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语比较阅读及答案4篇

时间:2023-05-02 09:55:03 来源:网友投稿

篇一:论语比较阅读及答案

  

  论语对比阅读答案版[5篇模版]第一篇:论语对比阅读答案版

  一、《论语》四则比较阅读

  ①子日:“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述而》)②孔子日:“益者三友,损者三友。友直,友谅①,友多闻,益矣。友便辟②,友善柔③,友便佞④,损矣。”(《季氏》)③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为政》)④子夏日:“日知其所亡,月无忘其所能,可谓好学也已矣。”(《子张》)子夏说:“每天能学到一些自己没有的知识,每月不忘自己已掌握的知识,这样就可以说是好学的了。

  【注释】①[友谅]与诚信的人交朋友。谅,诚信。②[便辟]习于摆架子装样子,内心却邪恶不正。③[善柔]善于阿谀奉承,内心却无诚信。④[便佞]善于花言巧语,而言不符实。⑤[所亡]自己所没有的知识、技能,所不懂的道理等。亡,同“无”。⑥[所能]自己已经掌握的知识、技能,已懂的道理等。14.解释下列加点词在文中的意思。(3分)(1)择其善者而从之

  (2)学而不思则罔

  (3)可谓好学也已矣

  【参考答案】(1)从:听从

  或:采纳、听从(答“学习、跟从”也可);(2)罔:迷惑

  或:迷惑不解、迷惑而无所得(3)好:喜爱

  或:喜好、喜欢(每小题1分)15.翻译下面的句子。(4分)(1)友直,友谅,友多闻,益矣。

  (2)思而不学则殆。【参考答案】(1)与正直的人交朋友,与诚信的人交朋友,与见闻学识广博的人交朋友,是有好处的。(2)只是思考而不去学习,那就危险了。(“殆”翻译为“有害”或“精神疲倦而无所得”均可)(每小题2分)16.结合自己的学习经历,谈谈你对第④则内容的理解。

  【参考答案】要点:好学就是勤奋学习,学习新知,巩固旧知’。(答出要点得2分,扣住要点又能联系实际可得满分)按要求填写下面的表格。(4分)第①则:三人行,必有我师,择善

  而从

  第②则:择友之道(每空2分。意思对即可得分)二、阅读下面三段文字,完成7~11题。(15分)

  [甲]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论语·为政》)[乙]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论语·为政》)

  [丙]孔子观于周庙,有敧①器焉。孔子问于守庙者曰:“此谓何器也?”对曰:“此盖为宥座②之器。”孔子曰:“闻宥座器,满则覆,虚则敧,中③则正,有之乎?”对曰:“然。”孔子使子路取水试之,满则覆,中则正,虚则敧。孔子喟然而叹曰:“呜呼!恶④有满而不覆者哉!”(《韩诗外传》)

  注①敧(qī):倾斜。②宥(yòu)座:座位右边。“宥”通“右”。③中:这里指装水到一半。④恶(wū):哪里,怎么。【翻译】孔子参观周庙,看到倾斜的器皿。孔子问守庙的人说:“这是什么东西呢?”守庙的人回答说:“这是座位右边的器皿。”孔子说:“我听说右座之器盛满水就会倾覆,空了就会斜着,水装到一半时就会垂直,是这样的吗?”守庙人回答说:“是这样的。”孔子让子路取水来试,果然水满便倾覆,装到一半时就垂直而立,空了就会斜着。孔子长叹道:“哎呀,哪里会有满而不倾覆的呢!7.解释下面加点的字。(4分)

  (1)知之者不如好之者

  (2)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3)思而不学则殆

  (4)满则覆

  【答案】(1)比得上;(2)愉快,快乐。这里的意思是“以(它)为乐”;(3)殆:迷惑;(4)覆:翻倒。8.翻译上面语段中加横线的文字。(4分)(1)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答案】懂得学习的人,不如喜爱学习的人;喜爱学习的人,又不如以它为乐的人。(2)孔子问于守庙者曰

  【答案】)孔子问守庙的人说(或者:孔子向守庙的人询问道)9.[丙]文中孔子“恶有满而不覆者哉!”的感叹给了我们什么启示?(2分)【答案】—个人要谦虚,不要自满

  10.这几段文字内容都与学习有关,[甲]文和[丙]文谈的是学习_______________方面的问题;[乙]文谈的是学习方法方面的问题,孔子认为学习过程中__________________与_______________应该相结合。(2分)【答案】态度

  学

  思

  11.(1)孔子为什么要“使子路取水试之”?请根据文意简要说明。(1分)【答案】孔子要(想)验证宥座器(敧器)的特点。

  (2)孔子这样做有必要吗?谈谈你的看法,并结合文段内容说说理由。(2分)【答案】有必要。因为孔子虽然听说过,但并没有亲眼见过。验证一下才能够确认。

  “没有必要”,只要言之成理,也可以得分。例如:没有必要。()因为孔子原本就听说过,而且当场又得到守庙者的证实,没有必要去麻烦。

  三、比较阅读下面两篇文言文,完成10——14题。【甲】

  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子曰:“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论语》节选)

  【乙】王生好学而不得法。其友李生问之曰:“或谓君不善学,信乎?”王生不说曰:“凡师之所言,吾悉能志(记)之,是不亦善学乎?”李生说之曰:“孔子云‘学而不思则罔’,盖学贵善思,君但志之而不思之,终必无所成,何以谓之善学也?”王生益愠,不应而还走。居五日,李生故寻王生,告之曰:“夫善学者不耻下问,择善而从之,冀闻道也。??学者之大忌,莫逾自厌,盍改之乎?不然,年事蹉跎(光阴消逝),虽欲改励,恐不及矣!”王生惊觉,曰:“余不敏,今日始知君言之善。请铭之坐右,以昭炯戒。”(《李生论善学》)【注释】

  ①还:同“旋”,掉转身。②故:特意。

  【译文】王生爱好学习而没有掌握方法。他的朋友李生问他说:“有人说你不善于学习,是真的吗?”王生因此而不高兴,说:“凡

  是老师所讲的,我都能记住它,这不也是善于学习吗?”李生劝他说:“孔子说过‘学习,但是不思考,就会感到迷惑而无所得’,学习贵在善于思考,你只是记住老师讲的知识,但不去思考,最终一定不会有什么成就,凭什么说你善于学习呢?”王生更恼火,不对李生的话做任何应答,转身就走了。过了五天,李生特意找到王生,告诉他说:“那些善于学习的人不把向地位比自己低的人请教当成耻辱,选择最好的人跟随他学习,希望听到真理啊!我的话还没说完,你就变了脸色离开,几乎要拒绝人千里之外,难道是善于学习的人所应该具有的(态度)吗?学习的人最大的忌讳,就是没有超过自己就满足,你为什么不改正呢?如果不改正,等年纪大了,虚度了岁月,即使想改过自勉,恐怕也来不及了!”王生听完他的话,感到震惊,(醒悟过来,)道歉说:“我真不聪明,现在才知道你说得对。请允许我把你的话当作座右铭,用来展示明显的警戒。”

  10.解释下列句中黑体实词的含义:

  ⑴不亦说乎?

  ⑵李生说之曰

  ⑶莫逾自厌

  ⑷王生益愠

  【答案】(1)高兴(2)劝说(3)满足(4)恼怒

  11.下列句中黑体的“之”与“前人之述备矣”中的“之”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B)A.学而时习之

  B.学者之大忌C.择善而从之

  D.知之者不如好之者

  12.下列句子的朗读停顿正确的一项是(C)

  A.学而/不思则罔

  B.可以为师/矣

  C.盖/学贵善思

  D.请铭之坐/右

  13.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

  ⑴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答案】只学习不思考就会疑惑,只思考却不学习就会迷惑。⑵夫善学者不耻下问,择善而从之,冀闻道也。

  【答案】善于学习的人不认为向知识地位不如自己的人请教是羞耻的事情,选择别人的长处来学习,希望懂得好的真理。14.这两篇文章都讲到了一个共同的话题,即学习方法。那么孔子和李生都认为什么样的人才是“善学者”?(用原文中的词语回答)这对我们又有怎样的启发?

  【答案】善学者学贵善思

  不耻下问

  择善而从

  第二篇:论语课后答案

  《论语》课后练习精讲

  一、《为政以德》

  1、孔子一方面主张先“富之”后“教之”,一方面又去“食”“留”“信”,二者有没有矛盾?

