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读《做中国立德树人好教师》有感,读《做中国立德树人好教师》心得体会合集(全文)

时间:2023-06-19 18:20:04 来源:网友投稿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2023年读《做中国立德树人好教师》有感,读《做中国立德树人好教师》心得体会合集(全文),供大家参考。

2023年读《做中国立德树人好教师》有感,读《做中国立德树人好教师》心得体会合集(全文)

这是一本具有中国特色、中国骨气、中国自信的教育学,这本教育学要坚守中华民族育人初心,要立德树人。下面小编在这里为大家精心整理了几篇读《做中国立德树人好教师》有感 读《做中国立德树人好教师》心得体会,希望对同学们有所帮助,仅供参考。

读《做中国立德树人好教师》有感1

有幸拜读成尚荣先生所著《做中国立德树人好教师》一书,深有感触。文中写到:无论是教师的,还是儿童的,种子有个共同的名字叫“中国”,叫中华民族复兴的中国梦。还写到:内心的种子总有一天长成参天大树,成为国家的栋梁之才。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将在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局中,挺起中华民族的脊梁,踮起时代的脚跟,站在中国的大地上,向世界瞭望,写下中华民族复兴的诗章。

​ 无论是陶行知先生还是钱穆先生又或是于漪老师,“爱国、我是中国人、不忘初心,铭记历史”等。他们将爱国、救国铭记于心,奉为精神之种,以奉献自己、心怀人民将之灌溉,铸就参天之梦。正是以爱国主义为重点的民族精神的种子,让孩子们有理想、有信念、有硬核的力量;
正是以创造、创新为重点的时代精神的种子,让孩子们有胆量,有见识,有问题意识,有无限的想象力,有超越的精神和力量。民族精神、时代精神,让教师、学生内心的种子向着中华民族复兴的明天微笑。

​ 为了实现这一目标,作为教师应该如何做,对实现“中国梦”至关重要。首先,教师要树立正确的教育理念。早在春秋时期,中华民族种下了两颗种子:立德、树人。这两颗种子天然地融合在一起,长成一棵大树,这棵大树叫“立德树人”。“德”是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的根本。教师的“德”不仅体现在高超的学问上,还体现在日常行为上。以身作则、言传身教也是最好的教育方式之一。教师应该把“德”贯穿于课堂教学和班级管理之中。

就如同书中所讲于漪老师在“流行歌曲”这一问题的处理方式也是我教育教学过程中一直遵循的教育理念“以学生为中心”,并走进他们的情感世界,才能用正确的价值观来引导。正如“天青色等烟雨,而我在等你”的教育效果和教育意境。正因懂得这一道理,本人始终对自己的言行有着严苛的要求,以期望能够为我的学生带来积极的影响。自从踏上教学岗位以来,我一直以德为先,守望初心。在与孩子们朝夕相处的过程中,以史为鉴,严于律己通过力所能及的事情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以增强他们的爱国情怀。

读《做中国立德树人好教师》有感2

立德树人是教育的根本宗旨,也是教师的神圣使命。成尚荣先生的《做中国立德树人好教师》(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一书,从不同的视角,选取了不同风格的典型人物,浓墨重彩地刻画了当代几位教育大家,他们是立德树人的楷模、新中国培养的一代师表。这本书有着鲜明的中华民族文化的印记。成尚荣先生说:“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但始终有个底色、本色和亮色,那就是伦理道德。”教师、文化、德性三位一体,共同构成这本著作的逻辑起点。在中华文化的语境里,教师于知识的传授之外,重在指引道德修为,建树道德的榜样,鼓励学生“修己以敬”。这本书旨在告诉每一个教师,什么是伟大的精神,什么是高尚的人格,如何把自己培养成为人格高尚、业务精良的好教师。

捧读《做中国立德树人的好教师》,我更加坚定自己的理想信念,坚守道德情操,不断扎实学识,用仁爱之心,深邃思考立德树人的“四力”好老师。

做一名有思考力的教师。人与人的不同,在于思想的差异,而思想则主要来源于思考。一个人是否喜欢思考,做到常态思考,取决于他的思维习惯、问题意识和格局视野。教师的思考力,主要体现在对待问题的处理方式上,首先愿意拿出一定的时间集中在这个问题上,思考选取最佳的方法达到目标;
其次,常时间集中关注在某一主题的研究上,持续推进,尽量寻找创新点;
还有就是在常态教学活动中融入自己的思考,为每一次的发言做准备,为每一节课做设计,为每一次阅读做整理,为每一次实践做反思。

