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梦悲剧人物分析(6篇)

时间:2023-05-03 13:35:05 来源:网友投稿

篇一:红楼梦悲剧人物分析

  

  试论《红楼梦》中的悲剧人物

  中国悲剧历来擅长伤逝之嗟,著名家曹雪芹用尽一生心血所谱写的鸿篇巨作《红楼梦》,便是一部伟大的悲剧作品。其创造的以“金陵十二钗”为代表的女性形象系列的悲剧,唱出了震荡乾坤的封建末世的哀歌。正如王国维在《红楼梦评论》中所言,乃“彻头彻尾之悲剧也”,“悲剧中之悲剧也”。

  《红楼梦》的魅力,正是从那震撼人心的悲剧结构中产生的。悲剧范畴的客观基础是美好人物与事物的苦难、死亡与毁灭。曹雪芹挥洒他卓越奇特的艺术之笔,在《红楼梦》中创造出“大观园”这一“千红万艳”的女儿国,塑造出一系列“各具一心,各具一面”、如水之精灵花之天使的美好形象,并通过这些红颜薄命的女子们的不幸命运和悲惨结局,共同组成一篇篇如怨如慕、如泣如诉的诗篇。这些“或情或痴,或小才微善”的不幸女子们所遭遇的一个个凄婉动人的悲剧故事,如从主轴里飞出的游丝,辐射到作品的每一个有机组成部位,起到了总领全书的作用,勾勒出一幅旷世绝代的悲剧图。从开篇的《引子》到《终身误》、《枉凝眉》,再到《恨无常》、《分骨肉》、《乐中悲》、《世难容》等曲子,一一唱出了宝钗、黛玉的婚姻、爱情悲剧,唱出了元春、探春、湘云、妙玉等一系列女子的各自不幸遭遇和不可避免的悲惨结局。最后又以一曲《飞鸟各投林》收尾。这一套音韵凄凉沉郁的曲调,合奏成一支震撼人心的悲剧音响,使人深刻感受到了只有伟大悲剧作品才能具有的销魂摄魄的艺术力量和悲剧美。

  在这悲红悼玉的悲剧总汇之中,悲剧的主人公是一群年轻、美丽的女子,“金陵十二钗”首当其冲。在封建社会的历史道路上,她们葬送了自己的青春与幸福,流尽了自己的眼泪与心血,她们的悲剧人生,实际上就是美的毁灭,其根源无一不是摧残、压迫、蹂躏女性的封建势力、封建制度和封建社会。鲁迅曾经一针见血地指出,封建社会的本质是“吃人”,而处在封建社会底层,受男性奴役、礼教压迫最深的女子,便是这吃人社会的受害者和牺牲品。在中国封建专制主义和宗法制度的统治之下,女人被当作“服也,从人者也!”。不管是叛逆不驯者,还是忠实拥护者,都必将走向毁灭。因为,那是一个焚琴煮鹤的黑暗社会。大观园女人们的毁灭,是在中国封建专制主义和宗法制度统治重轭下辗转呻吟的生命的呼喊和哀号,是对黑暗社会的抨击和抗议。

  “金陵十二钗”是大观园女儿中的典型,而黛玉与宝钗又是相对立的两个主要人物。林黛玉是封建贵族阶级中有叛逆气质的小姐,而薛宝钗则是自觉驯服的典型封建淑女。但无论是“世外仙姝”,还是“山中高士”;无论是冰雪聪明的封建叛逆者,还是八面玲珑的封建卫道士,其结局都是悲惨、不幸的。一个是找到了爱情却得不到婚姻,成为封建专制婚姻的受害者;一个是得到了婚姻却没有爱情,做了封建专制婚姻的牺牲品。相反的两种思想性格与倾向,却同样走向悲剧的结局,这充分揭露了封建社会对女性的压迫与摧残。下就林黛玉和薛宝钗形象的悲剧意蕴作一对比论述。

  林黛玉殉情而死的悲剧,是《红楼梦》这部“千红一哭,万艳同悲”的大悲剧中居于中心地位的最大的“美的毁灭”悲剧。它震撼了千百万读者的心灵,赢得了世世代代人的同情和眼泪。薛宝钗婚后独守空房,形如守活寡的孤苦伶仃的悲剧,虽不及黛玉深重,却也引无数人为之叹惜。不论是任性率真、胸无宿物、倾向叛逆的林黛玉,还是含蓄娇情、城府森严、恪守礼法的薛宝钗,她们都是美的形象,既有风流袅娜如纤柳和鲜妍妩媚似春花的外形美,又有吟诗作

篇二:红楼梦悲剧人物分析

  

  红楼梦人物分析

  红楼梦人物分析

  贾宝玉:反抗封建道德,但又趋于消极。

  林黛玉:才华横溢,尖酸刻薄,孤高自许,目下无尘。

  薛宝钗:端庄从容,随分从时,城府极深。

  王熙凤:泼辣爽朗,为人狠辣。

  红楼梦人物性格分析

  一、贾宝玉

  主人公贾宝玉是一个又奇又俗的人物。构成他性格的主要特征是叛逆。他行为"偏僻而乖张",是封建社会的叛逆者。他鄙视功名利禄,不愿走"学而优则仕"的仕途。他痛恨"八股",辱骂读书做官的人是"国贼禄蠹",懒于与他们接触拜会。

  林黛玉是一个才华横溢而性格孤傲的女子,"可叹停机德,堪怜咏絮才。玉带林中挂,金簪雪里埋",则是她的写照。她从小失去双亲,寄居在荣国府,虽然贾母对她疼爱有加,但由于清高自尊的个性,她常生"寄人篱下"的伤感。

  三、王熙凤

  荣府内,还有一个与众不同的人物,她便是王熙凤。王熙凤的阴毒可谓人人皆知,作为荣府"总管",她弄权作势,两面三刀。她用毒计害死贾瑞,又阴谋逼死尤三姐。她生性尖酸刻薄,到最后害了全家。她的个性是泼辣的,文中处处都不忘点明这一点,像她过生日那天,与那淫妇拼命,向老太太求救,足以见得。但毕竟她很能干,荣府上下大小事务都得她说了算,又善于迎合贾母,深得老太太的宠爱。又因此遭到嫉妒。

  四、贾探春,贾政之女--她没有黛玉的纤细怜人,没有宝钗的乖巧伶俐,没有香云的活泼开朗,却有卓超的才干,过人的智慧,深僻的见解,远大的眼光,这些在第五、六回"敏探春兴利除宿弊,贤宝钗小惠全大体"中精彩地表现出来了。第五十六回中的探春,以处事的果断干练显示出了她卓超的才干,而宝钗的嬉言却引出了她政治性的言论,真是叫人回味无穷,拍案叫绝!

