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二物理教案(精选文档)

时间:2023-01-29 08:20:04 来源:网友投稿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初二物理教案(精选文档),供大家参考。

初二物理教案(精选文档)

作为一位杰出的教职工,有必要进行细致的教案准备工作,编写教案有利于我们科学、合理地支配课堂时间。我们该怎么去写教案呢?下面是小编辛苦为朋友们带来的5篇《初二物理教案》,在大家参考的同时,也可以分享一下小编给您的好友哦。

初二物理教学设计 篇一

声音的产生和传播

学习目标:

1、知道声音是由振动产生的。

2、知道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知道声音在不同介质的传播

速度不同。

3、能分析一些常见的声现象。

重、难点:(重)

1、学生对声音的产生与传播过程的探究。

(难)2、设计探究的实验。

3、声现象的分析、解释。

关 键:指导学生分析实验现象、总结结论。

教学过程:

导学达标:

学生观看第一部分录像——各种各样的声音。引入课题:声音是怎样产生和传播的?

1、声音的产生

演示实验:(1)、敲打音叉——音叉振动,发声。

(2)、握住振动的音叉,声音马上停止。

(3)、放一段声音的录像。

指导学生分析归纳,得出结论:

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振动停止,发声停止。

(4)、扩展:录制声音

2、声音的传播:

(1)、得出:固体、气体可以传播声音。

(2)、实验14页图1-4示:得出:真空不能传播声音

指导学生分析归纳,得出结论:

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

固体、液体、气体都能传播声音,真空不能传声。

学生活动:月球上的宇航员如何交谈?

学生活动:如何证明液体可以传声?

(3)、声波:利用录像让学生知道什么是声波?同水波进行对比。

3、声速: 不同介质中的声速是不同的。

学生活动:(1)、看15页的表格内容

(2)、声音在固体、液体、气体中的速度谁快?

15℃声音在空气中的速度为340m/s。

学生活动: 对着远处的高山喊可以听到回声,为什么在教室里讲话听不回声?

4、回声:声音的反射。 <0.1秒 <17米

二、小结:

小结本节内容,明确目标,强调重、难点

三、达标练习:

完成物理时习在线中本节内容,因内容较多,可以留一部分作课外练习。

四、课后活动:

动手动脑:1、2、3题。

教学后记:

在课堂上对声音的知识不能扩展太多,这只是声音的第一节课,可降低难点。

要测一测学生的接受情况。

初中八年级物理精选教案教学设计 篇二

教学目标

1、知道乐音的音调跟发声体的振动频率有关。

2、知道乐音的响度跟发声体的振幅有关。

3、了解不同发声体发出乐音的音色不同。

4、知道人的听觉范围,了解超声波、次声波。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难点:

重点:

1、 研究乐音的音调和响度各与什么因素有关。

2、 学习体会科学探究的方法。

难点:

感知乐音的音色,理解音色取决于发声体本身。

教学过程

学习指导一:音调

【自主预习】

阅读课本第32、33页的内容,完成下列填空:

1、物理学中用每秒内振动的次数——频率来描述物体振动的快慢。频率的单位是赫兹,简称 赫 ,符号为Hz.

2、振动的频率决定声音的高低,振动频率越高,声音音调越高 ,振动频率越低,声音音调越低 。

3、大多数人能够听到的频率范围是从 20 到20000Hz;人们把高于20000Hz的声音叫做超声波;把低于20Hz的声音叫做次声波。

【小组讨论】

1、在水平桌面上放一铁制容器,不断往铁制容器中倒水,同时用同样的力敲击铁制容器发声,倾听声音的变化。可以发现:容器中水越多,水振动得越 慢 ,音调越 低 。

2、把一根塑料尺按在桌面上,露出桌面一定的距离,用力拨动塑料尺,观察塑料尺振动的快慢,听发出的声音;缩短塑料尺露出桌面的长度,再以大致相同的力拨动塑料尺,仔细观察塑料尺的振动快慢,听发出的声音。可以发现:塑料尺振动得越快,音调越 高 。

3、用尺子分别以不同的速度刮梳子齿,刮得越快,可以听到声音的音调越高 。

【教师点拨】

1、在学习声音音调的时候,首先应通过一些事例来帮助学生明白物理学中声音的高低(即音调高低)的含义。如对蚊子的声音与牛的声音进行对比,蚊子声音要高些,但小些,牛的声音要低些,但大些。这样可以让学生认识到物理学中声音的“高低、大小”与生活中常讲声音的“高低、大小”是有不同的。

