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小学劳动教育参考文献(7篇)

时间:2023-05-05 15:00:08 来源:网友投稿

篇一:日本小学劳动教育参考文献

  

  龙源期刊网http://www.qikan.com.cn浅谈劳动教育的重要性

  作者:吕秋宣

  来源:《中国校外教育·基教版》2009年第04期

  【摘

  要】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独生子女的增多,以及封建思想的影响,出现了鄙视体力劳动的现象,导致新一代人劳动观念淡薄,影响了小学教育。现在,在新课程的教育理念下,社会越来越重视素质教育,而素质教育的基础是抓好劳动教育。笔者认为,抓好小学生的劳动教育可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去培养其劳动习惯和树立劳动观念:一是用劳动去激发学生追求;二是通过劳动引导学生去体验劳动的价值;三是在劳动中去培养人的素质。一个人在小学阶段打下爱劳动的基础,培养会劳动的习惯,树立劳动观念,锻炼毅力显得极为重要,小学阶段的劳动教育抓好了,就能全面地提高学生素质。

  【关键词】劳动教育

  素质教育

  劳动价值

  随着社会的进步,教育面临着许多新的课题。在我国全面走向小康时期,一些独生子女,过着饭来张口,衣来伸手的生活。父母代办,缺乏自理能力,导致劳动观念越来越淡薄,使这些独生子女只会读书,不会劳动,这样就会影响一些人将来的素质问题。于是,笔者认为,小学阶段抓好劳动教育相当重要。劳动教育是我国中小学德育教育的一个重要方面,一个人从小培养好的劳动习惯,树立强烈的劳动观念,将来才会有所作为。才能加勤劳才等于力量,所以,小学阶段应该把劳动教育作为全面提高一个人的素质的基础。

  一、用劳动去激发学生追求

  追求是人的个性。然而,个性中的追求并非积极,追求只能在某种欲望中产生。当形成一种没有压抑的喜悦感时,才能激励人去追求,去实践。

  劳动确能激发人的喜悦感,培养人的个性。因为,人从劳动中得到启迪,有模仿性劳动到创造性劳动,使追求更进一层。没有追求,何谈创造发明。

  组织学生参加劳动,能使学生产生取得劳动成果的喜悦感。喜悦的劳动,一方面,培养了学生的自觉性和独立性,从而摆脱了青少年个性所表现的脆弱性和依赖性,形成强大的自我束缚力。学生自我的约制力一旦形成,才能变空虚为追求,变盲目为目标。另一方面,学生一天中从事的读写、记忆、课外活动、业余制作、实验操作、清洁打扫、体育锻炼……使自己感到

篇二:日本小学劳动教育参考文献

  

  劳动教育参考文献

  近年来,劳动教育在学校教育中越来越受重视,作为一种形式的教育,它能帮助孩子们培养良好的自制力、积极的工作态度和劳动精神。但是,为了确保学生的学习有效性,教师要给予孩子们更多有意义的劳动教育参考文献。在这里,我将介绍一些相关的劳动教育参考文献,希望能为教师们提供参考。

  首先,《劳动教育》(第2版),这本书由美国教育学家、劳动教育大师威廉斯特兰尼尔森教授编著,是全面的介绍劳动教育的精要。本书从劳动教育的根本思想开始,经历了劳动教育的发展过程,分析了劳动教育的教学方法,总结了劳动教育的课程的实施,分享了劳动教育的实践教学案例,最后探讨了劳动教育在现代职业教育中的作用。这本书可以让读者对劳动教育有一个更深入和全面的理解。

  其次,《中国青少年劳动教育》,这本书由教育部研究室主任洪钟先生编写,讲述了从劳动教育的概念到实践,从我国劳动教育的发展历程到当前的劳动教育理念,全面详细地介绍了中国青少年劳动教育的特点和要点,并结合实际案例,提出了劳动教育的改进对策。读者可以从本书中了解到有关劳动教育的最新信息,以及如何有效地实施劳动教育。

  最后,《劳动教育课程设计与实施指南》,这本书的作者Saunders先生,汇集了多年来世界各国劳动教育的经验,结合我国教育实际提出了从课程设计到课程实施的具体操作,每一个步骤都有详细的讲解,比如课程设计的基本原则、劳动教育课程的教学内容等。通过本书,-1-

  教师可以了解劳动教育的重要性,更好的设计和实施劳动教育课程,以期达到应有的教学效果。

  总之,上述三本劳动教育参考文献都有其自身的特点,有助于教师和学生更深入地了解劳动教育,从而促进劳动教育的更好发挥作用。当然,在劳动教育的实施过程中,教师也可以通过网络、书籍、杂志等其他学习资源发现更多新鲜的资源,发掘劳动教育的更多潜能。

  -2-

篇三:日本小学劳动教育参考文献

  

  小学生劳动教育参考文献

  1.概念研究

  德育、智育、体育、美育、劳育这五育之间的关系是相辅相成、相互作用的。五育的全面发展,是教育者培养社会主义的建设者和接班人的重要依托。劳动教育是五育的一部分,在五育中起着重要作用。根据上述文献研究发现,目前不同学者对劳动教育的概念有不同的分析和研究,总的概括为,劳动教育是为促进学生个性全面发展,教育者对受教育者通过实践活动的方式,使受教育者增强劳动意识,培养劳动技能,养成劳动习惯,树立劳动价值观的实践活动。

  2.维度研究

  有关小学劳动教育,研究者们的研究维度各有特色。笔者总结出研究者们研究较多的维度是:劳动观念、劳动教育实施、劳动教育的评价等。

  2.1劳动观念维度

  从观念维度来看,家长、教师和社会对孩子劳动教育观念的融入是很重要的。首先,新时代的劳动教育在基础教育阶段具有不可忽视的作用,它的育人功能是其他学习不可替代的。其次,新时代的劳动教育是与儿童的现实生活息息相关的,学生在学校里不仅能学到知识和技能,还能提高能力和素质。最后,新时代的劳动教育是儿童的生活必需品,能让儿童树立积极的生活态度,提升生活的幸福感。

  2.2劳动教育实施维度

  劳动教育的实施路径是多元的。首先,学校有关劳动教育资源的挖掘和有关课程的融合会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们。其次,拓宽新时代劳动教育载体),比如:基地建设、家校合作、传统文化、公益活动等,能提高学生的劳动素质。

  2.3劳动教育评价维度

  劳动教育评价维度主要是从劳动教育的有效性阐述的。比如,学校劳动教育实施效果如何,对学生知识面的拓宽和能力的提升是否达到了效果等问题都需要相关专家、老师、家长、学生做出评价。

篇四:日本小学劳动教育参考文献

  

  劳动教育参考文献

  1.陈云林,王晓燕.劳动教育[M].人民教育出版社,2009.