  五、薛宝钗

  薛宝钗在《红楼梦》中份演着重要的角色。她是封建各种礼束的守卫者,1并且自身深受其害。她在家中与人关系甚好,受众的喜爱。她的性格中有王熙凤为人的圆滑,林黛玉小心和与贾宝玉完全对立的封建束缚的思想。

  六、刘姥姥

  封建、贫穷、可笑的形象通过作者的笔墨,全部体现出来。

  七、晴雯

  晴雯乃贾府内又一封建礼教的叛逆者。他天生的叛逆,直率,任性以及无所忌惮的言辞给读者呈现出了又一个鲜明的人物形象。晴雯并未因为宝玉是她的主子而谦虚,忍让他的无理大骂,而是以理辩驳。

  八、平儿

  《红楼梦》里丫环最漂亮的,还得是平儿,由于她被贾琏收了二房,所以地位也就不同于别的一般的丫环了,但她的出身低微这个事实却一生也抹不去,这也就决定了平儿在大观园中的地位不会太高。

  平儿天资聪慧,可偏与王熙凤成主仆关系,则显得有点儿"小巫见大巫了",不过在日常事务处理上,平儿可是帮了凤姐的大忙了,所以说王熙凤对平儿也挺好。平儿还是比较善良的,当贾琏在外面沾花惹草,勾搭上尤二姐后,王熙凤假惺惺的去把尤二姐接回来,却在背地里使坏,使二姐已经成形的胎儿堕掉了,二姐也不堪忍耻辱而自缢身亡,在这期间,贾府里唯一对她好的便是平儿了,一直对他百般照顾,还把好死时将要交给贾琏的二百两银子一文不少的交给了贾琏。平儿在贾府没落后出家为妮,一生遁入空门,从此与世俗无缘,唉,平地儿啊,可怜,可悲,可叹的平儿呀!

  十二金钗:林黛玉、薛宝钗、贾元春、贾迎春、贾探春、贾惜春、李纨、妙玉、史湘云、王熙凤、贾巧姐、秦可卿。

  十二丫环:晴雯、麝月、袭人、鸳鸯、雪雁、紫鹃、碧痕、平儿、香菱、金钏、司棋、抱琴。

  十二家人:赖大、焦大、王善保、周瑞、林之孝、乌进孝、包勇、吴贵、吴新登、邓好时、王柱儿、余信。

  十二儿:庆儿、昭儿、兴儿、隆儿、坠儿、喜儿、寿儿、丰儿、住儿、小舍儿、李十儿、玉柱儿。

  十二贾氏:贾敬、贾赦、贾政、贾宝玉、贾琏、贾珍、贾环、贾蓉、贾兰、贾芸、贾蔷、贾芹。

  十二官:琪官、芳官、藕官、蕊官、药官、玉官、宝官、龄官、茄官、艾官、豆官、葵官。

  七尼:妙玉、智能、智通、智善、圆信、大色空、净虚。

  七彩:彩屏、彩儿、彩凤、彩霞、彩鸾、彩明、彩云。

  四春:贾元春、贾迎春、贾探春、贾惜春。

  四宝:贾宝玉、甄宝玉、薛宝钗、薛宝琴。

  四薛:薛蟠、薛蝌、薛宝钗、薛宝琴。

  四王:王夫人、王熙凤、王子腾、王仁。

  四尤:尤老娘、尤氏、尤二姐、尤三姐。

  四草辈:贾蓉、贾兰、贾芸、贾芹。

  四玉辈:贾珍、贾琏、贾环、贾瑞。

  四文辈:贾敬、贾赦、贾政、贾敏。

  四代辈:贾代儒、贾代化、贾代修、贾代善。

  四烈婢:晴雯、金钏、鸳鸯、司棋。

  四清客:詹光、单聘仁、程日兴、王作梅。

  四无辜:石呆子、张华、冯渊、张金哥。

  四小厮:茗烟、扫红、锄药、伴鹤。

  四小:小鹊、小红、小蝉、小舍儿。

  四婆子:刘姥姥、马道婆、宋嬷嬷、张妈妈。

  四情友:秦锺、蒋玉菡、柳湘莲、东平王。

  四壮客:乌进孝、冷子兴、山子野、方椿。

  四宦官:载权、夏秉忠、周太监、裘世安。

  文房四宝:抱琴、司棋、侍画、入画。

  四珍宝:珍珠、琥珀、玻璃、翡翠。

  一主三仆:史湘云--翠缕、笑儿、篆儿。贾探春--侍画、翠墨、小蝉。贾宝玉--茗烟、袭人、晴雯。林黛玉--紫鹃、雪雁、春纤。贾惜春--入画、彩屏、彩儿。贾迎春--彩凤、彩云、彩霞。

  《红楼梦》一书以贾宝玉与林黛玉的爱情悲剧为线索,写出了贾、史、王、薛四大家族的衰落史,塑造了许多栩栩如生的典型人物形象。

  主人公贾宝玉是一个又奇又俗的人物。构成他性格的主要特征是叛逆。他行为"偏僻而乖张",是封建社会的叛逆者。他鄙视功名利禄,不愿走"学而优则仕"的仕途。他痛恨"八股",辱骂读书做官的人是"国贼禄蠹",懒于与他们接触拜会。

  他不喜欢所谓的"正经书",却偏爱于"杂书",钟情于《牡丹亭》、《西厢记》。他还对程朱理学提出了大胆的质疑,认为"除《四书》外,杜撰的太多了。"这充分显示出了他是封建君主制度的"逆子贰臣"。