  答:两者没有矛盾,反映出孔子治国思想的两层意思。他主张为政以“德”,就要保证百姓

  基本生活,满足物质需求,这是基础,所以提倡“富之”;但他又主张治国以“礼”,就要

  重视“教化”,使百姓能遵守“礼”,就要提倡百姓有一种精神力量,所以他又很重视人的基本准则,如“信”、“仁”等,甚至把它看作比生命还重要。因为人是万物之灵,如果光

  满足物质要求,与动物无异?

  2、怎样理解“自古皆有死,民无信不立”这句话?

  答:最可怕的是国民对这个国家失去信仰以后的崩溃和涣散。这是孔子的一种政治理念,他认为信仰的力量足以把一个国家凝聚起来。

  3.依据《季氏将伐颛臾》(16.1)文意,回答下列问题。

  孔子说“均无贫”,这个“均”和历史上农民起义的口号“等贵贱,均贫富”的“均”意思是否相同?谈谈你的理解。

  答:“均无贫”与“均贫富”含义不同。“均无贫”是站在穷人即“贫”的立场上提出的重新分配社会财富的纲领,而“均贫富”则是孔子站在统治者即“富”的立场上提出的调和阶级矛盾的主张,“均贫富”实际含义实在劫富济贫,强烈主张维护等级制度的孔子不可能具有这种思想。因此,朱熹对“均无贫”这个“均”字的理解应该是符合孔子原意的。

  二、《克己复礼》

  1.在孔子看来,礼和仁的关系是什么?

  答:在孔子看来,“礼”,是一种制度、规范,而“仁”则是“礼”的基础和体现。对统治者来说,要实行“仁政”;对个人来说,要以“仁”作为处理人际关系的出发点和准则。离开了“仁”,也无所谓“礼”了。仁是礼的内核(3.3);礼是仁的外在表现,仁是礼的目的(12.1);礼是建立在仁的基础上的;仁是礼指导下的仁,是以等级制度为前提和目的的爱,不是无差别的兼爱、博爱。(1.2)(2.8)(17.21)2.宋儒说“克已复礼”就是“明天理,灭人欲”,“君君,臣臣”就是“君叫臣死,臣不得不死”,这和孔子的愿意有什么不同?

  答:(1)孔子说“克已复礼”指的是约束自己的言行、欲望,使自己的言行、欲望符合社会规范,不出格,以达到“仁”。“存天理,灭人欲”则将“克已复礼”推向极端,无视人的正当需求,无视人的存在。(2)“君君臣臣”强调君要像君,臣要像臣,即言行要符合身份,对两方面都提出了要求。而宋儒将将君臣、父子的关系片面化了,强调臣、子对君、父的绝对服从。

  三、《知其不可而为之》

  1.对陈子弑君一事,孔子在报告时为什么要“沐浴而朝”?报告无效后为什么反复申说自己“不敢不告”?这反映了孔子怎样的心情?

  答:(1)“沐浴”即戒斋,说明孔子对这件事情的重视。

  (2)“不敢不告”既说明孔子在齐国虽然得不到重用,但仍以一位大夫的政治责任要求自己,也说明孔子对周礼的虔诚。“反复”则体现了孔子带有“谋事在人,成事在天”和“知其不可而为之”的心理和无可奈何的心情。

  2.你对孔子“知其不可而为之”的精神有什么看法?举例说明这种精神在历史上的影响。

  答:孔子的“知其不可而为之”反映了他追求理想的执着精神和牺牲精神,体现了孔子以天下为已任,“匹夫兴亡,天下有责”的伟大抱负,他的这种带有理想主义色彩、悲壮色彩的精神鼓励着一代又一代仁人志士为国家利益、民族兴亡前仆后继,在中华民族的史册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如战国时的屈原,面对佞臣当道的楚国,两

  次遭遇流放,但仍尽心竭力,为楚国的振兴“上下求索”;南宋的文天祥,在风雨飘摇之中,仍一心牵挂大厦已崩的南宋王朝,九死一生而不悔,慷慨悲歌:“臣心一片磁针石,不指南方死不休。”;清末谭嗣同,变法失败,为激励后人,明知危险却毫不退缩,振臂高唱:“有心杀贼,无力回开。”

  四、《仁者爱人》

  1、孔子一方面否定管仲“知礼”,一方面又肯定管仲在维持天下一统方面的贡献,肯定

  其为“仁者”。由此可以窥见孔子怎样的仁爱观?

  孔子主张“杀身成仁”,管仲在失败后不能为公子纠死,又做了原来政敌齐桓公的相,管仲看似违背了仁道,但孔子却明确地肯定了管仲的仁,原因是管仲辅佐齐桓公平定天下,使人民免遭异族的奴役。这说明孔子的仁的标准是一个人对社会的贡献,看他能否维护王权,安定百姓,而不是只讲求小节小信。孔子肯定的是管仲的大节大信,忽视他的小节小信,说明孔子在仁的认知上能通达权变。也表明他的仁和礼之存在矛盾之处。

  ×2.不要求掌握

  3.有人评论15。42“师冕见”一章说:“说得极平实极浅易”,“活画出一个相师仪节来了”。说说这一章是运用什么方法使人物生动可感的。如果把这一章换成“孔子对盲人充满同情心,走路时提醒他注意脚下,坐下后向他逐一介绍在座的人”之类的说法,表达效果有什么不同?

  答:本章生动得益于具体而细微的记述。从“及阶”到“及席”,再到“皆坐”,每一个环节都详细地记述了孔子的表现,这种记述上的不厌其详,真切地反映了孔子对盲人关心的无微不至。如果去掉这些细节描写,采用概括性陈述,文章就没有这样强的感染力了。

  五、《君子之风》

  1.7.16、7.19两章中,孔子是怎样形象地表述自己安贫乐道的思想和乐以忘忧的心境的?你怎样理解“浮云”的比喻义?

  答:(1)7.16章把高尚的情情寓于相互的叙述之中,带有很强

  的感情色彩。“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看似平淡的短短十个字,把清苦的生活说得富有情味,确实是着发自内心的快乐。同时又运用了一个比喻,形象地表达自己坚持道义的坚定信念。

  7.19以戏谑的口吻,运用夸张手法,生动地阐明自己以追求道义为乐的心境。你赞同孔子关于君子与小人的论述吗?你怎样看待君子与小人之间的区别?

  (2)“浮云”可使人联想到多种比喻义:浮云聚散无常,喻富贵短暂,如过往云烟;云高高在上,高不可及,喻宝贵与已无关;浮云至轻至淡,喻富贵无足轻重。2.评价孔子的义利观

  答:从“君子义以为质”“君子喻于义”等可以看出,孔子的价值观以“重义崇德”为特色,但孔子并不排斥功、利,只是主张见利思义,反对见利忘义。君子与小人的区别就在于对义和利的态度,君子见利思义,小人见利忘义。

  六、《周而不比》

  1.略

  2.结合实际,你认为“周而不比”有那些表现?

  答:(1)能与大多数人友好相处,与大多数人联合,为公共利益、为大多数人的利益而团结一致。(2)真诚交往,顾全大局,而耻于和少数人拉帮结派、相互勾结。2.子游曰:“事君数,斯辱矣;朋友数,斯疏矣。”(4.26)子贡问友。子曰:“忠告而善道之,不可则止,毋自辱焉。”(12.23)这两章的要义是否相同?请具体回答。

  答:相同,都是阐述孔子的交友观:适度,才能与人保持良好的关系。不仅对君主和朋友不能反复劝告,对任何人都是如此。比如对父母、对子女、对爱人、对熟人、对路人。孔子说“事父母几谏”,也就是说只能委婉地劝告,父母不听就暂时算了,等以后父母高兴的时候再择机劝告;若一味猛批父母,那父母面子如何过得去?对子女也是如此,做父母的教训子女不能过了火,否则就会导致其逆反之心顿起,更加不听父母的话了。

  3.说说这一课中的交友格言。答:(1)益者三友,损者三友

  (2)躬自厚而薄责于人(3)以直报怨,以德报怨

  (4)以文会友,以友辅仁

  (5)忠告善导,不可由止

  七、《诲人不倦》

  1.孔子一方面说“性相近,习相远”,一方面又说“唯上智与下愚不移”,这两种说法之间有什么矛盾?从孔子的整个言行看,他实际更倾向于哪种观点?

  答:(1)前者强调后天因素的作用,是反映论、实践论观点。后者强调先天因素的作用,是先验论、天才论观点。

  (2)从孔子重视教育,主张因材施教来看,他实际更倾向于前一种观点。2.说说你对孔子因材施教的体会

  答:首先是孔子对学生的特点有深入的了解和准确的把握。

  再是孔子能够根据学生特点,有针对性地对他们进行品德和学业方面的教育和培养。

  因材施教”是指根据不同人的不同基础、不同个性采取不同的教学内容和方法。《论语》中有许多例子,集中体现在11.22章中孔子对待子路、冉有同一问题的不同回答中。

  3.孔子采取“述而不作”的态度,跟他的政治倾向有什么关系?你如何评价这种主张?

