黑榜”评定暂行办法(20**年修订)》,将“四送一服”双千工程考核任务推进情况、“经济发展指标任务完成情况”、“政府工作报告中51项经济工作目标任务完成情况”均纳入“红黑榜”考核。

  (二)大幅放宽市场准入,大力激发市场活力

  1.公共资源交易方面

  在全市范围内率先恢复公共资源交易,为经济恢复发展按下“加速键”。一是恢复交易“有方”,促进交易“有序”O对涉及城市运行必需、疫情防控必需、涉及重要国计民生以及企业生产经营急需等重大紧急交易项目开通“绿色通道”,优先受理,并组织交易。截至目前,我区已通过“网上办、电话办、预约办、现场办”等多种方式受理公共资源交易相关业务**件;受理各类电话咨询**次;二是疫情防控“步稳”,推进形势“向好”。通过控制进场人数、严

  格出入管理、维护现场秩序、加大消杀频次等措施,保障现场交易活动安全有序。开评标室实行一个项目一次消毒,保持空气流通,确保疫情防控和业务工作双线顺利开展;三是复工复产“蹄疾”,助力经济“加速”。优先启动“企业开办免费公章刻制项目”,为营造良好的营商环境继续增速。同时,将小额定点库核准制改为备案制,消除贸易壁垒,加快激发实体经济主体活力,为企业复工复产创造便利条件。截至*月*日,我区已恢复暂停项目*个,新增进场项目*个,预算金额达**万。

  2.审批方式方面

  一是实行线上审批。投资项目(除涉密项目外)“不见面”审批在线办理、完善,与企业通过电话、微信交流,告知备案流程,并请企业按照要求提供备案所需电子资料,当天及时处理符合条件的项目备案申请,并向申请人反馈办理情况,为企业切实解决备案问题。对实行备案制的投资项目,一律通过安徽省政务平台实行网上备案,真正做到“零材料、零环节、零上门”°项目单位需要备案证明文件但不能到备案机关领取的,通过电子邮件、微信等方式传递。二是涉疫审批优先办理。为涉及防疫物资和民生用品生产、销售、运输的企业注册、变更等事项开辟绿色通道,提供全程电子化登记服务,做实做细相关引导工作,优先办理、快速审批,积极协调、主动对接,让企业尽快投入疫情防控物资的生产经营。三是事项承诺容缺办理。对满足基本审批条件、关键性申报材料齐全且符合法定形式的审批事项

  (部分事项可暂不报送纸质材料,可通过邮寄送达或疫情结束后补齐)在企业及法人代表做出诚信承诺后一律实行容缺受理,确保企业正常复工复产。四是严格审批先期复工企业。对76家不涉及人群聚集型企业实行“你呼叫,我上门”审批制,通过“跑0趟”即完成复工审批,严格落实“四表一方案”制度,指导企业制定疫情防控方案(含应急预案),并对**位外市回宜人员组织自行隔离。五是公开承诺式促进企业全面复工。积极落实区疫情防控应急指挥部102号文件精神,对619家复工企业实行“一单一诺”制管理,指导企业在疫情防控方面公开向市民做出承诺即可开业,并协同乡街加强复工复业后的疫情防控监管及巡查力度。

  3.减税降费方面

  一是落实延期申报、延期缴税保障措施。对受疫情影响在规定的纳税申报期限内无法办理纳税申报或缴税有特殊困难的,依法及时为其办理延期申报或延期缴税;对在20*年2月份申报期内仍无法办理纳税申报或延期申报的纳税人,可按规定补办延期申报手续并同时办理纳税申报,依法对其不加收税款滞纳金、不给予行政处罚、不调整纳税信用评价、不认定为非正常户。截至目前,累计办理延期缴纳*户,延期缴纳税额**元;延期申报*户,预缴税款从低核定**元。二是合理调整疫情期间个体工商户的定期定额。优化小微企业和个体工商户税收征管方式,严格贯彻落实《个体工商户税收定期定额征收管理办法》等规定,符合建账管理的小规模纳税人个体工商户不再实施定期定额管理;针对疫情防控期间个体工商户生产经营实际情况,依法、合理核定或调整定期定额,确保减轻纳税人经营负担,有力促进复工复业。

  (三)多措并举应对疫情,持续优化政务服务

  1.“智慧综窗”归整合一。

  积极打破传统思维,推动“智慧综窗”建设,建成*区长三角地区数据共享交换平台,实现长三角数据互联互通。并依托“智慧综窗”推出“办好一件事”集成服务。对复杂事项进行梳理整合、流程再造,实现“多窗”到“一窗”的转变。