  2.谢朝晖.劳动教育学[M].人民教育出版社,2013.

  3.黄继红.劳动教育理论与实践[M].中国青年出版社,2013.

  4.李晓东.劳动教育法规与政策[M].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2014.

  5.赵继红.劳动教育实践[M].湖南教育出版社,2009.

  6.王晓燕.劳动教育的概念、任务与内容[J].教育研究,2005(7):24-27.

  7.杨宣红.劳动教育的历史、现状与发展[J].教育研究,2005(6):30-33.

篇五:日本小学劳动教育参考文献

  

  关于劳动教育的外文参考文献

  LaboreducationisamajorfeatureofPavreshschool,istheSuhomlinsky"smostbasic"educationalfaith".Suhomlinskysaid:"Whenachildentersourschoolgate,heisinavarietyofcreativelaboratmosphere.Noneofourstudentsdonotworkinatechnicalgrouporagriculturalgroup."InthePavreshschool,bothmoralityandknowledgearefinallyimplementedinthelaboreducationthatgrowssimultaneouslywiththechildren."Themoralsignificanceofthesebehaviorsistoshowrespectforlabor,andthroughlabor,itshowsrespectforthecharacterofthecreator.”

  Suhomlinskysaid:"Aperson"sharmoniousandcomprehensivedevelopment,fullofeducation,spiritualenrichment,moralpurity——

  allthis,onlywhenhenotonlyintheintellectualeducation,moraleducation,aestheticeducationandphysicalliteracy,butalsointhelaborliteracy,laborcreationliteracyreachedahigherstage,canachieve."Ataskoflaboreducationthatcannotbeignoredistoinfiltrateitintothespirituallifeoftheeducated.Laboreducationcannotonlyenrichthepersonalmoralcultivation,butalsopromotetheindividualtoformaperfectpersonality.Laboreducation

  canmakestudentsdeeplyexperiencethebeautyofnature,life,andthebeautyofcreation,andhelptoformstudents"nobleinterest.First,laboreducationpromotesthedevelopmentofstudents"intelligenceandcreativeability,andencouragesstudentstoapplyknowledgetopractice.Creativelaborcanbringstudentsrichandcolorfulmechanics,electrician,radiotechnology,automationtechnology,biology,soilscienceandotherdisciplinesoftheworld,soastopromotethecomprehensiveandharmoniousdevelopmentofstudents"quality,promptingstudentsthroughtheconnectionbetweenbookknowledgeandproductionlaborsetupabridgeforthedevelopmentofintelligenceandbeautifulcreativity.Second,creativelaborcanpromotestudentstodiscovertheirownpotentialability,comprehensivelyexploretheirownstrengthsinallaspects,widelycultivatecreativeinterest,soastocultivatethecreator"spersonality.Suhomlinskysaid:"Letpeopleenjoythehappinesstheyfeelwhendoingtheirfavoritelabor,whichmeanshelpingpeopletofindwaystodeveloptheirpersonalcreativityandhispersonaltalents....Anylaborcanrisetotheheightofcreativity...."Suhomlinskyemphasizes

  theneedtostimulatestudents"talentandigniteeverysparkofcreationthroughcreativelabor.Three,theroleofphysicallaborinthecultivationofaperfectbody,asimportantassports,manylaborcomparedwithsportsevenhasitsadvantages:suchasplantingtrees,grafting,buriedvinessuchaslabor,forthedevelopmentofbreathingandbloodcirculationsystem,fortheenhancementofmetabolism,haveaveryimportantsignificanceoflabor.

篇六:日本小学劳动教育参考文献

  

  目录

  引言................................................................................................................................1(一)

  研究背景......................................................................................................1(二)

  研究现状......................................................................................................2(1)

  国外研究现状....................................................................................2(2)

  国内研究现状....................................................................................2(三)

  研究意义......................................................................................................3(四)

  研究方法......................................................................................................3(1)

  文献研究法........................................................................................3(2)

  案例分析法........................................................................................3(3)

  调查法................................................................................................4一、日本小学教育的发展特征..............................................................................4(一)

  教育内容的丰富性......................................................................................4(1)

  注重道德教育....................................................................................4(2)

  注重独立自主性的培养....................................................................5(3)

  注重实践能力的培养........................................................................6(4)

  注重创新意识的培养........................................................................(二)

  教育资源充足..............................................................................................(1)

  师资水平的专业化和公平化............................................................(2)

  教育设备的先进化和均衡化............................................................(三)

  师课程结构与教学的合理化....................................................................1(1)

  课程结构的均衡性..........................................................................1(2)

  课程设置的灵活化..........................................................................11二、基于日本小学教育发展特征分析我国的小学教育现状............................11(一)

  教育模式机械化,教育内容单一............................................................11(二)

  教育资源短缺,教育体制不完善............................................................12(三)

  课程设置不合理比例不均衡....................................................................13三、日本小学教育的发展特征对我国的启示....................................................14(一)

  注重小学生的全面教育............................................................................14(二)

  加强教育师资和设备的均衡配置............................................................15(三)

  优化课程结构,充分发挥各科目的综合教育作用................................15参考文献......................................................................................................................1附录..............................................................................................................................1引言

  (一)