  答:(1)孔子的“述”指的是对古代礼乐制度、典籍进行整理、阐释和传授,“作”指的是发挥和创新。这与孔子主张克已复礼、恢复西周礼乐制度的保守政治观念有关。

  (2)这是一种文化保守主义,不符合现代社会的要求。“述”是继承,但时代在变化,如果光有继承,没有创新,这种文化趋向僵化,就不适应时代,因此我们倡导既要“述”,更要“作”。【补充习题】

  1.子曰:“性相近也,习相远也。”(17.2)请阐述此章的要义。答:强调后天因素的作用,要重视教育和学习对人的作用。2.子曰:“有教无类。”(15.39)

  孔子的“有教无类”的教育思想,有何现实意义?请简要阐述。

  答:孔子“有教无类”思想的理论基础是其“性相近也,习相远也”的人性论。“性相近”说明了人皆有成才成德的可能性,而“习

  相远”又说明了实施教育的重要性。正是基于“人皆可以通过教育成才成德的”的认识,孔子才作出了“有教无类”的决断。

  “有教无类”思想的实施,扩大了教育的社会基础和人才来源,对于全体社会成员素质的提高无疑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因此,孔子“有教无类”的思想在教育发展史上具有划时代的意义。3.

  子曰:“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7.8)

  “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意思是说这个人如果不能举一反三,就不再教他了。这与“有教无类”是否矛盾?请简述理由。

  不矛盾。“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是教育方式方法而言的,孔子并不觉得一个老师一言堂地给学生灌输就能有好的教学效果,而是觉得关键在于怎样启发学生自己去思考和琢磨。不是让老师替学生去举一反

  三、反复列举,而是启发学生去举一反

  三、触类旁通。要做到这一点,就必须坚持一个原则:不要轻易地把答案告诉学生,也不要过多地替学生思考,更不要给学生灌输标准答案。而“有教无类”是教育对象而言的,是指不分贵族与平民,不分富有与贫困,不分聪慧与笨拙,只要有心向学,都可以入学受教。孔子对自己的教育对象不分等级,不分地域,一视同仁,同等对待,这一思想的理论基础是其“性相近也,习相远也”。“性相近”说明了人皆有成才成德的可能性,而“习相远”又说明了实施教育的重要性。正是基于“人皆可以通过教育成才成德的”的认识,孔子才作出了“有教无类”的决断。

  4.子贡曰:“贫而无谄,富而无骄,何如?”子曰:“可也。未若贫而乐,富而好礼者也。”子贡曰:“《诗》云:‘如切如磋,如琢如磨’,其斯之谓与?”子曰:“赐也,始可与言《诗》已矣,告诸往而知来者。”(1.15)划线处使用了什么修辞手法?有什么好处?

  比喻。像切,像磋,像琢,像磨。切磋琢磨:本来指把骨头、象牙、玉石、石头等加工制成器物。后来引申为学问上的研究、探讨。指共同

  研究学习,互相取长补短。用在这里形象地说明了君子的自我修养就像加工骨器,切了还要磋;就象加工玉器,琢了还得磨。

  八、《高山仰止》

  1.通过本课所学,我们可以看出孔子的学生对孔子怀有怎样的情感?请举例说明。爱生如子。如颜渊死后,孔子“哭之恸”,伯牛染疾病后,孔子“自牖执其手”等。2.本课多次出现叠句,说说这些叠句在表情达意上的作用。

  如“天丧予!天丧予!”表现了孔子在失去他最爱的学生后的极度伤痛,从而七天了孔子这一有血有肉的良师形象。

  九、《沂水春风》

  1.请你谈谈对“沂水春风”图的理解?

  曾晳的说法体现了“礼治”的最高理想。曾皙所言勾勒了一幅童子、冠者风咏而乐的图画。孔子的太平社会就是行仁复礼恢复西周以来君臣有序的等级制度,建成“老者安之,朋友信之,少者怀之”的和谐社会。为了实现这个理想,他教导子弟说:“足食,足兵,民信之矣。”三子者言志,或言使有勇,或言使足民,或言为小相,都非常契合孔子实现理想的现实步骤,曾皙则用非常明丽图景表达了这一志向。

  曾晳的说法体现了归隐的人生境界。孔子一方面主张积极从政,另一方面,在无法实现自己的政治抱负的情况下又主张“天下有道则见,无道则隐”,表示想要放弃追求去过一种清淡自适的生活,“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此次谈话时孔子已经60多岁,孔子一生奔走列国,四处碰壁,最后只得回到鲁国讲学授徒著书立说。晚年的孔子对世道看得已经很清楚了,他决意不再求仕。而孔子之所以赞赏曾皙所言之“志”的关键就在于曾皙所说正合于“天下无道则隐”。曾晳的无意用世之言引起了孔子的深深共鸣。

  2.抓住文章的言语、神情描写,简要分析各人的性格特点?

  子路:有抱负,坦诚,性格也比较鲁莽、直率。孔子问志,子路首先发言。在他看来,让他去治理一个中等国家,即使在有内忧外患的情况下,只需要三年就可以治理得很出色。言谈之中,语气十分肯

  定。由此可见其抱负之大。在座的四个弟子中,子路年龄最大----只比孔子小九岁,平时与孔子也比较接近,所以说话较少拘谨;但孔子话音刚落,子路便在没有深入思考的情况下抢先发言,确也反映出其鲁莽、轻率的一面。

  冉有:谦虚谨慎,说话很有分寸。冉有在孔子指名发问后才开口。子路刚说自己可以治理一个中等国家,冉有则说他只能治理一个小国。先说“方六七十”,又说“如五六十”,说明他对自己能力的估计十分谨慎。他还认为,三年之后,他所能取得的政绩仅限于“足民”一点,至于礼乐教化,则不是自己力所能及的事。可见,冉有既想有所作为,又不愿对自己估计过高。公西华:谦恭有礼,娴于辞令。

  公西华也是在孔子点名指问后才述志。他有志于礼乐教化的事,但因冉有刚刚说到“如其礼乐,以俟君子”,为避免以君子自居,他先谦虚一番,说“非曰能之,愿学焉”,然后委婉地说出自己的志向,“愿为小相焉”,在“相”前加了个“小”字,给人感觉是他只想做个赞礼和司仪的小官,实际上,最低一级的“相”的地位也不低。从他简短的言辞中,尤其是两个“愿”字,一个“学”字,一个“小”字,就可以看出他娴于辞令的特点。

  曾皙:从容不迫,逍遥洒脱。

  十、读《中庸之道》,回答下列问题。

  1.试从《论语》中找些例子,说说孔子在自己的言行中是怎样贯彻中庸之道的?

  “子温而厉,威而不猛,恭而安。”“乐而不淫,哀而不伤”“君子矜而不争,群而不党”“事君数,斯辱矣;朋友数,斯疏矣。”“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周而不比”“群而不党”“求也退,故进之。”

  2.请联系实际谈谈你对“和而不同”的理解。

  “和”与“同”,在汉语中可以是同义词,但在这里是有区别的。事物通过变革达到实质上的统一或调谐状态,叫做“和”;掩盖或否定事物的矛盾,只求表面上的整齐一致,谓之“同”。如前所述,孔子鄙视那种善恶不分、含糊苟且、两头讨好,见人说人话,见鬼说鬼

  话,“同乎流俗,合乎污世”(《孟子.尽心章句下》)的折衷主义者,称之为“乡愿”,贬之曰“乡愿,德之贼也”。与“乡愿”迥异,中庸之道反对折衷主义者的“同而不和”,赞成“和而不同”。中庸之道是求“和”之道,以“不同”为求“和”的前提和必然。3.“中庸”、“和”的精神实质是什么?有人把这种主张看成“折中主义”,你认为符合实际吗?

  “中庸”、“和”的精神实质是要求人们在处理人际关系时,在对待社会问题时要依据道德原则保持中立态度,考虑问题全面,不走极端,对人宽容大度,这样可以使人与人之间关系保持稳定,有利于社会安定。把它看成“折中主义”是不妥当的。因为,全面看《论语》中关于“中庸”、“和”的论述,可知孔子还提倡“和而不同”(在保持稳定下允许不同意见),反对“同而不和”(表面上强求统一),反对无“是非”原则的“乡原”等。

  第三篇:论语翻译答案

  一、弟子问仁

  1.子贡道:“假如有这么一个人,广泛地给人民以好处,又能帮助大家生活得很好,怎么样?可以说是仁道了吗?”孔子道:“哪里仅是仁道,那一定是圣道了!尧舜或者都难以做到哩!仁是什么呢?自己要站得住,同时也使别人站得住;自己要事事行得通,同时也使别人事事行得通。能够就眼下的事实选择例子一步步去做,可以说是实践仁道的方法了。”

  2.颜渊问仁德。孔子道:“抑制自己,使言语行动都合于礼,就是仁。一旦这样做到了,天下的人都会称许你是仁人。实践仁德,全凭自己,还凭别人吗?”