  2.现场办理安全增效。

  区政务服务中心为复工人员开通户籍办理“绿色通道”,效率再次提升。

  3.线上办事“不见面”。

  一是全区**条事项实现“全程网办”。为企业群众提供

  证照、公章等所有办理结果免费寄送服务,有效减少人员聚集。截至目前,我区累计网上办结****余件。同时,开通咨询服务电话,积极引导群众线上办理、消除网上办事障碍。202*年以来,我区已提供电话咨询和回复服务****余次;二是举办线上招聘直播、线上招聘会。通过“*就业”微信公众号、58同城网、*公共招聘网等发布招聘信息。开展企业新录用人员岗前技能线上培训和职工技能提升线上培训;三是深入推动网上办案各项举措落地生根。“云办案”模式逐渐常态化,致力于使当事人足不出户就能享受到便捷的司法服务。3月份,*区敲响疫情防控期间全省网上刑事庭审第一锤,共网上立案74件,网上开庭2场,网络查控200余次。

  4.保障急需科学安排。

  为急需现场办理的事项开设服务预约热线,实行分时段预约办理,做到“一个窗口、一个时段、服务一个对象“。疫情防控期间,已为800余人提供预约办理服务。此外,为涉疫及民生企业提供线上优先办理服务,疫情防控期间,已涉疫及民生企业优先办理事项80余件。

  5.网格化管理模式。

  疫情期间,*经开区管委会施行网格化管理,责任到个人,一个网格员同时对接多家企业,协助指导企业进行全程网办。区司法局积极运用线上宣传方式,打通法律宣传最后

  一公里。由“单元长”将疫情防治法律小常识、企业复工复产、法律援助政策等法律知识构成的网页、长图等推送至单元长微信群,2月以来共推转40余条宣传信息。同时通过单元长掌握辖区情况,在出现法律纠纷时,及时指引其主动申请法律援助服务,主动依法维权。

  6.智慧防疫安康出行。

  疫情防控期间我区充分运用大数据技术,推广“安康码”助力疫情科学精准防控。截止目前,共计241850人次使用“安康码”登记健康信息。

  7.开设疫情防控专栏。

  方便群众第一时间获取权威的疫情防控动态、措施以及疫情通报。按照疫情防控要求,结合工作实际,引导社会公众做好各项生活安排,为疫情期间各项社会事务提供安全、便捷的优质服务,切实做到便企利民。

  (四)加大政府扶持,疫情期间为企业群众“送温暖”

  一是创新融资担保方式。积极推进“银行+征信+担保”三位一体信用贷款模式,改变中小微企业融资难、融资贵的问题。目前已为7家中小微企业办理纯信用贷款***万元。

  二是提供全程代理服务。为疫情期间生产防疫物资的企业申请中央财政贴息资金,全程为企业准备申报材料,联络

  市级相关部门,让企业不跑路,政府多跑路。三是确保市场保供型企业持续运营。协调26家生活必需品及防控物资相关企业春节以来持续经营,同时严格落实“一方案一清单一督查”制度,拟定企业防控工作方案(含应急预案),对全部员工外出情况、接触疫区人员等情况进行详细摸底。区商务局组建3支专班每日对营业企业防控措施进行指导,确保企业科学安全开展经营。四是帮助指导企业复工复产。严格落实复工“六必须一加强”(即必须每日消杀、必须公开消毒记录、必须通风换气、必须戴口罩测体温、必须设体温监测点、必须不开展促销活动、加强市场保供);楼宇复工“六个必须”(必须制定防控方案、必须强化出入口管理、必须定时消杀、必须取消堂食、必须设置隔离间、必须落实防疫措施);指导企业成立疫情防控领导小组,制定防控工作方案以及应急预案,落实疫情防控专司责任人,向员工宣讲防控知识,加强员工及服务对象管理,合理安排员工轮班及值班,严禁人员聚集,禁止聚餐及开展堂食,落实分餐制、盒饭制,确保群众身体健康安全。五是确保复工复产防疫物资到位。协助商超与医药企业间互联互通,帮助各大商超打通口罩、消毒液、防疫物资购买渠道,确保防控措施到位,并向部分物资紧缺企业赠送口罩、酒精、测温仪等防疫物资。