2、在探究是什么因素影响声音音调高低问题的时候,应注意保持振动的幅度不变(即每一次用力大小不变),只改变振动的快慢,以避免声音响度不同对要探究的问题造成干扰。

【跟踪训练】

如图所示,将一把钢尺紧按在桌面上,一端伸出桌面适当的长度,拨动钢尺,就可听到钢尺振动发出的声音。逐渐增加钢尺伸出桌面的长度,钢尺振动发出声音的音调会逐渐变低 。当钢尺伸出桌面超过一定长度时,虽然用同样的力拨动钢尺振动,却听不到声音,这是由于振动频率低于20Hz.

学习指导二:响度

【自主预习】

阅读课本第34、35页相关内容,完成下列填空

1、物理学中,声音的强弱叫做响度。

2、物理学中用振幅来描述物体振动的幅度。

3、物体的振幅越大,产生声音的响度越大。

4、人听到声音是否响亮,除跟发声体发声时的响度有关外,还跟人距离发声体的远近有关。

【小组讨论】

1、做教材34页的演示实验,发现音叉发出的声音越大,乒乓球被弹开的幅度越大,说明物体振动的振幅越大,声音的响度越大。

2、把一根塑料尺按在桌面上,露出桌面一定的距离,用力拨动塑料尺,仔细观察塑料尺振动的幅度,听听发出的声音;保持塑料尺露出桌面的长度不变,再以更大的力拨动塑料尺,仔细观察塑料尺的振动的幅度,听听发出的声音。可以发现:塑料尺振动幅度越大,响度越 大 。

3、让你的同桌站在操场中央,大声的说话,你从距离他较远的地方向他走去,你可以发现听到的声音响度变大,这说明响度还与到声源的距离有关。

【教师点拨】

1、在响度的演示实验中,要注意使乒乓球慢慢地轻触正在发声的音叉,否则快速碰撞音叉就会影响实验结果了。

2、在响度的演示实验中,除了每一次都要敲击同一个音叉(运用控制变量法)之外,还运用了转换法(通过观察乒乓球的摆动幅度来了解音叉的振幅)。

【跟踪训练】

在公共场所“轻声”说话是文明的表现,而在旷野中要“大声”喊叫才能让较远处的人听见。这里的“轻声”和“大声”是指声音的(C)

A.音色 B.音调 C.响度 D.频率

学习指导三:音色

【自主预习】

阅读课本第35页,完成下列填空:

不同发声体的材料、结构不同,发出声音的音色就不同。

【小组讨论】

1、让一个同学用手帕蒙住眼睛,找几个同学喊蒙住眼睛的同学的名字,让他“听音辨人”,每个同学蒙眼一次,看谁辨得又快又准。听音辨人依据的是不同的人音色不同,这是因为发声体不同。

2、拿一根筷子轻轻地敲击一个结构完整的瓷碗,仔细听听它发出的声音;再拿这根筷子轻轻地敲击同样的但已经破了的瓷碗,仔细听听它发出的声音,可以发现它们发出声音的音色不同。

【教师点拨】

在音色这一块知识的学习过程中,要帮助学生明白:发声体不同,所产生的声音音调、响度可能相同,但音色一般不同。可以通过音色的不同来区分不同的乐器、不同的人。

【跟踪训练】

如图所示,在上海世博会某场馆里,演奏员正用乐器演奏乐曲。编钟发出的音乐声是由于编钟振动而产生的;听众能从同一乐曲中分辨出是二胡还是笛子演奏的,主要是因为它们发出声音的音色不同。

初二物理教案 篇三

一、走进分子世界

[设计说明]

通过对引言及图片的学习,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分析概括能力,激发他们学习物理的兴趣,产生进一步探索物质世界的愿望。通过对常见物质的介绍,使学生对自然界的物质有初步的了解,从而引入物质的结构,让学生学会科学的研究方法建立模型法,并通过活动亲身体会建立物质结构模型的过程,能自己从日常生活中收集证据来验证自己的猜想。通过对课本其他基础知识的学习与基本技能的训练,让学生初步了解认识自然的基本方法和规律,学习基本的探究方法。培养学生从生活走向物理、从物理走向社会的良好习惯和科学实践能力。使学生敢于质疑、勇于创新。