  颜渊道:“请问行动的纲领。”孔子道:“不合礼的事不看,不合礼的话不听,不合礼的话不说,不合礼的事不做。”

  颜渊道:“我虽然迟钝,也要实行您的话。”

  3.仲弓问仁德。孔子道:“出门(工作)好像要去接待贵宾,役使百姓好像去承当大祀典,(都得严肃认真,小心谨慎。)自己所不喜欢的事物,就不强加于别人。在工作岗位上不对工作有怨恨,就是

  不在工作岗位上也没有怨恨。”

  二、立身处世

  1.孔子说:“我十五岁,有志于学问;三十岁,(懂礼仪,)说话做事都有把握;四十岁,(掌握了各种知识,)不致迷惑;五十岁,得知天命;六十岁,一听别人言语,便可以分别真假,判明是非;到了七十岁,便随心所欲,任何念头不越出规矩。”2.曾子说:“可以把幼小的孤儿和国家的命脉都交付给他,面临安危存亡的紧要关头,却不动摇屈服——这种人,是君子人吗?是君子人啊。”3.曾子说:“读书人不可以不刚强而又毅力,因为他负担沉重,路程遥远。以实现仁德于天下为己任,不也沉重吗?到死方休,不也遥远吗?”4.孔子说:“年少的人是可怕的,怎能断定他的将来赶不上现在的人呢?一个人到了四、五十岁还没有什么名望,也就不值得惧怕了。”5.孔子说:“一国军队,可以使它丧失主帅;一个男子汉,却不能强迫他放弃主张。”6.孔子说:“天冷了,才晓得松柏树是最后落叶的。”

  三、发奋进取

  1.2.孔子说:“早晨得知真理,要我当晚死去,都可以。”

  孔子说:“看见贤人,便应该想向他看齐;看见不贤的人,便应该自己反省,(有没有同他类似的毛病。)”3.宰予在白天睡觉。孔子说:“腐烂了的木头雕刻不得,粪土似的墙壁粉刷不得;对于宰予么,责备什么呀。”又说:“最初,我对人家,听到他的话就相信他的行为;今天,我对人家,听到了他的话,却要考察他的行为。从宰予的事件以后,我改变了态度。”

  4.叶公向子路问孔子为人怎么样,子路不回答。孔子对子路道:“你为什么不这样说:他的为人,用功便忘记吃饭,快乐便忘记忧愁,不晓得衰老会要来到,如此罢了。”

  5.孔子说:“好比堆土成山,只要再加一筐土便成山了,如果懒得做下去,这是我自己停止的。又好比在平地上堆土成山,纵是刚刚倒下一筐土,如果决心努力前进,还是要自己坚持呵!”

  四、知其不可而为之

  1.楚国的狂人接舆一面走过孔子的车子,一面唱着歌,道:“凤凰呀,凤凰呀!为什么这么倒霉?过去的不能再

  挽回,未来的还可追得上(不再着迷)。算了吧,算了吧!现在的执政诸公危乎其危!”

  孔子下车,想同他谈谈,他却赶快避开了,孔子、没法同他谈。

  五、君子三戒

  1.子禽向子贡问道:“他老人家一到哪个国家,必然听得到那个国家的政事,求来的呢,还是别人主动告诉他的呢?”子贡道:“他老人家是靠温和、善良、严肃、节俭、谦逊来取得的。他老人家获得的方法,和别人获得的方法,不相同吧?”

  2.孔子说:“发大财,做大官,这是人人所盼望的;不用正当的方法去得到它,君子不接受。穷困和下贱,这是人人所厌恶的;不用正当的方法去抛掉它,君子不摆脱。君子抛弃了仁德,就是在仓促匆忙的时候一定和仁德同在,就是在颠沛流离的时候一定和仁德同在。”

  3.孔子说:“君子有三件事情应该警惕戒备:年轻的时候,血气未定,便要警戒,莫迷恋女色;等到壮大了,血气正旺盛,便要警戒,莫好胜喜斗;等到年老了,血气已经衰弱,便要警戒,莫贪求无厌。”

  六、乐在其中

  1.孔子说:“君子,吃食不要求饱足,居住不要求舒适,对工作勤劳敏捷,说话却谨慎,到有道的人那里去匡正自己,这样,可以说是好学了。”

  2.孔子说:“(对于任何学问和事业,)懂得它的人不如喜爱它的人,喜爱它的人又不如以它为乐的人。”

  3.孔子说:“聪明人乐于水,仁人乐于山。聪明人活动,仁人沉静。聪明人快乐,仁人长寿。”4.孔子说:“吃粗粮,喝冷水,弯着胳膊做枕头,也有着乐趣。干不正当的事而得来的富贵,我看来好像浮云。”

  七、行己有耻

  1.孔子说:“花言巧语,伪善的容貌,十足的恭顺,这种态度,左丘明认为可耻,我也认为可耻。内心藏着怨恨,表面上却同他要好,这种行为,左丘明认为可耻,我也认为可耻。”

  2.孔子对颜渊道:“用我呢,就干起来;不用呢,就藏起来。只

  有我和你才能这样吧。”

  子路道:“您若率领军队,找谁共事?”孔子道:“赤手空拳和老虎搏斗,不用船只去渡河,这样死了都不后悔的人,我是不和他共事的。(我所找他共事的,)一定是面临任务便恐惧谨慎,善于谋略而能完成的人哩。”

  3.曾子说:“有能力却向无能力的人请教,知识丰富却向知识缺少的人请教;有学问像没学问一样,满腹知识像空无所有一样;纵被欺侮,也不计较——从前我的一位朋友便曾这样做了。”

  4.孔子说:“坚定地相信我们的道,努力学习它,誓死保全它。不进入危险的国家,不居住祸乱的国家。天下太平,就出来工作;不太平,就隐居。政治清明,自己贫贱,是耻辱;政治黑暗,自己富贵,也是耻辱。”

  5.孔子说:“说得多,做得少,君子以为耻。”

  八、君子坦荡荡

  1.孔子说:“君子怀念道德,小人怀念想吐;君子关心法度,小人关心恩惠。”

  2.孔子说:“君子懂得的是义,小人懂得的是利。”3.

  孔子说:“君子心地平坦宽广,小人却经常局促忧愁。”

  4.孔子说:“君子所行的三件事,我一件也没能做到:仁德的人不忧虑,智慧的人不迷惑,勇敢的人不惧怕。”子贡道:“这正是他老人家对自己的叙述哩。”

  5.有人对孔子说:“拿恩惠来报答怨恨,怎么样?”孔子道:“拿什么来酬答恩惠呢?拿公平正直来回答怨恨,拿恩惠来酬答恩惠。”

  6.子贡说:“君子的过失好比日蚀月蚀:错误的时候,每个人都看得见;更改的时候,每个人都仰望着。”

  九、言而有信

  1.曾子说:“我每天多次自己反省:替别人办事是否尽心竭力了呢?同朋友往来是否诚实呢?老师传授的学业是否复习了呢?”

  2.子夏说:“对妻子,重品德,不重容貌;侍奉爹娘,能尽心竭

  力;服事君上,能豁出生命;同朋友交往,说话诚实守信。这种人,虽说没学习过,我一定说他已经学习过了。”

  3.孔子说:“作为一个人,却不讲信誉,不知那怎么可以。譬如大车子没有安恒木的輗,小车子没有安横木的軏,如何能走呢?”