  他认为"山川日月之精秀,只钟于女儿,须眉男子不过是些渣滓浊沫而已"。在这种骇世惊俗的思想指导下,宝玉终日"在内帏厮混",并钟爱和怜悯女孩子,钟爱她们的美丽、纯洁、洋溢的生气、过人的才智,怜悯她们的不幸遭遇,怜悯其将嫁与浊臭的男子,失去了她们的圣洁之美。贾宝玉道:女子出嫁前为珍珠,嫁人后便失去光芒成了死珠,再老便与污浊男子同流,成为死鱼眼了。他甚至为自己生有一个男子之身而感到无可挽救的遗憾。

  在他的生命历程中,最重要的一件事无疑就是与林黛玉的相爱了。这场恋爱,一方面开始于叛逆性格,另一方面又促使了他的叛逆性格的最终形成。这是他生命史上最大最重要的叛逆行为。宝、黛不但要求婚姻自主,而且在恋爱中背离了封建社会的人生之道。他们在反叛的道路上越走越远,最后导致了两人的悲剧结局。

  另一主人公林黛玉是一个才华横溢而性格孤傲的女子,"可叹停机德,堪怜咏絮才。玉带林中挂,金簪雪里埋",则是她的写照。她从小失去双亲,寄居在荣国府,虽然贾母对她疼爱有加,但由于清高自尊的个性,她常生"寄人篱下"的伤感。

  她多愁善感,常常为别人不注意的小事而悲伤流泪。正如小说中所描写的"黛玉葬花"一幕,就突出了这一点。花开花谢本来就是自然景象,但她却由此而想到人生的悲欢离合、聚散无常。她为落花叹息,她把宝玉引为知己,同看《西厢记》,把人生的希望都寄托在宝玉身上。她深爱着宝玉,但又感到很难如愿。于是,她因想争取自己的位置但又多次失败而顾影自怜,暗泣于无人之处。

  她的内心世界似难捉摸,但也常常将其显露于外。若宝玉"得罪"了她,她便生气,泪水涟涟,甚至为他而生病。表面上这样,其实内心仍是挂念着他,借口去看他。宝玉一病,她为之而伤心,为之而哭泣。但由于封建礼教道德的约束,她不得表白,不得自已,最终在宝钗出阁之日郁郁而死,没能了却自己的心愿。

  曹雪芹深爱他笔下的林黛玉,爱她的一切,爱她的笑和泪,爱她的喜与悲。正是由于这种刻骨的爱,才使他将黛玉对宝玉的一段痴情演绎得美丽异常,刻画得入木三分,为世人塑造了一个"心较比干多一窍"、反封建礼教的光彩照人的形象。

  荣府内,还有一个与众不同的人物,她便是王熙凤。王熙凤的阴毒可谓人人皆知,作为荣府"总管",她弄权作势,两面三刀。她用毒计害死贾瑞,又阴谋逼死尤三姐。她生性尖酸刻薄,到最后害了全家。她的个性是泼辣的,文中处处都不忘点明这一点,像她过生日那天,与那淫妇拼命,向老太太求救,足以见得。但毕竟她很能干,荣府上下大小事务都得她说了算,又善于迎合贾母,深得老太太的宠爱。又因此遭到嫉妒。

  小说中性格鲜明的人物足有数十个之多,如和蔼的贾母,干练的探春,温柔的袭人,可怜可爱却尖刻厉害的晴雯,憨厚善良而又不入流的刘姥姥??????总之,大到皇家贵妃,小到丫头村妇,全书中的人物,各具个性。难怪鲁迅先生赞叹《红楼梦》中"都是活的人物"。

  贾宝玉是主要中心人物。作为荣国府嫡派子孙,他出身不凡,又聪明灵秀,是贾氏家族寄予重望的继承人。但他的思想性格却促使他背叛了他的家庭。他的叛逆性格的形成不是偶然的。小说充分描写造成他的性格的生活环境和他的具体境遇的各方面特点,深刻揭示了他性格成长的主客观原因。一方面,以男子为中心的贵族社会是那样虚伪、丑恶和腐朽无能,使他因自己生为男子而感到终身遗憾;另一方面,少女们的纯洁美好又使他觉得只有和她们在一起才称心惬意。他也曾被送到家塾去读四书、五经,但家塾的内容和风气是那样的腐朽败坏,那些循着这个教育路线培养的老爷少爷们是那样的庸陋可憎,他对于封建教育的一套,在感情上就格格不入。他很少接触做官的父亲,畏之如虎,敬而远之。家长从小把他交给一群奶娘丫鬟。那些围绕着他,各以一颗纯真的心对待他的丫鬟,才是他的启蒙老师。丫鬟们的深挚纯洁、自由不羁的品格感染着他,她们由于社

  会地位所遭到的种种不幸也启发着他。在贾宝玉的直感生活里,她们和那些以世俗男性为主的居于中心统治地位的势力,在每一点上都形成鲜明的对照:聪明和愚蠢,纯真和腐朽,洁净和污浊,天真和虚伪,善良和邪恶,美好和丑陋。贾宝玉在这样的环境里,逐渐形成自己思想感情的爱憎倾向。

  贾宝玉性格的核心是平等待人,尊重个性,主张各人按照自己的意志自由活动。在他心眼里,人只有真假、善恶、美丑的划分。他憎恶和蔑视世俗男性,亲近和尊重处于被压迫地位的女性。他说过"女儿是水做的骨肉,男子是泥做的骨肉。我见了女儿便清爽,见了男子便觉浊臭逼人"。与此相连,他憎恶自己出身的家庭,爱慕和亲近那些与他品性相近、气味相投的出身寒素和地位微贱的人物。这实质上就是对于自己出身的贵族阶级的否定。同时,他极力抗拒封建主义为他安排的传统的生活道路。对于封建礼教,除晨昏定省之外,他尽力逃避参加士大夫的交游和应酬;对封建士子的最高理想功名利禄、封妻荫子,十分厌恶,全然否定。他只企求过随心所欲、听其自然,亦即在大观园女儿国中斗草簪花、低吟悄唱、自由自在的生活。"我此时若果有造化,趁着你们都在眼前,我就死了,再能够你们哭我的眼泪,流成大河,把我的尸首漂起来,送到那鸦雀不到的幽僻去处,随风化了,自此再不托生为人,这就是我死的得时了。"贾宝玉受时代的局限,找不到现实生活的出路,他要摆脱贵族社会桎梏,而又不能不依附贵族阶级。这就使他的思想性格具有悲剧性的严重矛盾。他的理想无疑是对封建主义生活的否定,却又十分朦胧,带有浓厚的伤感主义和虚无主义。