[教学目标]

1、通过活动了解人类在认识物质结构过程中采用的科学方法。知道分子模型的主要内容,知道分子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最小单元,对分子大小有一定的感性认识,会用图形、文字、语言描述分子模型。

2、知道显微镜在拓展人们的视觉范围、探测微观粒子方面的重要作用。

3、通过实验探究及生活中的现象,初步了解分子在做永不停息的运动,并能定性解释一些物理现象。

4、了解科学家是如何探索微观世界奥秘的,初步体会探究微观物质结构的模型方法。

5、了解纳米科学技术的初步内容,知道纳米材料的一些奇特性质及潜在的重要应用前景。

6、通过学习和活动激发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产生进一步探究物质微观结构的欲望,养成学以致用的良好习惯。进一步体会生活、物理、社会之间密不可分的关系。

[教具 学具]

粉笔、放大镜、水、高锰酸钾、酒精、玻璃管、铅块、钩码、烧杯、实物投影仪、各种不同物质的分子结构模型图片、模拟分子间作用力的课件

[教学重点、难点]

1、重点:根据观察到的现象提出一种模型猜想,收集证据证实提出的猜想。

2、难点:建立分子结构模型。

[课前研究(学习)的问题]

1、组织学生在网上及生活中自己收集的有关分子运动的资料。

2、组织学生留心生活中常见的有关分子运动及能体现分子间存在作用力的现象。

3、用放大镜看电视机的屏幕,记下观察到的现象。

[教学过程]

教学阶段与时间分配 教 师 主 导 学 生 主 体

点评

一、导入

2分钟 师:请同学们将书翻到25页,从这节课开始,我们将进入第七章的学习,首先看下导语,向物质世界的两极进军。我们知道这个世界是由形形色色的物质构成的,教室里的课桌、讲台、黑板、门窗,我们用的课本、文具等等无一不是这样,那么物质世界的两极是指什么呢?

师:大到什么程度?

师:小到什么程度呢?

师:这节课我们首先来探究微观的世界。

生:极大和极小

生:浩瀚的宇宙

生:微小的粒子

对语言不够准确的回答,请其他同学纠正,或教师引导。

二、通过对观察到的现象提出猜想、收集证据验证猜想的探究方法建立物质微观结构模型

15分钟

现象1:用粉笔在黑板上画一直线,再用放大镜对笔迹仔细观察,你看到什么现象?

师:我手里有一杯纯净的水,用放大镜看水面。

师:根据这两个现象请同学们猜想一下物质可能是由什么构成的?

师:这些微小的颗粒是如何构成我们所看到的连续体的呢?猜想一下

师:究竟哪种猜想正确,或者还有其他可能,那么为了验证猜想,我们应该怎样做?

现象2:下面请同学们看一个实验,将高锰酸钾颗粒放入水中,将会看到什么现象?实验要求:烧杯就放在桌子上既不要拿起,也不要晃动。高锰酸钾颗粒倒入水中的瞬间,立即开始观察,请注意变化的过程。

师:我们来交流在这个实验中所看到的现象。

师:水怎么变成紫色的呢?能不能具体描述一下水变成紫色的过程。

师:再过段时间,烧杯中的`水会怎样?

师:这个现象支持了上述哪个猜想?

师:结合现象解释一下

构成水的微粒之间是有间隙的,构成高锰酸钾的颗粒进入水的空隙,使水慢慢变成紫色。

师:有没有反对意见?

师:看来通过这个现象我们还无法弄清物质的微观结构,争论在于液体究竟是连成一片的,还是之间有空隙?

现象3 :下面我们继续看一个实验:向一端封闭的玻璃管中注水至一半位置,再注入酒精,在液面最高处做一标记。然后封闭管口,并将玻璃管反复翻转,使水和酒精充分混合,观察液面的位置,混合后你们看到了什么现象?

师:该现象支持了哪个猜想?

师:具体解释一下(请学生回答)

师:以上是我们根据观察到的现象对物质微观结构提出的猜想,科学家在研究物质结构时,按照这样的研究方法提炼出了关于物质微观结构的三种模型,你认为哪种模型能够完善的解释上述活动中看到的现象呢?