  十、交友之道

  1.孔子说:“君子,如果不庄重,就没有威严;即使读书,所学的也不会巩固。要以忠和信两种道德为主。不要跟不如自己的人交朋友。有了过错,就不要怕改正。”

  2.孔子说:“有益的朋友三种,有害的朋友三种。同正直的人,同信实的人交友,同见闻广博的人交友,便有益了。同谄媚奉承的人交友,同当面恭维背面毁谤的人交友,同夸夸其谈的人交友,便有害了。”

  3.孔子说:“有益的快乐三种,有害的快乐三种。以得到礼乐的调节为快乐,以宣扬别人的好处为快乐,以游荡忘返为快乐,以饮食荒淫为快乐,便有害了。”

  十一、行而有礼

  1.林放问礼的本质。孔子说:“你的问题意义重大啊!就一般礼仪说,与其铺张浪费,宁可朴素简约;就丧礼说,与其仪文周到,宁可过度悲哀。”2.孔子说:“君子广泛地学习文献,再用礼来加以约束,也就可以不至于离经叛道了。”

  3.叶公告诉孔子道:“我那里有个坦白直率的人,他父亲偷了羊,他便告发。”孔子道:“我们那里坦白直率的人和你们的不同:父亲替儿子隐瞒,儿子替父亲隐瞒——直率就在这里面。”

  4.原壤两腿像八字一样张开坐在地上,等着孔子。孔子骂道:“你幼小时候不懂礼节,长大了毫无贡献,老了还白吃粮食,真是个害人精。”说完,用拐杖敲了敲他的小腿。

  十二、君臣父子

  1.孔子说:“当他父亲活着,(因为他无权独立行动),要观察他的志向;他父亲死了,要考察他的行为;若是他对他父亲的合理部分,长期地不加改变,可以说做到孝了。”

  2.孟懿子向孔子问孝道。孔子说:“不要违背礼节。”不久,樊迟替孔子赶车子,孔子便告诉他说:“孟孙向我问孝道,我答复说,不要违背礼节。”樊迟道:“这是什么意思?”孔子道:“父母活着,依规定的礼节侍奉他们;死了,依规定的礼节埋葬他们,祭祀他们。”

  3.子游问孝道。孔子说:“现在的所谓孝,就是说能够养活爹娘就行了。对于狗马都能够得到饲养;若不存心严肃地孝顺父母,那养活爹娘和饲养狗马怎样去分别呢?”

  4.子夏问孝道。孔子道:“儿子在父母前经常有愉悦的容色,是件难事。有事情,年轻人效劳;有酒有肴,年长的人吃喝,难道这竟可认为是孝吗?”

  5.孔子说:“侍奉父母,(如果他们有不对的地方,)得轻微婉转地劝止,看到自己的心意没有被听从,仍然恭敬地不触犯他们,虽然忧愁,但不怨恨。”

  十三、敏而好学

  1.子贡问道:“孔文子凭什么谥他为‘文’?”孔子道:“他聪敏灵活,爱好学问,又谦虚下问,不以为耻,所以用‘文’字做他的谥号。”

  2.孔子说:“品德不培养,学问不讲习,听到义在那里,却不能亲身赴之,有缺点不能改正,这些都是我忧虑哩!”3.孔子说:“做学问好像(追逐什么似的)生怕赶不上;(赶上了)还生怕丢掉了。”

  4.子贡问孔子:“颛孙师和卜商两个人,谁强一些?”孔子道:“师呢,有些过分,商呢,有些赶不上。”子贡道:“那么,师强一些吗?”孔子道:“过分和赶不上同样不好。”5.子夏说:“每天知道所未知的,每月复习所已能的,可以说是好学的。”

  十四、切问而近思

  1.孔子说:“考察一个人所结交的朋友;观察他为达到一定目的所采用的方式方法;了解他的心情,安于什么,不安于什么。那么,这个人怎样隐藏得住呢?这个人怎样隐藏得住呢?”

  2.孔子说:“批判那些不正确的议论,祸害就可以消灭了。”

  3.孔子说:“(把所见所闻的)默默地记在心里,努力学习而不厌弃,教导别人而不疲倦,这些事情我做到了哪些呢?”

  4.子贡问怎样去培养仁德。孔子道:“工人要搞好他的工作,一

  定要先搞好他的工具。我们住在一个国家,就要敬奉那些大官中的贤人,结交那些士人中的仁人。”5.子夏说:“广泛地学习,坚守自己的志趣;恳切地发问,多考虑当前的问题,仁德就在这中间了。”

  十五、君子博学

  1.孔子说:“让我多活几年,到五十岁时候去学习易经,便可以没有大过错了。”

  2.孔子不谈怪异、勇力、叛乱和鬼神。

  3.孔子用四种内容教育学生:历代文献,社会生活的实践,对待别人的忠心,与人交际的信实。4.卫国的公孙朝向子贡问道:“孔仲尼的学问是从哪里学来的呢?”子贡道:“周文王武王之道,并没有失传,散在人间。贤能的人便抓住大处,不贤能的人就只抓些末节。没有地方没有文王武王之道。我的老师何处不学,又为什么要有一定的老师,专门的传授呢?”

  十六、不学诗无以言

  1.孔子说:“诗经三百篇,用一句话来概括它,就是‘思想纯正’。”2.鲁哀公问:“你的学生中,哪个好学?”孔子答道:“有一个叫颜回的人好学,不拿别人出气;也不再犯同样的过失。不幸短命死了,现在再没有这样的人了,再也没有听过好学的人了。”3.孔子到了(子游做县长的)武城,听到了弹琴瑟唱诗歌的声音。孔子微微笑着,说道:“宰鸡,何必用宰牛的刀呢?(治理这个小地方,用得着教育吗?)”

  子游答道:“以前我听老师说过,做官的学习了,就会有仁爱之心;老百姓学习了,就容易听指挥,听使唤。(教育总是有用的。)”

  孔子便向学生们道:“你们啊,言偃这话是正确的。我刚才那句话不过同他开玩笑罢了。”

  4.孔子说:“学生们为什么没有研究诗?读诗,可以培养联想力,可以提高观察力,可以锻炼合群性,可以学得讽刺方法。近呢,可以运用其中的道理来侍奉父母;远呢,可以用来服事君上,而且多多认识鸟兽草木的名称。”5.孔子对伯鱼说道:“你研究过周南和召南了吗?人假若不研究周南和召南,那会像正面对着墙壁而站着吧。”

  第四篇:阅读《论语》练习题及答案(模版)

  《论语》

  ①太宰问于子贡曰:夫子圣者与?何其多能也?子贡曰:固天纵之将圣,又多能也。子闻之,曰:太宰知我乎?吾少也贱,故多能鄙事①。君子多乎哉?不多也。

  ②樊迟请学稼,子曰:吾不如老农。请学为圃,曰:吾不如老圃。樊迟出。子曰:小人哉,樊须②也!上好礼,而民莫敢不敬;上好义,则民莫敢不服;上好信,则民莫敢不用情。夫如是,则四方之民襁③负其子而至矣,焉用稼?

  【注】①鄙事:卑贱的事情。②小人:一般老百姓。樊须,即樊迟。③襁:又称被单,背负小孩的布条。

  (1)孔子为什么说樊迟是个小人?结合以上选段简要分析。(3分)

  答:

  (2)孔子说樊迟

  学稼、学为圃是个小人,却又承认自己多能鄙事,二者矛盾吗?你是如何理解的?(3分)

  答:

  参考答案:

  (1)孔子讲求的道,志在济世救国,平定天下,(1分)强调学生应把精力放在学习仁义礼智信等道义上,而不是去学习种地和种菜。(1分)在孔子看来,教育的目的是培养救世济民的管理者,而樊迟只是热衷学习种田和种菜这类小的技术,因此,孔子说樊迟是个小人。(1分)

  (2)(3分)二者并不矛盾。(1分)孔子说樊迟是个小人,强调的是君子应该更注重于道德修养,而不仅仅是掌握种庄稼种瓜果蔬菜等各种技艺。(1分)在孔子看来,自己的多能是通过不断的学习和实践而获得的,是符合君子的要求的。(1分)

  第五篇:《论语》十二章答案

  《论语》十二章答案

  一、文学常识填空(每空0.5分,每题1分,共计2分)1.《论语》是儒家的经典著作之一,由孔子的弟子及再传弟子编撰而成。它

  以语录体为主,记录了孔子及其弟子言行。《论语》与《大学》、《中庸》、《孟子》并称“四书”。共二十篇。

  2.孔子(公元前551-公元前479),名丘,字仲尼,春秋时期鲁国人,春秋末期的思想家、教育家、政治家,儒家思想的创始人。相传他有弟子三千,贤者七十二人。孔子被后世统治者尊为“圣人或至圣先师”,战国时期儒家代表人物孟子与孔子并称“孔孟”.二、给下列加点字注音(每空0.5分,共计5分)

  论语(lún)不亦说乎(yua)..不愠(yùn)三省吾身(xǐng)..传不习乎(chuán)不惑(huò)..不逾矩(yú)(jǔ)不思则罔(wǎng)...不学则殆(dài)一箪食(dān)..曲肱而枕(gōng)好之者(hào)..笃志(dǔ).