  贾宝玉对个性自由的追求集中表现在爱情婚姻方面。封建的婚姻要听从父母之命,取决于家庭的利益。可是贾宝玉一心追求真挚的思想情谊,毫不顾忌家族的利益。他爱林黛玉,因为林黛玉的身世处境和内心品格突出集中地包蕴了生活环境里所有女孩子一切使他感动、使他亲爱的客观与主观的特征。他和林黛玉的相爱,是以含有深刻社会内容的思想感情为基础的。反之,这种爱情与封建主义的矛盾,又成为他步步克服自身的劣点和弱点,日益发展他进步的思想性格的主要的支持力量和推动力量。这个以叛逆思想为内核的爱情,遭到封建势力的日益严酷的压迫。按曹雪芹原来的安排,林黛玉将泪尽而逝,贾宝玉将在她去世之后与薛宝钗结婚。薛宝钗的性格和婚后的生活使他彻底绝望,他终于弃家出走,回到渺茫的虚无之中。

  贾宝玉的叛逆性格并不是一开始就定型了的,作品着力描写了他性格发展成长的历史。他生活在罪恶腐败的贵族环境里,不可避免地沾染着一些贵族公子的恶劣习气和腐朽观念,这些坏的东西和他性格中好的倾向并存着。但随着生活中他所见闻的重大事件给予的刺激和教育,随着他在卷入现实矛盾时精神上所受的挫折和打击,他的思想品格里一些腐朽恶劣的东西就慢慢减少了,清除了,他的叛逆思想性格渐渐坚定了,成熟了。

  他对待身边的女孩子们的态度,同情和亲爱始终是主导的方面,但在最初也带有一些腐朽、邪恶的成分。秦可卿之死、秦钟之死,林黛玉身世的飘零、身为贵妃的姐姐内心的悲苦,使他开始认识到在男女关系方面尊重与玩弄、纯洁与腐朽、美好真挚与罪恶虚伪的区别,从此他对两性关系逐渐表现出严肃态度,对自己所在的社会表现了深一层的反感。他曾以为天下女孩子的眼泪都要送给他。他爱林黛玉,但遇着温柔丰韵的薛宝钗和飘逸洒脱的史湘云,却又不能不眩目动情。为着他感情的游移不明,林黛玉以血泪和生命对他不断地施加影响,使他从苦痛的体验中逐步摆脱社会势力和贵族恶习对他的纠缠和吸引,使他的性格趋于纯化,头脑趋于清醒,思想感情趋于稳固与坚定。

  此外,丫鬟的品格和遭遇也影响着他,使他领悟"人生情缘,各有分定"。他对女孩子们一般是温存和顺的,但在初期有时也暴露出一些暴戾作风,撵茜雪,踢袭人,训晴雯等的事所遭到的父亲的毒打,经历了这一系列事件之后,他不但永远抛弃了打骂丫鬟的行为,也使他的叛逆思想大为加强,认识更加深刻。从此他对被压迫、被糟践的女孩子的同情体贴之心,更为深切周到、无微不至;而且在对女性的社会地位和命运认识加深的基础上,对于林黛玉和薛宝钗、史湘云,对于晴雯和袭人、麝月,心里有了亲疏的区分。以这种思想认识为基础,才有"诉肺腑"的情节,他对林黛玉的爱情从此成熟巩固,生死不渝。

  贾宝玉否定封建主义社会秩序,但思想上并没有达到否定君权和族权亦即封建主义统治权的高度。一方面他步步发展自己的叛逆思想,完全倾向着被压迫者并且支持他们;他坚持着与林黛玉的爱情,迫切要求婚姻自主;其实这一切,都是凭藉封建势力给予他的特权而产生的,他还不可能否定封建主义的统治。他所深恶痛绝的,正是他所仰赖的;他所反对的,正是他所依靠的。他无法与封建主义统治彻底决裂,又不可能放弃自己的民主主义思想要求。因而他的出路在现实中

  是不存在的,最后只能到虚无缥缈的超现实世界中去。

篇三:红楼梦悲剧人物分析

  

  《红楼梦》人物形象分析

  贾宝玉-—荣国府衔玉而诞的公子,贾政与王夫人之次子,阖府捧为掌上明珠,对他寄予厚望,他却走上了叛逆之路,痛恨八股文,批判程朱理学,给那些读书做官的人起名“国贼禄蠹"。他不喜欢“正经书”,却偏爱《牡丹亭》《西厢记》之类的“杂书"。他终日与家里的女孩们厮混,爱她们美丽纯洁,伤悼她们的薄命悲剧.林黛玉——金陵十二钗之冠(与宝钗并列)。林如海与贾敏之女,宝玉的姑表妹,寄居荣国府。她生性孤傲,多愁善感,才思敏捷。她与宝玉真心相爱,是宝玉反抗封建礼教的同盟,是自由恋爱的坚定追求者。

  薛宝钗——金陵十二钗之冠(与黛玉并列),来自四大家族之薛家,薛姨妈之女。她大方典雅,举止雍容。她对官场黑暗深恶痛绝,但仍规谏宝玉读书做官.有一个金锁,与贾宝玉的通灵宝玉被外人称为金玉良缘。

  贾元春--金陵十二钗之三,贾政与王夫人之长女,贾府大小姐。因贤孝才德,选入宫作女史.秦可卿出殡不久,元春晋封贵妃

  。贾府为了迎接她省亲,建造了大观园。她给家族带来了“烈火烹油,鲜花著锦之盛",但自己幽闭深宫,不能尽天伦之乐。

  贾探春——金陵十二钗之四,贾政与赵姨娘所生,贾府三小姐。她精明能干,个性刚烈,有“玫瑰花”之诨名。抄检大观园时,她当众扇了王善保家的一巴掌。她对贾府的危局颇有感触,用兴利除弊的改革来挽救。改革虽成功,但无济大事。