  研究背景

  “教育,与人类的发展息息相关,教育是伴随人类文明的产生而产生,一个①社会的文明史在某种意义上也是它的教育史。”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改革开放已经深入人心,随着时代的进步和经济的不断发展,教育已经是一个国家的重中之重,在祖国的人才培养中发挥着很大的作用。而小学教育是我国教育事业的基础,只有打好基础,我国的教育事业才能一步一个脚印,更加扎实稳定的向前发展。

  一直以来,教育一直都是各个国家普遍关注的问题。随着全球经济的不断发展,在世界各个国家中,日本作为一个教育强国,教育出类拔萃,在小学教育阶段更具有很明显的特色。自明治维新以来,日本为了使基础教育得到改善,日本政府出台了很多政策法规,并且进行了三次重大的教育改革。在教育内容上,日本实行了以培养生存能力为目标的课程改革,使日本的教育内容不仅重视基础知识和基本内容的传授外还增加了道德教育和个性化教育;在教育资源上,日本为了体现教育的公平性,在教师的管理,课程的设置,教育设备的分配等方面做出了全面的改革,使日本成为了教育最公平的国家之一。

  现如今,虽然我国在教育改革中不断地探索,但我国的小学教育在目前经济快速发展的社会中仍存在着教育内容不够完善,城乡教育资源差距大等多方面的问题。日本作为一个教育强国,和我国的文化有相同的根源,并且在地理位置上又共同属于东亚,所以,对于我国来说,经济更发达的日本的小学教育特征对我国的小学教育的发展有着很重要的借鉴作用,从而使我国的基础教育得到更好的发展。

  ①刘山.日本近代普及义务教育研究[D].河北大学,2010.(二)

  研究现状

  (1)

  国外研究现状

  通过研究和调查发现,对日本小学教育研究的文章比较少,可以参考的资料也比较少。目前在这方面已有的图书和参考文献有以下这些:小原國芳的《日本教育史》、白刚的《日本教育动态》、田中耕治的《21世纪的日本教育改革》、水原克敏的《现代日本教育课程改革》、汪辉

  李志永的《日本教育战略研究》、邱昆的《现阶段日本小学教育发展特征及其启示》等。这些参考文献中介绍了日本小学教育的发展特点以及在教育改革中所实施的对策,这些内容对我此次写论文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①(2)

  国内研究现状

  国内关于小学教育的研究从不同的方面进行了研究。有很多文献是关于小学课程设置和教师的培养等问题进行展开的,其中讨论比较多的是小学的学科设置和小学教育专业下的小学教师培养以及小学教育教学改革的研究。目前的参考文献有陈威的《“实践取向”小学教育专业课程设置研究》②、白万姬的《注重小学教育》③、何凡

  徐燕刚的《从日本小学个性教育反思我国小学教师教育改革》④等等。这些文献从我国的教育模式、教育内容和师资的专业化各个方面进行了阐述,并且根据我国的教育现状提出了相应的改变策略。对于我们认识自己国家的教育现状和制定未来的发展方向有很大的作用。

  ①②

  邱昆.现阶段日本小学教育发展特征及其启示[J].湖南大众传媒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5,15(03):101-102陈威.“实践取向”小学教育专业课程设置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3.

  ③④

  白万姬.注重小学教育[J].青海教育,2015(Z2):102.

  何凡,徐燕刚.从日本小学生个性教育反思我国小学教师教育改革[J].四川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04):61-64.

  (三)

  研究意义

  通过对日本小学教育各方面的全面研究,总结出日本小学教育在教育内容、教育资源、课程设置等方面的特点和优势,通过日本小学教育的发展特征分析我国小学教育当前的现状从而使我国得到借鉴,对补充我国小学教育在这些方面的不足,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

  现如今,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小学生的教育已经变得越来越重要。本次研究一方面是为了使我国对小学教育的重视,不断完善我国小学教育中存在的弊端,使我国的小学教育模式更加合理,科学地促进儿童的全面可持续发展;另一方面是为了通过此研究使我国的教育教学者得到有益的启示,在教育中不断预防和改正不足的地方,提高我国的小学教育质量。

  (四)

  研究方法

  (1)

  文献研究法

  文献研究法是根据一定的研究对象和课题,通过查阅文献来得到相关有用的信息,从而更深刻地、仔细的分析自己所要研究的内容。它的作用是能了解相关问题的历史和现状,有利于自己确定研究课题;能获得现实资料的比较内容,有利于了解该课题的全貌。本研究拟采用了文献研究方法,在研究过程中,首先是通过在知网上搜集有关日本小学教育的优秀硕博论文和期刊进行阅读,并且寻找相关的参考文献进行整理和分析,其次是通过在图书馆借阅有关日本教育的书籍进行阅读和理解。

  (2)

  案例分析法

  本次研究是通过阐述日本小学教育发展特征的各方面内容时,结合有趣、真实的案例进行相关内容的分析和展开,从而更加简单明了的描述日本小学教育的特点和优势。给读者描绘日本小学教育的真实情况并且使我国得到有益的启示。

  (3)

  调查法

  本研究运用了问卷调查法,过查阅相关资料,自编了《我国小学教育现状调查问卷》,在问卷中一共设计了十二个问题,分三方面进行调查,“内藤初等中等教育局长的说明”,《文部时报》,昭和三十三年十月号,《战后日本教育史料集成

  ②这是一部记录片,讲述了日本崎玉市的一所普通小学五年级的小学生在午餐时间,他们开始洗手、摆放自己的桌布、餐具、换上衣服。负责拿饭的值日生们,在每次拿饭前要确认,外套是否穿好、手是否洗干净、有没有身体不舒服的同学。饭后同学们要坐在自己的位置上刷牙漱口,并且饭后每个孩子都有20分钟的清扫时间,他们需要把自己班级负责的区域一一打扫干净,把餐盘、餐车放回厨房,把桌椅摆放整齐,每个孩子都明确自己应该打扫哪里,而且这所有一切都要在45分钟内完成。

