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年人的使命与担当论文参考文献(8篇)

时间:2023-05-02 15:45:04 来源:网友投稿

篇一:青年人的使命与担当论文参考文献

  

  大学生社会责任论文

  学会做人有着多方面的要求,而大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是其中的重要方面。下文是店铺为大家整理的关于大学生社会责任论文的范文,欢迎大家阅读参考!大学生社会责任论文篇1浅析我国大学生社会责任感

  摘

  要:随着社会环境的变化,我国大学生的社会责任感问题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本文从责任感这一基本概念着手,探讨了社会责任感的含义,分析了当今我国大学生社会责任感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对策。

  关键词:大学生;社会责任感;对策

  一、加强我国大学生社会责任感的必要性与紧迫性

  (一)国际背景

  在和平与发展的国际环境中,为中国的发展提供了有利的契机。任何事情都有双面性,在有利的一面中,对中国来说也有一些不利因素。如,钓鱼岛问题,南海问题等。众所周知,当前国际竞争主要是综合国力的竞争,归根到底是人才的竞争。而高校又多是培养综合性人才的教育基地,如果我国大学生没有社会责任感,我们就很难在世界上立足,所以加强大学生社会责任感刻不容缓。

  (二)国内背景

  改革开放以来,在经济上我们取得了显著的成绩,人民的生活水平普遍提高,国际地位也得到了大大提升。但是,我们仍然要清楚中国现在还存在的问题,譬如:贫富差距过大,环境危机,道德滑坡等问题,这就要求大学生认识到形势的严峻性,认识到他们所应有的社会责任感。

  二、大学生社会责任感的概念

  社会责任感是指作为社会的成员对社会应当承担的责任、义务。大学生社会责任感是指大学生这一社会群体应该对社会承担的责任与义务。主要包括以下两方面:(1)对自我的责任感,具体包括大学生有

  提升自身的身体素质、心理素质、道德素质和知识技能素质等素质的责任。(2)对社会和他人的责任感,包括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等。

  三、当前我国大学生社会责任感缺乏的现状

  (一)社会主人翁意识薄弱

  所谓重私轻公是指重视个人理想,轻视社会理想。作为当代大学生肯定心中怀有理想。他们希望靠自己的知识与能力出人头地,但是没有将个人理想与社会理想紧密结合起来。他们认为社会理想离自己太远、太空,而个人的现实生活才是最近的。因而他们更多的是关心自己的切身利益。

  (二)缺乏正确的人生取向

  市场经济的发展使利益主体多元化,个人的独立性、自主性地位逐渐得以确立。许多大学生正视并积极追求个人价值的实现,而忽视社会价值,表现出大学生的个人主义和功利主义。他们更注重真才实学,更加务实,而表现出对自己负责的态度,缺乏正确的人生导向。

  (三)一切以“自我”为中心

  我国大学生就业形势严峻,使得大学生意识到社会竞争的日益激烈和无情,惟有坐上个人奋斗的小舟才能游弋到功成名就的彼岸。因此,在这种形势下一部分学生以“自我”为中心,追求实现自己的利益。当集体与个人发生冲突时,把个人利益放在第一位,缺乏为社会和集体牺牲的精神,所以在选择就业时主要考虑的因素是高收入。

  四、加强大学生社会责任感的对策

  (一)提高大学生社会责任感的指导思想

  马克思主义是我们党的指导思想。学习马克思主义,坚持用发展着的马克思主义作为指导思想,武装大学生的头脑,才能确保大学生社会责任感教育的政治方向。马克思主义就是要认识世界,改造世界。大学生社会责任感教育的根本目的是要不断提高广大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和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能力。这个根本目的决定了大学生社会责任感教育的主要任务是用马克思主义教育大学生,用科学理论武装大学生。为此,必须通过思想政治教育使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不断提高他们的社会责任感。

  (二)大学生社会责任感教育的核心内容

  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凝聚力量。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充分反映了我国广大人民的共同愿望,是全国各族人民不懈追求的共同理想,是发展中国的成功之路。这个共同理想,把国家、民族与个人紧紧地联系在一起,它有利于调动全体人民共同为之奋斗,能够最大限度地统一社会意志、集中社会智慧、激发社会活力,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提供有力的精神支撑。”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培养当代大学生社会责任感,培养大学生做好社会主义建设的接班人。

  (三)弘扬大学生社会责任感教育的主旋律

  把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教育作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旋律,就是要在广大青年学生中树立坚定的民族自尊心和自信心。创新是民族的灵魂,高校是进行民族精神教育和创新精神教育的重要基地,我们要针对大学生可塑性强和创新性的特点,通过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时代创新精神教育,不断提高大学生的社会责任感,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奠定坚实的思想基础和人才基础。

  参考文献:

  [1]许辉.大学生社会责任感的缺失及培养[J].长春理工大学学报,2007[2]陈黎东.当代大学生社会责任感淡化的原因与对策[J].中州学刊,2007[3]刘宏,舒清泰.大学生社会责任缺失的表现及对策探讨[J].株洲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5[4]阎海潮,柳靓.缺失与构建:当代大学生责任感问题的思考[J].理论观察,2006[5]贺正宜.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大学生价值取向[J].长春理工大学报,2009[6]伍友琴.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大学生的思考[J].六盘水

  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8[7]张全省,范丽.增强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实效性的思考[J].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2008[8]刘贵芹.学习贯彻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精神,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大学生[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06[8]李国华.进一步深化对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认识[J].党建,2006[10]杜先伟.在大学生中深入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教育[J].教育探索,2008大学生社会责任论文篇2当代大学生社会责任感培养

  摘要:当代大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存在严重缺失现象。如何培养大学生的社会责任感,这是摆在教育者面前亟待解决的问题。通过对南华大学低碳生活协会多年开展的大学生青年志愿者社会实践活动进行探索发现,组织大学生开展低碳生活青年志愿者活动,是培育大学生社会责任感的重要途径和良好平台。

  关键词:低碳生活

  大学生

  社会责任感

  途径

  责任感是指社会群体或者个人在一定社会历史条件下形成的为了建立美好社会而承担相应责任、履行各种义务的自律意识和人格素质。它是通过社会的价值观与行为规范内化而形成的,是社会群体或者个人对其相应社会角色所承担的责任和义务的认识、情感和行为。责任感是对自己职责的感知,也是促进个人道德行为完善的动力。

  大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可分为对自我责任感与对家庭、他人、社会群体和环境的责任感,由责任认识、责任情感、责任意志、责任行为等四部分要素构成,它们之间互相联系,互相影响,共同促进责任感的形成。责任认识是前提,责任情感是基础,责任意志是关键,责任行为是体现。如何适时地提升大学生的社会责任感,这是摆在教育者面前亟待解决的问题。通过几年的实践探索,我们发现组织大学生开展低碳生活青年志愿者活动是培育大学生社会责任感的重要途径和良好平台。因为组织大学生开展低碳生活青年志愿者活动,可以增强大

  学生对社会责任感的认识,培育大学生社会责任情感,强化社会责任意志,最后使大学生的社会责任感转化为自觉的责任意识行动,从而达到大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内化于心,固化于意,外化于形的目的。

  一、南华大学低碳生活协会青年志愿者活动开展概况

  为响应“节能减排,低碳环保”的社会潮流和号召,培育当代大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南华大学于2010年6月成立“低碳生活协会”。南华大学低碳生活协会成立以来,200多名大学生环保青年志愿者,他们自筹经费3万余元,制作宣传画册、板报和调查问卷等,利用寒暑假、双休日、节假日,走上街头和广场,走进街道和社区,深入厂矿和农村,进行环保常识、低碳生活常识宣传,发放宣传资料,进行问卷调查,进行大气监测和母亲河湘江水质及农村水井水质监测。3年共举行大型活动20余次,展出宣传展板50余块次,发放宣传资料20000余份,进行环保意识调查300余人次。对母亲河――湘江进行水质监测8次,为乡村老百姓进行水井水质监测20余次,为3个工厂,4个社区,两个乡镇进行大气监测50余次。他们为了“天更蓝、山更绿、水更清”的美丽中国建设付出了辛勤的汗水,被人们誉为“环保卫士”。他们所到之处,受到了当地老百姓的欢迎。南华大学低碳生活协会的青年志愿者活动的开展,在一定范围内促进“低碳生活”理念的传播与发展,同时引导大学学生养成低碳生活习惯,树立节能环保意识,生态伦理意识、低碳生活意识,增强社会责任感,为社会和人类做出大学生应有的贡献。受到了中国共青团网、红网、衡阳日报等10多家媒体报道,爱到省厅和团省委的表彰。

  二、低碳生活协会青年志愿者活动是培养大学生社会责任感的重要途径

  1.青年志愿者活动体现的是一种社会责任

  青年志愿者活动是新时期对中华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弘扬,体现了传统美德和现代文明的完美结合。参加志愿者服务,能够使广大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培养关注社会的主人翁责任感。青年志愿者的奉献精神体现的是一种责任,一种理想,一种合作,一种实践。大学生选择做青年志愿者的过程,既是一种抉择的过程,更是一种升华的过程。青

  年志愿者通过志愿服务,把个人的利益与国家的利益统一起来,把个人的发展与民族振兴结合起来,既实现了自己的价值追求,又体现了奉献精神。因此,青年大学生参加志愿者服务活动本身体现的就是一种社会责任。

  2.低碳生活本身是一个社会性问题

  所谓低碳生活,就是指生活作息时所耗用的能量要尽力减少,从而减低二氧化碳的排放量。倡导低碳生活,遏制全球气候变暖,减少二氧化碳排放量,已成为21世纪全人类的共识。一方面,随着工业经济的发展、人口的剧增、人类欲望的无限上升和生产生活方式的无节制,森林被大量砍伐,河流和海洋被肆意地污染,野生动物被无情地杀戮等。大量有毒、有害物质在环境中扩散、迁移、积累和转化。自然环境遭到严重的破坏,生态平衡也被皮打破了。二氧化碳排放量越来越大,臭氧层被破坏,酸雨污染、全球变暖、土地沙漠化、水资源危机、城市大气污染等环境问题越来越突出,全球灾难性气候变化屡屡出现,已经严重危害到人类的生存环境和健康安全。另一方面,随着人们的生活水平的提高,大家对生活质量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在倡导和谐社会的同时,“低碳”也进入了我们的生活。低碳生活是目前全世界环保主义者倡导的、保护地球、保护生存环境的健康生活方式。每个人的节能环保的行为都对国家和社会志着重要作用。低碳生活方式本身就是一个社会性的问题,加入到节能减排和低碳生活中来,是每个人应负的社会责任。

  3.宣传普及低碳生活是社会责任感的体现

  最近几年,地球上由于环境遭受破坏而引起的自然灾害和自然隐患越来越多,保护环境,节约资源已显得刻不容缓。低碳环保也是在这样的形势下已成为全球性的一大热点话题。当代大学生有责任有义务为了国家能够更好地可持续的发展,为了美丽中国的建设,为了生态文明的建设,而担当起普及低碳环保概念的责任。通过低碳生活协会的青年志愿者活动,一方面组织开展低碳生活知识竞赛、低碳生活理念的宣传教育讲座、低碳生活的征文比赛、低碳生活问卷调查和低碳生活为主题的演讲比赛、学术报告等各类主题活动。培养学生良好

  的环保习惯,增强大学生低碳生活理念和环境意识。同时,组织大学生深入社区、街道、农村积极开展多种实践活动:如“倡导低碳生活、呵护生态家园”“争做低碳环保捍卫者,从身边小事做起”“构建文明社区,共创低碳生活”等活动,全面提高大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向全社会进行低碳环保的宣传普及,这本身就是大学生社会责任感的体现。

  三、低碳生活青年志愿者活动在培养大学生社会责任感中的作用

  1.低碳生活青年志愿者活动有助于深化大学生的社会责任认知

  责任认知是大学生社会责任感形成的开始,是社会责任感形成的前提和基础。大学生通过参加低碳生活青年志愿者活动,深入街道社区、厂矿企业、学校农村。接触社会,亲眼目睹普通老百姓的生活状态,亲耳聆听普通老百姓对他们的殷切期望。亲身感受人生百态。通过参观、听讲座、座谈和学习原著,青年志愿者们认真了解历史,接受爱国主义教育和革命传统教育,深刻体会到革命来之不易,胜利来之不易,生态文明建设和美丽中国建设任重道远。同时也了解了祖国改革开放以来,发生的天翻地覆的变化。通过志愿服务活动,能增强大学生亲身的感受和体验,认识中国的基本国情,了解民意,加深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理解,明确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对当代大学生综合素质的要求,增强了大学生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和制度自信,增加了为国家的富强、民族的振兴,中国梦的实现而贡献力量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2.低碳生活青年志愿者活动有助于激发大学生的社会责任情感

  责任情感是指大学生对自己履行责任状况进行评价时而产生的情绪体验与愿望,它根源于个体的良心和对利的需要。当代大学生基本上属于“90后”,在家里多是独生子女,被长辈宠爱,对老百姓的疾苦很少知道和体验,很难产生相应的情感。在参加低碳生活青年志愿者活动过程中,青年志愿者走进农村、厂矿和社区,走进农民群体、工人群体、农民工群体,真正走进老百姓当中,与不同层面、不同类型的人群进行面与面的交流,开展低碳环保生活专题调查,向老百姓宣传普及低碳生活理念和常识,帮助老百姓解决实际困难,感受老百

  姓的疾苦。许多青年大学生对那些欠发达的地区和那些生活还不富裕的老百姓产生了诸多复杂的情感。面对贫困的人们,一方面,他们感到了辛酸;另一方面,也意识到作为一名有良心和正义感的大学生肩上责任的重大。这种内心的体验和感受,对他们的思想与行为产生重大影响。

  3.低碳生活青年志愿者活动有助于磨练大学生的社会责任意志

  社会责任感的形成,更重要的是要磨练不怕困难、克服困难的社会责任意志,再外化为社会责任具体行为上。低碳生活青年志愿者活动中,青年大学生利用寒暑假、双休日、节假日,走上街头和广场,走进街道和社区,深入厂矿和农村,进行环保常识、低碳生活常识宣传,发放宣传资料,进行问卷调查,进行大气监测和湘江水质及农村水井水质监测。经常会遇到许多困难,遇到许多问题。如深入偏僻农村,由于交通不便,有时走村串户,要克服长途跋涉,十分劳累疲惫和老百姓的不配合等困难。志愿服务指导老师经常鼓励和帮助大学生,以坚强的毅力克服各种困难,学会解决志愿服务过程中遇到的问题。通过志愿服务,大学生的主人翁意识不断增强,责任信念不断深化。他们能够将外在的责任要求内化为自我需要,自觉抵制各种不负责的观念和心理问题的出现。这样循环往复,大学生由坚定的责任信念最终会转化为顽强的责任意志,表现出持续的责任行为。