  (五)做实“四送一服”工作,助推企业复工复产

  一是不断夯实工作基础,提升服务水平。为确保“四送一服”各项工作有序有力有效开展,从区政府办、区发改委、区经信局、区商务局、区统计局、区招商中心等经济部门抽调专人,充实*区“四送一服”办公室力量。二是建立“县干牵头走访,专员定点服务”制度,抓实走访调研。今年来为聚焦辖区内企业在复工复产中的难点、痛点,*区出台《关于全力做好企业复工复产和稳就业工作的实施方案》,建立“县干牵头走访,专员定点服务”制度,将全区***余家重点企业按照每人4-5家的任务进行包保负责,并定期通报服务成效,充分发挥县级领导干部模范带头作用。同时每天收集汇总*区各类企业复工复产信息,并重点针对“四重一小”企业及项目,进行实地走访调研,一边指导企业做好疫情防控工作,一边帮助企业全面恢复生产经营,积极为企业复工复产出谋划策。截止目前,*区178家重点企业复工复产,除负面清单外,区重点企业复工率达到100%。

  二、围绕“放管服”改革优化营商环境,下一步拟采取的重点改革措施:

  1.积极发展数字经济。

  以数字经济发展为抓手,积极开发“智慧党建”、“数字卫生”、“数字应急”、“智慧政务”、“智慧社区”、“智慧教育”、“智慧金融”等领域的场景和应用,加快5G

  等基础设施建设,启动数字经济产业园建设,推进数字技术与工业、现代服务业、现代农业深度融合。加快数字政府建设。

  2.积极推动“三级联办”。

  积极推动区、乡(街)、村(社区)政务服务事项“三级联办”。

  目前我区已实现最低生活保障申请、社会保障卡申领等11项政务服务事项的“三级联办”,将通过政务服务网实现村级申请代办、乡级审查转办、区级审批确认的全程网上办理模式。接下来,我区将立足群众需要、着眼上级要求,积极推动更多区级事项实现“三级联办”。

  3.力争审批时限再提速。

  依托*市工程建设项目审批综合管理平台(以下简称“市审批平台”),全流程审批事项全部纳入“市审批平台”办理,统一审批事项、申报材料、一张表单和项目分类流程,落实“一窗受理、并联审批、限时办结”,杜绝体外循环,实现“一码运转、一窗受理、一网通办”。

  三、对国家、省层面进一步深化“放管服”改革优化营商环境的有关建议:

  (一)精简行政审批方面。

  1.梳理审批事项申报材料,对“无理提供、无需提供”的申报材料一律取消,对“重复提供、反复提供”的申报材料实行部门在线共享。

  2.加强各行业主管部门的联动性,实现数据共享,合力推进“放管服”政策。

  3.为了让纳税人、缴费人“多走网路,少跑马路”,“零距离办税”,建议在市区多设置一些自助办税小厅,配备专业人员辅导纳税人、缴费人电子税务局办理各项业务,帮助纳税人、缴费人通过自助终端办理发票业务,提高纳税人、缴费人的获得感和遵从度。

  (二)降低涉企收费方面。

  1.由于担保公司未接入人民银行征信系统,在业务尽调时无法直接查询企业及自然人的征信,仍需客户自行查询,对项目信用情况的调查造成诸多不便。希望省担保集团和政府相关部门协调,授权担保公司查询有关征信。

  2.随着业务不断扩大,担保费收取不足以覆盖准备金提取,将造成账面的持续亏损,希望政府弱化担保公司的利润指标考核,并加大对担保机构的政策补贴。

  (三)加强和规范事中事后监管方面。

  1.复制推广承诺制改革试点经验,加大监管力度,完善

  超过承诺时限的处罚措施。建立以“双随机、一公开”监管为基本手段,以重点监管为补充,以信用监管为基础的监管机制,严肃查处违法违规行为。

  2.从去年的“双随机、一公开”工作中,随机抽取不同检查事项时,同一个企业有可能被重复抽到,不利于减轻监管部门工作量,也没有达到减轻企业负担、少干扰企业的目的,建议对双随机抽查系统软件进一步完善。