  从日本学校的午饭这个案例中可以看出日本小学教育十分重视培养孩子的自主性和独立性。他们认为教孩子学会自己的事情自己做,不仅能培养孩子的自主独立性,还能培养他们热爱劳动的品质,同时也培养了孩子的社会责任感,使孩子能对自己的生活、行为负责。这对每一位孩子的成长都十分重要。

  (3)

  注重实践能力的培养

  日本文部省在《教学指导纲要》中对特别活动课程的教育目标做出了统一的要求,即“通过理想的集体活动,在培育孩子健康的身心及发展个性的同时,加深作为集体的一员的自觉性,养成共同合作、建立更美好的自主性、实践性的态度”。①日本小学教育十分重视小学生的实践能力培养。在学科课程设置方面,专门开设了手工课、绘画课、家政和体育课来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在教学中,老师只是引导学生自己动手,学生占主体地位。比如在算术课中,老师会让学生自己制作教具来进行学习,在体育课中,学生自己主动摆放器材、分组和设计课堂活动内容。

  【案例3】日本小学的“特别活动”

  某学校小学五年级的特别活动,主题是三天两晚的集体旅行,内容是让学生亲近大自然,在活动中,学生自己寻找食物,动手做饭、搭帐篷、洗衣服等;让

  ①②]胡鸣.日本学校的公共意识教育[J].世界教育信息,2008(05):63-66.

  房亚萍.日本中小学“特别活动”的理念、内容及启示[J].教育实践与研究(B),2017(05):56-60.

  ②6学生积极参加各项活动和游戏,并且教师鼓励学生使用课堂中学到的俳句和川柳文体进行对话。

  案例3中我们可以看出日本小学特别活动的内容十分丰富,并且在特别活动中教师教会了学生把课堂中学到的知识运用到实际的生活当中,使学生在实践中不断地探索、进步。

  (4)

  注重创新意识的培养

  当今社会是知识经济时代,创新意识已经是一个国家未来的发展趋势。随着日本教育改革的实施,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已是小学教育的重点。在“宽松教育”的课程改革中,日本教育部精选了学科课程的内容,减少了学科课程的学习时间,使小学生掌握基础的内容,并且增加了“综合学习时间”,让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内容,进一步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激发他们的创新意识。除此之外,日本小学的“特别活动”也体现出日本对小学生创新意识的高度重视。

  【案例4】日本小学的“综合学习时间”①

  “综合学习时间”是日本近两年教育改革的亮点,它不是课外小组综合活动,而是一种新开设的利用教学时间正式进行的综合课程。它是以学生的兴趣爱好为首选来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大阪教育大学教育学部附属学校的白井老师介绍了他们学校学生分小组准备“综合学习时间”的兴趣爱好活动:要求学生自己选择感兴趣的主题,自行组成小组去图书馆查资料、动手制作或者现场表演,再使用录像机将活动的内容拍摄下来,学生之间进行交流不断创新。

  在案例4中,我们可以看到日本为了重视小学生的创新意识,设置了综合学习时间,从而激发了学生的求知兴趣,培养了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

  ①靳中良

  新浪博客

  (二)

  教育资源充足

  (1)

  师资水平的专业化和公平化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大计,教师为本。促进教师专业化和公平化是国家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关键所在。日本的教育在世界是数一数二的,这和他们促进城乡教师公平化和拥有专业化的教师密切相关。为了提高教师的专业化水平,日本实施了教师培养、录用和进修的一体化发展。在二战后日本开办了三所新型的教育大学,目的是为了培养高质量的专业化中小学教师,这三所教育大学的特色是注重培养教师专业知识和综合能力的密切联系,使教师能够了解学生的心理发展,在教育教学的过程中更加具有专业性。日本的教师资格考试十分严格,考上的比例特别低,并且通过教师资格考试后还要经过录用考试才能成为真正的教师,在录用之后要经过不断地进修,丰富教师各方面的能力,从而提高了教师的学历,提升教师的专业化。为了促进学校之间师资水平的公平,使城乡学校之间差距缩小,日本文部省专门实施了农村地区培养课程、进修,奖励等制度,还实行了教师轮岗流动制,从而实现了教师水平的均衡化。

  (2)

  教育设备的先进化和均衡化

  日本的小学几乎都是公立小学,学校的教育设备在各个地区都分配比较平均,在《学校教育法》、《偏僻地区振兴法》、《义务教育费国库负担法》保护下,无论是在东京、大阪这些繁华地段,还是在偏僻的农村,学校的教育设备等硬件都达到了均衡。日本的小学在教育设备上都是最先进的,大部分小学都有一个音乐室、室外操场、游泳池、健身房、跑道等完善的设备,并且学校都是按照国家最高安全标准建设,建设比较豪华,学校食堂的硬件设备都是最顶级的,学生的午餐有专门的营养师和配餐食。在教学仪器和设施的配置上,不管是农村还是城市都会有先进的硬件设备。以下是日本偏僻地区的小学教学仪器配置情况:

  表1教材及教学仪器配备标准①

  配备标准

  编号

  IIIIIIIV1个班级

  V①

  ②③

  ④⑤

  ⑥

  ⑦

  ⑧

  标准

  1校1套

  1个年级1套左右

  1个班级1套左右

  平均8人1套左右

  平均4人1套左右

  平均2人1套左右

  平均1人1套左右

  根据教学内容不同配备数量不同的教具

  单位

  表2小学教材和教学仪器配置标准(部分)②

  功能分类

  示例用品名

  编号标准

  ⑤①⑤

  ⑤①⑤

  ⑥

  标本(火山岩、化石、火山喷出物等)

  人体模型A(人体骨骼、人体解剖等)

  人体模型B(附着肌肉的手臂骨骼等)

  动植物模型(出现顺序、昆虫模型等)

  土地模型(火山地形、堆积地形、底层等)

  长度测量工具(规尺、卷尺等)

  体积测量工具(量筒等)

  演示类教材

  ①白刚.日本教育动态

  [M]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白刚.日本教育动态

  [M]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②实验、观察体验用教材

  重量测量工具A(电子天平、自动电子称等)

  重量测量工具B(电子秤、简易电子天平等)时间测量工具(秒表等)