  4.低碳生活青年志愿者活动有助于大学生社会责任感转化为自觉的责任意识行为

  当大学生在青年志愿者活动中获得了社会责任的认知,并激发了责任情感,磨练了责任意志,使责任意识内化于心。责任感内化于心后,最关键的是要外化于行,要进行养成教育。大学生主体责任意识的养成教育,最直接有效的途径就是把责任意识行为的训练纳入到各种活动之中。通过各种实践活动,让大学生的责任意识行为不断得到反复表现和发挥,并形成行为惯性,从而使不自觉的责任行为逐步转化为自觉的责任意识行为。南华大学低碳生活就是通过组织大学生青年志愿者不断地参加志愿服务活动,不断地接受任务,克服新困难,完成任务。在这种反复志愿服务中,大学生责任意识行为不断得到加

  强和巩固,并形成行为惯性,从而使不自觉的责任行为逐步转化为自觉的责任意识行为。

  参考文献:

  [1]熊裕华.低碳概念渐入高原居民生活[N].西藏日报,2010-04-26.[2]王颖慧.尽我一点力还地球一份绿――主题班会设计案例之四[J].广西教育,2011,(2):40-41.[3]金培玲.对大学生社会责任感培养的理性思考[J].文教资料,2007,(6):43-44.[4]潘姗姗.浅议大学生如何正确树立社会责任感[J].赤峰学院学报,2010,(8):189-190.[5]杜凯.论当代大学生的责任感[J].重庆邮电学院学报,2004,(6):36-37.[6]唐锋.论当代大学生的责任感教育[J].河南职业技术师范学院学报,2006,(4):66-68.[7]蒋平.承担人生责任,实现意义人生――论当代大学生责任教育[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10,(11):111-112.大学生社会责任论文篇3浅谈大学生社会责任与道德养成教育

  一、互联网媒介社会责任与青年大学生道德养成教育的内涵

  网络媒介正在以其巨大的力量影响着社会的发展步伐,极大的改变了人们的生产生活方式。由于网络媒介传播对受众的思想和行动会产生直接或间接的影响作用,因而直接关系到国家的经济发展、政治稳定和社会进步。尤其是网络中的自主意识与把关的薄弱,网络群体身份的虚拟性,其传播的信息的真实性难以得到确认。“在传播权力的版图已经发生重大改变的今天,一方面,作为个体的网民、网媒都已经获得了相当的传播权力,传统媒体早已不再是权力的集中所有者;另一方面,社会仍在习惯性地仅仅要求传统媒体承担社会责任。其后果是,新的传播权力所有者已经诞生,社会责任却依然落在传统媒体身上。”因此,传统的议程设置理论就失去了效力,这一理论认

  为的大众传媒可以通过提供信息与安排相关议题来左右人们的思维方式以及议论的先后顺序。舆论引导者议程设置在由自媒体构筑的发达的网络媒介信息中淹没。新兴的网络媒介的社会责任建设就被世界各国所关注。国外发达国家制定了网络虚拟空间一定的行为规则,共同要求网络传媒要讲社会责任。在此背景下,我们认为网络媒介是国家和政府宣传党的主张、弘扬社会正气、通达社情民意、引导社会热点、疏导公众情绪的有力工具,尤其是在应对突发事件、统筹协调资源、高效、科学实施公共管理方面提供了便利。

  而网络媒介的社会责任是通过网络媒介社会功能和个体功能的发挥而实现的,对网络媒介社会责任的刻画,既是网络媒介健康发展的理想境界,也是网络媒介充分履行社会责任的逻辑结果。道德养成教育是指家庭、学校、社会根据受教育者道德的生长规律,引导受教育者经常地进行道德行为实践,潜移默化地提高受教育者的知、情、意、行等方面素质,使之形成稳定的行为习惯,从而将社会道德规范内化为受教育者的道德心理结构,并最终形成稳定的道德品质的一种道德教育模式。高等院校的大学生们是当代青年的优秀群体,他们的道德人格尚未定型,思想和行为具有很强的可塑性,尤其是网络对大学生的影响较为突出,作为大学生社会化施化者的网络媒介为吸引广泛的受众,以“新、奇、特”的方式去挖掘所谓的“网络爆点”,当后现代风格与大众文化联手后,“新、奇、特”被消解成“丑、怪、异”,最终演变成持续的“网络审丑”。

  这种媒介角色的变迁、媒体引导角色的缺失使大学生的“审丑观”社会化为流于表面、无意义的“审丑”,促使大学生群体改变了心理和认知两个方面的状态,使高校的学生群体在社会中所承担角色发生了畸变。因此,网络媒介社会责任视阈中的大学生道德养成教育就是根据大学生心理和道德形成和发展规律,以高校为主体,在家庭、社会的配合下,运用各种途径和手段,通过对大学生的网络道德生活和现实道德生活施加系统影响,培养他们良好的公民道德素质和网络媒介素养,强化其在虚拟空间的社会责任感就是网络媒介社会责任建设视野中道德养成教育的重要目标,最终促使其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和

  道德品质。

  二、网络媒介社会责任建设过程中大学生的角色定位

  随着网络业务的广泛发展,大学生已经成为参与网络媒介活动的主体,网络的运用也已深深的植入大学生的日常学习生活中成为不可或缺的资源获取渠道。大学生作为社会团体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网络生活中如何扮演好自我角色,承担相应的社会道德约束和法律义务,已经成为社会关注的重点内容。

  (一)主旋律弘扬者

  大学生在参与网络活动中要以实事求是的态度,正确的把握网络舆论导向倡导网上主旋律。网络舆论是公众在互联网上公开表达的对某种社会现象或社会问题的具有一定影响力和倾向力的共同意见。互联网参与网民舆论的高度热情代表了网络舆论对社会生活的关注力度,网民在抒发自己意见与参与网络舆论的热情可能推动事件的透明程度从而使事件明朗化,但盲目的随从或者有缺失的网络认识则会提升实践的偏激程度或者复杂度,舆论导向的偏差化。大学生群体在发表网络舆论的过程中,一定要坚持实事求是的态度,对任何事情发表舆论前要把握是非方向,不能以偏概全或者道听途说,散布各种网络谣言,大学生发布的网络舆论发展成为社会公众事件引发了社会不稳定因素,尤其在对一些挑逗民族情绪、民族矛盾、群众对立情绪的网络新闻、网络群众事件大学生更要保持高度自主理性的态度,正确的把握网络舆论方向。

  (二)正能量传递者

  大学生在参与网络活动中要运用所学知识积极与网络虚假信息作斗争,主动担当信息传播责任传递网络正能量。传播谣言、散布虚假信息,即利用网络共享、快捷、匿名等特点,为达到个人目的,肆意散布或传播一些无中生有的假信息,混淆是非的不道德行为也成为扰乱社会稳定的主要方面。目前,互联网媒体已经成为发布虚假新闻的一个重要渠道。“北京暴雨移花接木的照片”、“出血性大肠杆菌已入侵北京”、“艾滋病滴血事件”等一桩桩离奇的谣言之所以受网民拥趸,是由于网络受众组成复杂,文化素质水平良莠不齐,再加之网

  络传播速度空前,使不可信言论和谣言在很短的时间和空间内就通过跟帖、论坛讨论、微博、博客、QQ群等多平台传输到世界各个角落。虚假的网络新闻极大地降低了网络媒介的形象和公信力。虚假消息已成为网络媒体迫切需要破除的“公害”。大学生在网络受众群体中占有较大的比例,而且具有较高的专业素养,要敢于运用自身所学专业领域的相关知识来揭穿网络虚假信息,积极与网络虚假信息作斗争,在信息传播的过程中主动担当责任,把握好自觉主动原则、政治导向原则、安全流动原则和社会效益原则,激发网络的正能量。

  (三)网络道德践行者

  大学生在参与网络活动中要将自律与他律相结合,坚决抵制网络低俗文化的侵袭,成为网络道德的守望者。网络上侮辱诽谤他人、宣传暴力、恶意谩骂等不符合法律法规的内容;以直接或隐晦方式展现人体性部位,具有污辱性或挑逗性的文章、视频、动漫、图片等,非法的性广告,及不正当交友、散布色情交易等消息,容易诱发网络受众不良思想行为,困扰青少年正常的学习生活;包括走光和偷拍,及借助网络平台肆意传播他人隐私等侵犯他人个人隐私的内容;宣传婚外情、一夜情等违背家庭伦理道德和社会主义正确婚恋观的内容这些低俗的网络文化也通过网络媒介对大学生思想进行侵蚀。

  面对低俗的网络文化的侵袭,大学生要发挥自身特殊的影响力和引导力,主动践行网络媒介的道德守望责任。大学生在网络媒介实践中应明确自身的社会道德责任,在网络信息中积极传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宣传社会主义荣辱观,践行科学发展观;在网络信息中传播社会主义先进文化,践行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思想道德。在网络信息中宣传权威的政策法规信息,展示大学生在社会生活中热情饱满的精神风貌,凝聚社会力量、牢固树立远大的理想信念、增强民族自豪感。自觉主动地以道德守望原则正确处理网络中国家利益、社会利益及网络受众利益的关系,成为网络道德的守望者。

  (四)网络法治的维护者

  大学生在参与网络活动中要严格遵守网络相关立法规定,防止网络犯罪行为的发生,维护虚拟网络空间的良好环境。在网络社会中网

  络受众身份的虚拟化,不但产生了大量的垃圾信息,更提高了通过网络犯罪的风险系数。网络的隐匿性和不健全的网络注册体系使得许多的网络参与者可以肆无忌惮的发表舆论,在网络上通过制造恐怖信息或不道德信息来诈骗、勒索的事已不少见。大学生与其它网络受众群体相比较,对不断升级的网络技术具有较强的猎奇心理,网络媒体的应用也成为《大学计算机应用》课程的一个教学环节,使得大学生具备了较强的网络专业知识,一定程度上极有可能利用虚拟空间中如电脑病毒、入侵防火墙等负面效应的手段,致使网络遭受攻击,陷于瘫痪。

  大学生使用所学网络技术进行诈骗的报道也层出不穷,如“海南一在校大学生靠网络诈骗敛财611万元”,“江苏一大学生发布虚假卖售信息进行诈骗被处罚金”等网络犯罪行为,大学生对于网络法律知识的漠视和淡薄,最终将自己送上了不归路。作为网络媒体运用者的大学生,不仅需要在知识层面丰富自己,更需要在法律和社会责任道德的层面上来武装自己,使自己成为网络立法的维护者。

  三、网络媒介社会责任建设视阈中优化大学生道德养成教育的对策与建议

  大学生群体是祖国培养的建设人才,是网民的主体,他们的网络道德行为文明与否、责任感高低直接影响到整个社会的未来。提高当代大学生的思想道德修养,强化大学生的网络道德责任意识是建设好网络的前提。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就是要培养大学生的道德修养,教育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三观”,增强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识。高校要把提高大学生网络道德素质作为一项基本政治任务来抓,正确的教育和引导大学生的网络道德行为,不仅要提高他们的网络道德意识还要增强他们对网络法律的全面了解。

  (一)完善网络媒介法律道德体系建设,提高大学生对网络媒介法律知识的多元化学习

  截止目前,我国网络立法涵盖了网络法律、网络行政法规、网络规章制度、和网络司法解释四个方面内容共计八十多部。2001发布的《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强调了加强网络道德建设的重要性,为网

  络道德建设指明了应该遵循的方向,为互联网道德建设提出了可操作性的原则。大学生作为网络受众的主体除了借助优秀的网络媒介资源传递社会正能量,体现新时期学生的道德意识,更应该学会运用法律的武器保护大学生群体生活的网络空间。完善大学生法律道德体系建设将具有亲和力,感染力,容易打动人、教育人,入心入脑、入骨入髓的网络法律道德教育应纳入到大学生计算机课程教学,不仅仅让学生掌握运用网络的基本技能,更应该让学生了解我国出台的相关网络立法,从而全面的规范大学生网上行为。大学生对网络媒介法律知识的学习,应采取多元化的教育方式,将网络立法的学习与网络实践相结合,将对学生网络道德的意识塑造与网络法律教育相结合,将校园网络文化建设与网络媒介文化建设相结合,建立符合学生特点具有时代特色的教育体系。

  (二)高校要打造多样化的网络媒介社会责任建设平台进行引导和教育

  青年作为互联网的最大受众全体,是网络高科技的应用者,因此,高校必须更新观念,树立阵地意识,科学地认识打造网络化德育平台的价值,引导和教育大学生科学正确的掌握网络。根据“积极发展,充分运用,加强管理”的原则,加强校园网络环境的引导、管理和控制。

  要充分发挥微博、微信、SNS(校内网)、BBS(校园论坛)等学生们在学习生活中关注的网络媒介,为学生构建积极向上的网络生活学习空间。作为高校教师也应该积极参与到和学生息息相关的网络生活中来,了解学生的思想动态,有针对性的进行引导。促使学生树立正确的网络人际观,培养高校学生拥有良好的互联网媒介素养,加强大学生的网络道德教育。同时,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引领,推进校园电子网络系统等硬实力与校园文化等软实力建设,利用网络经常邀请有关领导和专家就大学生关注的重点、难点、热点问题进行对话,开展形式多样的网上道德教育活动,为大学生学习、生活提供服务,不断提高网络道德教育的亲和力。

  (三)开设网络伦理相关课程提高大学生网络道德认知能力

  网络伦理是虚拟的网络社会中人们之间的行为规范的总和,是人们通过信息网络而进行社会交往时所表现出来的道德关系。通过网络伦理的导引,能激发大学生对于网络道德规约的自觉践行与内在认同。近几年网络伦理在我国的研究刚开始,高校仍然没有改变轻网络道德教育重网络技术教育的现象。因此,高校要开设相关课程,加强网络道德的示范作用,构建大学生网络道德行为评价体系,尽可能的减少各种失范行为的发生。应进一步修改和完善网络道德规范,使其更加科学合理,更加具有权威性和操作性。特别是政府及有关部门要在现有的道德规范的基础上,制定和颁布一些具有权威性的道德规范,使其具有更大的约束力。网络道德的建立和发展,必须立足于现实社会的道德基础。