  史湘云--金陵十二钗之五,来自四大家族之史家,是贾母的侄孙女。自幼父母双亡,在家一点儿也作不得主,不时还要三更半夜做针线活儿。她心直口快,开朗豪爽,心怀坦荡,从未把儿女私情略萦心上。

  妙玉——金陵十二钗之六,苏州人氏.祖上是读书仕宦人家,因自幼多病,买了许多替身皆不中用,只得入了空门,带发修行。父母亡故后,她随师父进京。师父圆寂后,王夫人赏识她的佛学修为,请她入住大观园栊翠庵,原著前80回未交代结局。

  贾迎春——金陵十二钗之七,是贾赦与妾所生,贾府二小姐。她老实无能,懦弱怕事,有“二木头”的诨名.她不但作诗猜谜不如姐妹们,在处世为人上,也

  只知退让,任人欺侮.贾赦欠了孙家五千两银子还不出,就把她嫁给孙家,原著前80回未交代结局,根据金陵十二钗判词,最后被丈夫孙绍祖虐待致死.贾惜春——金陵十二钗之八,宁国府贾珍的妹妹,贾府四小姐,爱好绘画。因父亲贾敬一味好道炼丹,母亲又早逝,她一直在荣国府贾母身边长大。由于没有父母疼爱,养成了孤僻冷漠的性格,抄检大观园时,她狠心撵走丫环入画.四大家族的没落,三个姐姐的结局,使她产生了弃世的念头,看破红尘出家为尼。

  王熙凤——金陵十二钗之九,来自四大家族之王家,王夫人的内侄女,贾琏之妻.她精明强干,深得贾母和王夫人的信任,成为荣国府的管家奶奶,她为人处事圆滑周到,图财害命的事也干过不少,在前80回里她支持宝黛爱情。

  贾巧姐-—金陵十二钗之十,贾琏与王熙凤的女儿。因生在七月初七,刘姥姥给她取名为“巧姐”.在贾府败落后,王仁和贾环要把她卖与藩王作使女。在紧急关头,幸亏刘姥姥相救,把她带去乡下。李纨——金陵十二钗之十一,贾珠遗孀,生子贾兰。李纨虽处于膏粱锦绣之中,竟如“槁木死灰”一般,一概不闻不问,只知道抚养亲子,闲时陪侍小姑等女红、诵读而已。她是个恪守封建礼法的节妇的典型.秦可卿——金陵十二钗之十二,宁国府贾蓉之妻。她是营缮司郎中秦邦业从养生堂抱养的女儿,小名可儿,大名兼美。她长得袅娜纤巧,性格风流,行事又温柔和平,深得贾母等人的欢心

  。但公公贾珍与她关系暧昧,致使其年轻早夭.贾母-—来自四大家族之史家,贾府老太太,宝玉祖母

  。在贾家从重孙媳妇做起,一直到有了重孙媳妇.她凭着自己的精明能干,才坐稳了贾家大家长的位置。

篇四:红楼梦悲剧人物分析

  

  浅析《红楼梦》人物香菱的悲剧意蕴

  王国维在评论《红楼梦》的时候曾经讲到:“《红楼梦》一书,彻头彻尾的悲剧也”。其论述时引用了叔本华的悲剧理论,认为:《红楼梦》一书的悲剧性在于剧中人物的关系和位置

  不得不如此而形成的悲剧。《红楼梦》的悲剧体现在方方面面,有时代悲剧、家族悲剧、爱情悲剧、命运悲剧等等,但这些都与香菱有着重要关系。

  一、香菱是全书一条重要的人物线索

  香菱这个艺术形象就是作者用来“千里伏线”贯穿全书的一条重要人物线索之一。首先,作者用甄士隐一家的小兴衰来影射荣宁二府的大兴衰。同是望族,同在“红尘中一等富贵风流之地”。同是祸起萧墙,转眼之间便“烟消火灭”。同是“富贵不知乐业”,终落得“茅椽蓬读,瓦灶绳床”,甄士隐的结局就预示了贾宝玉的结局。甄士隐一家的离散悲辛其实就是贾府悲剧的预演,只有香菱是唯一亲历大小两次兴衰的串接者。其次,英莲、冯渊二人的一段小悲欢影射了宝黛的爱情悲剧。同是“美中不足,好事多磨”,最终棒打鸳鸳,生死异路。作者用以上两个事件为全书定下了基调,而这两个事件都是围绕香菱发生的,可以说香菱的遭是全书的定音符号。之后,英莲入住大观园,见证了“鲜花著锦,烈火烹油”,的繁华景象,也见证了大观园遭抄检的衰变过程,香菱的活动基本贯穿了全书的始终。

  三、作者有意将香菱塑造成十二钗的综合体

  香菱的出现是很耐人寻味的。先是甄士隐眼中“粉妆玉琢,乖觉可喜”的稚儿,继之是葫芦僧口中“出脱的齐整好些”的“被拐子打怕了的丫头”,再是凤姐所说的“模样好……做人行事,又比别的女孩儿不同,温柔安静——差不多的主子姑娘也跟他不上”。作者在叙述香菱的成长历程时“千皱万染”,逐步展示了一个貌美类同可卿、才华几比钗黛、柔顺不亚平儿、纯真不让湘云的女子形象。所以,我认为作者是有意用“云浓雾雨”的手法把香菱造成一个具有共性而个性不甚明了的人物形象,作者是想用她的悲惨遭遇来概括“十二钗”的薄命。在第四十八回,作者用浓墨重彩极写“慕雅女雅集苦吟诗”。其中,香菱的第三首诗实际上就是她的自况。“精华欲掩料应难,影自娟娟魄自寒”一句以形容美好、气质高雅而且精华内蕴的明月自比,寄托了香菱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这种生活的自信。但就是这样一个充满追求和自信的女子却倍遭凌辱和摧残,以至作者一再发现“真应怜”和“实堪伤”的感叹。鲁迅先生说“悲剧是将有价值的东西毁灭给人看”。香菱的被摧残、被毁灭代表了诸多才貌双全、温柔美好的大观园女性的普遍的人生悲剧,而悲剧在她身上一再演绎,就给人以巨大的艺术震撼力。