  温度测量工具A(自动记录温度计、干湿度计等)

  温度测量工具B(辐射温度计、地质温度计等)

  电力测量工具(直流电表、简易电流表)

  恒温仪器(冷冻冷藏冰箱、低温恒温器等)

  显微镜(显微镜全套、双筒显微镜等)

  显微镜镜头套装

  保管仓库(试剂仓库等)

  试剂处理装置

  实验辅助器材A(铁制支架、直流电源装置等)

  实验辅助器材B(试管组合、烧瓶烧杯组合等)

  教材制作用具(组合型木塞穿孔器、简易切片机等)

  ⑤⑥

  ⑤⑧

  ⑤⑤

  ①⑧

  ①①

  ①⑤

  ⑧

  ①上表是日本偏僻地区小学的教学仪器分配情况,从表中可以看出农村地区的教学仪器是比较先进化,并且种类也比较多数量也比较充足。由此可见日本的教育设备在偏僻地区和偏远地方并没有较大的差距。

  (三)

  师课程结构与教学的合理化

  (1)

  课程结构的均衡性

  经过多次的教育课程改革,现阶段日本小学的课程是由学科课程、道德教育、特别活动和综合时间四个部分组成的,其中学科课程包括算术、国语、社会、理科、音乐、图画手工、生活、家政、体育等,课程类型丰富多彩,没有主次之分,所有科目几乎一样重要,课时数的分配也没有很大差距;道德课程、特别活动和1综合时间在课时总数中也占很大的比例,综合时间和特别活动用来培养学生的时间和创新能力,从而很好的把小学的课程内容紧密结合在一起,使课程结构更加均衡。

  (2)

  课程设置的灵活化

  随着日本教育课程的不断改革,日本小学的课程设置更加趋于灵活化。首先,日本根据不同阶段小学生的身心发展特征设置具有选择性的小学课程,比如为了使幼小衔接顺畅,日本小学在低年级的课程设置上更加注重根据低年段的儿童特征来进行设置。其次,为了顺应时代和基本国情的发展,日本一直进行小学课程的完善,不断调整各科目之间的课时比重,增加综合时间,使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选择自己喜欢的课程进行实践和创新。

  二、基于日本小学教育发展特征分析我国的小学教育现状

  小学教育是我国义务教育的发展基础,是学生知识结构形成的关键,对我国的教育发展有很大的影响。与日本的小学教育发展特征相比较,我国在小学教育上取得了很大的进步,但同时也存在着以下这些问题。

  (一)

  教育模式机械化,教育内容单一

  众所周知,随着我国教育的不断改革,我国一直从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过渡,但是在落实的过程中对于多数学生而言,接受的仍是应试教育。这在一定程度上适应了我国的基本国情,使教育选拔相对公平,但是却存在着重智育、轻德育、忽略学生能力等方面全面发展的问题。

  表1小学教育模式的调查结果

  问题

  A

  56.1%

  6.1%

  31.46%

  69.76%

  B

  35.37%

  71.95%

  68.54%

  7.32%

  C

  8.54%

  21.95%

  22.93%

  在表1中,问题1“你认为你所接受的教育是哪种教育?”,超过56%的小11学生认为是“应试教育”,并且仅有35%的学生认为是“素质教育”,大约8%的学生认为“两者都不是”;然而在问题2“你所在的学校开展德育活动的频率?”这题中,大约有78%的同学认为学校开展德育活动,却仅有6.1%的同学认为自己所在的学校

  “经常”开展有关德育的活动。由此可见,我国的教育模式在不断地改革,也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是在教学实施的过程中,仍存在着教师过分抓住学生的智力教育,注重应试教育从而忽略德育的现象。

  我国的教育目标一直在强调知识与能力培养是相互联系,相辅相成的,它们都是教学的基本任务。但在表1中,问题3“你所在的学校是否重视学生的能力培养?”,却仅有30%左右的学生认为自己所在的学校重视学生的能力培养;而在问题4“你认为你的老师在教学中更看重知识教育还是能力培养?”,有69.76%的学生认为是“知识教育”,有7.32%的学生认为是“能力培养”,却仅有22.93%的学生认为是“两者结合”。由此可见,在学校及教师对教育目标的落实情况中,学校对学生能力培养的重视比较低,并且教师在教学中只是一味的填鸭式的灌输学生知识而不注重能力培养,很少把两者结合在一起进行教学。

  (二)

  教育资源短缺,教育体制不完善

  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我国各级政府对教育的经费投入比重也越来越大,并且把教育摆在了优先发展的位置,提出了“科教兴国”的战略方针,不断深化教育体制改革,使我国的基础教育得到了改善。近年来,我国为了缩小城乡地区和西北地区教育资源的差距,政府加大了农村地区的教育经费,使我国偏远地区教育设施有所改善,但是由于城市与偏远地区经济发达程度差距大,教育体制不够完善,我国仍存在着教育设施短缺和师资水平分配不均衡的现象。

  表2小学教育资源的调查结果

  问题

  A

  18.29%

  18.29%

  84.15%

  17.07%

  B

  37.8%

  62.2%

  8.54%

  53.66%

  12C

  43.9%

  19.51%

  7.32%

  25.61%

  D

  3.66%

  在表2中,问题5“你所就读的学校教学设施如何”显示56%左右的学生觉

  得学校的教学设备齐全,但是也有37.5%的学生觉得学校的设备虽然齐全但比较落后,并且有43.9%的学生觉得学校设备不足;问题6“你认为你所就读的学校教育设施利用率如何”,仅有18.29%的学生认为自己所在的学校教育设备经常使用;问题7“你是否认为城乡教育资源仍存在差异”,却有84.15%的学生认为城乡教育资源存在着很大的差距;在问题8中,“你认为你所就读的学校教师整体素质如何”,大约有70%的学生认为自己的老师的整体素质较好,但也有30%的学生认为自己的老师整体素质差。由此可见,随着我国城乡差距的不断缩小,学校的教育硬件在配备上已经有所改善,但是城乡教育资源仍存在着很大的差距,师资水平的分布也存在着不均衡性,仍有很多学校存在设备不齐全或短缺的现象,并且由于硬件设备的落后,教育设备在利用上也没有发挥到很大的作用。