  在新时期,迫切需要加强网络立法的建立,通过网络法制化进程的完善,使得网络道德也规范化从而能够解决网络出现的心问题。通过课程教学和实践教学使大学生明确认识到在虚拟世界中的规则,即什么行为是非道德的或违法的,什么行为要承担相应的责任或受到相应的制裁,培养大学生独立的网络判断能力,从而从内心深处杜绝恶意的网络行为,增强上网责任意识。同时,要不断的更新和完善新的网络道德规范,提高网络社会行为主体的道德自觉意识,在制度建设中加强大学生的道德修养。高校也要增强对学生网络安全和道德的教育,增强对大学生网络行为的约束力,维护社会网络环境和网络秩序能够和谐有序的发展。

篇二:青年人的使命与担当论文参考文献

  

  建设美丽中国与青年使命担当论文

  民族召唤青年,时代呼唤担当。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新征程上,应对重大挑战、抵御重大风险、克服重大阻力、解决重大矛盾,迫切需要迎难而上、挺身而出的担当精神。只要青年都勇挑重担、勇克难关、勇斗风险,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就能充满活力、充满后劲、充满希望。在“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工作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担使命,就是要牢记我们党肩负的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使命,勇于担当负责,积极主动作为,保持斗争精神,敢于直面风险挑战,以坚忍不拔的意志和无私无畏的勇气战胜前进道路上的一切艰难险阻。

  我们青年一代作为走在时代潮头的开拓者,就必须以深厚的爱国情怀为根基、以明确的基层导向为方向、以蓬勃的创新活力为动力、以坚韧的实干作风为抓手,在新时代为祖国青春之事业勇担中国青年的时代使命。

  建设美丽中国,勇担时代使命,我们就要有深厚的爱国情怀。深厚的爱国情怀是民族精神和民族文化的集中体现,是新时代青年担当时代使命的根基。新时代青年的时代使命,就是在党的领导下,同人民一道,为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奋斗。范仲淹有以天下为己任的爱国气度,霍去病有“匈奴未灭,何以家为”的爱国忧思,新时代青年勇担时代使命,也必须饱有深厚的爱国情怀。

  首先,我们要做到心中有祖国,要了解中华民族历史,秉承中华文化基因,有民族自豪感和文化自信心,无论身处何地、身居何时都要把祖国和人民放在心中。其次,不能做欺骗祖国甚至背叛祖国的事情。一个人如果不把爱国放在第一位,即便是业务精湛、学术扎实,自身价值的实现也将受到严重影响,更有甚者可能被居心叵测的反动势力所利用,做出背叛祖国的事情。最后,新时代青年应该把自己的“小梦想”融入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大梦想”中,将自己的人生与国家、民族命运紧密联系在一起。“得其大者可以兼其小”,只有把自己青春之梦想与祖国青春之事业充分结合,自身价值才能更好地彰显,才能为国家和民族事业奉献智慧与力量,同时也只有国家“大梦想”的充分实现,个人“小梦想”的实现才会更有保障。

  建设美丽中国,勇担时代使命,我们要有明确的基层导向。明确的基层导向要求青年勇于到条件艰苦的基层、国家建设的一线、项目攻关的前沿、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去,服务人民、奉献祖国,是新时代中国青年的正确方向。

  “脚上沾有多少泥土心中就沉淀多少真情。”新时代青年首先要志存高远、脚踏实地,坚持从实际出发,勇于到条件艰苦的基层、国家建设的一线、项目攻关的前沿去,善于在平凡的岗位上创造不平凡的业绩。其次,新时代青年要在基层实践中坚守和奋斗,在鲜活火热的实践中学真知、悟真理、接地气、冒热气,在亲身参与中认识国情、了解社会,体察民间疾苦,成长为“有温度”的青年。最后,新时代青年要用好基层实践这个“练兵场”,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去,走进群众生产生活的最前沿,同大众打成一片,服务群众、造福人民,亲民爱民、在服务社会、服务人民的实践中不断建功立业。

  建设美丽中国,勇担时代使命,我们要有蓬勃的创新活力。蓬勃的创新活力是新时代青年担当时代使命的动力源泉。创新是新时代最鲜明的标识,时代呼唤创新,青年渴望创新。创新是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源泉,也是中华民族最深沉的民族禀赋。青年一代是锐意进取、开拓创新的时代先锋,是最富活力与创造力的群体,是社会的前进的主力,必须走在时代发展的前列。因此,新时代青年勇担时代使命,必须充满蓬勃的创新活力。

  新时代青年首先要饱有“敢为人先的锐气”,解放思想、开拓进取,敢于、勇于在创新中展示才华、服务社会,“敢于做先锋,而不做过客、当看客。”。其次,新时代青年要有“逢山开路、遇河架桥的意志”,创新绝非易事,遇到困难要迎难而上,攻坚克难,善于在创新中用科学的思维、巧妙的方法破解问题。最后,新时代青年要持有“求真力行的态度”,扎根祖国大地,乐于在创新中积累经验、服务人民、奉献社会,增长知识才干。

  建设美丽中国,勇担时代使命,我们要有坚韧的实干作风。坚韧的实干作风是新时代青年担当时代使命的有力抓手。社会发展与进步归根到底要依靠实干才能完成,梦想只能在实干中实现、难题只能在实干中破解、辉煌也必须在实干中铸就。因此,新时代青年勇担时代使命,必须以坚韧的实干作风为有力抓手。

  首先,新时代青年要把书本上学到的知识运用到实践中,“道不可坐论,德不能空谈。”一切书本知识都应该在实践中延续它的生命力。其次,青年在工作

  中要牢固树立求真务实的工作态度,“真抓才能攻坚克难,实干才能梦想成真”,新时代青年要深入工作本质,着力解决问题,要“知而行,能而为”,把工作做到实处去。最后,新时代青年必须坚持群众路线,把人民群众的利益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立足社会实际、密切联系群众,为务实干事凝聚持久动力。以永不懈怠的实干作风为抓手,敢于担当、敢于冲锋在前,承担起时代赋予青年的光荣使命。

  建设美丽中国,勇于担当时代使命是时代赋予青年的光荣责任,同时也是新时代青年拼搏奋进的精神财富。青年一代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国家就有前途,民族就有希望。当代青年作为与新时代共同前进的一代,应该主动承担起时代重任,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奉献青春、服务人民、造福社会,为实现中华民族

  伟大梦想而努力奋斗。

篇三:青年人的使命与担当论文参考文献

  

  当代大学生自愿者精神

  第一篇:当代大学生自愿者精神

  当代大学生自愿者精神

  [中文摘要]当代大学生是志愿者中的中坚力量,自愿者在奥运会中展示了中国的风采,使世界对中国的精神风貌有了新的认识,其中当代大学生功不可没。改革开放30年来,我国经济的发展、思想的解放、精神面貌的提升是北京奥运会成功举办的重要基础,那么奥运志愿者工作的优秀组织以及志愿者的出色表现,也必将带来高校教育工作的思想解放,为高校的人才培养注入新的活力。

  [关键词]当代大学生志愿者精神风貌

  国际奥委会主席罗格先生在奥运会开幕式上称赞志愿者说:“感谢成千上万、无私奉献的志愿者们。没有他们,这一切都不可能实现。”国际残奥委会主席克雷文先生在残奥会开幕式致辞中提到志愿者时,送上了美丽的赞词——“中国无与伦比的志愿者们”。整个奥运会期间,国际社会都对北京奥运志愿者给予了很高的评价,《纽约时报》感叹:“北京给了世界一份青春”。《朝鲜日报》把接受了高等教育,擅长用英语与外宾对话,富有爱国心的中国年轻志愿者称为“鸟巢一代”,指出在奥运会之后,这批具有才华和爱国心的年轻人,将快速成长为中国建设与发展的栋梁之才。在刚刚召开的北京奥运会残奥会总结表彰会上,胡锦涛总书记也高度赞扬奥运志愿者,“向世界展现了中国志愿者的时代风采,为祖国和当代中国青年赢得了巨大荣誉”

  志愿者工作让大学生们体会到了奉献的真谛、参与的快乐、互助的幸福、友爱的可贵和学习的重要。从首都机场志愿者24小时不间断忙碌的身影,到举重赛场紧张而一丝不苟的运行;从表演志愿者从一个凌晨三点到第二个凌晨三点高强度的排练,到忍耐T3航站楼轻轨大厅里55度的高温;从举重赛场的拾金不昧,到首都机场几十次拿出自己手机借给刚下飞机的国际友人无偿使用;从城市志愿者、社会志愿者的风雨无阻,到平安奥运行动志愿者的坚守岗位;从志愿者的坚持

  专业学习到志愿服务工作上的创新??正是在这些平凡的事情当中,大学生的感受奉献,学习感恩,回报社会,感动了自己,同时也感动了别人。他们热心公益、无私奉献的行为对于北京乃至全中国人民都有着强烈的示范作用,对于启发社会良知、鼓励人们多为他人考虑、为社会着想以及加强社会的亲和力和凝聚力有着至关重要的意义。可以说,大学生志愿者是北京奥运会上一道亮丽的风景。展示了当代大学生的风采,为国际友人留下良好的印象。而且他们无处不在,而又不厌其烦;他们不畏艰难,刻苦服务从不放松;他们虽然是“准主人”,但待

  客之道却使所有客人感受到宾至如归;他们不仅奉献体力、劳力,而且还凭借知

  识奉献智力;他们平等谦让,对所有来客不分政治立场、不论宗教信仰、不计种

  族肤色一视同仁;他们对服务对象需解难的事不分大小,一律予以满意解决,也

  正因为有了大批活跃的志愿者,北京奥运提供了最好的软件服务,北京奥运“零

  投诉”的成绩单,有他们的一份大功劳。

  北京奥运会志愿者活动自2005年6月正式启动以后,形成了由赛会志愿者、城市志愿者、社会志愿者、“迎奥运”志愿服务、北京奥组委前期志愿者、奥运

  会志愿者工作成果转化等6个工作项目和“微笑北京”主题活动组成的总体格

  局。在北京奥运会和残奥会期间,10万名赛会志愿者直接为赛会提供服务;40万名城市志愿者在550个志愿服务站点,提供信息咨询、语言翻译、应急救助等

  服务;还有100万名社会志愿者服务于北京的各个社区、乡镇,将奥运知识和奥

  运精神传遍大街小巷,营造出热烈祥和的奥运气氛。在这个夏天,从一定意义上

  讲,志愿者们甚至比竞技金牌更为出色地塑造了中国形象,他们真诚、友爱、奉

  献、快乐的精神和形象跨越国界,有力地诠释了奥林匹克和平、和谐、友爱的真

  谛。

  而其中年轻的大学生是志愿者队伍的中坚力量,在北京奥运会赛会志愿者的74615人中,35岁以下的占到90.7%,其中在校大学生占到七成以上。在奥运会、残奥会期间,大学生们亮出了中国最美的名片,在奥林匹克的光彩中凸显出充满

  活力的“志愿蓝”,展示了东方文明古国的活力、大气和包容,为国家赢得了尊

  严和友谊。

  改革开放30年来,我国经济的发展、思想的解放、精神面貌的提升是北京

  奥运会成功举办的重要基础,那么奥运志愿者工作的优秀组织以及志愿者的出色

  表现,也必将带来高校教育工作的思想解放,为高校的人才培养注入新的活力。

  我们需要用新的视角来把握学生的特点,用新的理念来衡量学生的行为,用新的价值尺度来引导学生的思想,用新的方法来帮助学生的成长。高校广大志愿者完

  美的表现足以证明当代大学生是可信赖的,他们展现出当代大学生的某些特点:

  一是具备良好的政治素养、强烈的爱国热情、浓郁的人文情怀和昂扬的精神风貌;

  二是有高度的社会责任感、自觉性、光荣感和自豪感;三是对尊重、民主、平等

  有鲜明的要求;四是对自身的社会角色有明确的价值预期。这些特点启示着我们

  高校教育工作者,应进一步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给予学生更加充分的信任;

  应把握学生的特点,尊重学生的需要,做到平等地交流与沟通,不再一厢情愿地

  教育学生;应加快提升思想政治教育的现代化、国际化水平,让学生对我们的育

  人模式有强烈的认同感,在人才培养过程中不再单纯提供“教室模式”,多创造

  学生展示自己的舞台,让学生在参与中发现、实现自己的价值。

  在大学生“爱国

  进步

  民主

  科学”的精神传统中,“爱国”永居首位。多

  少年来,一代又一代的大学生们始终与国家同命运,与人民同呼吸,总是在紧要

  关头挺身而出,挺立潮头。自1919年点燃“五四运动”的革命火炬,唤起中华

  民族的觉醒,到上世纪八十年代以“团结起来

  振兴中华”振奋了民族精神,掀

  起又一轮爱国主义热潮,一代又一代的大学生,怀着庄严而崇高的使命感,用自

  己的智慧、激情和“先忧后乐”的情怀在祖国的山河岁月中烙下了深刻的印记。

  “2008年,从汶川大地震到奥运盛典,中华民族表现出了强大的凝聚力和百

  折不挠的民族精神。在“两个奥运”中,志愿者们用具体而微的行动深刻、淋漓

  尽致地诠释和丰富了爱国主义精神的内涵。爱国主义精神深深根植于延绵数千年的中国传统文化中,始终是维系中华各族人民共同生活的精神纽带,支撑中华民

  族生存发展的精神支柱,也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重要组成

  部分。在当前社

  会主义建设的关键时刻,在构建和谐社会的历史责任面前,这种精神必将能转化

  为巨大的动力,促进青年学生的成长成才,推动各项事业的蓬勃发展。

  北京奥运会的成功,来自于我们“集中力量办大事”的体制优势,来自于改

  革开放30年经济社会进步与发展的巨大成果,也来自于志愿者们默默的奉献。

  在奥运志愿服务中,平凡而动人的故事不胜枚举:为了完成奥运服务任务,大学

  生志愿者们放弃了暑期的休息时间;不管是烈日炎炎还是狂风暴雨,交通业务口的志愿者每天都坚持站立值班几个小时;为了让大家感受到奥运吉祥物的可爱,扮演福娃和福牛的志愿者要钻在密不透风的塑胶模型里摆出各种造型,做出各种

  动作,经常累得大汗淋漓,而甘之如饴??“为奥运奉献一份自己的力量,做什

  么我都愿意。”这是志愿者们对奥运、对祖国许下的庄严承诺。

  奉献精神同样是当代大学生精神的重要组成部分。从“五四运动”拯救民族

  危亡、抗战时期投笔从戎到当代大学生扎根西部,服务奥运,在奉献者的绚烂史

  册中一直都闪烁着当代大学生们的名字。投身革命是奉献,支援西部是奉献,服

  务奥运是奉献,热心公益事业也是奉献,虽然形式不一,但奉献社会、服务社会的精神在大学生中薪火相传,一脉相承。

  “正其谊而不谋其利,明其道而不计其功”,在中国传统文化里,“奉献”