做一名有创造力的教师。创造力是指产生新思想,发现和创造新事物的能力,它是成功地完成某种创造性活动所必需的心理品质。思考不同,才能有创造。做为一名有创造力的教师,他所做的,都是经过思考的,他所使用的方法都是最简单有效的。不仅如此,他还要善于整合资源。他能够认识到:智力、想像力及知识,都是我们重要的资源。但是,资源本身所能达成的是有限的,惟有“有效性”才能将这些资源转化为成果。

做一名有执行力的教师。任何事只有做,才会有结果。如果只停留在计划和想的层面,永远也实现不了突破。执行力,是推进事物进展的关键,是实现由质变到量变的飞跃。管理学家德鲁克曾说,“我们应该将行动纳入决策当中,否则就是纸上谈兵。”执行力是一种行动意识,是主动发展的反应。如果时间还充足,我们常常是拖延,并不是先将事情办好,然后优化质量。到了必须得干的时候,然后再不得不做,整个过程的心理负担都会很大。与其那样,真不如早点将事情办好。上级领导交待的事情,我们要第一时间完成,这就好比编辑约稿,早点完成大家都省心,更何况早完成对于后期改进有回还、修正的余地。性急的人容易锻造成具有执行力的人,但一定要克服“不思考”,要三思而后行。将时间安排得有条不紊,就可以变性急为执行力。性稳的人,也要有提前意识,要为后期完善争取时间。

做一名有影响力的教师。一个教师的最大影响力在于给学生以人生的影响,帮助他们完善知识、塑造性格、关注成长、懂得贡献、体味价值,要培养更多能够超越自己的人。如果多年以后,教的学生身上隐约可见他的影子,那么,他就是一个成功的老师。在一个地理老师的影响下,有一些学生毕业后选择了地质、水文、旅游等专业;
在一位语文老师的影响下,他的学生成为当代著名的作家、诗人;
一位英语老师多年以后听到了他的学生熟练标准的同声传异的声音。我们说,这样老师一定是幸福的,因为他的教学已经在学生中建立了影响,已经为学生发展提供了建议。一位老师,在日常教学中通过自己的一言一行,潜移默化地给学生以正向引领。一名有影响力的教师,懂得在方方面面思考“人存在的价值与意义”,不让时光虚度,一直在做好“有意义的事情”,一直在思考“有价值的人生”。经营需要时间,成长需要过程。让我们在“四有”“四力”的路上努力追寻,成长自己,坚信选择,收获幸福与快乐!

做立德树人好教师是社会和时代发展的需要。韩愈的《师说》有言: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者。教师不仅仅是知识的传递者,更是心灵的启迪者。在社会发展中,教师是人类文化科学知识的继承者和传播者。教师,伟大的教书育人者。在民族复兴的征程中,那默默奉献的,在中国梦追逐的长河里,那永远奔腾的,就是我——人民教师,因为我的生命为教育、为学生而澎湃。

因此,做一个智慧教师是多么重要,他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是否恰当,有可能影响学生今后的前途和命运。我认为,做个智慧教师要具备一些核心的要素。其中之一,就是有良好的综合素养,进而形成“智慧人格”。“智慧人格”是我通过实践感悟出来的,还需要深入、具体地讨论,以便明晰其边界和内涵。我初步认为,教师的智慧人格有以下特征,即有“四心”。一是爱心。真心爱所有的学生,就像一位优秀教师每天要问自己的三个问题一样:我今天爱学生了吗?我会爱学生吗?学生感受到我的爱了吗?爱是一种智慧,爱能生成智慧。爱心是智慧人格的核心和基础。二是童心。蒙台梭利说自己是作为教师的儿童,陈鹤琴说重新做一回儿童,李吉林说自己是一个长大的儿童,他们都保持了可贵的童心。童心就是真诚之心、赤子之心、创造之心。智慧教师是最具有创造性的。三是平等心。平等心就是公平地对待每一个学生,对教育对象绝无选择,绝无歧视,绝无淘汰,每一个学生都重要,每一个学生都优秀。这样的教育是公平、民主的教育,这样的教师是智慧的。四是平常心。教育有规律,学生成长有规律,这是一个渐进的过程,需要“按部就班”,需要等待,不能拔苗助长,不能急功近利,不能盲目前进。教师的智慧人格需要文化的濡养,需要文化的自觉,需要在实践中锤炼。