  四、香菱的悲剧是《红楼梦》悲剧的缩影

  甄英莲即“真应怜”之谐音,此早为旧评点派所点破并指出“全书之人无不应怜也”,对此作者在以后的情节发展中逐渐完成了对这个名字命名取义的自揭和暗示。小说第一回中,那一僧一道看见甄士隐抱着女儿在街头玩耍,便上前哭道:“你把这有命无运累及爹娘之抱

  在怀内作甚,”已隐约透露了作者的这种含蓄用心。深谙作者原意的脂砚斋于此句下批道:“看他所写开卷之第一个女子便用此二语以订终身,则知托言寓意之旨。”甄士隐并未理会那僧人的疯话,待抽身进去却分明听得明白那僧人念的四句言辞:“娇生惯养笑你痴,菱花空对雪澌澌,好防佳节元霄后,便是烟消火灭时。”正是作者以前隐后揭的手法从此拉开了英莲悲惨一生的序幕。英莲三岁之前,是生在姑苏一乡宦人家,父亲甄士隐是“每日只以

  观花修竹,酌酒吟诗为乐”的“神仙一流人品”,母亲“性情贤淑,深明礼义”。可以看出,这是一个幸福的家庭,如果假设这是在影射贾府,那么应该是属于宁国公、荣国公的贾源、贾演在世之景。由脂砚斋批文也可以看出:“不出荣国大族,先写乡宦小家。从小至大,是此书章法”。香菱为什么单单是三岁是被拐走?这“三岁”暗寓贾府的前三代:第一代是贾源、贾演时期,是家族兴盛的开始;第二代贾代化、贾代善时期是真正繁华;第三代贾敬、贾赦、贾政开始衰败。香菱从三岁时被拐走开始,也开始了她的悲剧命运,贾府也是在贾敬等这一代开始的衰败。又由判词可知,香菱是被夏金桂迫害致死,随之贾府也因为没有了贵妃贾元春的庇护,受到奸人陷害及一些丑事的败露由盛转衰,一败涂地。所以说,香菱是以另一种微妙的形式与贾府息息相关的,她的命运曲线是与贾府相吻合的。

  纵观香菱的一生,恰与贾府一样,简直就是一曲由繁华转入荒凉的命运交响乐。随着这位被作者赞为“根并荷花一茎香”的少女的毁灭,贾府也“忽喇喇似大厦倾”,一部“千红一窟(哭)”、万艳同杯(悲)”的《红楼梦》竟也徐徐地落下了帷幕。

篇五:红楼梦悲剧人物分析

  

  《红楼梦》人物分析

  一、贾宝玉主人公贾宝玉是一个又奇又俗的人物。构成他性格的主要特征是叛逆。他行为

  “偏僻而乖张

  ”,是封建社会的叛逆者。他鄙视功名利禄,不愿走

  “学而优则仕

  ”的仕途。他痛恨

  “八股

  ”,辱骂读书做官的人是

  “国贼禄蠹

  ”,懒于与他们接触拜会。他不喜欢所谓的“正

  ”,却偏爱于

  “杂书

  ”,钟情于《牡丹亭》、《西厢记》。他还对程朱理学提出了大胆的质疑,认为

  “除《四书》外,杜撰的太多了。

  ”这充分显示出了他是封建君主制度的“逆子贰臣

  ”。他认为

  “山川日月之精秀,只钟于女儿,须眉男子不过是些渣滓浊沫而已

  ”。在这种骇世惊俗的思想指导下,宝玉终日

  “在内帏厮混

  ”,并钟爱和怜悯女孩子,钟爱她们的美丽、纯洁、洋溢的生气、过人的才智,怜悯她们的不幸遭遇,怜悯其将嫁与浊臭的男子,失去了她们的圣洁之美。贾宝玉道:女子出嫁前为珍珠,嫁人后便失去光芒成了死珠,再老便与污浊男子同流,成为死鱼眼了。他甚至为自己生有一个男子之身而感到无可挽救的遗憾。在他的生命历程中,最重要的一件事无疑就是与林黛玉的相爱了。这场恋爱,一方面开始于叛逆性格,另一方面又促使了他的叛逆性格的最终形成。这是他生命史上最大最重要的叛逆行为。宝、黛不但要求婚姻自主,而且在恋爱中背离了封建社会的人生之道。他们在反叛的道路上越走越远,最后导致了两人的悲剧结局。二、林黛玉林黛玉是一

  个才华横溢而性格孤傲的女子,“可叹停机德,堪怜咏絮才。玉带林中挂,金簪雪里埋

  ”,则是她的写照。她从小失去双亲,寄居在荣国府,虽然贾母对她疼爱有加,但由于清高自尊的个性,她常生

  “寄人篱下

  ”的伤感。她多愁善感,常常为别人不注意的小事而悲伤流泪。正如小说中所描写的“黛玉葬花

  ”一幕,就突出了这一点。花开花谢本来就是自然景象,但她却由此而想到人生的悲欢离合、聚散无常。她为落花叹息,她把宝玉引为知己,同看《西厢记》,把人生的希望都寄托在宝玉身上。她深爱着宝玉,但又感到很难如愿。于是,她因想争取自己的位置但又多次失败而顾影自怜,暗泣于无人之处。她的内心世界似难捉摸,但也常常将其显露于外。若宝玉

  “得罪

  ”了她,她便生气,泪水涟涟,甚至为他而生病。表面上这样,其实内心仍是挂念着他,借口去看他。宝玉一病,她为之而伤心,为之而哭泣。但由于封建礼教道德的约束,她不得表白,不得自已,最终在宝钗出阁之日郁郁而死,没能了却自己的心愿。曹雪芹深爱他笔下的林黛玉,爱她的一切,爱她的笑和泪,爱她的喜与悲。正是由于这种刻骨的爱,才使他将黛玉对宝玉的一段痴情演绎得美丽异常,刻画得入木三分,为世人塑造了一个

  “心较比干多一窍

  ”、反封建礼教的光彩照人的形象。三、王熙凤荣府内,还有一个与众不同的人物,她便是王熙凤。王熙凤的阴毒可谓人人皆知,作为荣府

  “总管

  ”,她弄权作势,两面三刀。她用毒计害死贾瑞,又阴谋逼死

  尤三姐。她生性尖酸刻薄,到最后害了全家。她的个性是泼辣的,文中处处都不忘点明这一点,像她过生日那天,与那淫妇拼命,向老太太求救,足以见得。但毕竟她很能干,荣府上下大小事务都得她说了算,又善于迎合贾母,深得老太太的宠爱。又因此遭到嫉妒。四、探春贾探春,贾政之女