  更多地表现为一种内省的精神,为了道德理想可以献出一切。大学生志愿者所表

  现出来的奉献精神极大地丰富了中华民族奉献精神的内涵,包含了尊重他人、同

  情弱者、与人为善、严于律己、勇于奉献的现代意识,带有时代进步的鲜明烙印。

  奉献精神是超越了个人主义的奋斗精神。当代大学生清楚,只有树立正确的奋斗

  观,把个人奋斗融入到为实现富国强民、振兴中华的理想而奋斗的时代洪流之中,个人的奋斗才更有价值,才会获得不竭的动力,才能有勇气和能力克服各种艰难

  险阻。

  奥运志愿服务是一个团体项目,需要每一个成员团结一致,通力合作。尽管

  志愿服务时间长、强度大、要求严、专业化分工程度高,但是志愿者们相互配合,实现了卓有成效的分工协作,圆满完成了各项任务。他们来自不同的院系甚至不

  同的校区,也许此前无缘得识,而志愿服务则让他们走到了一起。十多天里,他

  们相互支持,团结协作,结下了深厚的友谊。为了能让在岗同学早点吃上饭,轮

  班的时候,接班的志愿者总是主动提前来换班。有两位不慎在上岗期间扭伤了脚的志愿者,即使带着每隔一天就要换药的伤痛,即使每天要保持站立八个小时,他们也依旧不愿意回去休息,因为他们知道,离岗意味着同伴就要全天顶班服务

  而不能够轮岗休息。

  团队精神是新时期集体主义精神的延伸和深化。集体主义精神是社会主义道

  德体系的核心内容,也是中国人民众志成城、战胜困难的重要法宝。团队精神的核心是协同合作,它更注重组织的合理性和高效率,始终将个人的“需要”和

  “被需要”紧密结合,将集体主义的组织纪律性内化为互助互动

  的协同性;团队

  精神的最高境界在于向心力和凝聚力,它们来自于团队成员自觉的内心动力,来

  自于共同的价值观,因此更注重团队理念、战略目标和科学方案。以“80后”

  为中坚力量组成的奥运志愿者团队是一个具有浓郁的集体主义精神的统一体,是

  一个团结民主、格调高尚、积极向上的组织。拥有协作、互助、奉献、实干的团

  队精神和“一切为了祖国”的共同誓言,“鸟巢一代”得以在奥林匹克的大聚会

  中谱写出中国青年的青春之歌,也必将在未来的伟大事业中书写更加壮丽的篇

  章!

  不过当一名志愿者并不容易,需要达到很多条件才能被选为这一光荣的职

  务。一定要招募高素质的志愿者,要有文化知识、乐于奉献、充满爱心、肯做琐

  碎小事的人去担当此任。志愿者若个人素质不高,闹个笑话还在其次,有时会坏

  了中国的形象,这不可不察。志愿者招募后,须进行严格培训后才可上岗,切不

  可“拣到篮里就是菜”。匆忙上阵,不行;业务不熟,也不行。所以想成为一

  名优秀的志愿者还是很困难的。

  回顾汶川大地震后的救援历程,“志愿者”成为曝光率最高的词汇。据统计,为地震灾区服务的志愿者人数接近500万。这些被外媒称为“中国温柔的心”的志愿者,不仅以无私奉献的人道主义精神感染了无数人,而且还以他们的行动,在世人面前展示出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人们不会忘记,地震发生后,千余名

  成都出租车司机在第一时间自发前往都江堰抢运伤员。一路上,所有出租车都打

  开了应急灯疾速行驶,在茫茫夜色里汇成一条灯的长河,传递着爱的温暖。

  志愿者精神,已经成为引领当代大学生的一面旗帜。在“后奥运时代”,汲

  取奥运经验,传承奥运遗产,弘扬奥运志愿者精神,更是新时期大学生弘志报国、知行相偕、奋发有为的动力和使命。

  参考文献

  [1]杨大光,终身教育是实现人的可持续发展的动力,《吉林工程技术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王秀涛,试谈科学家的社会责任,《中共银川市委党校学报》

  [3]黄浩明.志愿服务事业的发展与思考.

  [4]茹秀英.对2008年北京奥运会志愿者问题的思考.沈阳体育学院学报,青岛农业大学

  本

  科

  生

  课

  程

  论

  文

  论

  文

  题

  目当代大学生志愿者精神

  学生专业班级食品08级本科二班

  学生姓名(学号)王茜茜20083892指

  导

  教

  师曲文忠

  完

  成

  时

  间2009.4.252009年5月4日

  第二篇:当代大学生与井冈山精神

  当代大学生与井冈山精神

  班级:13粉体工程

  姓名:胡小兰

  学号:201310260128摘要:井冈山精神教育当代大学生,要坚定信念,为信念而执著,时刻准备为需要我们的地方贡献自己的青春和智慧。我们应回顾革命先辈的艰苦奋斗史,继承和发扬艰苦奋斗的优良传统,学会主动克服生活和学习上的困难,做生活的强者。当代大学生要用心营造一个良好的创新氛围,培养创新意识。当代大学生必须牢固树立勤俭节约意

  识,自觉践行井冈山精神。

  关键词:当代大学生;井冈山精神;践行

  正文:

  “弘扬伟大的井冈山精神,做坚定的井冈山精神践行者”是这次形式政策课朱老师给我们讲解的几个专题中比较重要的一个专题,老师在课堂上也多次强调了井冈山精神的重要性。另外还布置了实践课作业,目的是为了让我们更加深入的去了解井冈山精神。正是井冈山斗争孕育了井冈山精神,井冈山精神在历史上的地位是马克思主义的开篇、是革命精神的源头、是建设精神改革精神的源头,是中华民族精神的体现,井冈山精神是永恒的是不朽的。

  井冈山精神是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在井冈山创建革命根据地、开辟中国革命道路中培养和形成的革命精神,其主要内涵是:坚定信念,艰苦奋斗;实事求是,敢闯新路;依靠群众,勇于胜利。

  井冈山是中国革命的摇篮,井冈山精神是中国共产党的宝贵精神财富,井冈山精神是具有原创意义的民族精神,也是新形势下凝聚力量、激发活力的宝贵精神财富。井冈山精神是以毛泽东、朱德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在创建井冈山革命根据地、开辟井冈山革命道路过程中所培育和发扬的革命精神。它形成于20世纪20年代中国革命处于低潮时期,是当年井冈山军民克敌取胜的强大精神支柱,以后又不断激励着一代又一代的革命者顽强拼搏,昂扬进取,成为了长征精神、延安精神、“两弹一星”精神、大庆精神、抗洪救险精神、抗击“非典”精神和新时期“六十四字精神”等革命精神的源头活水。在网络时代,井冈山精神能否永展雄风,对当今全面建设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奋斗目标的实现利害攸关。大学生作为祖国的未来,民族的希望,井冈山精神更应在我们当代大学生身上发扬光大。

  坚定信念,是井冈山军民坚持斗争,争取胜利的精神支柱和力量的源泉。“松柴烤火千里香,穷人骨头坚如钢;死了要埋井冈山,活着就跟共产党;树大不怕狂风吹,堤高不怕大水冲;工农有了共产党,革命坚决没二心”。这些就是井冈山军民对革命事业的赤胆忠心和坚定信念。它们是对当代大学生进行坚定信念教育最生动、最有力的素

  材。井冈山斗争的历史表明,没有坚定的革命信念,就没有井冈山革命道路的开辟,这正是井冈山精神内涵的根本所在。没有这样的信念,就没有凝聚力。没有这样的信念,就没有一切。坚定信念,为信念而执著,时刻准备为

  需要我们的地方贡献自己的青春和智慧。我们生长在新中国,长在五星红旗下,沐浴着幸福,感受着关怀,在新的形势下,更要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坚定信念,不断提高自己的思想政治素质和加强专业学习,掌握真本领,为以后积极投身现代化建设积蓄力量和打下牢固基础。

  艰苦奋斗,是中国革命事业成功的法宝,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当年的红军就是凭着艰苦奋斗的精神,在困境中创造伟大的奇迹。当年根据地内食盐奇缺,布匹、药品几乎断绝。为了解决食盐缺乏的困难,党和政府发动军民用房屋等老墙上的土取下来熬硝盐,以代替食盐。红军医院设备简陋,药材缺乏,医护人员就自己上山砍竹子,自制了竹镊子,竹软膏刀、竹药筒等,还上山采集中草药,学习民间验方,自己动手配制中药,用来治疗伤病员。革命先烈艰苦奋斗的事迹举不胜举,这种伟大的精神任何时代都值得发扬光大。如今,我国已步入了小康社会,人们的物质生活条件好了,精神上更应该有所追求。作为当代大学生,我们没有理由抱怨升学难、学习苦、生活闷、就业难等类似的小问题。我们应该认真回顾革命先辈的艰苦奋斗史,切实继承和发扬艰苦奋斗的优良传统,学会主动克服生活和学习上的困难,做生活的强者。在大学期间,要生活俭朴,学习刻苦,堂堂正正地做人,踏踏实实地做事,珍惜大学的美好时光,立足现实,奋力拼搏,做一名社会真正需求的人才。

  作为中国革命精神之源,井冈山精神是鼓励全国人民建设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宝贵精神财富。对于当代大学生来说,井冈山精神是一面光辉的精神旗帜,指引着当代大学生在时代的潮。流中稳步前行。当代大学生要切实践行井冈山精神,但是当代的大学生的名族精神现状却不是很如意。经济全球化所导致的文化全球化的发展,影响着“本土文化”对大学生名族精神的培育,优秀的民族品格和坚定

  的民族志向,是民族文化的深层内涵。它凝聚着中华五千年的文明,创造着伟大的中华大国。中华文明是世界历史上唯一没有中断而且至今仍有强大生命力的伟大文明。在漫长的五千年历史长河中,中华民族形成了以

  “爱国主义为核心的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伟大的民族精神。这种伟大的民族精神,以其独特的导向功能、凝聚功能、塑造功能、激励功能而发挥着特殊的作用。中华文明得以延续五千年,有赖于民族精神的支撑;如今我们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同样要,依赖于中华民族特有的民族精神的支撑。

  大学生网上冲浪的普遍化趋势在加强,导致大学生民族精神的弱化。随着社会的发展,我们已经进入了网络社会。网络以有其传播范围的开放性,内容的广泛性,速度的敏捷性,受到了大学生的青睐,成为大学生的“第二校园”。互联网的使用,使青年学生跨越了时空的界限,部分大学生盲目追求网络的虚幻自由化,逐渐依赖于那样的一个虚拟世界,导致许多大学生弱化对现实世界的认同感。在某种意义上不利于大学生民族精神的形成。

  在全球化进程不断加快的今天,我们不仅在经济上遇到了前所未有的挑战,而且在政治、道德、文化、科技、教育等方面也面临着新的挑战。主要表现在:市场经济冲淡了大学生的纯洁思想,重利轻义的市场行为使一些大学生价值观念发生变化,不求上进,缺乏成长目标。同时,西方各种思想观念、政治制度、意识形态等对大学生大量渗透。由于地域、国度等的差异性,外界思想对大学生民族精神极具影响力。加之大学生正是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定型时期。如果大学生的民族精神教育跟不上。大学生很容易被一些错误的思想误导。之所以,在大学生中灌输井冈山精神,对培育他们的民族精神至关重要。同时,随着我国高等教育大众化进程的加快,我国高校年年扩招,至使我国在学生的人数在猛增。并且有少数高校只看重学校规模的扩大,忽视了人才培养的质量,导致国家人才培养的欠缺。并且,高校人数的增加,随之而来的就是大学生就业压力的爆增。这些问题促使了高校大学生思想压力的加大,也让部分不法分子乘虚而入。在这样的环境下,大学生的民族精

  神容易弱化,民族信仰不坚定。因此,对大学生民族精神的培育大势所趋。

  发扬井冈山精神要充分挖掘科技创新、社会实践、志愿服务等活动的民族精神教育内涵。科技创新活动重点培育大学生科学精神,引导学生积极探索科学发展规律;社会实践活动要引到学生带着课题去进行社会调查,利用寒暑假让学生到革命老区,领会革命精神,从而让大学生明确自身的历史使命;志愿服务活动要引导大学生践行奉献服务的公民人格,要建设体现民族精神教育内容的教学基地,加强对大学生课外实践活动的组织与管理在课外实践活动中,要不断丰富民族精神的内涵,提高课外实践活动的效果,使大学生在课外实践活动中充分理解井冈山精神的时代内涵和形式意义,从而真正使大学生受教育、长才干、作贡献、增强社会责任感。

  总之,井冈山精神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精神。井冈山精神作为中华民族精神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当代大学生的成长、成人、成才有很强的现实意义,让当代大学生紧紧把握住中华民族的精神精髓,准确领悟井冈山精神的科学内涵,在学习和生活中不断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

  参考文献:

  【1】王秀君,黄伟良.讨论井冈山精神与大学生与大学生名族精神培育[A].2007,1671-9742.【2】

  陈秉公.思想政治教育学原理[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1.【3】涂平荣,何玲玲.井冈山精神对当代大学生教育的理性反思Jun.,2009Vol.5,No.2第三篇:当代大学生的长征精神

  当代大学生与长征精神

  2009我们迎来了长征75周年,70多年前先辈用无比的坚强和毅力用一双脚走遍了祖国的山山水水,终于走出了革命的胜利,长征还给我们后来人留下了伟大的长征精神。长征精神是我们中华民族宝贵的精神财富。她就像熊熊烈火点燃我勇往直前、不怕困难、艰苦奋斗的决心和勇气,长征精神永驻我心。

  1934年,由于历史原因党中央被迫转移.进行二万五千里长征.强渡大渡河,飞夺泸定桥,爬雪山,过草地,穿越荒无人烟的地区,到达

  陕北,造就了中华民族的伟大壮举.尽管,红军长征已经过去了七十年,但它留下的时代意义与精神却是万古不朽的。它的丰功伟绩,彪炳史册,万古流芳,长征精神万岁,长征精神永远都是当代大学精神的主旋律.每当想起先辈们事迹心里都会忍不住升起一股豪情,一种激动的汹涌澎湃的感情,那是因为我们崇拜我们的英雄,尊敬我们英勇的战士——中国红军,热爱我们的中国共产党。长征他们所创造的一部史无前例,雄伟壮丽的史诗。但到底是什么力量支持着他们,让他们创造出这么伟大的史诗。其实这很简单,这就是头顶上那颗鲜红鲜红的红五星以及它折射出的那熠熠生辉的希望之光。这正是千百年来我们中华民族所固有的。具有强大凝聚力,鼓舞力,战斗力和创造力的民族精魂.历史无言,精神无朽。伟大的长征精神,为中华民族精神注入更丰富的内涵。这是一面旗帜,迎风招展。在岁月的长河之中,成了永恒的精神财富。

  伟大的共产党人拥有脆弱的凡人的肉体,却具有不可战胜的神性。他们在逆境中所展现的精神成了一笔可贵的财富。他们将万古流芳,永垂不朽。

  作为大学生的我们更要革命前辈为榜样,继承和弘扬长征精神,珍惜眼前这来之不易的生活,坚定报国之志,扬起理想的风帆在学习生活中遇到困难要敢于面对,百折不挠,要学会在失败与挫折的逆境中磨练自己的意志.我们是幸福的一代,没有经历过硝烟弥漫的年代,然而我们也明白,这凝聚着多少老革命家拼搏的汗水和现实的无奈;我们是朝气蓬勃的一代,洋溢着青春的色彩,没有负担,却有责任去记得他们的辛酸,接过建设祖国长跑的号码牌.....今天,对我们来说,21世纪的我们怎么做呢?答案是我们应该像先辈们艰辛创业那样去对待自己的学业,刻苦努力,不怕困难,使自己学有所成,在工作中积极主动,尽职尽责,做带头模范,争当表率;生活中学会团结协作,学会奉献,一切为同学服务,一切为人民服务。还记得洪战辉吗?那个连续12年自强自立,带着妹妹上学的大学生洪战辉!当他还是一个孩子的时候,就对另一个更弱小的孩子担起了责任,就要撑起困境中的家庭,就要学会友善、勇敢和坚强。他外表看起来依然文弱,但是在

  精神上,他从来是强者!从他的身上,我们读到了长征精神!读到了新时代大学生应该有的精神!