模型1 物质是由微小的颗粒组成的,各个颗粒紧靠在一起,形成了我们所看到的连续体;

模型 2 物质是由微小的颗粒组成的,颗粒之间有空隙;

模型 3 固体是由微小颗粒组成的,液体是连成一片的,固体微粒可以挤进液体中。

师:为什么不选模型1、模型3呢?(请学生回答)

生:粉笔颗粒靠在一起形成连续体。

生:水面连续光滑。

生:物质可能是由小颗粒组成的。

生甲:颗粒是紧密的靠在一起的。

生乙:颗粒之间是有空隙的。

生:做实验进行验证。

观看演示实验

生:水慢慢变成紫色。

生:高锰酸钾颗粒沉入杯底,把一部分水染成紫红色,然后这紫红色慢慢向四周扩散开来。

生:整杯水都紫色。

生:微粒之间是有空隙的。

生:我们看到高锰酸钾颗粒进入了水的内部,也可以这样解释,固体是由微小颗粒组成的,而液体是连成一片的,固体微粒挤进了液体中。

生:酒精与水混合后的体积变小了。

生:颗粒之间是有空隙的。

生:构成水的颗粒和构成酒精的颗粒之间是有空隙的,两种颗粒在混合时彼此进入对方的空隙,所以混合后总体积变小。如果液体是连成一片的话,混合后这两种液体的总体积不会改变。

生:模型2

生:各个颗粒之间有空隙,并不是紧靠在一起的,所以模型1不成立,而酒精和水的混合实验说明液体不是连成一片的,不仅是固体,液体之间也有空隙,所以模型3也不成立。选2。

如有其他说法,给予肯定和引导。

请其他同学认真听并及时纠正

请学生举手发言。

请其他同学认真听并及时纠正。

请大家思考

请学生做出正确的选择和评价。

三、介绍分子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最小微粒。

4分钟 师:这样我们就从宏观现象入手,通过一次次的猜想和论证建立了物质的微观模型:物质是由微小的颗粒组成的,颗粒之间有空隙。这些微粒究竟可以分到怎样的程度?打个比方,用喷水壶把水分成一滴一滴的,一滴水能否再分?能分到什么程度不能再分?分到什么时就不再是水了?

师:科学家们发现,物质是可分的,许许多多的现象都能用物质的微粒模型来解释。上述三例只是其中的一些。他们还发现当物质分到一定程度后,化学性质会发生变化。比如水,分到一定程度就不再保持水的性质了。科学家们把能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最小颗粒称为分子。

四、利用显微镜收集到更多证据支持物质微观结构模型,观看显微镜下观察到的细胞、分子结构图

5分钟 师:以上我们从宏观现象出发建立了物质微观结构模型,而实际上我们凭肉眼能看到物质的内部吗?

师:假如能看到,这个模型将更有说服力。

师:来看一些图片,这是通过光学显微镜看到的植物细胞,细胞之间是有空隙的,细胞还不是最小的颗粒,要看到分子怎么办?

师:这是用电子显微镜观测到的金属微观结构图。

师:放大镜、各种显微镜的发明和利用在科学家收集证据、认识物质微观世界性质方面起了非常重要的作用,它们拓展了人们的视力范围,收集了更多证据,支持了科学家提出的模型。展示苯分子、蛋白质分子图片。

生:不能

生:利用放大设备

生:利用放大倍率更高的电子显微镜

对图片进行讲解

五、知道分子的直径,对分子大小有感性认识并建立分子模型

3分钟

师:由此可见,分子很小,分子直径的数量级:10-10m,水分子的直径约为410-10m ,这是一个什么概念, 想象一下,如果让2500万个人手拉手站成一行,那么这个长度将绕地球赤道一圈,而如果让2500万个水分子一个挨一个排成一行,那么这个长度就只有1厘米。氢气分子的直径是2.310-10m ,1标准大气压下,1cm3(比划一下,一个食指端的大小)的任何气体约有2.71019个分子,让这些气体分子从容器中跑出,如果1秒钟跑出1亿个,你们猜需要多长时间? 约需9000年才能跑完

师:既然引入分子概念,我们从物质微观结构模型就可以得到分子模型请学生总结一下。

生:物质是由大量分子构成的,分子间有空隙。

总结得很好

六、收集分子永不停息运动的实验证据

8分钟 师:请同学们观察面前的烧杯,看到整杯水都变成了紫红色,现在我们知道这是分子之间有空隙造成的,除此之外这个实验还能说明什么呢?