好教师离不开两个词——专业与爱。在不同的语境中,也可以这样描述:智慧与爱。诚然,“没有爱就没有教育”,然而,唯有爱也没有教育。爱是人类的普遍情感,“爱”必须加上“专业”,“爱”必须融合了“智慧”,教育才可能发生,教师的职业生命也才可能是完整的。由此,专业与爱支撑起教师的“青春性”。如何让爱“保鲜”,如何让专业(专业智慧)按着专业规律、顺着专业轨道持续运行,并积极作用于学生的学习与成长?或者说,如何让教师的“青春性”长在?无数事实证明,阅读以及由阅读带来的对话、分享、自我反思、自我更新,是最优选项。

读此著作,书中“有种子”,有种子的故事和理想;
“有榜样”,有作为教师成长、发展的标杆和参照系的榜样;
“有儿童”,有作为教育理论研究和实践活动的基石、核心的儿童;
“有教育学”,有体现了国家意识、民族自信的以立德树人为核心内涵的中国特色教育学。读自我,会读到“一面反观自我的镜子”,读到自己在立德树人的道路上应该怎么走的答案,读到如何通过个人践行而将立德树人理念转化为个人经验、个人智慧。

做好教师是教师专业发展永远的根本性追求。好教师有着丰厚的内涵和崇高的价值立意,我们应该努力做中国立德树人的好教师,培育时代新人。这是新时代赋予我们的命题。“立德树人”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思想精髓。

作为学习者的教师,当下最为根本的是要做中国立德树人的好老师。将立德树人落实在课程、活动、管理中。立德树人是教育改革发展的根本任务,也是教师发展的根本方向与根本任务,这是教师发展的大事业、大格局、高格调。我们应当为此而奋斗。

做中国立德树人的好老师是我永远的追求。

读《做中国立德树人好教师》有感3

《做中国立德树人好教师》是一本具有中国特色的教育学,显现着中国自信、中国气象、中国底气。它从历史深处走来,载着未来的伟大期待,回应世界改革的潮流。立德,是中华民族文化的精髓,即要把道德的种子播撒在中国大地上,播撒在孩子们心里。树人,亦是中华民族文化的珍宝,即要培养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的社会主义接班人。

在《做中国立德树人好教师》这一本书中,让我印象深刻的是其中的一个事例。一名老师给一位刚转学过来的孩子一个小任务:连续15天收集1颗不同的种子,这位小朋友通过寻找,对比,询问,记录,最终顺利完成了这项任务。在这件小小的事情中,孩子在不知不觉中收获了坚持、仔细的良好品质。这件事情也是这位老师赠与这位孩子的一份礼物,而孩子从中获得的良好品质就是人生中的一颗种子。什么叫好教师?好教师的精神标识与标杆应该是什么样的呢?幼儿教师要拥有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具有师德修养。由于幼儿教师与孩子每天接触9小时甚至更长时间,更容易用自己的行为、情感、意志去熏陶和影响幼儿。在培养幼儿良好品德时,教师自身应该做到为人师表、以身作则,为幼儿做好表率。

本书第一章就明确了教师的身份,强调了教师的重要性,让我们对自己有一个清晰的认知。做老师是一篇大文章,这是于漪老师的自我定义。她以她的亲身经历告诉我们育人在每一个细节中。于漪老师刚开始改教语文的时候,有一次在备课笔记上写错字了,从此,她牢牢记住,写错字会影响学生一辈子的,那如果是说错一句话呢?做错一件事呢?……“做教师”这篇大文章,绝不能有“错字”。立德树人,简单的四个字,蕴含着丰富的内容。它仿佛也在考验着我们,监督着我们如何做得更好。“学高为师,身正为范”也是它的基础,要求作为教师的我们要有丰富的知识和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何为立德,我们要承担起作为幼儿健康成长的指引者和引路人的责任,在成长过程中把好思想教育关;
何为树人,在幼儿成长的关键期树立正确的社会规则意识,促进积极心理的行程,为其以后的学习生涯奠定良好的基础。

立德树人,师德为范。“学高为师,身正为范”,知识或可言传,德行需得身教。教师肩负着为人师表、教书育人的重任,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传播者和建设者,是青少年一代成长的引路人。立德先立师,树人先正己,培养和造就一支学高身正的教师队伍,是立德树人成败的关键。教育之本,师德为先。作为共产党领导下新时期的教师,我认为还要继续学习,拓展视野,更新观念,这样才能跟得上时代的步伐,只有思想的切实转变才能确保教育改革的持久和深入。