  以洪战辉为榜样..我要对自己的要求严格,绝不给自己找理由去做一些学习以外的无意义的事情.安逸的生活环境也要锻炼自己的毅力,以长征精神为指导磨砺意志,提升自己的吃苦耐劳的能力.执著的追寻终将成为永恒,让先辈的英魂进驻我们的心灵。漫长的征服既是永恒,因为它慢慢侵蚀人的心里,让征服占据人的思想。在永恒中总有一种信念改变历史,总有一种精神让我们泪流满面。

  伟大的长征精神是推动国家、民族不断前进的强大动力,也是我们克服困难的重要法宝。中华民族历经无数艰难险阻、生死存亡的考验,始终没有被压垮,反而愈挫愈勇、愈挫

  愈奋、愈挫愈坚,靠的就是强大无比的民族精神。越是艰难困苦,越是危急关头,越需要发

  扬伟大的长征精神,越需要强大的精神力量作支撑,越需要大力增强民族凝聚力。512,使

  我们国家遭遇一场突如其来的灾难,严重地危害着灾区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灾难当头,危

  急时刻,我们再一次完美地弘扬伟大的民族精神。唯有弘扬民族精神,才能凝聚人心,激扬

  民气;唯有弘扬民族精神,才能形成合力,和衷共济;唯有弘扬民族精神,才能战胜灾难,夺取胜利。

  长征精神是一支永不褪色、永不会熄灭的火炬,它曾经照亮了无数优秀的中华儿女。现

  在,我们也正在接受着它的指引与导航。作为新一代大学生,感知着伟大祖国的迅猛发展,感知着经济与科学的迅速腾飞。我们有责任、有义务继续大力弘扬民族精神,让社会主义的先进文化与传统文化相结合,让它在未来的岁月里薪火相传。

  继承弘扬伟大的长征精神,争做民族复兴的坚强栋梁,更应该成为我们每个大学生塑

  造自我、实现自我、完善自我的人生坐标!

  青帝

  第四篇:当代大学生如何发扬长征精神

  黑格尔说:“历史题材中有属于未来的东西,找到了,作家就永恒。”在长征这一历史题材中,属于今天和未来的,就是长征精神。发生在20世纪30年代的中国工农红军长征虽是被迫的,但客观上它在中国共产党历史上是一件具有重大意义和深远影响的历史事件。波澜壮阔的长征,孕育了震撼人心的长征精神。红军将士用鲜血和生命凝聚成的长征精神,是人类历史上一座穿越时空的精神丰碑,是永不熄灭的灯塔,辉映着人类思想的星空。

  长征的胜利,是理想和信念的胜利。万里长征,不但战争残酷,而且自然环境更为恶劣,红军所经历的各种磨难远远超出常人的想象。是什么力量支撑红军指战员把生死置之度外,前赴后继?是为实现共产主义远大目标而奋斗终身的崇高理想,就是为实现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而跟着党革命到底的执着信念。今天是和平和建设时期,我想,学习是所有学校的主题,是学生的主要任务。但红军的长征精神也同样能带给我们当代大学生启发,给我们带来积极的影响。

  一、长征精神提高我们的爱国精神

  一个国家的强大,很重要的一点就是国民的精神。一个没有灵魂,没有精神的民族有什么前途可言呢?当然,爱国精神也不仅仅是行动上的体现,更重要的是在思想意识上有真正的民族荣誉感和国家主权意识。

  中华民族的历史之所以悠久和伟大,爱国主义作为一种精神支柱和精神财富是起了重要作用的,爱国主义是一种深厚的感情,一种对于自己生长的国土和民族所怀有的深切的依恋之情.这种感情在历史的长河中,经过千百年的凝聚,无数次的激发,最终被整个民族的社会心理所认同,升华为爱国意识,因而它又是一种道德力量,它对国家、民族的生存和发展具有不可估量的作用。

  作为当代大学生,我们将是祖国发展了新的源泉,我们肩负着祖国未来建设的重担,在当今以自我为主的不良价值观支配的我们这一代,爱国精神的培养是必须的。

  二、只有坚持艰苦奋斗的精神能引导我们走向成功

  长征胜利的宝贵历史经验启示我们,艰苦奋斗的作风任何时候都不能丢弃,否则,我们党及其领导的伟大事业就有变色之虞。特别是我们当代大学生,正是缺乏这种精神。弘扬长征精神,就必须始终保持艰苦奋斗的优良作风,自觉抵制腐朽思想文化和生活方式的侵袭,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和荣辱观。

  当代大学生作为跨世纪的社会主义建设者,肩负着实现现代化的历史重任。树立艰苦奋斗的精神对我们当代大学生来说,具有终生受用的战略意义。培养大学生的艰苦奋斗精神,是提高跨世纪人才素质的需要。知识经济的悄然兴起可以说是一场无声的革命,无论对生产方式、生活方式、思维方式都将产生重大影响,作为社会主义建设中坚力量的大学生,必须不断提高自身素质。贯穿其中的红线是艰苦奋斗精神的培养。没有艰苦奋斗的精神,即使是高素质的人才,也可能仅仅是理论上的巨人,行动上的矮子。培养大学生的艰苦奋斗精神,是实现理想、立志成才的重要条件。

  三、在困难面前更应该保持团结的精神

  团结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长征是一曲团结协作的凯歌。长征途中,红军将士风雨同舟,生死相依,涌现了数不清顾全大局、团结协作的感人故事。

  我们的国家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56个民族的共同奋斗创造了中华民族的辉煌历史和璀璨文明。统一的多民族国家,这是我国的一项基本国情,民族工作是党和国家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民族地区的稳定事关祖国边防巩固,社会长治久安;少数民族的发

  展事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成败。没有少数民族的发展,就不可能有中华民族的振兴。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民族工作的根本任务,就是加快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经济的发展。中华民族是个大家庭,各族人民亲如兄弟姐妹。民族地区的进步和发展不但需要各族群众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开拓进取,也需要经济发达地区的帮助和社会各方面献计出力。各民族互相合作、互相支持,就能共同发展、共同繁荣。

  我们要继承和弘扬长征精神,首先要深入学习中国近现代史,尤其是中国革命史,了解我党领导中国革命的复杂历史背景、艰苦条件、艰难历程、重大成果,深刻认识中国革命的必然性,深刻认识中国共产党成为全中国人民的领导核心是历史的选择和人民的选择,坚定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实现国家富强和民族复兴的决心和信心。只有铭记历史,特别是铭记我们党领导人民创造的中国革命史,才能深刻了解过去,全面把握现在,正确创造未来。要牢固树立民族意识、大局意识、忧患意识和使命意识,继承红军对理想信念矢志不渝、对革命事业锲而不舍的奋斗精神,珍惜青春年华,发愤学习,学习各种本领,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中,展现才华,贡献力量。

  第五篇:当代大学生如何弘扬长征精神

  当代大学生如何弘扬长征精神

  【摘

  要】九十年过去了,光阴荏苒,世事变迁,但长征精神获得了永恒的价值与意义。因此,我们回忆长征、纪念长征,就是要更好地继承和弘扬红军长征精神,把红军长征留给我们的宝贵精神财富一代一代传下去,万众一心、艰苦奋斗,争取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长征”的胜利。本文将从长征精神的形成、长征精神的内涵以及长征精神对我们有何启示三方面来探讨长征精神,并且阐述了当代大学生弘扬长征精神的重要意义和当代大学生应如何弘扬长征精神。

  【关键字】红军长征

  当代大学生

  弘扬长征精神

  长征,是人类历史上无与伦比的革命壮举,是中国共产党及其领导的工农红军创造的人间奇迹,是中华民族一部惊天动地的英雄史诗,是中国革命史上一座不朽的丰碑。红军指战员在长征途中表现出了对革命事业无比的忠诚,表现出了不怕牺牲、敢于吃苦的无产阶级乐观主义精神,表现出了顾全大局、严守纪律、亲密团结的高尚品德。这些构成了伟大的长征精神:不怕牺牲、前赴后续的精神;勇往直前、坚韧不拔的精神;众志成城、团结互助的精神;百折不挠、克服困难的精神。

  一、长征精神形成长征精神的形成绝非偶然。长征精神是以源远流长的中华民族精神做基础,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在红军广大官兵

  艰苦卓绝的革命斗争中磨砺而成的。

  1934年10月,第五次反“围剿”战争失败后,中央红军主力被迫撤离江西革命根据地,准备与二、六军团会合,沿途突破敌人四道封锁线,兵力损失过半。12月,黎平会议后,红军改变会合计划,向贵州腹地进发。1935年1月,红军攻打娄山关,占领遵义城,召开政治局扩大会议,毛泽东在中央的领导地位开始确立。会后,红军四渡赤水、巧渡金沙江、强渡大渡河、翻越夹金山。6月,与红四方面军会合,开始与张国焘的分裂主义作斗争,左路军走过人迹罕至的草地。随后,红一、三军团和军委纵队继续北上,攻克天险腊子口,翻越六盘山,到达吴起镇与陕北红军会师,中央红军长征结束。1936年10月中国工农红军第一、二、四方面军在甘肃省会宁地区会师,红军长征结束。

  长征精神是红军在长征这一伟大革命实践过程中不断磨砺和锤造出来的一种精神品质,它直接负载于中国工农红军长征这一惊天地、泣鬼神的英雄壮举。斯诺在《西行漫记》一书中记录了连他自己都无法相信的数字:在中央红军历时1年的长征中,进行了300多次战斗,几乎每天一次遭遇战;平均每天行军35公里以上,翻越了18座山脉,渡过了24条河流;[1]突破了10个地方军阀的封锁包围,击败了数倍于己的国民党中央军的围追堵截;征服了雪山、草地等极端恶劣的自然环境。正是在这种千锤百炼的革命实践中,广大红军指战员的理想境界、意志品质、战斗作风、团结精神、纪律观念等得到了极大的提升,进而凝聚成为伟大的长征精神。[2]二、长征精神的内涵

  (一)长征是充满着无私奉献精神的史诗

  无论是难以自拔的沼泽,还是茫茫无际的草地;无论是皑皑白雪,还是飞机大炮;无论是酷暑严寒,还是饥饿干渴??红军将士都抱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以坚忍不拔的毅力,与穷凶极恶的敌人展开殊死搏斗,将生的希望让给别人,死的威胁留给自己。

  (二)艰苦奋斗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

  1.保持和发扬艰苦奋斗的作风,才能进一步坚定理想信念。共产主义理想和社会主义信念,是共产党人崇高的追求和强大的精神支柱。在革命战争年代,革命前辈在井冈山如果不发扬以门板当床、稻草做被的艰苦奋斗作风,就难以点燃革命的星星之火;在长征路上如果不发扬爬雪山过草地、嚼草根吃树皮的艰苦奋斗作风,就难以使中国革命转危为安;在延安如果不发扬自力更生、奋发图强的艰苦奋斗作风,就难以取得抗战胜利;当年如果我们共产党人没有艰苦奋斗、勇于胜利的精神,就难以实现推翻三座大山、建立社会主义新中国的革命理想。同样,在改革开放的今天,我们仍然要靠艰苦奋斗精神战胜前进道路上的各种困难,并不断丰富艰苦奋斗的内涵,将崇高理想与现实工作统一起来,使之不断地与时俱进。

  2.艰苦奋斗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是我们党领导和团结人民进行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强大精神动力。然而,有些党员认为现在生活水平提高了,没必要讲艰苦奋斗了,因此贪图安逸、追求享乐,讲排扬、摆阔气,生活高标准、工作低要求,特别是有少数党员领导干部过着纸醉金迷的奢侈腐朽生活,甚至坠入了违法犯罪的深渊,如果这种现象任其不断扩大和蔓延,势必严重侵蚀党的肌体,破坏党群关系。所以,在新的形势下,要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艰苦奋斗作风不能丢。

  3.乐于吃苦,不惧艰难的革命乐观主义;勇于战斗,无坚不摧的革命英雄主义;重于求实,独立自主的创新胆略;善于团结,顾全大局的集体主义。其主题是“一不怕苦,二不怕死”;其最显著的特点就是革命英雄主义精神。长征精神表现了中华民族百折不挠、自强不息的民族精神的最高表现,是保证我们革命和建设事业从弱小走向强大精神力量。我们相信,在新的历史时期,同时代精神结合起来的长征精神,将激励中华民族实现伟大的振兴!