  (三)

  课程设置不合理比例不均衡

  课程是学校对学生进行教育的中心环节,是教育目标、教学内容的集中体现,只有合理的均衡设置课程,才能使学生德、智、体、美、劳等方面得到全面发展。随着我国基础教育课程的不断改革,现阶段我国的课程种类在不断地增加,在课程设置上也注重了综合实践课程,大力的落实地方课程,支持校本课程的开发。但是由于学校、社会及家长对学生成绩的高度重视,学校在课程设置上就更加注重了比较重要的学科科目,增加了文化课的课时数,从何忽略了其它课程的设置。

  表3小学课程设置的调查结果

  问题

  1112A

  13.41%

  21.95%

  50%

  18.29%

  B

  62.2%

  52.44%

  12.2%

  43.9%

  C

  24.39%

  25.61%

  37.8%

  37.8%

  表3是关于小学课程设置的调查结果,在问题9“你所就读的学校是否存在占有体、音、美课程或副科课程的现象”中,我们可以看到有超过80%的学生认为存在教师占用学生其它副科课程的现象;而在问题10“老师是否存在拖堂、占用学生课外时间讲语、数、英课程的现象”,我们可以看到有78%左右的学生认为老师占用其他时间讲主要科目知识;在问题11“你觉得当前安排的课表是13否合理”有50%学生认为学校每周的课时数偏多;而在问题12“你认为当前安排的课程种类是否合理”,有43.9%的学生认为学校的课程种类偏少。由此可见,在小学课程的设置中,文化课所占的比例远远大于其它课程,在课程设置上更加注重文化课,教师也更加注重文化课程的学习,却忽略了其它课程与文化课的紧密相连,并且学生每周的课时量比较多,课程的种类比较少,从而使课程设置存在不合理性和不均衡性。

  三、日本小学教育的发展特征对我国的启示

  日本作为教育强国,教育模式和教育资源在世界上都是独一无二的,并且小学教育与其它国家相比较也具有一定的独特性,因此在了解日本小学教育在教育内容、教育资源及课程结构等方面的特征的基础上,学习日本小学教育方面的优点,为我国小学教育的发展提供了如下启示。

  (一)

  注重小学生的全面教育

  与中国的应试教育不同,日本的教育内容更加具有丰富性,教育理念中更加注重孩子的身心发展。日本的小学教育除了和我国一样学习国语、数学、体育、美术等学科课程之外,日本还更加注重道德教育、学生的生存能力和实践创新意识的培养,并且还增加了道德教育课程、生活课、还专门设置了特别活动和综合学习时间来加强小学生各方面的教育。目前我国小学教育对小学生的教育内容还大多数停留在知识层面,不注重小学生的全面教育。因此,为了加强我国小学生的全面教育,在道德教育方面,我们应该让学生学会做人,学会生活,学会创造和实践,学校应该大力开展德育活动,并且以课堂教学为主加强“品德与生活”和“思想品德”的教育,把思想教育融入到各学科的教学中,使科目之间联系紧密;在小学生的独立自主性和实践创新意识的培养上,我们应该像日本的小学教育一样,对孩子放手,教育孩子自己的事情自己做,在课堂教学中注重引导学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获取知识的能力,教给学生学习方法,让学生善于尝试,并且学校应多开展课外活动,丰富学生的教育内容,让学生在实践中培养创新意识。

  14(二)

  加强教育师资和设备的均衡配置

  众所周知,日本是世界上公认的教育公平程度较高的国家之一,其主要体现在日本的教育师资和硬件设备的配置上都力求均衡。为了加强教育师资和设备的均衡配置,日本政府在教育经费上采取了“就低不就高”的原则,在教育制度上设置了一系列的法律来保护偏远地区的教学质量,实行了教师轮岗制度,将优秀的教师和先进的设备向偏远地区倾斜,使各地区都享有同等的高质量教育,日本的公平教育对我国教育资源的均衡配置有一定的借鉴作用。现阶段我国教育资源区域分布不平衡,不同等级的城市教育资源及水平差距较大,农村教育设施落后,硬件设备与师资水平等方面与城市都有很大的差距。因此,为了加强我国教育师资和设备的均衡配置,一方面我国应该加大对基础教育的财政投入,全面的考虑各地区学校的办学条件和师资队伍,对处境困难或相对薄弱的地区的学校要坚持公共教育资源向这些地区的倾斜,逐步缩小城乡、区域教育之间的差距,从而推进教育资源公平配置;另一方面我国应该进一步的优化师资队伍。影响教育公平的关键因素是教师资源的不均衡,由于城区各方面的条件优越于农村,在教师的选拔中优秀教师首选城市地区的学校,从而使我国城市地区优秀教师的比例远远超过农村地区,因此在优化师资队伍上,我国应该建立长效的支教体制,在全国范围内实行小学校长、教师定期交流制度,促进小学校长、教师在城区学校与农村学校、优秀学校与薄弱学校之间定期交流,优化小学阶段的学校师资力量的均衡位置。

  (三)

  优化课程结构,充分发挥各科目的综合教育作用

  日本小学的课程丰富多彩,四方面的课程内容联系紧密,不仅使小学生学到了基础知识,而且还培养了他们的道德意识、生存能力和实践创新意识,使小学生真正成为一个全面发展的人。现价段,我国小学的课程由学科课程和综合课程两部分组成,政府一直要求在课程设置上要注重小学生德、智、体、美、劳的全面发展,但是在教学实施的过程中,国家及学校仍是注重主要课程的学习,把学科课程和综合课程完全孤立起来,忽视了课程结构的统一性,并且在课程结构上没有突出学生的全面发展。因此,我国应该优化课程结构,大力落实学校在副科15课程方面的教育,加强综合实践活动与各学科的相互渗透,在课程设置上增设有关个性教育和培养实践能力的课程,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他们的生存能力和创新精神,进一步使小学生的全面发展得到落实。