师:结合实验现象解释一下

师:从日常生活中你们还能找到哪些证据来证明呢?

师:樟脑丸为什么会变小?

师:继续举例。

师:气味分子怎么会跑进我们的鼻子里的?说明什么?

师:从以上这些例子得到什么结论?

生:分子是运动的

生:如果分子不运动,高锰酸钾颗粒在水中就不会扩散,水就不会整杯变成紫色。

生:(事例1)放在衣柜里的樟脑丸过一段时间变小了,并且闻到了樟脑丸的味道。

生:樟脑丸里面的分子由于运动跑到了空气中。

生:(事例2)放学回家闻到厨房传来的饭菜香味。

生:气味分子由于运动从厨房跑到我们鼻子里。

生:无论是气体、液体还是固体中的分子都处在永不停息的运动中。

对语言不准确的表述及时纠正。

学生不能回答时教师引导

七、收集分子间存在作用力的证据。

5分钟 师:分子会运动,而分子间又有间隙,那物体有没有规则的形状呢?是不是物体今天是一个形状,明天又是个形状呢?

师:分析圆柱体的铅块为什么还能保持形状?

我们再看一个演示实验:把二个表面光滑的铅块相互紧压在一起

师:你观察到了什么现象?

师:说明了什么?

师:如果我继续用劲往里压,能不能把铅块压短?

师:这说明什么?

师:生活中还有哪些现象说明分子间有相互作用的吸引力和排斥力?

生:两块铅块紧挤在一起。

生:分子之间存在吸引力。

生:不能

生:分子间存在斥力。

生:液体很难被压缩。

生:铁棒很难被拉长。

生:-----------

给予肯定的评价。

对不正确的例子及时纠正。

八、小结。

3分钟 师:面对看不见也摸不着的微观世界,我们是利用:根据观察到的现象提出一种模型作为猜想,再搜集证据进行验证。

师:利用这种探究方法我们了解到物质的微观构成是怎样的?

师:利用分子的模型我们可以来解释有关固体、液体、气体的性质。下面请学生读一读课本第28页的图片和文字。

师:我们可以得到什么结论?

师:学习和了解物质的结构,对我们的生产和生活有什么作用呢?请同学们阅读课本中的生活 物理 社会

师:请同学们归纳一下文中介绍的内容。

师:请同学们课后继续查阅资料,进一步了解纳米材料的知识。

生:1、物质由大量分子构成;2、分子永不停息地做无规则运动;3、分子间存在相互的斥力和引力。

学生阅读。

生:固体分子靠得很紧,它们有规律地排在一起,每个分子只能围绕某一点振动。因此,固体有一定地体积和形状。

液体中分子间距离较固体大,它们有规律的排在一起,每个分子除围绕某一点振动外还能在一定的范围内运动。因此,液体占有一定的体积,但形状不确定。

气体中,分子离得比较远,分子间距离为液体中分子间距离的10倍以上,每个分子能自由地沿各个方向运动,因而气体没有一定的体积和形状。

学生阅读

生:1、纳米材料;

2、现已开发研制出的纳米产品。

师生共同完成。

对回答过程中出现的语言不正确及时纠正补充。

可以请几个同学一起完成。

九、布置作业。 课本29页

[保留板书]

一、走进分子世界

分子模型:

1、物质由大量分子组成;

2、分子永不停息地做无规则运动;

3、分子间存在相互的斥力和引力。

[教学评价]

1、本节课的知识是我们无法用肉眼观察的,比较抽象,教师主要通过活动对物质结构的分析,利用排除的方法,结合学生的认知特点选择一种合适的物质结构模型。

2、学生了解物质的结构模型后,对其产生浓厚的兴趣,有继续探究的愿望,并能发现一些生活中有关的现象,顺势利导借助课件和实物,这样学生就较容易理解分子的无规则运动和分子间既有引力又有斥力。

3、学生对本节课了解清楚后,教师引导学生利用分子模型解释固体、液体、气体的性质以及对我们的生产和生活的作用。

[教学资源]

物理教学参考资料及配套光盘、学习评价手册、物理学习指导用书等

初二物理教案 篇四

测量是由力的大小引入的学生根据自身的经验不难懂得力有大小。下面的教学主要是为了通过具体的实验去深入了解力学。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知道在国际单位制中力的单位。