  三、长征精神给我们的启示

  长征的胜利,锻造出了不朽的长征精神。对于长征精神的认识,有很多独到的精辟见解。浙江日报总编辑杨大进认为:“第一个方面从政治信仰上去理解它,我的体会一条是坚持党的领导,一条是从中国实际出发来搞革命、搞建设;第二个方面是世界观、人生观的问题,对党员来讲,就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问题;第三个方面是道德的追求和人格的塑造,这就是集体主义的精神、团结互助的精神,是不怕艰苦拼搏的精神。这三条相互融合在一起。”

  [3]四川外语学院管理学院副教授李平将长征精神概括为以下几个方面:一是百折不回、勇往直前的革命理想主义精神;二是一不怕苦、二不怕死的革命英雄主义精神;三是团结友爱、互帮互助的革命集体主义精神;四是因地制宜,审时度势的革命现实主义精神;五是服从组织、顾全大局的革命全局主义精神。

  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乃至一个团体,只要有艰苦奋斗的精神,实事求是,无私奉献,就能够成就事业,创造辉煌。90年前的长征是这样,90年后的今天也是这样。我们进行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是新的长征。走在新长征路上,我们应继承和发扬当年红军长征的精神,把长征这份宝贵的精神财富变成推动我们各项事业前进的巨大力量。[4]四、当代大学生如何弘扬长征精神

  (一)树立坚定的理想信念

  在复杂环境中成长起来的当代大学生,只有具有远大理想信念和坚定的事业追求,才能产生经久不衰的动力,不被资本主义的糖衣炮弹所击中,不被社会的丑恶现象所迷惑,不被眼前的困难和挫折打倒,坚定自己的价值追求,奋发成才,奉献社会。马克思主义深刻揭示了人类社会发展的规律,科学论证了社会主义、共产主义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从而把社会主义理想信念建立在对社会发展规律的科学认识的基础之上。它正确揭示了人与集体、社会以至人类的互动关系,论证了人生的价值及合理实现途径,从而使人们的信仰实现了由盲目到科学的质的飞跃。在社会主义中国,当代大学生就是要依据马克思主义的内在要求和价值所在,掌握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树立崇高的人生目标,庄严的社会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

  具体来说,就是要坚定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坚定对社会主义的信念,坚定对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信心,坚定对党和政府的信任。同时,通过马克思主义世界观、唯物论、无神论的学习,学会正确运

  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探索社会和人生,科学地认识资本主义,正确认识社会主义,迎接各种社会思潮的冲击和挑战,树立牢固的共产主义理想;

  加强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特别是“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学习,正确认识和汲取我国及国外社会主义建设正反两方面的经验教训,坚信社会主义优越于资本主义。在当前,尤为重要的是正确认识党的建设的现状,了解党的基本路线和方针政策,坚信党和政府反腐倡廉的决心,坚定对党的信任,坚信党完全有能力领导人民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实现祖国的伟大复兴。

  (二)培养艰苦奋斗精神

  1.伟大的时代需要伟大的精神,伟大的精神支撑着伟大的事业。历史经验证明:一切伟业的成功,任何奇迹的创造,没有崇高的精神支撑是不可能的。“一个没有艰苦奋斗精神作支撑的民族,是难以自立自强的;一个没有艰苦奋斗精神作支撑的国家,是难以发展进步的;一个没有艰苦奋斗精神作支撑的政党,是难以兴旺发达的。”长征途中,战士们没有衣服穿,就将兽皮披在身上,没有鞋子穿,自己动手编制草鞋,没有吃的,就用野菜、树皮充饥。没有房子宿营,他们就抱成一团,靠彼此的体温御寒??,艰苦奋斗精神是红军长征取得胜利的可靠保证,也是我们党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优良传统的光辉典范。

  2.在大学生群体中大力弘扬艰苦奋斗的优良传统,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培养大学生的艰苦奋斗精神,首先是继承革命传统的需要。当代大学生作为跨世纪的社会主义建设者,肩负着实现现代化的历史重任。树立艰苦奋斗的创业精神对当代大学生来说,具有终生受用的战略意义。大学生只有把艰苦创业的接力棒接过来,才能不辜负老一辈的期望。其次,培养大学生的艰苦奋斗精神,是提高跨世纪人才素质的需要。知识经济的悄然兴起可以说是一场无声的革命,无论对生产方式、生活方式、思维方式都将产生重大影响,作为社会主义建设中坚力量的大学生,必须不断提高自身素质。贯穿其中的红线是艰苦奋斗精神的培养。没有艰苦奋斗的精神,即使是高素质的人才,也可能仅仅是理论上的巨人,行动上的矮子。第三,培养大学生的艰苦奋

  斗精神,是实现理想、立志成才的重要条件。实践证明,一个人年轻时受一些挫折、磨难并不一定是坏事,“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是人生宝贵的精神财富。上世纪80-90年代出生的大学生,经常被称之为“抱大的一代”,由于是在风平浪静的社会环境中,在父母老师的层层呵护中长大的,我们得到的是太多的宠爱与温暖,使这一代人自立能力较差,心理上比较脆弱,缺乏的正是艰苦奋斗的思想准备和心理准备。正是因为如此,对大学生进行艰苦奋斗精神的培养就显得尤为迫切。[5]五、总结

  在经济全球化、政治多极化,思想观念开放化的新形势下,我们当代大学生不仅要认真

  了解共和国的历史,理解和领会长征精神,更要将其继承和弘扬,形成新的长征精神。参考文献

  [1].《中国近现代史纲要》第五章.高等教育出版社,2009[2].《西行漫记》.埃德加斯诺.东方出版社,2007.08.30[3].《浙江日报》.扬大进.[4].《论长征精神》.李平.[5].胡锦涛同志在西柏坡学习考察时指出,2002.12

篇四:青年人的使命与担当论文参考文献

  

  有关青年责任的参考文献范例

  百年之前,在中华民族苦难深重之时,五四一代的先驱们上下求索、挺身而出,“以青春之我,创建青春之家庭,青春之国家,青春之民族”,开辟出广阔的新天地,迎来中国奔向黎明的曙光。百年之后,一代又一代中国青年秉承五四精神,立鸿鹄志、做奋斗者。而立足新时代,中国青年更应不忘初心,不辜负党和人民的期望,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征程中志道弘毅、砥砺前行。

  中国青年有时代使命。只有保持初生牛犊不怕虎、越是艰险越向前的刚健勇毅,勇立时代潮头,争做时代先锋,切实肩负起时代赋予的使命。以“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的气概主动担当起祖国和时代赋予的伟大责任,把家国情怀落实到具体行动中,在担当中作为,在磨砺中成长,在实干中推动国家和社会不断向前发展。

  中国青年有家国情怀。五四时期的青年“国土不可断送、人民不可低头”,奏响了浩气长存的爱国主义壮歌。新时代的中国青年务必以“时不我待”的紧迫感,抓机遇、迎挑战,承担起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传播中华文明的历史使命。把个人成长的与国家发展结合起来,深刻认清世情、国情、党情,保持危机意识,与时代共奋进、与祖国共命运、与人民共发展,奋发有为,做开拓者、奉献者,以青春之我助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实现。

  中国青年有责任担当。青年强则中国强,只有青年肩负起时代重任,我们未来的道路才会越走越宽广。新时代的青年身负着党和人民的重托,党要管党治党、科技攻关、国防建设、基层治理、创业创新

  等各项事业依然任重道远,无不需要青年的接力奋斗、铁肩担当、责任坚守。中国青年要坚定理想信念,通过认真学习党章和党的理论知识,提升政治站位,增强政治觉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在真学真做中笃实求真,滴水穿石地把巨大的热情转化为服务人民、服务社会、服务大局、勇于创新的具体行动。

  青年是这个新时代蓬勃发展的关键力量,新时代需要有志新青年,新时代离不开青年的责任与担当。时代要发展,社会要进步,新时代的中国青年成长在全新的时空环境中,有着全新挑战和机遇,只有知行合一,履行所肩负的使命与责任,才能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

篇五:青年人的使命与担当论文参考文献

  

  联系实际谈谈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大学生肩负的责任和使命

  学院: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

  班级:

  姓名:

  学号:

  1/4联系实际谈谈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大学生肩负的责任和使命

  摘要:改革开放三十余年来,中国的经济获得了飞跃式的发展,综合国力得到了空前提升。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的这一宏伟目标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离我们如此之近。新的中央领导集体指出:实现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就是中华民族近代以来最伟大的梦想。中国梦是民族的梦,也是每个中国人的梦。大学生代表着我们祖国和民族的未来,中国梦的实现需要大学生的参与。这是时代赋予当代大学生光荣的使命,同时也是作为社会主义事业接班人的大学生义不容辞的责任。

  关键词:中华民族,复兴,大学生,责任,使命

  梦想是激励人们发奋前行的精神动力,当一种梦想能够将整个民族的期盼与追求都凝聚起来的时候,这种梦想就有了共同愿景的深刻内涵。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全体中华儿女的伟大梦想和共同愿望,同时也是一项光荣而艰巨的事业,需要一代又一代中华儿女共同为之努力。当前的中国,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接近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有信心、有能力实现这个目标。

  一.实现民族复兴的梦想是时代赋予大学生光荣的使命和责任

  何谓使命呢?在各个历史阶段,人们所担负的重大的历史责任就是人的历史使命。历史使命不能超越具体的社会历史条件,而是在一定社会历史条件下产生,又随着社会历史条件的变化而变化。不同时代的青年面对不同的历史课题,承担着不同的历史使命。回顾上个世纪中国的发展历程,一代又一代中国青年学生沿着“五四”运动开辟的振兴中华的道路,继承和发扬“五四”运动的光荣传统,站在时代的潮头,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不屈不挠地奋斗,历尽艰辛地求索,甚至不惜抛头颅,洒热血,最终探索出一条符合中国国情的道路,带领中国人民走向光明独立的未来。20世纪的中国历史告诉人们,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只有社会主义才能发展中国。只有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才能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社会性是人的本质属性,一个人是不可能真正脱离社会的。因此每个人都肩负着对他人,对社会,对国家的责任。作为当代的大学生,我们生长在和平年代,国家为我们提供这么好学习与生活环境,我们虽然未曾体会过革命先辈为了民族独立所付出的努力与汗水,但我们不能忘记我们对社会对国家所肩负的责任。

  新的历史时期,党和国家领导人更加重视青年人,尤其是当代大学生在建设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中起到的作用。[1]在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时期,邓小平曾明确指出:社会主义事业的推进更是为青年的全面发展打开了无限广阔的天地。你们有一切机会学会为建设社会主义所需要的本领,你们有一切可能把自己的聪明才智和力量贡献给祖国。只要你们方向正确,你们的任何一点积极性都应当受到珍视,都应当得到党和国家的支持。

  当代大学生,是我国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是一个朝气蓬勃、富有创新精神的社会群体。大学生们所具有的年龄、知识、求新等优势以及对自身弱点的认识和克服,使之能够成为顺应历史发展的、最有潜力和活力的、推动社会前进的新生力量。当代大学生成长成才和创业的时期,正是国家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时代位同学们提供施展才华的大好机遇和广阔空间。当代大学生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奋斗,是时代的召唤,是党和人民的期待,是历史赋予的神圣使命和不可推卸的责任,每个大学生都应清楚地意识到自己身上所肩负的使命与责任并且牢记于心,继承前辈开创的伟大社会主义事业,推进民族复兴的伟大征程不断取得胜利,最终实现中华人民最伟大的民族梦想。

  二.大学生应该怎样为中国梦的实现贡献自己的力量

  [2]“中国梦”既是民族的梦,也是每个中国人的梦、每个青年人的梦。只有把“我的梦”融入“中国梦”之中,“中国梦”、“我的梦”才能实现。任何时代,青年都是最富有理想追求的群体。梦想能否实现,关键是看能否顺应时代发展大势,把个人前途命运与国家民族命运结2/4合起来。每个青年都应把个人梦想融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实现民族复兴的伟大事业中。

  当代大学生应该如何将自己的梦想与实现民族伟大的复兴的梦想结合起来,为中国梦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呢?以下几点可供我们大学生作一些参考。

  1坚决拥护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树立为共产主义奋斗的理想信念.实现“中国梦”必须走中国道路、弘扬中国精神、凝聚中国力量。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科学社会主义理论逻辑与中国社会发展历史逻辑的辩证统一,是无数先辈艰辛探索最终找到的实现“中国梦”的唯一正确道路。改革开放新时期全部成就归结到一点,就是开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形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确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我们青年人要在党的领导下,不断增强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想信念。广大青年要大力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朝着“中国梦”奋勇前进。

  2努力学习科学文化知识,培养创新意识

  当今世界正在发生深刻的变化,以信息科学、信息技术为主要内容的世界新技术革命正在形成新的高潮,世界经济正在走向知识经济,经济、社会的发展越来越依赖于知识和科学技术的发展,特别是依赖于高科技的发展和新知识的创造,世界各国抢占知识经济制高点的竞争日益激烈。面对这一切,当代大学生要充分认识到自己在民族复兴事业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要在前人已经取得伟大成绩的基础上,承担起这个事业赋予的重任,勇于竞争,大胆创新,充分发挥生力军的作用,努力成为历史的开拓者、完成复兴大业的实干家,为世界科学技术的发展和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做出应有的贡献。

  21世纪是以知识经济为主要特征的世纪,知识经济需要的人才将是具有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创造性人才。创新是国家发展、民族振兴和个人成长的不竭源泉。大学生应不断培养创造性思维和创新能力、善于学习知识和更新知识的欲望和能力,磨炼意志,增长才干;瞄准世界经济和科学技术发展的前沿,创造性地学习和掌握现代科学文化知识,大胆地进行探索和创新,促进科学技术成果向现实生产力的转化,努力成为当代先进生产力的代表。

  3正确认识我国国情

  实现中国梦,需要亿万中国人民脚踏实地、埋头苦干。新中国成立60多年特别是改革开放30多年来,我们取得的成就举世瞩目,中国已经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但人均总量仍然较低,发展还很不平衡,距离实现“两个100年”的目标和“中国梦”,还有很长的路要走。千里之行,始于足下。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一项光荣而艰巨的事业,需要一代又一代中华儿女共同为之努力。在前进道路上,我们还面临许多困难和挑战。继续“圆梦”,需要我们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团结实干、开拓创新。

  民族复兴的伟大目标只有转化为一个个相互关联、具体实在的建设要求,才能鼓舞人心、凝聚力量,才能在人们的具体实干中变为现实。党的十八大提出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全面深化改革开放的奋斗目标,引领着民族复兴进程的顺利推进。用“中国梦”凝聚强大精神能量,需要每个行业和领域在此基础上形成具体目标、具体路线图、具体时间表,让全社会的每一部分肌体、每一个工作岗位都焕发出最大的创造活力,进而汇聚为推动民族复兴的建设洪流。当代大学生要懂得“一屋不扫,何以扫天下”的道理,刻苦学习,扎实工作,在本职岗位上为实现“中国梦”作出更大贡献。

  在推进民族复兴的新征程中,中国面临的发展机遇和风险挑战前所未有,中国人民需要面对多种长期的、复杂的、严峻的考验,需要准备进行具有许多新的历史特点的伟大斗争。面对风险挑战和危险考验,唯有不断增强民族自信,更加坚定坚毅,更加清醒自觉,进一步培育攻坚克难的顽强斗志,进一步深化改革开放,始终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才能迎来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更加光辉灿烂的前景。在这个伟大进程中,青年人尤其是当代大学生3/4将会大有所为。

  参考文献:【1】中共中央文献编辑委员会编辑.《邓小平文选》第三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

  [2]团中央书记处第一书记秦宜智在“我的中国梦”各界青年座谈交流会上的讲话;

  注:资料可能无法思考和涵盖全面,最好仔细浏览后下载使用,感谢您的关注!