  16致谢

  光阴荏苒,日月如梭,转眼间四年的大学生活已经接近尾声,四年的努力与付出将伴随着这次论文的完成划下完美的句号。

  论文完成之际,我要特别感谢我的指导老师王老师的热情关怀和悉心指导。在我撰写论文的过程中,王老师倾注了大量的心血和汗水,无论是在论文的选题、构思和资料的收集方面,还是在论文的研究方法以及成文定稿方面,我都得到了王老师悉心细致的教诲和无私的帮助,特别是他广博的学识、深厚的学术素养、严谨的治学精神和一丝不苟的工作作风使我终生受益,在此表示真诚地感谢和深深的谢意。

  在我论文的写作过程中,也得到了许多同学的宝贵建议,同时还有我们宿舍的小伙伴作的支持和帮助,在此一并致以诚挚的谢意。

  感谢所有关心、支持、帮助过我的良师益友。

  最后,向在百忙中抽出时间对本文进行评审并提出宝贵意见的各位专家表示衷心地感谢!

  1参考文献

  [1](日)水原克敏.现代日本教育课程改革[M]教育科学出版社.[2]白刚.日本教育动态[M]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3]白刚.日本教育动态[M]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4]汪辉

  李志永.日本教育战略研究[M]浙江教育出版社.[5]刘山.日本近代普及义务教育研究[D].河北大学,2010.[6]邱昆.现阶段日本小学教育发展特征及其启示[J].湖南大众传媒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5,15(03):101-102[7]陈威.“实践取向”小学教育专业课程设置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3.[8]白万姬.注重小学教育[J].青海教育,2015(Z2):102.[9]何凡,徐燕刚.从日本小学生个性教育反思我国小学教师教育改革[J].四川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04):61-64.[10]“内藤初等中等教育局长的说明”,《文部时报》,昭和三十三年十月号,《战后日本教育史料集成

  [18]史亚杰.日本中小学教师的培养、录用和培训[J].外国中小学教育,2004(06):31-33+19.

  1附录

  我国小学教育现状的调查问卷

  您好:

  此问卷是对小学教育现状进行的抽样调查,感谢您在百忙之中填写此问卷,您的每一项选择都对本研究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中心的谢谢您的配合与支持!本调查仅作学术研究之用,不会记录您的个人信息,请您放心填写。

  性别:

  年级:

  1.你认为你所接受的教育是()

  A.应试教育

  B.素质教育

  C.两者都不是

  2.你所在的学校开展德育活动的频率()

  A.经常

  B.偶尔

  B.从不

  3.你所在的学校是否重视学生的能力培养()

  A.是

  B.否

  4.你认为你的老师在教学中更看重知识教育还是能力培养()

  A.知识教育

  B.能力培养

  C.两者结合

  5.你所就读的学校教育设施如何()

  A.设备齐全,且是高新电子设备。

  B.设备齐全,但比较落后。

  C.设备有限,不能满足课堂需要。

  6.你认为你所就读的学校教育设施利用率如何()

  1A.经常使用

  B.偶尔使用

  C.从不使用

  7.你是否认为城乡教育教育资源仍存在差异()

  A.有,且较大。

  B.有,但较小。

  C.已经基本无差异

  8.你认为你所就读的学校教师整体素质如何()

  A.很好

  B.比较好

  C.差

  D.很差

  9.你所就读的学校是否存在占有体、音、美课程或副科课程的现象()

  A.不存在

  B.偶尔占用

  D.频繁占用

  10.你的老师是否存在拖堂、占用学生课外时间讲语、数、英课程的现象()

  A.不存在

  B.偶尔存在

  D.经常存在

  11.你觉得当前安排的课表是否合理()

  A.课偏多

  B.课偏少

  D.合理

  12.你觉得当前安排的课程种类是否合理()

  A.种类偏多

  B.种类偏少

  D.合理

  20

篇七:日本小学劳动教育参考文献

  

  浅谈小学劳动教育的重要性

  摘要:随着社会进步,教育面临着许多新课题。在我国全面走向小康时期,一些独生子女,过着饭来张口,衣来伸手的生活。父母代办,自理能力缺失,劳动观念越来越淡薄,使这些独生子女只会读书,不会劳动,这样就会影响一些人将来的素质问题。因此,要引导小学生热爱劳动、尊重劳动、理解劳动最光荣、劳动最崇高、劳动最伟大、劳动最美丽的道理,长大后能够辛勤劳动、诚实劳动、创造性劳动。

  关键词:劳动;教育;劳动培养

  我们要教育引导小学生投身劳动实践,在劳动中增长才干,磨炼意志;在劳动中锻炼身体,强健体魄;在劳动中发展智力、促进思维;在劳动中享受乐趣,感受生活之美。一个热爱劳动的人,必然是一个不怕苦、不怕累的人,做事勤快,兢兢业业;一个热爱劳动的人,能在劳动中学会思考,学会解决问题,开发智力、提升能力;一个热爱劳动的人,不会被风雪、严寒所吓倒,身体得到锻炼,体魄自然增强;一个热爱劳动的人,能在劳动中发现美、追求美、创造美,情趣高雅了,素质提高了。

  1.劳动教育是德育的磨刀石、润滑剂

  1.1劳动教育是锤炼学生意志最好的磨刀石

  劳动如同登山,只有昂起坚强的头颅,迈开坚定的步伐,才能面对前面崎岖山道;迎难而上不退缩,才能正视生活中的各种困难和不幸。对于许多小学生而言,不必说插秧割麦、开山运土这类体力活,哪怕是简单的洗衣做饭、抹地擦窗,也是困难重重。劳动技巧的学习、劳动工具的使用、劳动过程的自我保护、体力的消耗、身体的劳累等,都会可能让他们“碰钉子”。此时,他们就需要强大的意志力,想方设法克服困难,完成任务,在劳动中得到真正的锻炼。从日常生活中培养小学生的劳动实践能力,让他们独立去克服各种各样的困难,“摔倒了”就勇敢“爬起来”,这样,他们才能成长为有担当、肯担当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1.2劳动教育是培养学生良好品德的润滑剂