  三、解释加点词语(每空0.5分,共计10分)1.学而时习之(按时)(复习)..2.有朋自远方来(从).3.人不知而不愠(了解)(生气,发怒)..4.不亦君子乎(指道德上有修养的人)..5.吾日三省吾身(每天)(多次反省)...6.与朋友交而不信乎(真诚,诚实).7.传不习乎(老师传授的知识).8.三十而立(站立,站得住,这里指独立做事情).9.四十不惑(迷惑,疑惑).10.不逾矩(越过,超过)(规矩,规范).11.温故而知新(学过的知识)(得到新的理解与体会)..12.学而不思则罔(迷惑,意思是感到迷茫而无所适从).13.思而不学则殆(有害).14.可以为师矣(可以)(凭借)(做,当作)...15.人不堪其忧(忍受).16.知之者不如好之者(懂得)(代词,??的人)(喜欢,...爱好)

  17.好知者不如乐知者(以??为乐趣).18.饭疏食饮水(吃)(粗粮)(冷水)....19.曲肱而枕之(弯曲胳膊)(承接连词)...

  20.不义而富且贵(不正当的手段)..21.于我如浮云(对于).22.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泛指多个,几个)(于此,意思是..“在其中”)

  23.择其善者而从之(好的方面,优点)..24子在川上曰(河边)..25.逝者如斯夫(流逝)(这,指河水)..26.不舍昼夜

  (舍弃).27.三军可夺帅也(军队的通称)..28.匹夫不可夺志也(普通的人,男子汉)..29.博学而笃志(忠实,坚守).30.切问而近思(恳切地提问)(多考虑当前的事)....

  四、通假字(每题1分,共计2分)

  1.不亦说乎

  说:通“悦”,意思是愉快。2.吾十有五而志于学

  有:通“又”,意思是古人在两位数的整数和零数之间常常加“有”字

  五、古今异义词语

  1.学而时习之(时,古义:按一定时间;今义:时间。..习,古义:复习;今义:学习)2.吾日三省吾身(日,古义:每天;今义:一日。..

  三,古义:泛指多数,今义:数词,三)

  3.温故而知新(故,古义:旧的知识;今义:过去的,老的)4.择其善者而从之(善者,古义:优点;今义:善良的人。

  从,古义:跟从(学习);今义:跟从。)

  5.可以为师矣(古义:可以凭借;今义:能够,许可)六、一词多义

  1.为:为人谋而不忠乎(替)

  可以为师矣(成为,当作,做)2.而:人不知而不愠(转折连词,却)

  温故而知新(顺承连词,不译)3.知:人不知而不愠(了解)

  知之者不如好之者(懂得)温故而知新(得到)

  4.乐:不亦乐乎(愉快,快乐)

  好之者不如乐之者(以??为乐趣)

  七、词语活用归类

  1.学而时习之(名词作状语,按时).2.吾日三省吾身(名词作状语,每天).3.传不习乎(动词活用为名词,老师传授的知识).4.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好:形容词活用为动词,喜欢,爱好;..乐:形容词活用为动词,以??为乐。)

  5.饭疏食饮水(名词活用为动词,吃饭).6.择其善者而从之(形容词活用为名词,指优点长处)..7.温故而知新(故:形容词作名

  词,旧知识;新:形容词作..名词,新的知识)

  八、成语归类(此题共计3分,每词见错扣0.5分)

  1.不亦乐乎2.温故知新3.择善而从4.三人行,必有我师5.逝者如斯

  6.匹夫不可夺志

  7.富贵浮云

  8.箪食瓢饮

  9.乐在其中

  10.博学笃志

  11.切问近思12.三十而立

  九、按要求默写(每题一分,共计7分,见错无分)1.阐述“学”和“思”辩证关系的句子是:

  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2.求学应该谦虚,正如《论语》中所说: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3.复习是学习的重要方法,且对学习者有重要的意义:

  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4.当别人不了解自己、误解自己时,孔子提出不要焦虑:

  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5.孔子赞叹颜回安贫乐道的高尚品质的句子是:

  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

  6.孔子在《述而》篇中论述君子对富贵的正确态度是:

  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

  7.唐太宗有一句名言“以人为鉴,可以知得失。”由此我们可以联想到《论语》中孔子的话:

  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十、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每题1分,共计7分,试题中红色字未翻译出来的扣0.5分,翻译句子大意通顺即可得分)

  1.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译文:别人不了解我,我却不生气,不也是君子吗?

  2.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译文:几个人在一起行走,其中一定有可以做我的老师的人。3.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

  译文:我十五岁就有志于做学问,三十岁能独立做事情,四十岁能通达事理,不感到迷惑。4.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

  译文:

  用不正当的手段得到荣华富贵,对于我来讲就像那天上的浮云一样。5.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

  译文:

  替别人办事是不是尽心竭力呢?跟朋友交往是不是诚实呢?老师传授的知识是不是复习过呢?6.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

  译文:

  军队可以改变主帅,但是就连最普通的人也不可以改变志气。7.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仁在其中矣。

  译文:

  能广泛地阅读,并且能够坚定自己的志向,恳切地提问,多考虑当前的事,仁德就在其中了。

篇二:论语比较阅读及答案

  

  人教版《论语十二章》比较阅读精选3篇(含答案)《<论语>十二章》比较阅读精选3篇

  一、阅读甲、乙两个文言文选段,回答1-6题。(19分)【甲】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慍,不亦君子乎?”

  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

  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

  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感,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子曰:“学而不思则同,思而不学则殆。”

  子曰:“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贤哉,回也!”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子曰:

  “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不义而富且责,于我如浮云。”

  (《论语》十二章)

  【乙】王生好学而不得法。

  其友李生问之日:“或谓君不善学,信乎?”王生不说曰:“凡师之所言,吾悉能志(记)之,是不亦善学乎?”李生说之日:“孔子云‘学

  而不思则罔’,盖学贵善思,君但志之而不思之,终必无所成,何以谓之善学也?”王生益慍,不应而还走。

  居五日,李生故寻王生,告之曰:“夫善学者不耻下问,择善而从之,冀(希望)闻道也。……学者之大忌,莫逾自厌(满足),盍(何)改之乎?不然,年事蹉跎(光阴消逝),虽欲改励,恐不及矣!”王生惊觉,曰:“余不敏,今日始知君言之善,请铭之坐右,以昭炯戒(告诫)。”

  (《李生善学论》)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在文中的意思。(4分)(1)不亦说乎

  (2)与朋友交而不信乎

  ..(3)人不堪其忧

  (4)王生益愠

  ..2.用“/”给下列句子划分节奏(划一处)。(1分)

  君

  但

  志

  之

  而

  不

  思

  之。

  3.下列句子中“而”字的用法与其他三句不同的-句是()(2分)A.人不知而不愠

  B.学而时习之

  ..C.学而不思则罔

  D.王生好学而不得法

  ..4.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4分)(1)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人教版《论语十二章》比较阅读精选3篇(含答案)(2)余不敏,今日始知君言之善。

  5.孔子为何认为颜回是贤明之士?(4分)

  6.这两篇文章都讲到了一个共同的话题,即学习方法。那么孔子和李生都认为什么样的人才是“善学者”?这对我们又有怎样的启发?(4分)

  二、阅读甲、乙两个文言文选段,回答1-4题。(14分)【甲】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为政》

  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为政》

  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雍也》

  子曰:“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述而》

  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子罕》

  子曰:“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子罕》

  (节选自《论语》十二章)

  【乙】普少习吏事,寡学术,及为相,太祖常劝以读书。晚年手不释卷,每归私第,阖户启箧取书,读之竟日。及次日临政,处决如流。既薨家人发箧视之则《论语》二十篇也。

  (节选自《宋史》)

  【注释】①普:赵普,北宋初年丞相。②太祖:指宋太祖赵匡胤。③箧(qiè):书柜、书箱。④薨(hōng):古代指诸侯、丞相等去世。

  1.给文中划线句断句(限段2处)。(2分)

  既

  薨

  家

  人发

  箧

  视

  之

  则

  《论

  语》

  二

  十

  篇

  也。

  2.下列各组句中加点词的意思相同的一组是()(3分)

  A.①学而时习之/②普少习吏事

  ..B.①可以为师矣/②及为相

  ..C.①知之者不如好之者/②读之竟日

  ..D.①可以为师矣/②太祖常劝以读书

  ..3.翻译下面的句子。(6分)

  ①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译文:

  ②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

  译文:

  ③及次日临政,处决如流。

  译文:

  2③④①②

  人教版《论语十二章》比较阅读精选3篇(含答案)4.乙文中写赵普万年对《论语》是手不释卷,所以有“半部《论语》治天下”之说,请你结合甲文说说赵普为什么乐于读《论语》。(3分)

  三、阅读甲、乙两个文言文选段,回答1-5题。(16分)【甲】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子曰∶“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贤哉,回也!”