  —

  —她没有黛玉的纤细怜人,没有宝钗的乖巧伶俐,没有香云的活泼开朗,却有卓超的才干,过人的智慧,深僻的见解,远大的眼光,这些在第五、六回

  “敏探春兴利除宿弊,贤宝钗小惠全大体

  ”中精彩地表现出来了。王熙凤因病卧床不起,便由探春、宝钗,李执等人主持家务,此期间,探春查看家中大小帐目,发现发放给各个房的月钱和发放给买办的重叠了,便想出了两全的办法,与宝钗等人商议.“年里往赖大家去,与她们那儿的姑娘闲谈,才知她们吃的笋菜鱼虾,一年还有人包了,年终足有二百两银子,从那日我才知道,一个破荷叶,一根破草根子都是值钱的。

  ”发放月钱重叠之事于贾府已早有弊,可满园子的姑娘丫头无一人能指出个一二三来,探春却从赖大家中得到启发,和自家的情况对比,最后提出好的办法,岂不是足以见她的办事能力和精干了,用现在的话说,就是分析综合解决问题的素质。谁怪宝钗说“真真膏粱

  之谈!你们虽是个千金,原不知道这些事

  ”而后宝钗又玩笑似的说

  “你才办了两天事就利欲熏心,把朱子都看虚了。你再出去,见了那么利弊大事,越发连孔子也都看虚了呢。

  ”探春闻此言,却一本正经地回

  答

  “你这样一个通人,竟没看见姬子书,当日姬子云:

  ‘登利禄之场,处运等之界者,穷尧舜之词,背孔孟之道

  ……”如此一番精辟的言辞,岂是一位普通女儿说得出的,非有政治眼光能矣!第五十六回中的探春,以处事的果断干练显示出了她卓超的才干,而宝钗的嬉言却引出了她政治性的言论,真是叫人回味无穷,拍案叫绝!五、薛宝钗纷飞蝴蝶绕楼院,暖逐东风扑几回。扇影乱摇忙玉腕,粉痕斜溜湿香腮。偶因游戏间消遣,岂为迷藏暗捉来。恰怪亭中私语久,防人忽把绮窗开。薛宝钗在《红楼梦》中份演着重要的角色。她是封建各种礼束的守卫者,并且自身深受其害。她在家中与人关系甚好,受众的喜爱。她的性格中有王熙凤为人的圆滑,林黛玉小心和与贾宝玉完全对立的封建束缚的思想。如在每四十八回中,薛姨妈道:

  “……莺儿一个人,不够伏侍的,不要买一个丫头来你使。〃宝钗道:

  “买的不知底细,倘或走了眼,花了钱事小,没的淘气。倒是慢慢打听着,有知道来历的人买个还罢了。〃这里表现出她的处事小心。又如香菱向宝钗道:

  “我原要和太太说的,等在爷去了,我和姑娘做伴去。我又想恐怕太太多心,说我贪着园里来玩,谁知你竟说了!〃宝钗笑道:

  “我知道你心里羡慕这园子不是一日两日的了,只是没有空儿

  ……,所以趁着机会,越发往上一年,我也多个做伴的,也遂了你的心。〃这里表现出宝钗了解家人心里,为人圆滑。总之,薛宝钗是个深受封建束缚的人。

篇六:红楼梦悲剧人物分析

  

  《红楼梦》中晴雯的人物形象及其悲剧命运的分析

  《红楼梦》中晴雯的人物形象及其悲剧命运的分析

  《红楼梦》是中国四大名著之一。它的影响是巨大的,这部小说一问世,就惊动了当时的社会。人们争相阅读传抄,不惜重金求购;更有读者被书中的人物故事感动得呜咽失声。作品以巨大的艺术表现力,描写了一系列女性的悲剧。这些悲剧之所以特别震撼人心,就因为它充分写出被毁灭的女性不仅外表是美的,而且内心更是美的。在读者看来,《红楼梦》是一曲女性的悲歌,同时它也是一曲女性的颂歌。作家曹雪芹笔下的一群美人,不仅容貌倾国倾城,才华更是惊天动地。她们共同住在大观园里,形成一个芬芳的国度。然而,在这个美女、才女如云的国度里,“身为下

  贱,心比天高”的俏丫鬟晴雯,以其不受拘束、爽利明朗的性格引起了人们的共鸣,赢得了广大读者的同情和喜,成为《红楼梦》中最引人注目的人物之一。

  晴雯,从一个家世无可考的女孩子到卖给赖大家,再卖给贾府,以至最后的“抱屈夭风流”她受尽了残暴的摧残和迫害。晴雯以不幸的遭遇感染读者,她既以一个天真无邪、孤苦伶仃的孩子走进贾府,又以一个逐步形成了反抗性格的婢女而被赶出贾府。晴雯的身世和命运是这样的凄苦、不幸。不知其籍贯和姓氏,犹如无根无蒂的浮萍,任凭风吹打,独自面对人世间的所有的苦难。因此,宝玉在《芙蓉女儿诛》中,这写道:“窃思女儿自临浊世,迄今凡十有六载,其先之乡籍姓氏,湮沦而莫能考者久矣。”由此可见,晴雯在当时的社会里是处于最底层的一个孤苦无依的弱者。她在进入贾府之前就已被遗弃;进入贾府之后,无论是服侍贾母,还是服侍宝玉,她都是个不折不扣的婢女,是封建统治阶级剥削、压迫、欺凌、侮辱的对象。最后,晴雯以被迫害致死为悲剧的结局。这一切都向人们充分证明了晴雯所处地位的不幸,这一切也是对当时社会的黑暗现实和封建道德沦丧的控诉。