  4/4

篇六:青年人的使命与担当论文参考文献

  

  新时代青年的使命与担当

  吴含雨

  【摘

  要】2021年春,在这场大考之中,不能忽略一个至关重要的群体——新时代青年群体。__总书记指出:“青年是标志时代最灵敏的晴雨表,时代的责任赋予青年。〞特殊时期下新时代青年群体应主动担负起“冲锋队〞“主力军〞和“开拓者〞的责任与使命,以执着的信念、优良的品德、丰富的知识、过硬的本领,同党和人民一道,充分展现新时代青年的智慧与勇气,坚守住新时代青年的使命与担当。

  【关键词】新时代青年;使命;担当

  1.人民的战争,国家的考验

  “团结是铁,团结是钢,团结就是力量。团结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戰胜前进道路上一切风险挑战、不断从胜利走向新的胜利的重要保证。〞正在进行的这场特殊战役的严峻斗争,深刻印证了这一结论。__总书记强调:“在中国共产党的坚强领导下,充分发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优势,紧紧依靠人民群众,坚决信心、同舟共济、科学防治、精准施策,我们完全有信心、有能力打赢这场疫情防控阻击战。〞

  中国人民是具有伟大团结精神的人民。在这场严峻斗争中,哪里有疫情,哪里困难多,哪里就有四面援助、八方支持。从医务工作者义无反顾冲锋在前,到防控物资相关生产企业及时复工、全力保供;从人民子弟兵闻令而动、积极支援地方疫情防控,到科研人员争分夺秒、强化攻关;从基层群防群治构筑严密防线,到交通运输、电力保障、市场供应等行业职工履职尽责、携手共筑坚强后盾,再到社会各方纷纷捐款捐物……中华儿女万众一心,形成抗击疫情的强大力量。赢得这场严峻斗争的伟大胜利,我们要更加紧密团结在一起,坚守各自岗位,勇于担当作为,做到守土有责、守土担责、守土尽责,积合力以致胜、汇众智而成功。

  指出,青年兴那么国家兴,青年强那么国家强,青年一代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国家就有前途,民族就有希望。这充分说明了青年与国家命运前途紧密相连,而青年在国家、人民面临的严峻考验与斗争中亦有着重要地位和作用。面对突如其来的疫情,在国家危难之际,中国当代青年应当以更加积极姿态投身于疫情防控的战场,肩负起义不容辞的责任与使命。

  2.1新时代青年群体是“先锋队〞

  马克思认为,无产阶级的未来“因而也是人类的未来,完全取决于新一代工人的成长〞。列宁指出,“我们是革新者的党,而总是青年更乐于跟着革新者走。我们是跟腐朽的旧事物进行忘我斗争的党,而总是青年首先投身到忘我斗争中去。〞尤其是五四运动以来,无数中国青年为了民族独立与国家富强义无反顾、前赴后继,毛泽东同志曾鲜明而深刻地指出,“‘五四以来,中国青年们起了什么作用呢?起了某种先锋队的作用〞,“就是带头作用,就是站在革命队伍的前头〞。五四运动中,各个阶级和阶层扮演了不同的角色,其中担当起先锋队作用的是中国先进青年。所以在人民再次面临危难,面临共抗疫情的关键时期,广阔青年群体应当敢为人先,勇于担当,最先冲在疫情防控的第一线,做抗击疫情的“先锋队〞,带好头。

  2.2新时代青年群体是“主力军〞

  总书记在纪念五四运动100周年大会上所指出的,“100年来,中国青年满怀对祖国和人民的赤子之心,积极投身党领导的革命、建设、改革伟大事业,为人民战斗、为祖国献身、为幸福生活奋斗,把最美好的青春献给祖国和人民,谱写了一曲又一曲壮丽的青春之歌〞。青年是最富活力、最具创造性的群体,是推动社会开展进步的重要力量。通过五四运动,中国青年发现了自己的力量,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发现了自己的力量。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从斗争实践中懂得,中国社会开展、中华民族振兴、中国人民幸福必须依靠自己的英勇奋斗来实现,没有人会恩赐给我们一个光明的中国。所以面对疫情,新时代青年群体应当充分发挥“主力军〞的作用;新时代青年亦应当义不容辞的承担起抗击疫情的“主力军〞作用,在预防落实的各个方面,各个角落,发挥巨大作用,承担重要责任,担当重大使命。

  2.3新时代青年群体是“开拓者〞

  胡锦涛曾指出:“我们面对的是日新月异的世界,我们从事的是前无古人创新是掌握民族开展命运的关键之举,是战胜各种风险挑战的制胜之道。青年最具创新热情和创造潜力。广阔青年一定要大力发扬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有那么一种勇立潮头的浩气,有那么一种超越前人的勇气,有那么一种与时俱进的朝气,立足岗位、立足实际,讲求科学、讲求方法,把创新潜能充分发挥出来,为推动理论创新、制度创新、科技创新、文化创新以及其他各方面创新奉献聪明才智。〞由此可见,青年是创新的主要力量;而在抗击疫情的道路上,面对前所未有的挑战和史无前例的病情,没有治疗方法可以借鉴,一切都需要去探索去发现,需要去开拓创新,青年便应当承担起抗击疫情的“开拓者〞的使命,充分利用自己的知识与头脑,在预防、治疗、隔离、控制等战“疫〞的各个方面,敢于尝试,勇于创新,用自己的科学智慧,为战胜疫情开辟出一条成功有效的路径。“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国家的前途,民族的命运,人民的安康,是新时代青年群体作为“开拓者〞必须和必将承担的重任。

  在疫情防控的背景下,新时代青年作为社会开展、民族富强的中流砥柱,在抗击疫情中具有重要的地位和作用。新时代青年应当自觉主动成为抗击疫情的中坚力量,争做疫情防控的“先锋队〞“主力军〞和“开拓者〞,用敢为人先、无私奉献的精神,引领抗击疫情、众志成城的信念;用冲锋在前,脚踏实地的实际行动,展现新时代青年的使命与担当;齐心协力,一往无前,筑起防疫的青春长城,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

  除了在一线抗击疫情的医生,还有各地坚守岗位的青年党员、团员、青年志愿者,都是新时代青年群体的楷模。“每一代人有每一代人的可爱,每一代人也有每一代人的苦恼。其实从来没有哪一代人是轻松的,但却有那么一代人足够幸运,可以用自己的奋斗见证伟大——我们咬紧牙负重前行,是因为我们正是这被历史选中的一代。〞作为新时代青年,面对突如其来的疫情,应当有着清晰的头脑、无畏的勇气,充分发挥自己的特长、利用自己的专业知识,为抗击疫情奉献出自己的力量;大到一线的医护工作者,小到社区、村落的督查保洁志愿者,新时代青年都应当冲锋在前,主动承担起肩上沉甸甸的责任。

  __总书记曾言,“人的一生只有一次,青春,现在青春是用来奋斗的,将来青春是用来回忆的。〞所以新时代青年要把自己的小我融入祖国的大我、人民的大我之中,承担起自己的使命,将人民的利益放在首位,勇往直前,无私奉献,表达出新时代青年的无畏与激情,展现

  出新时代青年的大爱与担当。

  参考文献

  【1】__.?__谈治国理政?〔第一卷〕[M],北京:外文出版社,2021.

  【2】中共中央宣传部.?__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三十讲?[M],北京:学习出版社,2021.

  【3】中共中央宣传部.?__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读本〔2021年版〕?[M],北京:人民出版社,2021.

  【4】杨希.培养时代新人要重视获得感问题.中共山西省委党校学报,2021,〔03〕:24-27.

  【5】杨炯炯.试论新时代高职院校如何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文存阅刊,2021,〔23〕:161.

  【6】谢桂娟.基于核心素养的政治学教学体系构建.吉林省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21,〔02〕:79-80.

  【7】李晶瑄.浅谈家校共育对现代教育开展的影响和作用.根底教育论坛,2021,〔32〕:63-64.

篇七:青年人的使命与担当论文参考文献

  

  浅谈大学生与中国梦的思修论文

  实现中国梦,就是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就是让每个人共同享有人生出彩的机会。“中国梦”与作为祖国未来的每一位大学生成长成才都有着紧密联系,密不可分。下面是店铺给大家推荐的浅谈大学生与中国梦的思修论文,希望大家喜欢!浅谈大学生与中国梦的思修论文篇一

  《中国梦与当代大学生的精彩人生》

  摘

  要:当代大学生是实现中国梦和民族伟大复兴的主要生力军和重要后备力量,更应在中国梦这盏明灯的指引下积极进取,努力奋斗,演绎自我的精彩人生,并把自己的精彩人生与国家的未来、民族的前途紧密结合起来,以期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加快中国梦的实现步伐。

  关键词:中国梦;当代大学生;精彩人生

  基金项目:湖南省“十二五”教育科学规划一般资助课题《“中国梦”视阈下的当代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路径研究》(课题批准号:XJK014BGD052)。

  一、中国梦提出的意义

  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我国的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了突飞猛进成就,但价值观念、思想文化的多元化使得人们充满困惑和茫然,有的甚至偏离了固有的方向。提出并诠释的“中国梦”,像一支强心针极大地振奋和鼓舞了13亿中国人民,让中国人民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达成了价值共识和发展共识,凝聚了中国人民的力量,有利于中国人民众志成城,团结一心,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全面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全面建成社会主义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但中国仍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正处于社会转型的关键时期,多种矛盾和问题仍然存在,多种价值取向和文化思潮日益碰撞和冲击。中国梦是国家梦,民族梦,个人梦,是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的百年梦想,蕴含了“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真谛。这就需要中国人民形成一股合力,正确而科学地深刻理解中

  国梦的内涵和时代要求,承前启后,继往开来,全面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全面建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小康社会,加快中国梦的实施步伐,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二、中国梦与当代大学生

  (一)当代大学生要坚定社会主义理想信念。随着中国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与国际社会的交流日益频繁,但与西方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相比,我国的经济发展水平和科学技术力量在某些领域方面还远远发展不够,再加之我国正处于政治体制和经济体制关键转型时期,多种价值取向和多元文化思潮的不断碰撞和冲击,相当一部分大学生理想信念不同程度地普遍出现困惑和迷茫,甚至出现信仰危机,他们的理想信念缺失,国家和民族意识淡化弱化,动摇社会主义共同理想。有人曾把他们称之为“垮掉的一代”、“没有信仰的一代”。而适时提出并阐释的“中国梦”犹如一盏明灯点燃了当代大学生的信心和希望,同时也给当代大学生的理想信念指明了方向,赋予了当代大学生光荣的历史使命和责任担当,坚定了当代大学生的社会主义共同理想的信念。

  (二)当代大学生要坚守自己的本位工作。当代大学生要坚守自己的本位工作,不为功利、世俗的复杂浮躁之风气所影响,淡泊名利,以一颗平常心努力学好基础的科学文化知识,脚踏实地,独立思考,勇于探索和发现新问题,大胆实践和创新,积极寻求解决之道。同时,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当代大学生要积极投身与社会实践,积极参加学校的各种社团活动与社会实践,积极参与三下乡活动,积极参与大学生创新型项目。让自己在社团活动中培养团队协作精神;在社会实践中锻炼勇气和胆识,培养吃苦耐劳精神;在三下乡活动中体验民生,在创新型项目中培养创新精神。总之,当代大学生要坚守自己的本位工作,努力学好科学文化基础知识,积极投身与社会实践,在不断学习和社会实践中锤炼自己,提升自我,夯实和升华自己的理想,演绎自我的精彩人生,加快中国梦的实施步伐。

  (三)当代大学生要学会自省。当代大学生思维敏捷,思想活跃,易于接受新鲜事物,但也易于被一些不良思想所诱惑。中国梦是近代以

  来中华儿女所孜孜追求的百年梦想,是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的民族复兴的伟大梦想。而当代大学生是国家的未来,民族的希望,肩负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使命和责任担当。青年强则国家强,当代大学生必须加强自身素质的培养和提高,学会自省,从身边的点滴做起,规范言行举止,防微杜渐,知行统一;不断积累和夯实文化基础知识;慎独敏思,把自己逐渐培养成为思维缜密、思想成熟、理想信念更加坚定的接班人,以期加快中国梦的实现步伐,努力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四)当代大学生要摆脱自卑感。自卑是人与生俱来的面对事情时产生的一种紧张情绪,往往是意志力不够坚定的表现。无论是来自农村还是来自城市的大学生,由于社会的快节奏,物质世界的纷繁繁华,再加上还没有正式走上社会,当代大学生或多或少都会产生浮躁、空虚、迷茫的心理。遇事时不够自信,所学往往捉襟见拙,跟不上时代。当代大学生要正确认识自己,找准优势和缺点,不断提高和完善自我,要像胡杨树那样在恶劣的环境当中也能够昂扬,展现出顽强的生命力。

  (五)当代大学生要树立使命感。当代大学生要把个人梦和中国梦、国家梦、民族梦结合起来,深刻理解中国梦的内涵和时代要求,肩负起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和实现中国梦的历史使命和责任担当。当代大学生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树立正确而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心中有梦,心怀祖国,志存高远,努力进取,把自己培养成“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四有新人,绽放自我的人生精彩,加快实现中国梦的步伐。

  三、实现梦想的平台

  高校是大学生学习和生活的主要场所,高校理所当然也是当代大学生学习宣传教育中国梦的主要平台。高校教师要深刻理解中国梦的内涵和时代要求,把中国梦宣传教育引入课堂教学,把中国梦的内容融入教学实践,把中国梦的宣传教育纳入校园文化建设中,坚定当代大学生的理想信念,加强大学生责任意识、诚信意识,提升大学生创新精神和综合素质,培养中国梦优秀的践行者和开拓者,激发师生主人翁意识,把中国梦宣传教育落到实处。人生真正意义的发展包含对

  民族与社会发展的全面思考,对祖国命运的牵挂。中国梦诠释了祖国的未来,更为重要的是需要每一个有志向的中国人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付出努力。这种愿景让每一个中国人尤其是当代大学生,在学习、生活和工作中感受到民族使命感。当代大学生要有广阔的学习视野,立足世界的多元文化和时代挑战,在变革中求发展,提高科学文化知识和社会实践能力,积极进取,大胆创新,勇于接受机遇与挑战。当代大学生作为社会的中坚力量,他们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将直接影响社会主流思想,学习宣传中国梦,也为高等教育注入新鲜血液与活力。总之,当代大学生要自觉地将个人前途命运与国家和民族的前途命运紧密相连,以高校为实现梦想的平台,提升自我教育、自我管理和自我服务的能力,加快实现中国梦。

  结语:中国梦是中华民族伟大的复兴梦,中国梦的宏伟蓝图与每一个中国人息息相关,作为中国当代大学生,应心系祖国,志存高远,积极进取,实干苦干,绽放精彩人生。但任何事物都不是一帆风顺的,中国梦的实现也不是一蹴而就的,当代大学生应该做好吃苦的准备,发扬艰苦奋斗的精神,不怕困难,敢于接受挑战,勇于实践,并在实践中提高自己,丰富自己的科学文化知识,拓宽自我的见闻,促进素质的全面发展,绽放精彩的人生,加快实现中国梦的步伐。

  参考文献:

  [1]魏建国.“中国梦”的当代价值[J].哈尔滨市委党校学报,2013(7).[2]王锋.人的解放与边界意识[J].南京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12).