  子曰:“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

  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

  子曰:“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

  子夏曰:“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仁在其中矣。”

  (《<论语>十二章》)

  【乙】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夫学须静也,才须学也,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淫慢则不能励精,险躁则不能冶性。年与时驰,意与日去,遂成枯落,多不接世,悲守穷庐,将复何及。

  (《诫子书》)

  1.用“∕

  ”标划出下面句中的语音停顿(每小句只标一处)。(2分)

  人

  不

  堪

  其

  忧,回

  也

  不

  改

  其

  乐。

  2.解释下列加点词在文中的意思。(4分)

  (1)博学而笃志

  笃:

  .(2)年与时驰

  驰:

  .(3)不逾矩

  矩:

  .(4)静以修身

  以:

  .3.翻译下列句子。(4分)

  (1)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

  译文:

  (2)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

  译文:

  4.【乙】一文中,作者概括了做人治学的经验,着重围绕一个“”字加以论述,同时把失败也归结为一个

  “”字,对比鲜明。(2分)

  5.这两篇文章都讲到了一个共同的话题,即

  “志”,结合《<论语>十二章》和《诫子书》两篇课文,谈谈你是如何理解“志”与“学”的关系的。(4分)

  参考答案

  人教版《论语十二章》比较阅读精选3篇(含答案)一、1.通“悦”,愉悦

  诚信

  忍受

  生气

  2.君

  但

  志

  之

  /而

  不

  思

  之。

  3.B4.(1)只是学习却不思考就会迷惑而无所得,只是思考却不学习就会精神疲倦而无所得。

  (2)我真不聪明,现在才知道你说得对。

  5.因为颜回能够忍受别人所不能忍受的生活疾苦,并且带着一种积极乐观向.上的态度生活。

  6.要点:①学贵善思②不耻下问,择善而从之示例:有位哲人说过,“方法比知识更重要”。的确,好问善思、取长补短等,都是正确的学习方法,掌握了这些方法,才是学有成就的关键。

  参考译文:王生喜欢学习,却得不到方法。他的朋友李生问他说:“有人说你不善于学习,说的是真的吗?”王生不高兴,说:“凡是老师所讲的,我都能记住,这难道不是善于学习吗?”李生劝他说:“孔子说‘学而不思则罔’,学习贵在能善于思考,你只是记住老师讲的知识,但没有去思考,最终一定不会有什么成就,怎么能说你善于学习呢?”王生更加生气,不回答李生的话,自己转身就跑开了。过了五天,李生特地找到王生,告诉他说:“善于学习的人不以向比自己地位低的人请教当作耻辱,择取好的东西来学习,希望懂得其中的道理。我一句话还没有说完,而你就改变脸色、怒气冲冲地跑了。几乎把别人拒绝在千里之外,这难道是学习别人长处的人应有的态度吗?学习最忌讳的事,莫过于满足自己所学的知识,你为什么不改正呢?如果你现在不改正,等到你年纪大了,即使想改过自勉,恐怕也来不及了!”王生这才醒悟过来,道歉说:“我真不聪明,现在才知道你说得对。请允许我把您的话刻在桌子的右侧,当做座右铭,用作告诫。”

  二、1.既

  薨/家

  人

  发

  箧

  视

  之/则

  《论

  语》二

  十

  篇

  也。

  2.C3.①②略

  ③等到第二天处理政务,(他)又像流水一样(快速)处理完了。

  4.围绕

  “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说说乐于读书的好处。(意思对即可)

  三、1.(2分)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各1分,多划不给分)

  2.(1)坚定

  (2)疾行,指迅速逝去(3)法度

  (4)用来,表行为的目的(各1分)

  3.(1)吃粗粮,喝冷水,弯着胳膊当枕头。

  (2)不学习就无法增长才干,没有志向就不能使学习有成就。(每句2分)

  4.静

  躁

  (每空1分)

  人教版《论语十二章》比较阅读精选3篇(含答案)5.人一定要有志向,同时志向要专一,这样才能潜心学习,不会轻易被改变。“志”是“学”的前提和动力,“学”是“志”的具体表现,一个勤学的人一定是一个有志向的人。(4分,言之有理即可)

篇三:论语比较阅读及答案

  

  《论语》《孟子》选段对比阅读答案(附翻译)

  阅读下面的《论语》、《孟子》选段,回答问题。(6分)

  (一)

  孟子曰:“教亦多术矣,予不屑之教诲也者,是亦教诲之而已矣。”(《孟子·告子下·一六》)

  孟子曰:“君子之所以教者五:有如时雨化之者,有成德者,有达财①者,有答问者,有私淑艾②者。此五者,君子之所以教也。”(《孟子·尽心上·四十》)

  (二)

  孺悲欲见孔子,孔子辞以疾。将命者出户,取瑟而歌,使之闻之。(《论语·阳货》)

  ①达财:就着学生本有的才质加以指点,使学生能充分发挥才能。财,同“材”。

  ②私淑艾:淑,拾也。艾,同“刈”,取也。私下拾取以修养自身。

  (1)下列各项是对上面选段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孟子提倡教育方式应多样,他所说的教育方式考虑到了受教育者的不同特点。

  B.孟子认为人只有接受了“时雨化之”、“成德”、“达财”、“答问”、“私淑艾”等教育方式,才能成为君子。

  C.“有成德者”这种教育方式,是指老师应当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品德。

  D.孔子以生病为由推辞不见孺悲,传话的人刚出门,孔子便取瑟弹唱,有意让孺悲听见。

  (2)材料(二)中孔子对孺悲的教育方式与材料(一)中孟子所阐述的哪一种教育方式相似?请说说这种教育方式的合理性。(3分)

  参考答案:

  9.(1)B孟子意在说明君子用以教育他人的方式有“时雨化之”等五种,而非告诉人们要接受这五种教育才能成为君子。

  (2)①孔子对孺悲的教育方式与孟子的“不屑之教”类似;(1分)②“不屑之教”即用轻视的态度来教育对方,(1分)这种激将法或许有伤受教育者的自尊,但如果能因此而让受教育者由于羞愧而奋发向上,(1分)那也是一种有效的教育方式。

  【参考译文】

  (一)

  孟子说:“教育也有多种方式方法。我不屑于教诲他,本身就是对他的教诲。”(《孟子·告子下·一六》)

  孟子说:“君子用以教育的方式有五种:有像及时雨那样滋润教化的,有成全德行的,有通达才能的,有解答疑问的,有让学生私下拾取以修养自身的。这五种就是君子用以教育的方式。”(《孟子·尽心上·四十》)

  (二)

  孺悲想见孔子,孔子以生病为由推辞不见。传话的人刚出门,孔子便

  取来瑟边弹边唱,有意让孺悲听见。(《论语·阳货》)

篇四:论语比较阅读及答案

  

  ◆文化经典《论语》《孟子》比较阅读及训练

  1.阅读下面《论语》《孟子》选段,回答问题。

  子曰:“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大车无輗①,小车无軏②,其何以行之哉?”

  (《论语·为政》)

  子曰:“言必信,行必果,硁硁③然小人哉!”(《论语·子路》)

  孟子曰:“大人者,言不必信,行不必果,惟义所在。”(《孟子·离娄下》)

  孟子曰:“君子不亮④,恶乎执?”(《孟子·告子下》)

  【注】

  ①輗(ní):车辕和车辕前横木相接的木销子。②軏(yuè):义同“輗”

  。③硁硁(kēnɡ):象声词,敲击石头的声音。这里引申为像石块那样坚硬。④亮:通“谅”,诚信。

  (1)对上面选段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以上选文反映了孔子和孟子在对待是否诚信问题上的看法是一致的。

  B.在《论语》中,“信”有两层含义:一是受人信任,二是对人有信用。“民无信不立”,说明治理国家要得到百姓的信任。

  C.“言必信,行必果,硁硁然小人哉!”“大人者,言不必信,行不必果,惟义所在”,由此可以推断出“小人者,言必信,行必果”的结论。

  D.以上选文可以看出孔孟在对待诚信问题上看似矛盾,其实不然。

  (2)不少人都把“言必信,行必果”当作座右铭,根据上面四个选段谈谈你对这句话的理解。

  2.阅读下面《论语》《孟子》选段,回答问题。

  子游问孝。子曰:“今之孝者,是谓能养。至于犬马,皆能有养;不敬,何以别乎?”(《论语·为政》)