在读了《做中国立德树人好教师》后,我更觉得老师不仅仅是孩子们学习路上的引路人,更应该在各方面以身作则,成为孩子们心目中的榜样。一个好教师不仅要业务出色,更应该德行兼备、品德高尚,严以律己,宽以待人。

作为“工程师”的教师,立德树人是教育的核心任务,也是教师的光荣职责。教会学生学习是重点,教会学生做人是关键,教会学生如何成为社会需要的人才是核心。教育者,请坚信选择,努力追寻!让立德树人成为每一个教育人的信念与追求,在“四有”的路上,不断收获成长与幸福。

读《做中国立德树人好教师》有感4

看了《做中国立德树人好教师》后,让我最够共鸣的是“立德树人”几个字。立德树人是教师最根本的基本功,而这门基本功有很深的门道,对于我们幼儿园老师来说,我觉得“立德树人”尤为重要,因为3-6岁的孩子们的性格相对来说比较单纯,学前阶段正是他们养成良好性格的关键时期,这个阶段的孩子较容易模仿别人,因此“立德”方面显得尤为重要。第一条是“严于律己”,第二条是“尊重儿童”,第三条是“教授育人”。立德树人是教师发展的根本宗旨与根本任务,做立德树人好教师是社会和时代发展的需要。韩愈的《师说》有言: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者。教师不仅仅是知识的传递者,更是心灵的启迪者。在社会发展中,教师是人类文化科学知识的继承者和传播者。对学生来说,又是学生智力的开发者和个性的塑造者。因此人们把“人类灵魂的工程师”的崇高称号给予人民教师。在教育过程中,教师是学生们身心发展过程的教育者、领导者、组织者。教师工作关系到年轻一代身心的发展和民族素质的提高,从而影响到国家的兴衰。作为一线的教育工作者,我们该以什么样的姿态去面对学生,该用什么样的思想来武装自己?恐怕这是很多教师会思考的问题。满腔热血的爱国热情,简约朴素的教育风格,甘愿付出的教育情怀都是让学生潜移默化的利器。

一、教师当最看重风骨。

教育最大的功能是使生命产生敏感。教师的风骨,不仅仅是自身的修养,更重要的是塑造下一代的灵魂。时代在改变,社会在进步,世界变得丰富多彩,教育也面临着各种各样的挑战。不仅要理论的高某某,更要视野的大格局。它是“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家国情怀。它是“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责任担当。它是“弃医从文”的思想觉悟。

二、教师当有风度。

风度与风骨紧密相连又相互映照。风骨显现了风度,而风度也诠释了风骨。教师的风度在于优雅。而优雅源于阅读,它使我们拥有“腹有诗书气自华”的气质和解决问题的智慧。正如于某某老师说的,“我一辈子做老师,一辈子学做老师”,体现了她对教师专业的永恒追求,是终身学习让教师生命永远年轻,永远活力四射。作为教师也应当有终身学习的意识,只有教师先让自己丰盈起来,学生才有活力。在书中的字里行间,真切感受到拨动内心的东西,用积极的态度去接纳学生的全部,进而对学生产生影响,对教育有新的理解与体验。教师的风度表达的是为人师表,学高为师,身正为范。只有内心的淡定与宁静,继而产生的身心愉悦,才能走向丰盈的人生。映射着“先生之风”,而“先生之风,山高水长”,像是汩汩清泉,流进学生的心田,泛起丝丝涟漪,对其产生终生的影响。

三、教师当有自己独特的风格。

风格能最简洁、最准确、最方便地去描述一个人的整体风貌和独特性。教师风格的核心是爱。正如顾某某先生提出的,“没有爱就没有教育”,爱是教育的目的,也是教育的条件和保障。渴望被爱是每个人内心的需求。学生在成长的过程中,特别渴望被爱和关注。当学生这种需求和教师实施教育的需要产生共鸣时,他们才会愿意敞开心扉,教师才能真正唤醒他们。

教育就是唤醒,是一颗心唤醒另一颗心的过程。世间万物都有它的成长规律,每种花都有自己的花期,不必急于求成,只需用心浇灌,静待花开!