  (四)优化政务服务方面。

  1.强化大数据开发应用,实现网上政务服务平台从粗放式、低效能分散建设向集约化、高绩效协同发展模式的转变,最大限度地激发数据的使用价值。

  2.推动政府信息资源开放和共享共用,实现跨部门、跨层级、跨区域的信息共享,实现政务信息资源的高效流动,全面推进政务信息资源的共享和业务协同,消除信息“孤岛”。

  20**年*月*日

篇十七:深化放管服座谈会发言

 放管服改革工作座谈强调讲话

  今天的座谈会是市局“放管服”改革工作领导2022年召开的第一次会议。主要任务是:贯彻落实*市长指示、批示精神,把我市“放管服”改革工作进一步推向深入。下面,就如何推进“放管服”改革工作,我再强调五点意见。

  一、要高度重视。重视是思想认识问题,也是政治站位问题,大家要知道:“放管服”改革,是自我革命、自我革新,主要是简政放权、搞好服务,是一种奉献,是一种付出;既是国务院一大战略部署,是一项政治任务,也是一项重大民生工程。大家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认识为什么要改、怎么改。

  一是必须改。第一是大势所趋。改革是党中央、国务院推出的一项重点工程,省市各级领导非常重视,改革工作还要检查验收,“放管服”改革势在必行。第三是民心所向。改革是人民群众的要求,改革要从细小的事情做起,从热情服务做起。二是迅速改。要赶快做,实实在在的把改革措施落到实处,从每一个审批环节来体现出改革成效。

  第二是职责所在。作为行政机关,掌握大量的行政审批权,而且和其他单位不一样,涉及量大、面广、人多。我市有*多万人口,机动车*多万,驾驶人*多万,户政更是涉及每一个人,护照有*多万,港澳台签注*多万。各项改革,可以惠及千家万户,可以树立我们良好形象,可以解放劳动力,还可以夯实群众基础,总之,改革工作百利而无一弊。

  三是设法改。要将利于管理和搞好服务相结合,运用科技手段支撑,想方设法让群众办事最简单化、最快捷化、最就近化。

  四是认真改。要认真研究,根据办事流程、业务要求,根据群众的需求、全国的先进做法,认认真真思考,领导要负责,要成立机构,制定方案,各项工作必须落到实处。

  五是长期改。随着形势的变化,科技水平还会不断提升,发现了好的措施、好的设备要不断更新,改革过程中要不断完善,最后达到完美的效果。

  六是督导改。改也得改,不改也得改,不改就要追究责任,就要约谈、问责。各单位一定要在六个方面提高认识,把各项工作做好,做到群众的心坎上,提高群众的获得感和幸福感。

  二、要明确标准。前期,*局下发了《关于进一步深化“放管服”改革的指导意见》,明确提出了“马上办、网上办、就近办、一次办”四个目标,*市长也多次就实现“四个办”作出重要批示。各单位一定要按照“四个办”要求,按照“能放全放、应放尽放”的原则,把审批权限下放,优化业务流程、提升窗口服务、打造智慧政务,让群众少跑腿,达到“一次办、一窗办”和“一次不跑”目标。

  一是要编制事项目录。改革办要根据工作实际,制定《*审批服务事项目录》,明确“马上办、网上办、就近办、一次办”办事属性,分门别类、列出清单,为

  下一步深化改革打下坚实的基础。所有的服务项目都要列出清单,每个项目怎么改,要拿出方案、拿出流程,该减的一定要减,改放的一定要放,放到最底层,减到最方便。

  二是要拿出具体办法。交管、户政、出入境等职能组已经出台了意见,关键是抓好落实,要进一步明确和细化每一项的标准、流程、规范,还要在压减流程上下功夫。

  三是要切实落地见效。再好的措施,关键在于落实。各分县局、各基层科所队在抓改革工作方面要下真功夫,不能敷衍群众、不能敷衍领导。各单位主要领导要亲自抓,分管领导具体抓,一定要把改革工作抓到实处。

  三、要智能便捷。“放管服”改革工作量大、琐碎、群众要求高,特别是现在人力有限的情况下,一定要发挥科技手段的作用,用智能代替人工,重点要抓好三项工作:

  一是要全力打通内外网壁垒。目前内网、外网还没打通,很多数据没有办法共享,也没有办法实现掌上服务。下一步不仅内部要打通壁垒,而且要和所有政务部门都打通,通过信息共享,就可以取消许多证明事项,各单位可以在网上直接调取数据,进一步简化审批程序。

  二是要全力拓展自助服务功能。目前一些委、办、局已在各办事大厅、窗口投放了一批自助机,在*等试点单位放了交管、户政、出入境三类业务自助服务

推荐访问:深化放管服座谈会发言 座谈会 深化 发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