2、会使用弹簧测力计。

(1)会观察弹簧测力计的量程和最小刻度。

(2)会正确使用弹簧测力计,知道使用前要先调零。

(3)会正确读数并记录测量结果。

能力目标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及分析问题的能力。

情感目标

通过弹簧测力计的学习和使用,培养学生严谨、求实的科学精神。

教学建议

教材分析

教材首先通过项羽与文弱书生力的作用效果的不同,引出“我们就是利用力产生的效果的大小来测量力的”

本节主要讲述力的单位和用弹簧测力计测量力。教材首先通过文字和插图说明力是有大小的,因此需要进行测量,可以通过力的作用效果来测量力的大小。对于力的单位,课本中只讲了牛顿,因为这是国际单位制中的单位,也是我国的法定计量单位。由于初中无法讲解牛顿这个单位是怎样规定的,课本中只是给出了单位的名称、符号,并通过例子使学生认识1N的力有多大。

教材简单介绍了弹簧测力计是根据弹簧受到的拉力越大,伸长就越长这个道理制作的,并通过几个插图说明弹簧秤的构造和使用方法。教材重点讲解了学生实验——练习正确使用弹簧测力计。

有关“弹簧测力计”的教学建议

教师可把弹簧测力计发给学生让学生观察,也可用大型演示弹簧测力计进行讲解。引导学生观察弹簧测力计的外形和内部构造;钢制弹簧、挂钩、指针及刻度。对弹簧测力计测力的原理可作简单的说明:在一定的范围内弹簧的伸长跟加在它上面的力成正比。即力增大几倍,伸长也增大几倍。讲刻度时应该明确单位、零刻度线、每一小格、每一大格所代表的示数以及弹簧测力计的量程。要强调测量时不得超过量程。教师可带领学生读出几个演示的数据。

最后向学生简单介绍其他的测力计,指出弹簧测力计只是测力计的一种。

有关“力的单位”教学建议

教师可向学生直接说明国际上力的通用单位是牛顿,简称牛,要学生记住。并通过举例使学生对1N的大小形成具体观念。除了课本中的例子外,还可以补充一些学生常见的例子,例如一个中等大小的苹果对手的压力大约是1N;一个质量是40kg的同学对地面的压力大约是400N;还可以让学生拿起两个鸡蛋,感受一下1N的力有多大。至于牛顿这个单位是怎样规定的,就不必讲了。

有关课堂实验的教学建议

本实验的目的是使学生学会正确使用弹簧测力计。可先引导学生阅读教材,再按实验步骤去做。2、3、4、5步都是为了让学生多使用几次弹簧测力计。实验中要求学生认真观察和读数,把实验结果记录下来。在做第3、第4步时,要向学生说明匀速的要求。对于程度好的学生,在实验基础上可让他们思考为什么第3、第4步两次拉力大小不同,启发学生去发现问题。还可以让学生把测出的自己头发拉断时的力跟课本中给出的各年龄组的头发的数据比较,以提高兴趣。

本节后面的“想想议议”问题,可在学生开始实验前讨论,来回拉动几次挂钩,可以避免弹簧破壳子卡住。如果弹簧测力计使用前指针不指在零位置,应进行校正。对程度好的学生可以提出:除调零外,有没有其他的解决办法。(提示:可以作零点误差的调整。)

有关新课引入的教学建议

测量是由力有大小引入的学生根据自身的经验不难懂得力有大小。教师可以准备一个拉力器,请男女学生各一名分别拉,大家观察。然后引导学生讨论,为什么弹簧伸长程度是不同的,引出力有大小的区别。为了准确地搞清力的大小,就要进行力的测量。并指出在物理学中是利用力产生的效果的大小来测量力的

初二物理教案 篇五

教学内容

电流的磁效应;探究通电螺线管周围的磁场。

教材分析

电流的磁效应是学习电磁现象的重要基础。因此,要尽可能让学生认识到电流及其周围的磁场是同时存在而密不可分的。为了说明这个问题,在做奥斯特实验的时候,要让学生亲手做实验,把小磁针放在直导线附近,通过观察导线通电时和断电时小磁针发生的变化,帮助学生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初步认识电与磁之间存在某种关系。

通电螺线管的磁场是本节的重点之一,因此,要让学生自己去探究,用自己的语言表述出通电螺线管的极性与电流方向之间的关系,以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空间想象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探究结束后,让学生自己归纳、判断通电螺线管的极性和电流方向的方法,再在师生相互交流的气氛中引导学生得出安培定则。