  晴雯,她是大观园中唯一最富于个性色彩的被压迫的婢女。她的所作所为与封建统治阶级的愿望迥然不同,是叛逆和反抗的代表。她

  敢说、敢笑、敢怒、敢骂、心直口快,不拘泥虚伪。每当晴雯在读者面前出现的时候,立即给人带来一股爽身扑鼻的清新之感。书中第八回,晴雯第一次登场,现在回想起来,仍有眼前一亮的惊喜。当时,宝玉醉酒回到怡红院,来到自己的卧室,看见案上的笔墨。晴雯先接出来,笑道:“好,好,要我研了那些墨,早起高兴,只写了三个字,丢下笔就走了,哄的我们等了一日。快来与我写完这些墨才罢!”这时宝玉也想起了早起的事来,因说道:“我写的那三个字在哪里呢?”晴雯笑道:“这个人可醉了。你头里过那府里去,就嘱咐我贴在这门上,这会又这么问。我生怕别人贴坏了,我亲自爬高上梯的贴上,这会子还冻得手僵冷的呢。”晴雯的这一出现,马上给人一种干练、麻利、直言快语的感受。虽然在主子面前,却毫不低声下气,而是敢于抱怨,发牢骚,说出自己心中的不满情绪,决不插微虚伪。这就使她在众多的婢女中脱颖而出,初露锋芒。

  晴雯在下层婢女行列中之所以具有独特的魅力,还因为她洒脱泼辣,无所顾忌,总是天真、善良、坦荡,刚强而又浑身是刺。用宝玉的话“金玉不足喻其贵,冰雪不足喻其洁,星日不足喻其精,花月不足喻其色”来形容这位惊世骇俗的姑娘实在不为过,她为人处世正直无畏,刚直不阿,容不得虚伪作假的阴微卑贱。看不顺眼和听不惯的事,她都会给予反击和讽刺,让人觉得她十分刁钻刻薄,然而这也正是她光明磊落,洒脱泼辣的表现。书中第二十回,写了宝玉的乳母骂了袭人,宝玉替袭人抱不平,说:“这又不知是哪里的帐,只拣软的排揎。昨儿又不知哪个姑娘得罪了,上在她的帐上。”晴雯听了这话极为不满,在一旁笑着说:“谁又疯了,得罪她作,便得罪了她,就有本事承认,不犯带累别人!”晴雯的这一番话正展示了她做事光明磊落的一面,她话里话外夹枪带棒的把宝玉、袭人二人反驳回去,让他们无言以对。这件事充分表现了晴雯对敢做不当的憎恶和轻视,也充分说明了她性格的火爆和敢于顶撞主子绝不虚伪的个性,也寄寓了对她深深的之情。

  晴雯作为《红楼梦》中的一个悲剧女性,她命运的不幸和她的.性格是分不开的。由于她处在地位低下的婢女行列,使她对贾府内的高

  压政策进行了强烈的反抗,在贾府封建统治者和道者的迫害面前屹然挺立。因此,晴雯这个光辉瞩目的人物形象最突出的性格特点,就是她贯彻始终的不屈不挠的反抗精神。她虽然是个地位低下的婢女,但是她却顽强地保护着自己做奴婢的尊严。不能改变和选择的身世,让她成为丫环,下人;然而在属于她的队伍中,她严守自己的原则,绝不卑躬屈膝、献媚奉承。被压迫阶级的美好品质在她身上表现得异常鲜明、突出。

  晴雯的一言一行都在向人们证明她具有着独立的人格,她向往平等、公正。“撕扇子作千金一笑”是晴雯同贵族公子宝玉之间冲突的结果,显然晴雯胜了。晴雯无所顾忌地在贵族公子面前撕扇,表面上只是争斗,然而却从灵魂深处曲折地反映了她的倔强、不肯低头的性格。她敢于对贵族公子说“不”,充分显示了她虽是婢女,却绝不低声下气,没有自我。晴雯地位卑微,刁钻、刻薄,同时她也高傲、纯净,目下无尘。在我看来,正是由于晴雯的泼辣、倔强和对人的刻薄、喜怒无常,才使她的纯洁、天真、坦荡显得更加宝贵。

  由于王夫人对晴雯以往作风的耿耿于怀,无论晴雯是多么纯洁,美好,在她眼中,晴雯只是个妖精。为了宝玉不被“勾引”坏,王夫人是非除掉晴雯不可的。因此,当晴雯病得四五日水米不沾牙,奄奄一息时,王夫人命人把她从炕上拉下来,架起来去了。临走时只许把贴身穿的衣服带出去。孑然一身,来也如此,去也如此。然而,晴雯那惊人的反抗生命并没有因此结束。当宝玉挂念病中的晴雯,偷偷跑出来看望她时,晴雯将自己的两根葱管般的指甲剪下来给了宝玉,又与宝玉互换了贴身穿的袄,说:“回去他们看见了要问,不必撒谎,就说是我的。既担了虚名,越性如此,也不过这样了。”晴雯的这一行为不但没有让王夫人等如意,反而让虚假的罪名成了真的,这无异于在王夫人的心脏上插了一把锋利的匕首,也为晴雯的反抗生命画了一个句号。晴雯就是这样一个坚贞顽强,始终如一的女子。从她进了贾府,直至被逐含冤而死,她都没在镇压和迫害面前屈服,始终保持着铮铮傲骨,表现出了最难能可贵的精神。晴雯明快爽朗、纯真坦荡的性格和大胆的反抗精神赢得了宝玉的赞赏,使她成为宝玉的知己。

  晴雯的被逐和晴雯的死都对宝玉的身心产生了巨大的震动。宝玉把全部的伤感和愤懑,熔铸在那篇著名的《芙蓉女儿诛》中。芙蓉是秋花,淡雅、清秀、凄冷,恰好配得上晴雯那样一种悲剧性格和被暴力摧残的命运。当我们回想起晴雯往日中一言一行,一举一动,都让我们感觉到她的一身正气,她言行的悲壮,她不容任何人诟病非议的个性。让每个向往世间美好事物而又不执偏见的人,都会肃然起敬,给予无比的赞美和支持。

  晴雯,她光明磊落、胸怀坦荡,虽口角锋利,却心地善良;她心高气傲、无所顾忌,虽冰雪聪明,却天真无邪;她心直口快、洒脱泼辣,虽致情致性,却敢作敢当、视死如归。这就是晴雯,是你我眼中最美好的晴雯。

推荐访问:红楼梦悲剧人物分析 红楼梦 悲剧 人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