  孟子曰:“曾子养曾皙,必有酒肉;将彻①,必请所与②;问有余,必曰‘有’。

  曾皙死,曾元养曾子,必有酒肉;将彻,不请所与;问有余,曰‘亡矣’--将以复进也。此所谓养口体者也。若曾子,则可谓养志也。事亲若曾子者,可也。”(《孟子·离娄》)

  【注】

  ①彻:通“撤”,撤除。②与:通“予”,给予。

  (1)下列对上面两个选段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孔子认为“养”父母如果缺乏恭敬之心,那与“养”犬马就没有什么区别了。

  B.在事亲方面,曾子和曾元供养父亲都有酒肉,但孟子对曾子的言行更加肯定。

  C.孔子说的“是谓能养”的“养”,与孟子说的“养口体”的“养”的内涵相同。

  D.关于如何事亲,孔子比较重视精神上的事奉,而孟子比较重视物质上的供养。

  (2)如何做到“孝”?请结合上面的选文,谈谈你的理解。

  3.阅读下面两段文言文,回答问题。

  孟子曰:“孔子登东山而小鲁,登泰山而小天下。故观于海者难为水,游于圣人之门者难为言。观水有术,必观其澜。日月有明,容光必照焉。流水之为物也,不盈科不行;君子之志于道也,不成章不达。”

  (《孟子·尽心上》)

  子贡曰:“贫而无谄,富而无骄,何如?”子曰:“可也。未若贫而乐,富而好礼者也。”子贡曰:“诗云:

  ‘如切如磋,如琢如磨。’其斯之谓与?”子曰:

  “赐也,始可与言诗已矣!告诸往而知来者。”(《论语·学而》)

  (1)下列各项对上面选段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孟子认为“观水有术”,由“流水不填满地上的坑坑洼洼,是不会前进的”这一情况推及君子,指出“君子之志于道也,不成章不达”。

  B.孟子指出的“观于海者难为水,游于圣人之门者难为言”涵义与诗句“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一致。

  C.孔子认为“贫而无谄,富而无骄”的境界不如“贫而乐,富而好礼”的境界。

  D.子贡虽不能理解《诗经》中“如切如磋,如琢如磨”这句话的意思,但孔子仍然认为可以与他谈论《诗经》了。

  (2)孟子的“君子之志于道也,不成章不达”和孔子的“告诸往而知来者”这两句话,各告诉我们有关学习的什么道理?

  孟子认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孔子认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阅读下面的《论语》《孟子》选段,回答问题。

  子曰:“仁远乎哉?我欲仁,斯仁至矣。”(《述而》)

  孟子曰:“仁人之于弟也,不藏怒焉,不宿怨焉,亲爱之而已矣。亲之,欲其贵也;爱之,欲其富也;封之有庳,富贵之也。身为天子,弟为匹夫,可谓亲爱之乎?”(《万章上》)

  (1)下列对选段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孔子认为“为仁”是某种自觉的内在情感行为,个人的主动性非常重要。

  B.孟子肯定舜的重视兄友弟悌的血缘亲情行为,认为那也是“仁”的一种内涵。

  C.孟子肯定舜封庳于象的做法旨在强调“仁政”要善于用人。

  D.孔、孟的“仁”有时片面强调个人能动与情感,缺乏法理精神,容易导致腐败。

  (2)子曰“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请结合上题内容和学习儒家经典著作心得,谈谈你对这句话的理解。

  5、阅读下面的《论语》《孟子》选段,回答问题

  孟子曰:“广土众民,君子欲之,所乐不存焉。中天下而立,定四海之民,君子乐之,所性不存焉。君子所性,虽大行不加焉,虽穷居不损焉,分定故也。君子所性,仁义礼智根于心,其生色也睟①然,见于面,盎②于背,施于四体,四体不言而喻。”(《孟子》)

  子曰:“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论语》)

  (1)《孟子》文段中谈及“君子所性”,孟子所认为的君子本性是什么?(2分)

  (2)孔子以“浮云”比喻不义得来的富贵也具有虚无、难以捉摸的特点。对此,你是怎样理解“浮云”这一比喻义的?(4分)

  《孔子》《孟子》比较阅读答案

  1【解析】

  (1)不能据此反推得出结论。

  【答案】

  (1)C

  (2)我们既要讲信用,又要根据实际情况,用“义”的大原则来进行变通。只有这样,才能使自己超脱出来,不做“硁硁然小人哉”的读书人,而做一个通权达变的人。

  【参考译文】

  (1)孔子说:“做为一个人,却不讲信誉,不知那怎么可以。譬如大车子没有安横木的輗,小车子没有安横木的軏,如何能走呢?”

  孔子说:“说话一定守信,做事一定有结果(坚决、果断),这是浅薄固执的小人啊!”

  孟子说:“有德行的人说话不一定句句守信,做事不一定都要果断,只要合乎道义就行。”

  孟子说:“君子不讲求诚信,还有什么操守呢?”

  (2)说话必须要有信用,行动必须要果断。

  2【解析】

  (1)两人都重视精神上的事奉。

  【答案】

  (1)D

  (2)要做到“孝”,既要懂得“养”父母(“养口体”),让父母衣食无忧;更要懂得“敬”父母(“养志”),尊重、满足父母的意愿。

  【参考译文】

  子游问孝道。孔子说:“现在的所谓孝,就是说能够养活父母便行了。至于犬马都能够得到饲养;如果不存心孝敬父母,那么养活父母和饲养犬马怎样去分别呢?”

  孟子说:“曾子奉养曾皙,每餐一定都有酒有肉;将要撤除的时候,一定要问剩下的给谁;曾皙如果问还有剩余吗,一定回答‘有’。曾皙死了,曾元奉养曾子,也一定有酒有肉;将要撤除的时候,便不问剩下的给谁了;曾子如果问还有剩余吗,便说‘没有了’--要留下预备以后再进用。这叫做口体之养。像曾子那样,才可以称为顺从亲意之养。侍奉父母做到像曾子那样就可以了。”

  3【解析】

  子贡能理解《诗经》中“如切如磋,如琢如磨”这句话的意思,他已经可以举一反三了。

  【答案】

  (1)D

  (2)孟子认为:学习应当积累,积累到一定程度就能由此及彼,通达事理(或:触类旁通)。孔子认为:学习要举一反三,融会贯通。

  【参考译文】

  孟子说:“孔子登上了东山,觉得鲁国变小了,登上了泰山,觉得天下变小了,所以看过大海的人,就难以被别的水吸引了,在圣人门下学习的人,就难以被别的言论吸引了。观赏水有一定的方法,一定要观赏它

  的波澜。日月都有光,细小的缝隙必定都照到。流水这东西,不流满洼坑就不再向前流;君子有志于道,不到相当程度就不可能通达。”

  子贡说:“贫穷而能不谄媚,富有而能不骄傲自大,怎么样?”孔子说:“这也算可以了。但是还不如虽贫穷却乐于道,虽富裕而又好礼之人。”子贡说:“《诗》上说,‘要像对待骨、角、象牙、玉石一样,切磋它,琢磨它’,就是讲的这个意思吧?”孔子说:“赐呀,你能从我已经讲过的话中领会到我还没有说到的意思,举一反三,我可以同你谈论《诗》了。”

  4【解析】

  (1)孟子肯定舜封庳于象的做法旨在强调“仁政”要从身边的事情做起,从对待身边的人做起。

  【答案】

  (1)C

  (2)学习要多独立思考,能够举一反三,而不是盲目地接受。孔、孟思想有一定的历史局限性,在学习过程中要独立思考、批判地吸收其优秀的一面,如重视个人修养、血缘亲情等,不能全盘肯定,也不能全盘否定。

  【参考译文】

  孔子说:“仁爱真的离我们很远吗?我心中想到这样做的时候,仁爱就到我身边了。”

  孟子说:“仁人对于自己的弟弟,不藏怒气在心里,不留怨恨在胸中,只知道要亲他爱他罢了。亲他,就想让他尊贵;爱他,就想让他富有。把有庳封给他,就是要让他既富有又尊贵。自己当了天子,弟弟却做百姓,能说是亲爱他爱他吗?

  5、(1)君子的本性指的就是“仁义礼智”之心,孟子认为只有持有这一本性,自然就能达到治理天下的目的。(2分)

  (2)聚散无常,喻不义得来的富贵,瞬间即逝,极为短暂;云在天上,高不可及,比喻不义得来的富贵与己无关,用不着汲汲而求之;浮云轻飘淡然,喻不义得来的富贵无足轻重。孔子在这里用比喻表明了自己坚持道义的信念。(4分,能写出“安贫乐道”给1分)

推荐访问:论语比较阅读及答案 论语 答案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