学情分析

学生已研究了简单的磁现象,知道了磁体周围存在磁场以及磁极间的相互作用规律;知道磁场是有方向性的,并且能使放入其中的磁针发生偏转;对条形磁铁的磁场有了一定的感性认识。

教学重点

认识电流的磁效应,通电螺线管外部磁场分布,通电螺线管极性与电流方向的关系。

教学难点

探究通电螺线管的磁场极性与电流方向的关系并总结得出简单的判断方法。

教学目标

1.知识和技能

(1)认识电流的磁效应,初步了解电和磁之间有某种联系。

(2)知道通电导体周围存在着磁场,通电螺线管的磁场与条形磁铁相似。

(3)会判断通电螺线管两端的极性或通电螺线管的电流方向。

2.过程和方法

(1)观察和体验通电导体与磁体之间的相互作用,初步了解电和磁之间有某种联系。

(2)探究通电螺线管外部磁场的方向与电流方向的关系。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奥斯特的图片、事迹介绍,感悟奥斯特善于发现问题,勇于进行科学探索的精神;通过体验电和磁之间的联系,形成乐于探索自然界奥秘的习惯。

课程资源

教具准备:电脑平台、实物投影仪、学生电源、螺线管演示器、小铁钉、长直导线一根、干电池3节(带电池座)、小磁针4个、导线若干、多媒体、铁屑、纸杯(内装 9 V 电池、小电磁铁组成的电路)。

学具准备:铁钉、铅笔(或木筷)、铁屑一小包、小磁针四个、长直导线一段、干电池三节(带电池座)、塑料圆筒一个、导线若干。(分12个学习小组)

教学流程图

魔术引入课题──探究奥斯特实验──介绍奥斯特实验,对学生进行物理史教育──由现象设疑,如何增强通电导体的磁场──学生探究活动:缠绕螺线管──学生探究活动:检验螺线管通电后产生磁场──学生探究活动:探究螺线管的磁场分布──学生探究活动:探究改变螺线管磁场的方法──师生探讨得出安培定则──学生课堂练习──知识回顾──布置作业。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引入新课(创设情境,激发学生实验兴趣和求知欲)

教师:上课之前,老师先给大家表演一个魔术──纸盒吸铁,然后提问学生:此盒中可能是什么?你猜想的依据是什么?

教师断开开关,再去接触铁屑,由不能吸引铁屑引起学生思维冲突,此时教师将纸盒打开,让学生明白,刚才产生的磁可能跟电有关。

二、探究新课,释疑解惑(经历科学探究过程,获得相关知识和积极的情感体验)

1.探究奥斯特实验──通电导体周围有磁场

教师提问:我们怎样判断一个物体是否具有磁性呢?

学生回答:看他能否吸引铁屑。利用磁体间的相互作用来检验。

教师:一个电池能吸引铁屑吗?我们怎样做才有可能产生磁呢?

学生回答:要有电流……要形成一个电路,电路闭合才有电流。

教师:我们可以设计一个什么样的实验来检验你的猜想?

小组讨论后交流。

教师:根据学生所述对该实验进行演示。

学生实验,并将观察到的现象向全班交流。

过渡:其实我们今天研究的问题早在1820年丹麦伟大的物理学家奥斯特在一次偶然的实验中就发现了电和磁之间是有联系的,他是怎样做这个实验的呢?我们一起来看看视频吧!

2.播放奥斯特实验的操作方法。对学生进行物理学史的教育

教师提问:看了这个实验后,大家觉得与我们刚才做的实验相比,有哪些不同吗?

视频中的小磁针偏转的角度那么大,而我们实验的时候却那么小,可能是什么原因形成的?

学生思考后回答。

教师:在实验中利用短路获得较强的电流来增加磁性。在一般情况下是不允许的,在实际生活中我们用什么办法来增强通电导体的磁场呢?

设置问题过渡:

人们在生产实践中把导线弯成各种形状,发现把导线绕成一圈一圈的螺线管状,磁场就会强得多,这样在生产生活中用途就大,下面我们也来制作一个螺线管,怎样做呢?

3.探究通电螺线管的磁场

探究1:制作螺线管

教师:针对教材内容演示螺线管的缠绕方法。

教师提问:下面请同学们利用桌上的器材制作两个螺线管,为了缠绕方便,请大家一个缠绕在铅笔上,一个缠绕在铁钉上,比一比,看谁绕得即快又好。

教师:你认为可能有几种缠绕的方法?