篇八:青年人的使命与担当论文参考文献

  

  第18卷第01期Vol.18No.01读与写杂志ReadandWritePeriodicalJanuary20212021年1月浅论新时代大学生之使命担当梁小熳①谢和成②(①广州工商学院外语学院(②马克思主义学院摘广东广州510850)广东广州510850)可不变的却是国家青年们砥砺前行的力量、继往要:青年一代是祖国的未来、民族的希望。中国的巨大变化有目共睹,开来的斗志和庄严神圣的使命担当。当代大学生充满关心国家和民族的发展安危与前途命运的热情,始终坚定不移高举爱国坚持与时俱进,着力培养创主义伟大旗帜,坚定理想信念与努力学习科学文化知识,提高自身思想道德修养与科学文化素养;应从野蛮其体魄,注重强身健体;文明新能力;形成纵观天下之世界眼光,主动肩负起树立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的重任。为此,克服其身上戾气和不良情绪对社会产生的影响。其精神,刻苦钻研学业这些方向努力。加强大学生的自我管理,使命;担当关键词:当代大学生;中图分类号:G64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1578(2021)01-0030-022当代大学生的肩上重任使命不停,奋斗不息。大学生是青年群体里优秀的代表,他们的成长影响着国家的发展与繁荣,他们见证着中国的兴起与强盛,更加肩负着使中国一直繁荣昌盛的使命与重担。2.1关心国家和民族的发展安危与前途命运,坚定不移高举爱国主义伟大旗帜在这个复杂的国际环境中,人们的一举一动都与国家相联因此学生要牢记自己的个系,爱国一直是一个亘古不变的话题,多关心时事,多了解国内人行为应该以国家命运为前提。此外,并且能够清楚知道自己外的环境,是新时代大学生必备的课题;的国家为达到在国际上的地位所做出的努力,时刻保持与国家是中国人而自信与自豪。同呼吸共命运,对自己生于中国、2.2坚定理想信念与努力学习科学文化知识,提高自身思想道德修养与科学文化素养在这个风云变幻的社会中,文化与思想一直是国家坚持发展不动摇的,一个人的文化程度与道德程度直接影响到国家的更应该积极整体文化与道德水平,因此作为相对成熟的大学生,提高自己的综合投身于学习,努力钻研,多参与社会实践活动,做中国文化的素质。立鸿鹄之志,做马克思主义的坚定信仰者,坚定弘扬者。2.3坚持与时俱进,着力培养创新能力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创新对国家的经济影响源泉,也是中华民族最鲜明的民族禀赋。具有创新能力,直接影响到深远,一个国家掌握了创新的技术,努力培国家在国际上的地位,因此大学生应该紧跟时代的步伐,敢于提出自己的独养自己的创新思维,多接触与多了解新事物,一般是不可能有知特想法。要知道,若无某种大胆放肆的猜想,识的进展的。2.4形成纵观天下之世界眼光,主动肩负起树立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的重任中华民族与其他各中华民族是一个命运共同体,放眼世界,个民族及世界上的各个国家也是一个命运共同体。生活于这个自然环境之下,每个人都不可能置身事外、独善其身。既然享受其荫蔽,也应当承担起保护它的重任。一荣俱荣,一损俱损,各个才民族唯有将自己的命运与中华民族的命运紧紧连接在一起,各国唯有相互依存、才能实现和平有前途,才有希望;休戚与共,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是一个美好的目标,也是一个需要与共赢。新时代下的大学生,应一代又一代人接力向前跑的长途马拉松。1先辈们的历史担当回望过往,历史前辈们的所作所为是值得人民高歌赞扬与扛起民族复兴的重衷心敬佩的。在他们作为青年一代的时候,担的任务就已经从天而降。1919年5月4日,北京掀起了轰动这场活动当时的游行示威、罢课、暴力对抗政府等一系列活动,威力与影响力异常巨大,伏虎降龙。更令人意想不到的是这场他们用自己微运动的主要发起人竟然是一群热血沸腾的青年,波澜壮阔的五四爱国运动。这不足道的力量掀起了轰轰烈烈、中国也由此从旧民主主场运动使人们的思想得到极大地解放,一共有13位代表,义迈向了新民主主义。在这中间,他们的平均年龄只有28岁,最年轻的仅仅只有19岁,但他们却成为了甚至直接影响到后来的各推动这场运动蓬勃发展的中坚力量,当代大学生更应具种革命运动。正因为有了历史敲响的钟声,有坚定的目标,为了实现党的历史使命、为了实现中国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矢志不渝地努力奋斗。值得人们大为惊叹的还有在战场上奋勇杀敌的历史英雄伴随人物,数不胜数的英雄在年纪轻轻时就已加入了共产党,他们更是勇敢地站出着党的成长。在中国遭到外敌的入侵时,从小家境贫寒、来与国家共存亡。手托炸药包炸碉堡的董存瑞,教育受限,字不多识的他却非常机智与勇敢。13岁时便已经懂得掩护区委书记躲过日本侵略者的追捕,18岁时便加入中国共产党,在抗战第一年就因为部队受阻于对方军队的桥型暗堡以托起了炸药及无处安放炸药包,英勇无畏地用手做起了支架,包,直到碉堡被炸开也没有松开过自己的手。牺牲时还未满19如此英勇地走向死亡?是他对党岁,是什么让他能够如此坦然、的忠诚、对国家的热爱、对历史使命的责任担当与承诺。年龄很他本该享受与学生小心却很大。而正值18岁这样的花样年华,但他们同等的教育,他本该享受来自家人朋友的关心与爱护,当代大却选择了为国家而献身。正因为有了他们这样的榜样,更应该为了学生更应该具有心怀国家、心系天下的忘我精神;国家能够继续繁荣昌盛、在国际上能够站稳脚跟而献出自己的毕生所学乃至生命的大无畏精神。习近平总书记提到,不论学习还是工作,都要面向实际、深入实践,实践出真知;都要严谨务实,一分耕耘一分收获,苦干有学问、有才干的实干家,实干。广大青年要努力成为有理想、也要做好充在新时代干出一番事业。作为新时代下的大学生,时刻准备分的心理准备为了这一历史使命付出千万倍的努力,着打一场为实现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的持久战。作者简介:梁小熳(2000-),女,籍贯:广东清远,学历:本科,研究方向:商务英语。通信作者:谢和成(1989-),男,籍贯:广东湛江,学历:硕士,助理研究员,研究方向:思想政治教育。-30-

  第18卷第01期Vol.18No.01读与写杂志ReadandWritePeriodicalJanuary20212021年1月破全球挑战之骇浪。乘命运共同体之东风,3大学生承担历史使命的努力方向虽然新时代下的弄潮儿与以往的青年群体所要担当的历史使命已全然不同,出发点不同但落脚点都是在为了祖国大好河山能够永葆青春活力及实现伟大复兴的强国梦上。既然怀揣的那么当代大学生应该承担起历史使命,在梦想和初心是一致的,新内涵。前人的基础上加以继承与融入新思想、3.1野蛮其体魄,注重强身健体体育具有“强筋骨、增身体是革命的本钱。毛泽东主席提到,的作用。因此应培养锻知识、调感情、强意志”,使人“身心并完”炼的自觉性;持之以恒地进行体育锻炼;还要充满兴趣和快乐。因为“兴味者,运动之始;快乐者,运动之终。兴味生于进行,快乐应积极参与体育锻生于结果。”对于大学生来说,在日常学习中,炼,如积极参与学校举办的各项有关体育活动的文体艺术节和体育竞赛等。3.2文明其精神,刻苦钻研学业美好的生活需要身体健康与精神文明有机结合,德智体美实践活动之“进课室”是大学劳全面发展才是终极追求。“五进”认真听讲、积极回生学习专业知识的主要途径,准时进入课室、答老师问题都是学习专业知识很好的方式,都能够打破过往浅需要所学知薄的知识认知。除此之外,在学习专业课的基础上,职业培识与实践相结合、相联系,积极参与社会上的企业实习、要多阅读,训等。社会也是大学生的修炼场。在学习与工作之余,从中从书籍上获得熏陶,通过了解与学习历史名人的思想道德,学习到一些优良的品质,从而使大学生的身心达到一定的高度。3.3加强自我管理,克服戾气与不良情绪也很敏感,这都可能是因为部分大学生的情绪是很波动的,自我的约束与管理不足,因此很容易迷失,没有目标,以及不能很好地管理自己的情绪。所以大学生在平时就应该定下约束自己的要求,明确自己要实现的目标,也要多与家人朋友沟通,多确保自参与积极向上的社会实践活动,定时也要进行心理测试,树立正确的己能够处于一个平和的状态。培养自己的爱国情怀,为成功实现中人生观、发展观、价值观。培养敢担敢为的责任心,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做出贡献。4结语更当代大学生肩上的责任很重,不仅有对自己未来的责任,重要的是对国家历史使命的责任。要把个人的小我融入到国家的大我中,用开阔的视野、发展的眼光去看待这个不断朝前翻滚的中国,并且以它为豪,对它充满信心。但是现如今有许多大学其实都是值得每个人生以各种借口逃避军训,不积极参与锻炼,反思的,有则改之无则加勉。除此之外更严重的是一些扰乱社会也值得大学生及全国人民深秩序、企图分裂国家的不正义事件,更刻反思的。那些欲使中国破裂的恶劣行为真的令人咬牙切齿,可恨的是这些人竟也存在大学生的身影,而且很多大学生都是因为钱财的诱引。这种不正确的行为与价值观,不仅是对教育的侮辱,更是对国家荣誉的严重损害。对于这种行为,很容易就能看出他们并没有很好的理解与担负起国家的历史使命,没有为青年一国家的前途和命运负责,这是可耻的也是不值得学习的。坚持学习科学代的大学生积极完善自我,践行与传承五四精神,文化与加强思想修养的统一,坚持实现自身价值与服务祖国人目标远大、信念坚定的民的统一,努力成为品德高尚、意志坚强、一同谱写出新时代中新一代;与祖国携手共创人类命运共同体,国特色的崭新篇章。参考文献:[1]陈婷.马克思主义革命思想与中国共产党的使命担当[J].宁夏党校学报,2020,22(01):91-97.[2]刘颜滔.五四精神与当代青年的历史使命[J].东西南北,2019(09):201.[3]李永福.新时代背景下当代大学生的使命与担当[J].山西青年,2019(02):142.[4]张红.放飞“中国梦”—当代大学生的使命担当[N].沈阳日——报,2013-10-14(005).[5]张誉月.强化“五个自觉”,做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当代大学生的历史使命[A].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研研究中心.2019年“互联网环境下的基础教育改革与创新”讨会论文集[C].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研究中心: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研究中心,2019:2.(上接第29页)也是汽车教学中极其重要的教学内容。在汽车实践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进行演示,能够更加利于学生对汽车的操作流程与内而且学生在观看教师的演示时,容进行了解,也可以了解操作重点,使学生可以具有针对性的进行练习。教师也可以利于多媒体技术为学生播放相应的视频资料,不仅使教学行为越来越规范,也能够强化学生的观察效果,从而使学生可以进一步的理解与掌握汽车实践方面的知识内容[6]。其次,教师在开展汽车实践教通过学生演示不仅加深学生的印学时,需要引导学生进行演示,象,也使教师可以对学生的实际操作水平与相关理论知识的学不断调动学生习进行了解,还能够充分体现学生的学习主体性,的学习积极性与观察兴趣,促使学生更加积极主动的对实践操达到汽车教学的主作进行参与,进而提升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要教学目的。4结语综上所述,随着汽车教学逐渐成为学校教育教学过程中的而且随主要教学内容之一,使社会对汽车教学提出更高的要求,会不着我国教育部门的教学改革,导致汽车教学存在诸多问题,同程度地影响汽车教学的质量,从而导致教师无法将学生培养为汽车修理人才。为确保根据我国教育部门的教学改革,对汽车使教教学的传统教学方式进行改善,不断强化汽车教学的效果,师能够有效的培养与锻炼学生的学习能力,将学生培养为社会所需要的高质量人才。因此,教师需要积极的运用行为引导式教对互动讨论环学理念开展汽车教学,不断创新与优化汽车教学,节进行增加,以及强化实践教学,能够更加利于学生对汽车方面的知识与技能进行掌握,使学生形成良好的实践操作能力,全面强化学生的综合素质能力,促使学生发展为高质量的人才,从而达到汽车教学人才培养的目的。参考文献:[1]叶田辉,胡舒伟.论汽车教学中行为引导式教学理念的运用[J].农家参谋,2019(18).[2]阳光华,陈贤娴.汽车教学中行为引导式教学理念的运用实践探微[J].南方农机,2019,50(13):206.[3]王楠,唐玲玲.浅谈汽车教学中运用行为引导式教学理念[J].现代职业教育,2019(27):194-195.[4]侯志华,行为引导式教学法在汽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J].科技资讯,2020(07):75-76.[5]王楠,唐玲玲.浅谈汽车教学中运用行为引导式教学理念[J].现代职业教育,2019.[6]潘海荣,浅谈行为引导式教学法在汽车电气教学中的应用[J].中外交流,2017(6).-31-

推荐访问:青年人的使命与担当论文参考文献 青年人 参考文献 担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