读《做中国立德树人好教师》有感5

怀着敬畏的心情,翻开《做中国立德树人好教师》这本书,一个个鲜亮的名字印入眼帘:于漪、斯霞、于永正、李吉林……作者成尚荣老师引经据典,博古通今,生动形象地论述了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如何落地生根,更再次向我们强调了培养什么样的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的三大根本问题,并引发我们思考:谁来培养人?这个回答是鲜明而坚定的:做中国立德树人的好教师,培养时代新人。本书中我们能找到新时代好教师要具备的必要素养:“教师没有武器,可有种子——道德价值的种子,知识价值的种子,专业价值的种子等等。”

在第一篇章中,我仿佛跨越了时间,聆听了于漪老师真挚的教导,她在教我们如何做“好教师”,接下来,我就书中使我泛起许多涟漪的地方,结合个人教育教学,说说心里话。

星海横流,岁月成碑。教育是一条很长很长的路,二十出头的我们意气风发地出发。我也记得工作伊始,纤瘦的我站立于古老破旧的南京市百家湖小学宏运分校,面带欣喜若狂的微笑,眼神坚毅,在心底告诉自己一定要桃李满天下。而数年的工作下来,虽初心不改,但也时常被许多的繁杂无法分身,赤诚一片全无回应,理想得不到认同,情商不足以如鱼得水,而总对自己一次又一次地怀疑。但当我看到这本书里的许多至理名言时,那些让人忐忑的焦虑似乎随风消散了。

“教师,应当是个精神丰富的人,精神灿烂的人——我们在坚信的同时,更要有一份乐观的期待。”

的确,也许我们不该着眼于桃李到底能满多少亩,在教育这条路上,最有价值的东西从来都是看不见的,那就是为师者对教育的那股强大的信念。

于漪老师说:“我一辈子做教师,一辈子学做教师。育人需要育知识,但育知识不能等同于育人,育分数更不是育人,立德树人是教师的第一基本功。”于老师还用自己与两个高中学生的故事告诉我们:尊重学生是学生成长路上真正需要的,尊重、自由和爱,让他们有足够的安全感,让他们拥有独立的人格。

师者,以德尚耕,收获山河。教育这条路不仅长,还是一场温暖的修行。这条路上,有你有我也有他,有老师有学生也有家长。在这本书的前言中,也这样说道:“种子的绿芽,闪亮在课程、课堂、校园,也闪亮在家庭与社会,当教师的种子、教育的种子,在家庭社会闪亮的时候,中华民族复兴的明天定会到来!

于漪老师生于战争年代,经历了改革开放,她回忆自己的童年遭遇,深悟的道理就是:祖国必须要强大,而每一个人,尤其是每一个教师要为祖国的强大作出自己的贡献。她忘不了改革开放让祖国富起来的伟大历史进程,但她发现价值的多元,让少数教师产生价值困惑以至迷惑,娱乐、享受、追求时尚潮流,也在侵蚀着我们的青年教师。

虽然,我们90后的教师、10后的学生没能生于战时,感受改革开放的大刀阔斧,但我们经历了三年疫情。数次的被迫停课使师生分离,转为线上教学。在此过程中,我们可能感触更深的是学生学习效率的低下 ,网络信息和游戏入侵孩子们幼小单纯的心灵,占用他们宝贵的春光,阻断他们畅快地交流,剥夺他们静心读书的契机。不管是学生还是成人,在此环境下都会产生价值困惑以至迷茫。我想这种文化侵蚀是最可怕的,作为老师,必须抓牢手中的诗书,把自己的教学磨砺成学生成长路上的引路旗和保护伞,因为传统文化是我们中华民族的底气。

我工作经验浅显,在这三个方面时而好像很有方向,时而又迷糊不清,摇摆不定。既想提高学生的成绩和效率,又怕自己囿于育知识、育分数的误区;
既想多花时间管理班级,陪伴学生,又怕自己只专注于适应工作,在被动中怠慢了教学水平的提升。同作为语文老师,于漪老师却找到了关键。语文不仅是工具,而且是人文关怀。在学科育人中,我们老师应当致力于教出一个个情感健全的真人。我应该在不断精进教学水平的同时,放下为人师的身段,丢下过于功利的成绩关注,真实地面对学生,真实展现自己对所教科目的热情,才有可能被学生喜欢,让他们不仅能从我的课堂中学到知识,也能从我真实的喜怒哀乐中获得一些观看和体会世界的机会,也能让我找到他们面临的价值观之苦,找到契机,引领他们作出正确的判断,渗透如太阳般耀眼的价值观。

总之,作为老师,我们应当用一辈子来写做老师这篇“大文章”,这是对教师最生动、最深刻也是最美好、最具体的诠释!

推荐访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