学生制作螺线管教师巡查,学生展示。(对展示的予以肯定和鼓励)

教师:你认为可能有几种缠绕的方法?

探究2:通电螺线管吸引铁屑

教师:很好,大部分同学都非常成功地绕好了螺线管,下面请每个小组给螺线管通电,然后去吸引铁屑,看哪一个螺线管吸引的铁屑最多。

学生实验。教师巡查,不能吸引的小组讨论解决,可以请其他小组的同学帮忙(通过吸引铁屑的多少让学生内心明了用铁钉的实际意义)。

探究3:通电螺线管外部磁场的分布情况

教师设问:刚才同学们的探究已经证实了通电螺线管能产生磁场,它的磁场以前研究的哪种磁体的磁场相似?说出你的猜想及猜想的依据。

学生回答。

我们用什么方法来研究它的磁场分布情况呢?(教师播放幻灯片,让学生通过对比找出判定办法。)

教师:要求学生按照教材图示进行实验并在圆圈中画出小磁针,把小磁针的N级涂黑。

教师:演示用铁屑研究螺线管磁场分布的实验。

教师将用铁屑做的演示螺线管磁场的分布投影到银幕上并播放螺线管的磁场与条形磁铁的磁场对比图,引导学生分析通电螺线管的磁场形状。即:通电螺线管外部的磁场与条形磁体的磁场相似。

探究4:通电螺线管的极性与电流方向的关系

教师提问:如何改变螺线管的极性?

引导学生思考:在电路不变的情况下,将螺线管掉头,看看螺线管中哪些因素发生了变化?

学生:实验检验自己的判断是否正确。

教师:我们知道通电螺线管两端的极性跟螺线管中的电流方向有关,有什么样的关系?我们能不能找到一种判定的方法呢?(出示投影),下面请大家看画面中蚂蚁和猴子是怎么说的,我们能否受到某种启示呢?

学生合作学习:学生看蚂蚁和猴子说的话,小组讨论。

教师给予适当提示:如果我们自己沿着电流方向走,北极在哪一边?你能用右手来概括通电螺线管的北极与电流方向的规律吗?

教师:伟大的物理学家安培通过实践发现在我们的右手上找到了规律,人们为了纪念他,把他总结的规律规定为安培定则下面我们来一起学习一下吧!

安培定则:右手握螺线管,让四指弯向螺线管中电流的方向,则大拇指所指的那一端就是通电螺线管的N极。并教会学生安培定则歌:右手握住螺线管,四指顺着电流转,拇指指向N极端。出示投影,让学生熟记安培定则歌。

学生练习:将长直铝导线缠绕在黑色的胶管上,假设电流从螺线管的左流入右流出,应该怎样判断?如果电流从螺线管的右边流入左边流出呢?再改变螺线管的缠绕方向试试看?

教师投影,检验学生掌握情况。

三、交流小结、随堂练习、总结评估(帮助巩固知识,让物理走向应用、走向社会)

1.今天你学到了哪些知识?你有哪些新的体会

2.布置作业:

(1)反馈练习:动手动脑学物理:①②③

(2)知识拓展:研究你家或附近住宅楼的电动门是如何工作的,主要靠什么控制门锁。进一步帮助学生理解通电螺线管在生活中的应用。

(3)走进生活:研究牵牛花、菜豆的茎缠绕的方向与生长的方向之间的关系。观察葡萄、丝瓜的卷须的缠绕方向与生长的方向之间的关系。看看与我们研究的磁场与电流方向之间有没有某种联系。

板书设计

第三节电生磁

一、电流的磁效应

1.通电导体周围存在磁场。

2.磁场的方向跟电流的方向有关。

二、通电螺线管的磁场

1.通电螺线管外部的磁场与条形磁体的磁场相似。

2.通电螺线管两端的极性跟螺线管中电流的方向有关。当电流的方向变化时,通电螺线管的极性也发生改变。

3.安培定则歌──右手握住螺线管,四指顺着电流转,拇指指向 N 极端。

上面内容就是小编为您整理出来的5篇《初二物理教案》,希望可以启发您的一些写作思路,更多实用的范文样本、模板格式尽在小编。

推荐访问:物理教案 初二物理教案 初二物理教学设计