  “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可谓是“烂熟于心”,终因“纸上得来终觉浅”,没有深刻的切身体会,随意浪费粮食的现象仍然屡见不鲜。要让小学生真正懂得珍惜粮食、节约资源,就要让其参与劳动实践,体验劳动的艰辛与不易,明白粮食的“来之不易”。由于学校劳动教育实践活动是集体性的实践活动,在集体劳动中、在与他人的相互合作中,潜移默化地培养他们互相帮助、乐观向上、勤俭节约的良好品德;在

  “你拖地我洒水,我抹窗你递布”中,享受到劳动的团结有爱、幸福快乐。

  小学生在劳动中感受甜酸苦辣,体会快乐和成就感,体验存在的价值,养成吃苦耐劳、勤俭节约等好品质,在劳动中锻炼自己,完善自己、成就自己。在将来工作岗位上,才能承担重任,成为勤勤恳恳、踏踏实实、尽职尽责的合格劳动者。

  2.劳动教育是开发智育的长阶梯、阔桥梁

  2.1劳动是发展小学生智力和能力的阶梯

  身体动作的灵敏会促进大脑的发育。人在劳动时,信号从手传到脑,又从脑传到手,脑指挥手,手又丰富了脑,刺激了脑细胞,使大脑状态更加活跃。2021年广州新中考方案中,物理、化学考试内容增加了实验操作,其目的就是培养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认真观察能力、思维能力和想象能力。

  2.2劳动是开发小学生思维能力和创造力的桥梁

  小学生的想象力丰富,思维灵活,而且动手和实践应用能力强,创造力惊人。擦、洗、修理、种植等劳动,让他们认识纸、木、铁、铝等物质的性质、特点和用途等;炒菜、做饭可以懂得烹调知识;修理手机可以了解电器知识;洗碗时,发现筷子漂浮,勺子下沉,从而懂得物理学的浮沉现象……在劳动中观察现象、感受知识,在劳动中解决问题、运用知识,这既可以丰富他们小学知识,拓宽眼界,把“印”书上的知识运用到实践活动中;又能够培养他们观察、分析、判断和创造能力,促进其逻辑思维地发展;更有助于提高他们的动手和学习能力。

  隨着科技的进步,未来社会需要开拓型、创造性人才,而开拓创新,既需要动脑能力,也需要动手能力。只有在实践活动中,小学生才能有所发现、有所发明、有所创新,才能培养其敏锐的洞察力、质疑能力、辨识能力、善于思考和探索的能力。而只有参加劳动实践活动,帮助学生把课堂、书本学到的知识,应用

  到实践中去,他们创造性思维才能得到开发。以劳启智是提高智力水平有效的途径。

  3.劳动教育固体育之强、体育之实

  劳动在培养健康体魄上也起着必不可少的作用,是有助于小学生身体健康发展的好方法。劳动能锻炼身体,增强体质,经常劳动,可以锻炼肌肉筋骨,从而使肌肉结实,关节灵活,体魄健全。医学研究表明,劳动过程是多种生理器官协调活动的过程,有利于改善呼吸和血液循环,促进肌肉、骨骼的发育,促进身体各器官的发育。法国著名教育家卢梭认为,培养身心两健的人,必须在体力劳动中才能完成。

  劳动锻炼在促进小学生身体正常发育、保证其健康成长等方面起着功不可没的作用。适当的劳动锻炼,能促进身体各器官的正常发育,能提高其各器官功能和其相互间的协调性;适当的劳动锻炼,能促进小学生的身高增长、体重增加,能强健其体魄、增强其体能。

  4.通过小学劳动教育,引导学生体验劳动的价值

  国家计划生育政策的实施下,使人们的生育观念转变,在一些独生子女的家庭,父母视孩子为掌上明珠,哪舍得让孩子干活,这样一来,孩子就不可能懂得承担家务的责任,不能明白盘中之餐来之不易,更不明白劳动有何价值。日本的教育,规定小学生每周干家务的时间,这不但使儿童明确劳动的义务,又培养儿童热爱劳动的好习惯。而我们的国家有要求开足开齐课程,可有些学校人手不足,没有按要求开设劳技课,又不能安排学生去参加力所能及的劳动。国家要求每门学科开设实践活动课,一些学校往往没有落实好,还是把实践活动课上成落实知识课。试问,这样怎能去培养学生的劳动观念和兴趣?学生怎么会在劳动中去思考、创造,怎么能体会到劳动的快乐?只有开展小学劳动技术教育,才能激发对那些好逸懒做、不劳而获、窃取别人劳动果实的厌恶感,做到加倍珍惜自己和别人的劳动果实。

  5.狠抓小学劳动教育,培养学生素质

  所谓素质可视为思想品德素质、文化素质、身体素质和个性四个维度。对人的素质培养方法是多方面的,其中以劳动去培养人的素质更不可忽视。就拿学校中普遍存在的一些现象来说吧,部分学生损坏公物肆无忌惮,乱扔果壳、纸屑习

  以为常,打骂同学、欺侮弱小自以为光彩,粗话脏话成为口头语。诸如此类,均表现出学生道德、思想、政治和知识修养的低下,情感意志的脆弱。

  通过劳动教育,小学生进一步理解和接受劳动的价值,养成爱劳动的习惯。当学生在一次次劳动中大显身手时,那就是他们遨游在知识的海洋之中。这样,学生不至于在“为生存而斗争”的环境里“拼搏”,不至于成为性格偏激、鐵石心肠的人。

  6.结语

  随着新课程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入和素质教育的全面实施,我们应重视小学劳动教育,改变原来的教学方式、教学态度,真正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进行小学劳动教育意义非凡,需要我们每一位教师的努力,将小学劳技课上好,让学生真正得到素质教育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以后成为社会上有能力的人才!

  参考文献:

  [1]贾宪章.“值日”——不可偏废的成长舞台[J].思想理论教育,2012(10).

推荐访问:日本小学劳动教育参考文献 劳动教育 日本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